你以為排版只是左對齊、右對齊、左右對齊、居中對齊那麼簡單嗎?你以為的知識你以為的,今天就是帶著大家遠離排版誤區,了解排版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
所有的平面設計都離不開版式,包括網頁設計、互動設計和UI設計。但是排版是一門很深也很難掌握的學問,有簡簡單單對齊就很好看的,也有看似亂七八糟但不明覺厲的。於是很多設計師就會有點迷糊,排版到底要怎樣才算好看?是不是純粹靠感覺啊?
其實版式設計也是有套路滴,我發現好看的版式設計都離不開這兩個字——對比,下面是我總結的,在版式設計中經常用到的九大對比手法:
1.字體大小(粗細)對比
大小對比在文字排版中是最常見的,在需要羅列的信息裡一般會有標題、小標題、內文之分,也會有重點信息和非重點信息,把重要的信息放大,次要信息則縮小處理,就形成了大小對比,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減少次要信息對重要信息的幹擾,使之更容易被接收。大小對比還能使版面的層次更豐富,讓受眾有細節可看,當然,最終的還是得以那幾種對齊的方式來排列,呵呵!
如果把上圖的小字部分去掉,你會發現,前後效果相差很多。
2.長短對比
長短對比分為行與行之間的長短對比和列與列之間的長短對比。
在文字排版中,每一行文字長短不一,要比每一行都等長好看(段落文章除外),而且文欄位落的側面最好是呈波浪形,如上圖,這一點我在文章《設計的基礎就是把輪廓做好看》中有細講。所以我們在排版時可以通過斷句來刻意形成長短對比,使排版看上去更美觀(最好別把詞語或單詞斷開)。(免費平面設計學習群:760——++——610——++——867)
如果把上圖中的文字改成每行一樣長的話就會得到如下效果:
算不上太醜,但略顯呆板。
列與列之間的長短對比是指在畫冊、雜誌、報紙的排版中,由於文字信息比較多,我們經常會把文字分為幾列,這時候利用好各列段落文字的長短關係,也能創造很好的效果,如左下圖。
如果像右上圖的把各段落排得一樣長,整個版面就又顯得呆板了。
3.稀疏對比
在實際排版中,我們需要處理的文字常常是有功能、信息、地位之分的,這時候最常見的處理手法就是把同一類型的信息擺在一起,而不是同類的信息則會區隔開來,然後對它們分別進行不同的字體、字號和顏色處理等,這樣做的好處是信息清晰、看起來比較透氣,設計師可以利用這種手法製造視覺流程,引導受眾閱讀信息。
如果把上面例子中的稀疏對比去掉,就會顯得有點壓抑。
再比如下面這張名片的設計,有無稀疏對比差別也挺明顯。
4.方向對比
即把版面中的一部分文字信息朝某個方向排版,而另一部分文字則朝其他方向排版,這種手法可以有效增加版面的動感或者空間感,海報設計中比較多見,因為很多海報的信息比較多,對排版的限制又比較少,所以設計可以玩的很靈活。下圖海報為向右上傾斜和向左上傾斜的對比。
日本是版式設計的高高手,下圖海報運用了水平與垂直對比。
5.字體對比
大家應該都聽過這種說法:「一個畫面裡的字體最好不要超過3種。」因為過多的字體會造成版面很凌亂,不過如果一個版面裡的信息比較多,而又只有一種字體的話,也會顯得有點單調,用兩種或三種字體進行排版可以製造對比,既能把不同信息區別開來,也能豐富版面,使設計看起來更具吸引力。
但也並不是字體不同就能形成對比,而是需要這幾種字體的風格能形成比較大多反差,例如書法字體與宋體,手寫字體與黑體等等。上圖的版式中,是在眾多的羅馬體當中夾雜了一個手寫體,正正規規的羅馬體與隨性的手寫體組合在一起,就產生來化學反應,整個版面一下子活了起來。
而如果把上圖的手寫體也改成羅馬體,整個版面就很普通了。
下圖的這款包裝中,中文產品名為手寫字體,而英文產品名則是羅馬體。
如果把中文產品名改成宋體,出來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雖然這裡還保留了大小對比。
6.字體顏色對比
說到顏色對比,大家很快就會想到圖片中的顏色對比,其實文字排版裡面也會經常用到,運用色彩對比的文字排版可以起到突出重點、區分信息、裝飾畫面的作用,同時不同的顏色可以傳遞不同的情感,合理的運用色彩對比,可以讓設計更符合所它所表達的內容的屬性,在標題設計中會比較常用到此手法。
缺少顏色對比的排版會顯得有些單調、平淡,如下圖。
下面的畫冊設計中,除了左邊的第三行文字用了紅色,其他的文字都是灰色,視覺上形成了差異化,當然這個紅色就是來源於圖中紙船裡的紅色。
如果把這僅有的紅色也改成灰色的話,似乎少了一個點睛之筆啊。
7.圖文對比
我們也可以把它看作是線與面的對比。
文字與圖片是平面設計的兩大最主要元素,所以掌握圖文對比手法也是必不可少的。圖片與文字的組合方式有很多種,如:並列排版、文字繞排、圖疊文、文疊圖等等,圖片出現的形式主要分規則的幾何形和不規則的異形兩種,這些我們都可以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
純文字的版面雖然也可以排得很好看,但是會缺少有圖片時的視覺衝擊、感染力和美感,如果把上圖的圖片去掉全填滿文字,該版面的張力與美感瞬間就沒有了。
再比如下面的ui設計,如果把圖片去掉,版面就會顯得單調很多。
8.立體字與扁平字對比
這種對比效果在廣告設計中比較常見,例如把標題設計成3D的立體效果,副標或者內文用扁平效果,或者某個畫面的主視覺就是立體,標題則直接用扁平字等等,出來的效果也很不錯,空間感和視覺衝擊力很強。右上圖就是把做上圖的立體字效果去掉了,結果視覺中心顯得很單薄。
9.局部與整體對比
局部與整體的對比在平面構成中又稱特異,即版面中的大部分元素是一個效果,而只有局部的某個元素是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效果,局部與整體的對比感很強,能形成強大的反差,所以容易造成眼前一亮的效果,另類處理的局部部分也會隨之成為視覺重點。
下圖的畫冊設計也用了此對比手法。
當然在排版中只用一種對比手法難以達到理想的效果,所以我們所看到的很多版式設計都至少採用了三種以上的對比效果。如下面的這幾個例子:
上圖綜合了文字大小對比、行之間的長短對比、圖文對比、整體與局部對比、稀疏對比。
上圖綜合了字體對比、大小對比、顏色對比、列之間的長短對比、整體與局部對比。
上圖綜合了字體大小、行之間的長短、字體顏色對比。
上面的畫冊排版中綜合了字體大小對比、行之間的長短對比、字體對比、整體與局部對比。
總之,有平面設計的地方就有排版,有排版的地方就有對比,運用好對比,你的排版功力就又進了一步。到這裡,今天的了解排版在平面設計中的運用就結束了,總結:如果大家覺得這篇文章還不錯,您的收藏,點讚,轉發將是小編持續更新文章的最大動力!小編整理了一些學習資料和實戰經驗可以免費分享給大家,歡迎關注私信小編「ps教程」領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