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沒有注意到,在很多優秀的設計作品中,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英文的出現,它們的形態設計也各不相同。那麼作為設計師,你知道設計作品中常用一些英文的目的是什麼嗎?下面青藤小編就和大家共同分析總結一些設計中英文的具體用途。
填充作用
填充作用的目的是補充沒有必要的留白,當然,設計師常用的手法就是使用英文字母設計元素,這樣也就避免因畫面空而缺少內容和細節,當作品內容感缺失、視覺重心不穩定、畫面空等等的情況出現時,都可以用英文作為填充物去補足畫面,常用填充的英文可以是關鍵字或詞的翻譯、LOGO、數字等等。
英文作為填充作用存在時,需要注意:
1.英文填充同樣也能起到一定的穩定視覺重心的作用:無論大字號還是小字號,都要儘量做到視覺重心穩定。
2.英文的存在不能搶主體,因為此類英文最主要的目的只是為了填充多餘留白,增加內容感,並不屬於主體信息所必需的,僅作為次要視覺元素存在。
3.大字號的填充英文在一個畫面中最多出現 1-2 處即可:常用方式給 10% 左右的透明度,不宜太明顯,能起到填充作用即可。而小字號的填充英文要儘可能做到不喧賓奪主,可以英文和圖形結合使用。
增強對比、層次感
在設計中,一般的文字內容會少之又少,所以大家常常會碰到因為文字信息太少而不會排版或者是視覺元素缺失導致畫面沒有層次感的情況,這時如果能適當的運用英文就能很好的解決此類問題。針對文字排版我們可以總結以下兩點:
1.當文字排版缺少對比且又沒有足夠的文案填充時,英文翻譯就可以起到很好的填充及增加對比的作用,從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排版單一、缺少變化的現象出現;具體英文字號的大小要根據實際情況判定。
2.當排版缺少層次感或分組太少時,同樣可以通過英文翻譯進行解決。因為我們常用的排版至少分為兩組、三組是最合理的,分組可以體現出良好的層次感,所以當排版分組太少時,可以適當地用英文來改變分組信息。
增加形式感
增強形式感也是設計師需要考慮的問題,其實英文本身就具備一定的形式感,如果將其放大作為大字號,其形式感、裝飾性更加強烈,所以,這也是設計大師們喜歡用英文字母作為設計元素的原因。當我們的畫面缺少一定的形式感的時候,那麼不妨嘗試增加英文或者是放大英文,甚至可以將英文作為文字排版的重點,從而提升整體的設計感。
總之,設計師根據目的的不同來選擇不同形態的英文,比如,畫面空,就適合運用小字號英文或者大字號英文透明度的形式,目的是儘量避免搶了主體且也有一定的填充作用;而當因畫面缺少形式感而使用英文時,則需要把英文做得稍微明顯一些,甚至可以直接作為視覺重點、圖形的形式。
作為圖形
當然英文也可以作為圖形設計元素來使用,因為有些英文本身就具有特殊的美感,設計師可以結合產品、材質、紋理、顏色等等來設計有圖案形狀的英文字母,這樣對於設計感的提升也很有意義。
設計師將英文字母作為圖形來提升畫面整體設計感,這樣將英文和產品有效地結合起來,通過穿插、疊加等手法使得作品整體富有很強烈的形式感,給用戶在視覺上獨特的感受。當然,這樣也便於設計師設計出讓人耳目一新的作品。
總之,當我們的作品出現畫面空、缺少形式感、對比不夠強烈等等的情況時,可以適當運用英文、數字等進行填充。最後不管哪種形式、什麼作用,都要確保信息傳達的流暢性,不能因為用而用,而應該是因需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