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面設計的構成中包含著特異構成、發射構成、漸變構成等原理,具體內容是什麼呢?跟美工鋪子小編來學習下。
一、特異構成
1、基本形特異。所謂的基本形特異是指在一組基本形狀相同或相似的圖形元素之中,加入一個形狀與之差異較大的圖形元素,讓其成為畫面的焦點。
2、色彩特異。在平面設計中,在主體視覺元素色彩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將其中一個視覺元素的色彩與其餘的視覺元素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這樣的設計手法就是色彩的特異構成原理。
3、規律特異。在一組具有很強規律性的圖形元素當中添加一個打破這種規律感的圖形元素,讓其以反其道而行的形態存在於畫面之中,這就是規律特異的構成原理。
4、骨骼特異。在平面的設計當中,設計師常常將較為嚴謹的骨骼畫面,通過精心的編排使其中的一欄或多欄發生異變,賦予畫面活力感與生動性,這就是所謂的骨骼變異原理,能使畫面的空間富有變化。
二、發射構成
1、點的發射。我們常說的點,其實就是指細小的形,將細小的圖形元素以向外發射的形式排列於畫面之中,就是點的發射構成方式。
2、線的發射。當視覺元素的長度與寬度的比例差距較大時,我們就能將其稱為線。將具有線形特徵的視覺元素,向不同的方向進行發射性的排列,這就是所謂的線的發射構成原理,能使畫面具有較強的動感。
3、離心發射。在進行平面設計時,將主要視覺元素以向外擴展的形式在畫面中進行編排設計,使觀者的視線也隨之做向外延伸的擴散弧線運動,這是就是離心發射的構成方式,能使畫面的空間得以延展。
4、向心發射。與離心發射相反,向心發射的構成方式是指將畫面中主要的視覺元素,以向視覺中心聚攏的方式進行編排設計,使人們在視覺上產生種向心感,給觀者一種較為柔和的視覺衝擊力。
三、漸變構成
1、大小漸變。平面構成原理中的大小漸變,是指將畫面中的視覺元素以由大變小或由小變大的方式進行排列,產生富有規律感的視覺變化。
2、位置漸變。將主體視覺元素,由畫面中的一個位置以逐漸變化的形式移動到畫面的另一個位置,這就是位置漸變的構成形式,能產生一種連續的畫面感。
3、色彩漸變。所謂的色彩漸變是指將畫面中的視覺元素,從一個色彩過渡到另一個色彩,並且兩個色彩之間有著豐富的色彩;或者選擇一個顏色調節其明度、純度,使其產生漸變的色彩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