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面設計基本原理!基本形的群化

2020-11-29 設計智造

文/張林 基本形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例如:矩形的宣傳欄、門窗、各種指示類標誌等,造型簡單且運用廣泛。平面構成中將基本形進行組合即可得到新的圖形,例如:把三角形進行簡單組合,可讓人聯想到連綿起伏的山巒;將橢圓形重疊堆積,能讓人想起層疊的樹葉。

不同的基本形群組能帶給人們不同的視覺享受。基本形的組合方式可以在大小、方向、形狀、色彩、位置,以及空間等方面進行變化,創造出新的形態。這樣的構成簡單、容易,有助於各種表現元素的應用和組構畫面,進而使設計作品更豐富。

在不斷的實踐設計中,人們總結出平面構成的幾種方式:包括線性構成、對稱或放射形構成、三角形構成以及多方向的自由組合構成。將這些構成方式應用到平面設計中能夠更加快捷、明確地完成設計。

在平面構成中,線性構成主要是用線來表現物體的結構形態並將多個藝術形象有機地連接起來,這樣有助於增強畫面的內在聯繫,能夠保持一致的風格特徵,使造型簡練且設計獨特,給人無限趣味。

對稱是指在畫面中心假定一條中心線(或中心點),在其左右、上下或周圍配置同形、同量、同色的視覺元素,是最經典的構圖方式,這樣的構圖方式能在人的心理上產生平衡、穩重的感覺。

放射性構成則是將多個元素以某個點作為中心向同一方向由密變疏地變化,呈現放射的狀態。兩種組合形式在視覺上都給人井然有序的感覺,對稱構成顯得工整,放射形構成具有動態美。

三角形構成是一種古老的藝術形式。在人類的遠古時期,人們在使用土塊、茅草建造房屋時就發現,三角形的房屋不容易積水,而且抗風,比較堅固。正角形能給人留下穩固不易撼動、力量均衡的印象。

方向是平面構成中至關重要的因素,畫面中人物或文字等信息的編排方向直接影響著人們的視線,同時也利於主題的表達。自由組合形式具有靈活性,有比較寬鬆的創作空間,設計畫面充滿變數,往往可以創造出耳目一新的視覺效果,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生活中許多事情都有一定的規律可循,人們根據這些規律提煉出幾種基本的構成形式,包括重複構成、近似構成、漸變構成、特異構成、對比構成以及密集構成等,將這些構成方法合理地應用到設計中,有利於提高工作的效。

重複構成是兩個以上的基本形重複出現在畫面上的一種構成形式,把視覺形象秩序化、整齊化,使畫面統一、有節奏感並且井然有序,它分為絕對重複構成和相對重複構成兩種。

絕對重複構成是指構成畫面結構的每個單元相等,每個單元的基本形完全相同,但結構可以多變;相對重複構成是指構成的基本形在色彩、大小、方向、細節造型等方面都可以作改變,框架結構也相對靈活。

近似構成是構成元素的形狀、大小、色彩肌理等方面發生一定的形態變化且它們之間具有相似的特徵而有一定的構成效果,它主要包括兩種形式形狀的近似構成和骨骼的近似構成。

形狀的近似構成是指在設計的骨骼框架內,每個骨骼單元裡的基本形發生變化但骨骼結構一致;骨骼的近似構成是指每個骨骼單元裡發生定的加、減、變形等變化,但保持近似的效果。

自然界中物體近大遠小的透視現象或逐漸消失的現象,如水中的漣漪等,這些都是有秩序的漸變現象。漸變是一種符合規律的自然現象,漸變構成是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漸的、有規律的循序變化,它能使畫面產生節奏感和韻律感。

基本形的漸變構成是指骨骼不變,每個骨骼裡的基本形態逐漸發生變化;骨骼的漸變構成是指骨骼發生逐漸變化,而基本形只跟隨骨骼的變化發生方向或大小方面的變化;自由型的漸變構成則是指基本形態發生逐漸變化,而骨骼則是多變的。

特異構成是畫面形態的突變,是在大部分統一的形象裡出現另類的形態,造成巨大的反差效果,是具有非凡表現力的構成形態,可分為形狀的特異、大小的特異、方向的特異、肌理的特異以及色彩的特異。

不論哪一種特異構成都是通過局部的不同變化,形成對比差異,實現別具魅力與感染力的視覺藝術效果。特異構成是構成形式中最具挑戰性的,有助於打破常規,塑造具有強烈視覺衝擊力的畫面效果。

對比是一種構成形式,是常用的設計方法。對比構成是根據形態本身的大小、疏密、虛實、顯隱、形狀、色彩和肌理等方面的對比而構成畫面效果,其分類有很多,例如色彩的對比、大小的對比、形狀的對比、位置的對比、肌理的對比、重心的對比、空間的對比,以及虛實的對比等。

需要注意的是,在對比中要求畫面具有統一的整體感,要有重點,各設計元素相互烘託,如果對比過多,反而強調不出訴求點。

密集在設計中是一種常用的組織圖面的手法,它也是一種對比,是利用基本形數量的多少,產生疏密、虛實、鬆緊的對比效果。密集構成的設計元素一般採用面積不大且外形較簡單的基本形,在畫面上形成密集狀態的效果。

密集構成可分為一種基本形的密集構成和兩種以上基本形的密集構成。但需要注意的是,在密集畫面處理中,基本形的面積要細小、數量要多,這樣才利於表現密集效果。在密集構成中,基本形的排列組合一定要有張力和動感,否則會讓畫面產生渙散的感覺。

相關焦點

  • 2020廈門平面設計構成的原理
    在平面設計的構成中包含著特異構成、發射構成、漸變構成等原理,具體內容是什麼呢?跟美工鋪子小編來學習下。所謂的基本形特異是指在一組基本形狀相同或相似的圖形元素之中,加入一個形狀與之差異較大的圖形元素,讓其成為畫面的焦點。 2、色彩特異。在平面設計中,在主體視覺元素色彩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將其中一個視覺元素的色彩與其餘的視覺元素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這樣的設計手法就是色彩的特異構成原理。 3、規律特異。
  • 優秀Logo設計技巧!平面構成法
    平面構成中的點、線、面在標誌中的處理與運用極為廣泛,大量優秀標誌設計作品利用造型的基本元素點、線、面的組合或通過多種抽象形態的不同構成方法來創作標誌圖形。
  • 平面設計構成原理②
    ●基本形特異。所謂的基本形特異是指在一組基本形狀相同或相似的圖形元素之中,加入一個形狀與之差異較大的圖形元素,讓其成為畫面的焦點。●色彩特異。在平面設計中,在主體視覺元素色彩基本一致的情況下,將其中一個視覺元素的色彩與其餘的視覺元素有較為明顯的差異,這樣的設計手法就是色彩的特異構成原理。●規律特異。在一組具有很強規律性的圖形元素當中添加一個打破這種規律感的圖形元素,讓其以反其道而行的形態存在於畫面之中,這就是規律特異的構成原理。
  • 設計基本功!平面構成原理
    ②作用性骨格,作用性骨格給基本形以固定的空間、基本形可以在骨格單位內自由變化,位置、方向、甚至越出骨格線、但超越的部分將被骨格線切割。在平面設計中,形象佔據畫面空間,這時我們習慣把形象稱為「圖」,而將空間稱為「底」。圖有明確的形象在畫面上位置突出給人強烈的視印象。底沒有明確的形象感、沒有形體輪廓給人以模糊的視覺印象。
  • 最巧妙的Logo設計方法!同構/矛盾/重疊/變幻
    漸變是一種有規則的、有序的、非本質的變化的,基本形的依次遞增或遞減,或是從一個形過渡到另一個形的變化,標誌設計利用漸變的視覺原理可以達到一種延伸的形或有趣味變化的形,標誌漸變的形式可以分為:方向漸變、外形漸變、大小漸變、明暗漸變、色彩漸變等。③字畫同構。
  • 平面構成的基本構成方法
    二、近似構成形象元素之間的關係是彼此相似而又不完全一樣,重複的運用,使設計產生統一感,而近似的運用可使設計在統一中具有生動的變化。三、漸變構成漸變構成指基本形或骨骼逐漸地,有規律地循序變動,它會產生節奏感和韻律感的。這種表現形式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如海螺生長的結構,水紋的運動等等,都是有秩序的漸變過程。
  • 3. 2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 3.2.1點-設計思維基礎
    3. 2平面構成的基本元素3.2.1點1.什麼是點幾何學中的點是線與線的交叉,是抽象的,只有位置,而無大小形狀;在造型藝術中的點是一切形態的基礎。到底什麼是點呢?當平面中有一個點存在時,點和空間會形成一個層次感,當人們注視這個平面時,由於點的刺激而產生集中,將注意力集中到這個點上。
  • 優秀Logo設計!幾何形構成方式
    例如:Emporiki bank的標誌設計,標誌採用了幾何形標誌中分解的構成形式,標誌採用圓形作為標誌的基本型,運用折線分割的分解方式,最終分解構成得到左右兩邊新的抽象造型。利用平面構成中重複骨骼的這種排列組合方式,群化構成是在重複骨骼、漸變骨骼和放射骨骼的基礎上將相同的單元形進行重複性的排列,從而得到一個新的標誌圖形。
  • 想學設計,但是不想看設計理論怎麼辦?
    昨天發了文章,自學設計,聽聽老司機的獨家秘訣後,有些小夥伴留言說,真的不是不想看教科書,而是找不到合適的教科書。我們每周六都會分享一個平面構成裡的小知識,既然找不到合適的教科書就來關注我們這一系列文章吧。前篇文章我們分享了平面構成中的群化和重複,今天我們接著分享「近似」。
  • 平面設計課程
    城市的發展離不開設計的需求。所謂的平面設計,就是把不同的基本圖形,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平面組合成圖案所表現出來的立體空間感,即用視覺語言來傳遞信息和表達觀點。表達出視覺的美。它的設計範圍和門類非常廣泛,如各種媒體、建築、工業、環藝、裝潢、展示、服裝、廣告等等,總之,有多種需要就有多少種設計,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是發展市場經濟不可缺失的重要力量。平面構成的形象要素(點、線、面、和基本形的構成)、形與空間關係(構成方式:重複、近似、群化、漸變、發射、特異、對比、密集、肌理)點、線、面的單獨運用。點構成線。
  • 解說平面構成的基本要素-點線面
    在我們日常所見平面設計的作品裡,無論多麼複雜的形象都是由點、線、面的基本要素構成的。將點、線、面等具象與抽象的形態按照美的形式法則與一定的秩序進行分解、組合,創作出新的視覺傳達的畫面效果。點線面不僅是各種藝術中的基礎知識,也與生活中的物象有著密切的關係。接下來就讓我們深入的了解點構成、線構成和面構成之間的關係與表現規律。
  • 26、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及向量的坐標表示
    常用結論考點自測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應用思考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是什麼?1.應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示向量的實質是利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或三角形法則進行向量的加、減或數乘運算.2.用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是:先選擇一組基底,再通過向量的加、減、數乘以及向量平行的充要條件,把相關向量用這一組基底表示出來.平面向量的坐標運算思考利用向量的坐標運算解決問題的一般思路是什麼?
  • 格式塔原理—超實用設計基本原理
    工作生活中,看到的各種設計,例如海報、APP界面、傳單等,給人第一映像就會有好看不好看的感覺。其實這跟我們的一些潛意識有關。本文分享的格式塔原理,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設計原則。什麼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音譯自德文Gestalt,誕生於19世紀德國的心理學家研究人類視覺而形成的心理學派。該學派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分的集合。
  • 平面構成在園林設計中的應用
    研究平面構成理論與園林設計,挖掘平面構成理論豐富園林形式的方法,從平面構成的美學角度去理解分析其的理論有利於園林的設計及組織,提出借鑑和吸收平面構成藝術的精髓,以期平面構成藝術在園林設計中得到更好更充分的應用。  一、平面構成與園林設計  平面構成是以輪廓塑形象,將不同的基本形按照一定的規則在平面上組合成圖案。
  •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平面構成的基本構成方法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平面構成的基本構成方法 2020上半年甘肅教師資格證考試備考正在進行中,為了幫助各位考生更好的的備考教師資格筆試,甘肅中公教育為大家整理了教師資格筆試備考資料,供各位考生查看學習。
  • 平面設計新手入門—《平面構成》
    一.平面構成的形態要素1.形態要素之—點點是平面構成中最小,最基本的元素。一個點,可以準確標明位置,吸引人的注意力;多個點的組合,可以表現豐富的形象內涵。面的分類:直線形的面:用直線構成的形態曲線形的面:用曲線構成的形態不規則形的面:用直線和曲線隨意構成的形態根據人的視覺習慣,比較突出的圖形大都具有這樣的性質:
  • 設計構圖技巧!平面構成法的運用
    文/呂方正 張穎 平面構成是視覺元素在平面上,按照美的視覺效果和力學的原理,進行編排和組合,它是以理性和邏輯推理來創造形象、探究形象與形象之間 的排列的方法,是理性與感性相結合的產物。掌握平面構成知識並將它創造性地應用到設計構圖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平面構成形式主要有:重複、發射、對比、漸變、分割、特異等等。接下來進行分別闡述:重複構成是以一個基本單形為主體,在基本格式內重複排列,排列時可作方向、位置變化,具有很強的形式美感。
  • 正弦波信號發生器基本原理與設計
    1、正弦波形的產生 單向DDS由Nbit相位累加器和ROM只讀存儲器(正弦查找表)構成的數控振蕩源(NCO),數模轉換器(DAC)、低通平滑濾波器(LPF)構成,圖1所示為DDS的基本結構。可以採用CPLD晶片結合DDS技術靈活的實現數字調幅,原理如圖2所示。
  • 光學頭基本原理
    光學頭基本原理 光學頭的基本光學系和光學部品的收差光學頭是DVD系統的最大關鍵部件之一,它的基本原理圖如下光學頭的原理圖光學頭是由1.對物透鏡,2.準直透鏡,3.
  • 平面設計入門有哪些?
    最近,總是收到一些私信,基本都是問零基礎該如何學習平面設計這類問題的。很多設計小白想要從事設計,卻理不清頭緒,不知從哪裡入手學習。今天就給大家分享一下,小白入門設計的技巧。從範圍來說凡是可以用來印刷的都和平面設計有關,從功能來說,平面設計屬於視覺傳達。平面設計主要由以下幾個基本要素構成:創意:是平面設計的第一要素,沒有好的創意,就沒有好的作品,創意中要考慮觀眾、傳播媒體、文化背景三個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