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學頭基本原理

2020-11-25 電子產品世界

光學頭基本原理

光學頭的基本光學系和光學部品的收差
光學頭是DVD系統的最大關鍵部件之一,它的基本原理圖如下

光學頭的原理圖

光學頭是由1.對物透鏡,2.準直透鏡,3. 偏光分光稜鏡,4.分光稜鏡,5.反射鏡,6.1/4波長板,7.焦點誤差檢出光學系,8.尋軌誤差檢出光學系等光學部品和光學系,9.焦點控制伺服機構(F-ACT),10.尋軌控制伺服機構(T-ACT)等伺服機械控制部品,還有11.半導體雷射二極體,12.多分割光電二極體PD(photo diode)等光電部件構成的。
光學頭能夠讀出光碟上的信號的原理是從雷射二極體射出的發散P線性偏振雷射通過準直透鏡,成為平行光,再通過1/4波長片時,偏振方向旋轉45度,變為圓偏光,這束平行的圓偏光被對物透鏡聚焦到光碟的信息面,再反射回來(根據盤面的凸凹對光的反射不同),通過1/4波長片時,再一次偏振方向被旋轉45度,成為S線性偏振光,在偏光分光稜鏡PBS處被反射到誤差檢出系和信號系,反射光再一次被分為兩路,誤差系的一路通過凸透鏡、圓柱透鏡,投影到四分割的光電二極體上,根據各象限光量的大小,進行運算,對聚焦和尋軌伺服機構控制,使之讀出正確的信號,另一路信號系的光束由凸透鏡會聚到光電二極體,把光信號變為電信號。
要想把雷射聚焦成由波長決定的最小光束,必須把從LD發出的球面波的波面儘量無缺陷的傳到光碟的情報記錄面。也就是說,從LD發光開始到光碟為止,光學頭成像系各部品全體的RMS波面收差必須限制在0.07λ以下,不然不能把雷射光束聚焦為由幹涉極限決定的最小光束。構成光頭的各光學部品,光碟盤面,其中也包括對物透鏡設置時的調整誤差,以上這些合計的成像光學系全體的波面收差,必須限制在由Warechal Criteron(δω)MC給出的允許最大波面收差0.07λ以下。光碟已經由光碟標準規定,(δω)DISK=0.05λ,一般對物透鏡的象差(δω)ADJT=0.025λ,要使全體(δω)MC小於0.07λ,對於其他的光學部品的收差必須嚴格控制。從LD開始到光碟為止,光頭各光學部品的最大允許波面收差各用(δω)LD,(δω)CL,(δω)PBS,(δω)QWP,(δω)MR,(δω)OL表示,Warechal Criteron給出我們如下公式

(δω)MC≤λ/14
(δω) 2MC=(δω)2LD+(δω)2CL+(δω)2PBS+(δω)2QWP
+(δω)2MR+(δω)2OL+(δω)2DISK

下面具體DVD的數值帶入來試算一下。半導體雷射二極體雷射射出側有平面玻璃窗,此外由於半導體雷射器自身的特點,不可克服的有非點間隔,比理想波面要差,普通(δω)LD約為0.013λ。稜鏡,反射鏡等平面光學部品比較容易的以波面收差0.01~0.015λ製造出來。但是準直透鏡和對物透鏡等非平面光學部品,波面收差要想抑制在0.03λ之內,比較困難,分別定為準直透鏡0.025λ和對物透鏡0.035λ,這樣根據式(2)得出全體(δω)MC的波面收差為0.0694λ,滿足要求。即使對物透鏡的波面收差被抑制在0.035以下,如果準直透鏡的波面收差大於0.025,那樣被聚焦光束的直徑就會變大,從信息面讀出數據錯誤頻度就會變高。由於以上的理由,準直透鏡的波面收差必須小於0.025,但球面單透鏡要想達到這個值非常困難,一般採用球面玻璃組合透鏡。
從DVD光頭的對物透鏡射出的雷射光束,需要一直跟蹤光碟信息面上的軌道間距為0.74μm,最短凹坑長為0.4μm的軌跡,並正確讀出凹坑信息。光強為光束中心強度1/e2的位置的光束直徑被稱為光束徑ω,雷射波長λ=650nm,對物透鏡的數值孔徑NA=0.6,
ω=k×(λ/NA)
當對物透鏡的入射光束的光強能量分布為均等分布時,係數k是0.96,光強能量分布為高斯分布時為1.34。從上式可以看出,光束徑正比例於λ/NA,既要想提高光碟記錄密度,縮小光束徑,就需要使雷射短波長化,並且提高對物透鏡的NA。
還有對物透鏡的焦點深度△z正比例於λ/NA的平方,DVD焦點深度與CD相比變窄56%,焦點誤差的允許值變小。
△ z~λ/NA2
光碟的傾斜引起的象差也會增加。對於焦點誤差的允許值的減少,就需要提高焦點控制精度,DVD為了減少光碟的傾斜引起的收差,光碟的厚度減為CD的一半0.6mm。

成像光學系

雷射二極體
一般LD發出的光為與PN結合面平行的線性偏振光,但短波長的LD中大多發出與PN結合面垂直的線性偏振光,DVD要求LD在光碟面上的能量為0.3mW左右,這就需要LD發出的雷射能量是3~5mW。

LD的射出角特性和準直透鏡
LD射出的雷射是發散光,從發光點離開一段觀測到的光束斷面強度分布,被稱為遠視野象FFP(far field pattern),FFP垂直結合面方向寬,平行結合面方向窄,象下面圖示的一樣,是縱長的橢圓形。


LD垂直結合面的放射角和平行結合面的放射角分別是θ⊥,θ∥。根據LD的放射角和對物透鏡對光束強度的分布要求,確定準直透鏡的焦點距離。

LD的噪音特性和高頻疊加
LD有單模發光和多模發光兩種雷射發振方式。單模發光的最大問題是從光碟反射回來的光進入雷射共振器,形成幹涉,成為噪音,影響SN,為了消除噪音,需要對驅動電流進行高頻疊加。而多模的LD抗幹擾能力強,不需要高頻疊加。

偏光分光稜鏡和1/4波長板的作用
雷射二極體射出的發散P線性偏振雷射通過準直透鏡,成為平行光,無反射折射的通過PBS,.再通過1/4波長片時,偏振方向旋轉45度,變為圓偏光,這束平行的圓偏光被對物透鏡聚焦到光碟的信息面,攜帶信息再反射回來,通過1/4波長片時,再一次偏振方向被旋轉45度,成為S線性偏振光,在偏光分光稜鏡PBS處被反射到誤差檢出系和信號系,使入射光和帶有信號的反射光分離。

對物透鏡
DVD光頭要求對物透鏡一定要象差小,特性優良,能夠把光束聚焦到回折界限,也就是能夠補正各種收差,使點象的大小完全由回折界限來決定。一般使用非球面光學樹脂透鏡。

誤差檢出系
非點收差法
焦點誤差檢出方式一般採用非點收差法,非點收差法就是根據光碟反射面位置的變化,反射光的聚焦位置移動,通過圓柱面透鏡對投影光形狀進行變化,用4分割PD差動檢出。


聚焦誤差檢出信號=(A+C)-(B+D)/(A+B+C+D)
尋軌誤差檢出信號=(A+B)-(C+D)/(A+B+C+D)
PD把光信號轉變成電信號,前置放大,模擬運算,再經過相位補償,把信號輸入驅動放大器,驅動透鏡驅動線圈,完成聚焦和尋軌控制。

尋軌伺服機構的基本構成圖

信號系從PBS分離的含有信息的反射光,除一部分進入伺服機構的控制系,大部分進入信號系,由PD變成電信號,前置放大,成為RF信號。

雷射器相關文章:雷射器原理 雷射二極體相關文章:雷射二極體原理

相關焦點

  • 電機的基本原理與基本結構
    基本原理電生磁:通電導線會產生磁場奧斯特在實驗中發現,將導線通電後其周圍的小磁針會發生轉動,且電流越強,對小磁針的影響越強,玻璃、木材、水、樹脂和石頭等也不能阻擋這個磁場吸引小磁針。這就是著名的「電流的磁效應」,簡稱「電生磁」,人們把它稱為電磁學第一定律。
  • PWM基本原理介紹
    1PWM控制的基本原理  理論基礎:  衝量相等而形狀不同的窄脈衝加在具有慣性的環節上時,其效果基本相同。衝量指窄脈衝的面積。效果基本相同,是指環節的輸出響應波形基本相同。低頻段非常接近,僅在高頻段略有差異。
  • 高二唯物辯證法基本原理
    1.聯繫的普遍性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處在普遍聯繫之中,沒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整個世界就是一個普遍聯繫的統一整體。事物的聯繫又是客觀的,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不能否認和割斷事物之間的客觀聯繫,也不能主觀臆造聯繫。
  • 液壓機工作基本原理
    液壓機大部分以液體為工作介質,根據帕斯卡原理製成的用於傳遞能量以實現各種工藝的機器。液壓機一般由本機(主機)、動力系統及液壓控制系統三部分組成。液壓機分類有閥門液壓機,液體液壓機,工程液壓機。
  • 電動機的基本原理
    如:電動剃鬚刀、電轉、電風扇、洗衣機、抽水泵等先了解下電動機的基本構造吧,有定子線圈和轉子線圈兩種:定子線圈使用到的電機有:電動剃鬚刀、電轉;轉子線圈使用到的電機有:電風扇、洗衣機、抽水泵原理圖好了,其實就是這麼簡單,喜歡的朋友可以點點關注和評論。謝謝!
  • 現象世界基本原理初探
    首先引進幾個「基本原理」:不均勻原理、慣性原理、等效原理、初始值決定原理!      為了講解這幾個原理我們首先引進幾個概念。「質點」是人類從形式上理解作為表象的物質世界的基本概念。它無大小之分,因而也就避開了關於基本粒子的困惑,避開了「有限」和「無限」的爭論;它是抽象的,因而是恆定不變的,是一切變化的穩定基礎!
  • PCR技術基本原理
    PCR技術的基本原理 類似於DNA的天然複製過程,其特異性依賴於與靶序列兩端互補的寡核苷酸引物。PCR由變性--退火--延伸三個基本反應步驟構成:①模板DNA的變性:模板DNA經加熱至93℃左右一定時間後,使模板DNA雙鏈或經PCR擴增形成的雙鏈DNA解離,使之成為單鏈,以便它與引物結合,為下輪反應作準備;②模板DNA與引物的退火(復性):模板DNA經加熱變性成單鏈後,溫度降至55℃左右,引物與模板DNA單鏈的互補序列配對結合;③引物的延伸:DNA模板--引物結合物在TaqDNA聚合酶的作用下
  • 格式塔原理—超實用設計基本原理
    本文分享的格式塔原理,就是從心理學角度分析設計原則。什麼是格式塔原理格式塔,音譯自德文Gestalt,誕生於19世紀德國的心理學家研究人類視覺而形成的心理學派。該學派認為:人類對於任何視覺圖像的認知,是一種經過知覺系統組織後的形態輪廓,而並非所有各自獨立部分的集合。
  • 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
    打開APP 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 本站 發表於 2009-02-28 11:28:50 光纖陀螺的基本工作原理諧振幹涉式陀螺採用相干光源
  • 設計師必須懂的基本原理——格式塔原理
    前言:最近在從新梳理學習過設計原理,無意中翻看到這個經典基本設計原理。可能平時都已經有意無意在實際工作中都已經用到了,但就是沒有一個可靠理論支撐或是叫說法,所以現有重新整理並且發布這個格式塔原理。什麼是格式塔原理 (Gestalt)格式塔心理學誕生於1912年,是由德國心理學家組成的研究小組試圖解釋人類視覺的工作原理。他們觀察了許多重要的視覺現象並對它們編訂了目錄。
  • 量子計算機基本原理
    第1章 量子計算機的基本原理現在的電子計算機基本原理叫馮諾伊曼體系結構,是把計算機分為兩個主要的單元,第一個是計算單元,第二個是存儲單元。計算單元就是CPU,存儲單元分為三種,一種是CPU裡的高速緩存、內存和硬碟。計算機把靜態的數據存在存儲單元裡,如果需要改變數據,則調入到CPU裡計算,然後將結果再存進存儲單元。
  • 物理學的六個基本原理
    而在現代物理學的兩大基石——量子力學和廣義相對論——的背後有著六個基本原理,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知道的。- 原理 1 -光速不變原理回到1860年代,麥克斯韋在前人的基礎上統一了電學和磁學。電磁理論最偉大的一個成果就是預言了電磁波的存在,並證明了電磁波在真空中的傳播速率與真空中的光速 c 相同,從而揭示了光的電磁本性。
  • 組織活動的基本原理是什麼
    組織活動應遵循如下基本原理:  (1)要素有用性原理  一個組織機構中的基本要素有人力、物力、財力、信息、時間等。  運用要素有用性原理,首先應看到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在組織活動中的有用性,充分發揮各要素的作用,根據各要素作用的大小、主次、好壞進行合理安排、組合和使用,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利、物盡其用,盡最大可能提高各要素的有用率。  一切要素都有作用,這是要素的共性,然而要素不僅有共性,而且還有個性。
  • 二手液壓機工作基本原理
    二手液壓機大部分以液體為工作介質,根據帕斯卡原理製成的用於傳遞能量以實現各種工藝的機器。
  • 組織機構活動基本原理
    (一)要素有用性原理:一個組織機構中的基本要素有人力、物力、財力、信息、時間等。運用要素有用性原理,首先應看到人力、物力、財力等因素在組織活動中的有用性,充分發揮各要素的作用,還要具體分析各要素的特殊性,以便充分發揮每一要素的作用。
  • 直流電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
    這裡主要介紹直流電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基本構造、運行特性和調速方法。直流電動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建立在電磁感應和電磁力的基礎上的。圖1為直流電動機的基本構成圖。 圖1 直流電動機的基本構成團 它主要由磁極、電樞、電刷及換向片(又稱整流子或轉換器)等三大部分構成。N、s兩個磁極在工作時固定不動,故又稱定子。定子磁極用於產個主磁場。
  • 數字萬用表的基本測量原理
    數字萬用表的類型雖多,但測量原理基本相同。下面以袖珍式DT830數字萬用表為例,介紹數字萬用表的測量原理。DT830屬於袖珍式數字萬用表,採用9V疊層電池供電,整機功耗約20mW;採用LCD液晶顯示數字,最大顯示數字為±1999,因而屬於3z位萬用表。
  • 手持式折射儀的基本原理
    基本原理  因為含糖溶液的折光率比例於濃度的原理而設計的糖量折光儀可以用來直接測定含糖溶液的含糖量。只要在檢測稜鏡的鏡面上放入2-3滴試液就可以。  折射計折光的理論  如果你放置一杯水的一支鉛筆,頂端將會顯得彎曲的。
  • 解析變壓器基本工作原理
    變壓器利用電磁感應原理製成的電器設備。簡單說就是: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201807/384027.htm電生磁:一次側通入交變電流,在鐵芯是產生變化磁場。
  • 燃料電池基本原理是怎樣的?
    燃料電池基本原理是怎樣的?有的朋友在科普書籍上看到燃料電池,就想了解這種電池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這種電池有什麼優點和特點,下面讓我們一起去了解吧。操作方法01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是:作為反應物的原燃料,天然氣、石油、甲醇等,經過「燃料改質裝置」分離出氫後,進入電池本體,另一端的空氣中氧也進入電池本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