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論上華為在9月15日後就會被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剔除出去,成為某種意義上的「孤家寡人」。不過華為並不甘心被拋棄,在被封禁之前,拿出了一個未來足以讓華為起死回生的「火種」。
今天(10日),2020華為開發者大會如期而至。被無數網友期待的鴻蒙2.0系統終於在今天亮相,而當餘承東宣布鴻蒙2.0將面向智慧型手機時,華為直播間沸騰了。
我們先來看下華為發布鴻蒙2.0系統時的背景:
去年華為被制裁後,與谷歌斷開合作,華為被迫投入資源建立自己的HMS生態。
今年制裁有兩次升級,華為不僅在作業系統上被斷供,甚至連自研晶片也無法再生產。隨著9月15日最終期限的到來,三星、海力士、美光等晶片廠商紛紛宣布斷供華為。
用餘承東的話來講:「這一屆開發者大會,華為正在處於美國第三輪制裁的困難時期。」從一向樂觀開朗,人送外號「大嘴」的餘承東話裡,可以很明顯聽出他的凝重。
如果說華為被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排除是一件令人絕望的事情,那麼華為今天發布鴻蒙2.0系統則是一件令人充滿希望的事情。
絕望由外部帶來,希望由內而生。
俗話說,有壓迫,就有反抗。雖然在市場環境中,許多企業遇到外界壓力選擇放棄掙扎,但是華為卻選擇站著把錢掙了。
在今天之前,華為鴻蒙OS還是在網上被戲稱為「PPT系統」。許多網友如此嘲諷鴻蒙OS:「鴻濛鴻蒙,連哄帶蒙。」意在嘲諷鴻蒙系統只見其聲,不見其物。
而今天鴻蒙2.0系統發布,終於不再是PPT系統。目前鴻蒙OS官網已經上線,並且提供原始碼下載。此外,根據餘承東所述:鴻蒙OS 2.0馬上面向應用開發者發布Beta版本,9月10日面向大屏、手錶、車機發布,2020年12月,面向手機發布。
值得一提的是,鴻蒙OS將會與安卓系統一樣對外開源,這意味著小米、OPPO、vivo等國產手機同樣可以使用華為的鴻蒙作業系統。假使有一天,小米也被美國制裁了,那麼鴻蒙系統將會是救小米一命的東西。
根據鴻蒙開源路標顯示,9月10日,鴻蒙面向內存小於128MB的終端設備,2021年10月面向 4GB 以上所有設備開源,面向全球的開發者,共享華為全球的網絡和渠道。
國產作業系統真的能成功嗎?
鴻蒙其實並不是第一款國產作業系統,此前阿里巴巴曾推出過阿里雲OS,基於LINUX開發,然而因為用戶體驗不佳最終被市場淘汰。而且那時候外部環境比較平和,用戶不願意重新適應一套作業系統。
另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阿里雲OS並沒有對系統內核有深層次的修改,許多技術和概念並沒有脫離安卓系統的桎梏。
除了國產作業系統,國外許多廠商也曾想撼動安卓和iOS的地位,但是全都無功而返。微軟的 Windows Mobile、三星的 Tizen 、諾基亞的塞班系統、黑莓的 BlackBerry OS都紛紛敗北。
為什麼造系統這麼難?
因為自研一套作業系統是一件費力不討好的事情,已經有現成的安卓和iOS何必花費巨大代價去另造一個生態?
不過華為和這些巨頭不同,如果華為不去做這件事情,等待華為的將會是「關門大吉」。因此,華為的鴻蒙是置之死地而後生,必須要成功,也一定能成功。
做系統,是一件「重複造輪子」的事情,但是無論是對於缺芯少魂的中國來說,還是對於制裁中的華為來說,都是一件不得不做的事情。華為的鴻蒙,就像是一朵「小火苗」,總有一天會「星火燎原」,帶動全行業發展,結束中國「缺芯少魂」的現狀。
值得一提的是,在華為發布鴻蒙2.0系統後,深圳的天空突然出現了兩道絢麗的彩虹,有網友說,這是天降祥瑞,連老天爺都在祝福著華為,祝福著鴻蒙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