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4月18日凌晨,物理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在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逝世,享年76歲。作為一個世界級的偉大學者,愛因斯坦的離去無疑是人類一個巨大的損失,無數人為之惋惜哀悼,悲傷著又一個天才的離開。
與人們設想的不同,這個生前為全人類所矚目的物理學家,在臨終的遺願竟然是不舉行葬禮、不築墳墓、甚至不立紀念碑,他不願意留給世人任何憑弔,只想安安靜靜地走。他知道自己死後如果公布了埋葬地,那片地方將成為人們心中的聖地,這是他所不樂見的。
遺囑上還寫明,在他去世後遺體必須火化。當時送愛因斯坦遺體去火葬場的只有12個他此生最親近的人,除了這些人,別人對愛因斯坦火化的時間和地點都一無所知。沒有鮮花,沒有葬禮,沒有萬人空巷的送別,這個世界聞名的人就這樣隱秘地離開了我們。
可以說愛因斯坦的預見是正確的,即使已經如此低調,遺囑也安排得如此周密,他的大腦還是被一名叫託馬斯·哈維的醫生偷走了。這名醫生是愛因斯坦遺體的解剖醫師,為了研究這顆天才大腦的秘密,他悄悄取走了愛因斯坦的大腦,直到40多年後才將其歸還給了普林斯頓大學。
除了愛因斯坦的大腦,他的筆記也是人們非常關心的一個話題,愛因斯坦一生做了很多筆記,但大部分都不知所蹤,只有一些手稿保存了下來。對這些筆記最終的去處,流傳最多的說法是愛因斯坦在臨終前將它們付之一炬,全部燒毀在了火焰之中。
關於愛因斯坦為何要毀去珍貴的筆記,人們歷來也是眾說紛紜,有人提出愛因斯坦有可能在筆記中記載了很多更高級別的核武器的製造方法,所以才想將其毀掉。愛因斯坦雖然為核武器的創造提供了理論基礎,但他本人非常憎恨戰爭,曾經在廣島長崎原子彈事件後說過:「當初致信羅斯福提議研究核武器,是我一生中最大的錯誤。」
另一種說法是愛因斯坦在晚年推翻了自己先前的很多學術研究,並且燒毀了筆記,因為他認為其中包含了一些錯誤。愛因斯坦很明顯知道自己在學術界的影響力,未免自己的失誤把後世的科學家們帶偏,就乾脆毀掉了筆記一勞永逸。
剩下的一種說法則顯得有些無釐頭,不過也有部分人對此深信不疑,那就是他們認為愛因斯坦已經在相對論中研究出了穿越時空的理論和方法,但他覺得穿越時空對人類沒有好處,還可能引起無法估量的後果,所以就將筆記銷毀了。這種說法顯然有些異想天開,不過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未知的科學領域確實還有很多。
無論愛因斯坦本人是怎麼想的,他對科學作出的貢獻誰也不能否認,楊振寧就說過:「20世紀物理學的三大貢獻中,兩個半都是愛因斯坦的。」他的離去雖然令人惋惜,但他留下的科學理論和鑽研精神,會在科學界中永遠熠熠生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