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小成是一個「鏡面人」。 「鏡面人」的生理功能與正常人一樣,就是心臟、肝臟、脾臟、膽等器官的位置與正常人相反。小成出生時候時候就只有一隻完整的耳朵,另一隻耳朵只是一個「花生粒」。高考之後小成來到了上海,進行全耳再造手術,依靠3D列印技術,小成如願有了「新耳朵」。
仿若只有「科幻電影」中才會出現的情景,竟然成了現實,3D列印技術到底能帶來多少驚喜?
大馬士革鋼剛可以將鐵鑄成兼具硬度和韌性的好鋼,在之前的冷兵器時代可謂是神器一樣的存在。6月24日《自然》雜誌發表了一片研究報告——德國科學家利用3D列印技術造出了失傳已久的大馬士革鋼。
除此之外,還有河北工業大學利用3D列印技術成功列印出來了趙州橋,俄羅斯太空人在國際空間站3D列印出了人體組織…3D列印技術在各個領域的應用範圍越來廣泛,簡直是一種巧奪天工的技術。但是這個神奇的技術可以列印汽車嗎?讓我們跟著西瓜視頻創作人「基地說」看一看。
設計師先畫出來模型圖,但設計圖僅僅只是一張圖片而已,你是無法感受到它的飽滿,也無法直觀欣賞到它的曲線的。為了能夠更好的設計名車好車,設計師就需要用各種工具把設計圖立體化。
隨後汽車設計的重要環節——製作油泥模型便開始了。奔馳、奧迪、法拉利、勞斯萊斯,寶馬等,幾乎所有的名車在設計出來之前,都會被設計師瘋狂的糊泥巴。
這個「糊泥巴」的過程裡裡外外需要搞7次,得耗時好幾個月。時間就是金錢啊,幾個月時間發展可是天差地別的,如此消耗時間可不合適呢!因此在新車型開發的過程中,3D列印便被用來快速製作概念模型和功能模型,大概花費時間不過幾天。
除此之外,一比一的模型都能列印出來,那自然也能列印出來真正的汽車。今年3月份,全球第一輛3D列印汽車也正式上路了!目前從外觀與性能來看與「傳統汽車」並沒有什麼差別。
第四代工業是少不了3D列印的。寶馬已經利用3D列印技術,生產了超過一百萬個零件,甚至還投資了幾家3D列印技術公司。勞斯萊斯幻影中也已經使用了超過100000個3D列印的零部件,車企3D列印動態等等。
3D列印被認為是能帶來第三次工業革命顛覆性的技術,但是3D列印技術的發展依託的是材料的發展。關於3D列印技術將來能發展到什麼驚人的地步,誰也不知道,不過還是要期待一下3D列印將來還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出乎意料」的東西呢?
3D技術已經「帶飛」汽車業,那可以「帶飛」工業4.0嗎?想要知道的話不妨點擊下方連結或者關注西瓜視頻創作人「」。早關注早學習,快來西瓜視頻點點關注。西瓜視頻帶你「漲知識」、「漲技能」,快來西瓜視頻發掘更優質作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