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2020-07-12 司馬憶月

01


小時候在老宅院子裡乘涼,最喜歡在地上鋪個蓆子,聽奶奶講嫦娥和玉兔的故事,趕上月圓之夜,總是忍不住想:月亮上真的有嫦娥和玉兔嗎?她們在做什麼呢?月亮無聲,滿天的星星眨啊眨,似乎是在回應我。


長大後,才知道嫦娥和玉兔只是美麗的傳說。曾經中國的玉兔號月球車反饋回大量月球照片,終於讓我們看到了月球真實的樣子,不夢幻也不美好,根本就是一片不毛之地,哪裡有人類生活過的痕跡啊?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02


可是,人類對廣袤宇宙探索的熱情從沒停止過。


月球是一片不毛之地,不代表其他星球就沒有高級生命,實際上,人們對外星文明的好奇一直有增無減。


很多人相信,在地球之外,肯定也有星球適合高級生命的孕育和發展。


自近代以來,關於有人看到UFO在地球某處降落的消息層出不窮,似乎也從側面佐證了人們的這種猜測。但是因為種種原因,外星文明一直沒有得到官方的正式確認。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無數的科幻愛好者們,用自己的想像力,為我們構建了心目中宇宙的樣子,比如有名的《三體》,比如最近讀到的《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


《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星際探險》作者叫造夢師,當然是筆名,也許是受了《盜夢空間》的啟發?看了作者的背景,標籤是「作家」「心理諮詢師」,還寫過詩歌,經歷也是非常豐富了。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算是一部短篇科幻小說,主要講述了一個在銀河宇宙中的探險故事:達爾文號宇宙飛船載著人類和機器人太空人沿獵戶座旋臂跳躍飛行,環遊考察銀河系,他們將尋找和接觸外星文明,研究外星生命進化,為人類星際聯盟開發宇宙積累原始資料。然後他們鎖定一顆名為地火星球的行星探險,故事就從這裡開始了。


作者的博客上也發表了一部分內容,網友的反饋非常不錯,想必這也是它最終得以出版的原因吧。


03


如何評價一個科幻小說的好壞呢?


作為一個科幻小白,我查了很多資料,其中,一個豆瓣網友的評論我很認同:


一個是好點子,就是小說選擇的角度,是不是能讓人耳目一新,比如劉慈欣寫了《三體》,如果後來人再模仿寫三體世界,寫從虛幻的遊戲中選出志同道合的人,就沒意思了。


另一個是好故事。如果把好點子比喻成一個舞臺,那好故事就是在舞臺上表演的過程,舞臺和表演結合起來,一個好的小說就成了。


只要涉及到外星文明,就繞不開一個理論,就是著名的「費米悖論」,大意就是鑑於我們宇宙所覆蓋的範圍,生命應該是廣泛存在的,地外文明(外星人)應該早就到達地球了,為什麼至今我們還沒有發現外星生命的存在呢?或者為什麼他們沒有找到我們呢?他們在哪兒呢?


一個科幻小說,如果對上述問題給出可以信服的解釋,基本就算成功了。


劉慈欣的《三體Ⅱ黑暗森林》以「黑暗森林」法則(宇宙社會學)對費米悖論進行了一種可能的解釋。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其大意就是:由於各文明之間距離上的遙遠性、互相所構成的猜疑鏈、以及各自在技術水平上發展的不均衡性,一旦被外星文明獲知自己的存在,就很可能給自身的生存帶來威脅。其結果必然導致:具有一定成熟度和技術水平的文明,都意識到宇宙的叢林法則,各文明不主動暴露自身的存在。


「宇宙形如黑暗森林,各個文明形如黑暗森林中孤行的獵人」。以此解釋了費米悖論「外星人在哪呢?」的問題。


按照「黑暗森林」 理論,成熟的文明都擁有「清理其他文明」和「隱藏自己」的本能。所以他們不會貿然出現,更不會暴露自己的位置。


04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從另一個角度解釋了費米悖論——被困在深海中。


NASA的」新視野號「探測器首席研究員艾倫·斯特恩(Alan Stern)首先提出了這個理論:由於地下海洋形成了比流動的表面更穩定的生態系統,潮汐的改變和消散可能需要更長時間才能完成。堅硬的外殼保護了海洋中假想的生命,讓它們可以避過海面上氣候惡劣和致命混合氣體的影響,如撞擊、太陽耀斑、附近的超新星、星球運行軌道、包含磁層以及有劇毒的大氣層等。


任何在深海中形成的智能外星生命都必須克服巨大的障礙,才能到達新的世界生存下來,即鑽穿地下海洋那厚厚的保護性外殼。而且所有這些努力只能讓它們到達表面,要想向其他行星發送信號,可能更加困難。


《星際探險》基本就是從這個理論展開的。星盟成員進入的地火星球,是個海面覆蓋著厚厚冰層而海底又有火山巖漿的人間煉獄,以致於達爾文號開始探測時都不確定上面是否有高等生命和文明。


地火星球外的人很難注意到它,海底的生物因為冰層隔絕也很難出來,這也從側面解釋了「外星人在哪兒?」的問題。


那麼,從這個理論延伸出來的故事就比較有看頭了。


這裡沒有頭大身子小的ET,也沒有外星人進攻地球的「地球危機」,似乎只是探險隊到了一個新地方,開始自己驚險刺激的冒險之旅。


而他們要面對的敵人,竟然不能算「人」,而是一群海洋生物:可以噴射融冰液腐蝕一切物質的冰蛇、以超聲波攻擊和捕獵的人臉「美杜莎」、如章魚般具有高級智慧的六觸、巨大威猛的蒼鰩.....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當然,最後那個頂上鑲嵌紅寶石的魔法棒,還有很多疑點,它來自哪裡?受誰控制?似乎也成為第二部的引子呢。


除了上面這些「噱頭」,更重要的是作者的人文關懷。


作者愛著我們的地球,他相信未來科技的發展會讓我們的生活越來越美好,一如我們可以去宇宙旅行探險,一如我們可以製造出像「大力神」那樣的智慧機器人,從書中也能看出,在對敵作戰中,它可是功不可沒呢。


但是,作者更想強調的是,科技是用來發展地球,而不是毀滅地球的


令各國都寢食難安的核武器,具有摧毀地球的可怕力量,應該被加以控制。人類的未來很美好,不能葬送於內部的廝殺。


星盟最後幫助六觸改造基因,對抗強大的對手,算是對外星生命的基因改造殖民?也是對弱肉強食社會的一次反抗吧?


科技的發展和進步,應該把為人類服務作為最終目的。但是人類的貪慾,已經讓科技失去了本來的目的,日益變得扭曲、邪惡,甚至成了互相傷害的武器。


書中的「神山」,和埃及的金字塔呼應——人們在地球之外竟然見到了金字塔!


而經過研究發現這個金字塔是高等宇宙生命建立的傳輸門,負責傳輸各個星球的生命運到銀河系的中心,這似乎也印證了作者提出的造物主文明的概念:有一種力量,超越星系,統治一切。最後,大Boss木乃伊被帶紅寶石金屬棒收入黑洞,感覺就像在看魔法小櫻!這結局方式太神奇了!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05


讀科幻小說,就是看到了宇宙的一種可能性。


通過了解各種晦澀難懂的專業術語,也拓展了我們的知識庫。


故事是假的,但情懷是真的。


很高興作者造夢師寫出了這麼好的作品,開始覺得平淡無奇,可是越讀越有味道,越讀越驚險刺激。


掀開樸素的包裝,裡面還藏著一個個謎團,很期待他把這個故事繼續下去。


願世界和平。

相關焦點

  • 《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科技,是為了發展,而不是傷害
    無數的科幻愛好者們,用自己的想像力,為我們構建了心目中宇宙的樣子,比如有名的《三體》,比如最近讀到的《星際探險:地火星球狩獵場》。《三體》的作者劉慈欣大家想必都很熟悉了,《星際探險》作者叫造夢師,當然是筆名,也許是受了《盜夢空間》的啟發?看了作者的背景,標籤是「作家」「心理諮詢師」,還寫過詩歌,經歷也是非常豐富了。
  • 《我的世界》全新玩法《星際探險:迫降》上線:流程篇~
    近期,《我的世界》推出了全新生存類玩法——《星際探險:迫降》。在這個世界中,人類的足跡已經遍布宇宙各地,太空探險成為家常便飯。冒險家將扮演一名因飛船受到不明撞擊而墜落在一顆異星上的倒黴探險家,為了離開這顆星球返回家園,你需要找到重新啟動飛船的方法,但這顆看似生機勃勃的卻星球並不友善,你將會面臨許多意外挑戰。
  • 《我的世界》最新上線的《星際探險迫降》,外星科技要怎麼解鎖才好...
    《我的世界》最新上線的《星際探險迫降》,外星科技要怎麼解鎖才好呢? 高新技術,從3D列印開始: 《星際探險:迫降》將原版的合成系統創新為3D列印系統,你只需要在這臺神奇的機器中放置藍圖,機器就會自動檢測所需材料,並智能提取,最終列印出藍圖帶有的科技物品了!
  • 我的世界星際探險迫降怎麼回家?回主世界方法攻略[多圖]
    我的世界星際探險迫降怎麼回家?在我的世界星際探險迫降版本中最後的任務就是回家了,但是很多小夥伴們還不知道具體的方法,今天小編就為大家帶來詳細的介紹,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感興趣的朋友們一起來看看吧!《星際探險:迫降》的終極目標就是逃離這顆星球,為此必須得到「核心啟動源」,而這個道具在當地的智慧種族——輻射星人的國王手中,國王居住在他們的「
  • 《星際探險:迫降》玩法攻略——生物篇
    可能有很多冒險家還沉浸於《天啟之境》那迷人又危險的魔幻世界之中但《我的世界》的驚喜總是一波接著一波全新生存類玩法《星際探險:迫降》已經上線!不同於《天啟之境》的魔幻背景這次《星際探險:迫降》的世界正處於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時期冒險家將在一顆危險的奇異星球上努力求生雖然這顆星球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但這並不代表它毫無生機正相反,異星的生態系統非常龐大
  • 我的世界:新模式星際探險好玩嗎,怎麼玩,3分鐘學會如何生存
    隨著時間的流逝,這款遊戲由原來的純淨版本,發展到了現在的眾多mod齊爭鳴的時代,還從pc端走向了移動端,也讓《我的世界》人氣再上升了一個臺階。到了現在,更是延伸出了多種多樣的神奇mod,可以說這款遊戲能夠涵蓋所有遊戲元素,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mc玩家做不到的。
  • 我的世界星際探險首次更新!全新異星BOSS來襲 生存更具挑戰
    一直以來我的世界太空主題就是無數MC玩家夢寐以求的更新方向,而這一次在中國版我的世界測試服中首次更新了星際探險,相比於天啟之境星際探險的玩法和難度又有何不同呢?這一期我們就從這兩個方向入手,來看看星際探險究竟有何魅力令老MC玩家都愛不釋手!
  • 關於宇宙探險,我們能夠移居外星球嗎?
    然而,別以為那些能看懂的科學,就是簡單的知識,加來道雄的《離開太陽系》可是個包羅萬象的今日世界總整理與未來文明大預測 ── 關於第四波與第五波的科技革新與浪潮。若不是科學專業或者研究人員,大部分的人在學校所獲得的科學知識,大多只達第一波科學革新浪潮,或者頂多只到第二波。
  • 電影賞析:《星際穿越》扣人心弦的宇宙探險之旅
    還有探險過程中登陸星球的實景,往往平靜之中蘊藏著危險,令人震撼的超級巨浪和潔白的凍雲,有種說不出來的美,雖然不適合人類生存,但是可以了解到外面世界的樣子,也是不錯的~全球氣候劇變,沙塵暴頻繁,莊稼瀕死,能源缺乏.....《星際穿越》開篇就建立出一個龐大科幻背景,仿佛「世界末日」即將來臨。
  • 《我的世界》新玩法《星際探險:迫降》上線——生物篇!
    可能有很多冒險家還沉浸於《天啟之境》那迷人又危險的魔幻世界之中,但《我的世界》的驚喜總是一波接著一波:全新生存類玩法《星際探險:迫降》即將上線!不同於《天啟之境》的魔幻背景,這次《星際探險:迫降》的世界正處於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時期,冒險家將在一顆危險的奇異星球上努力求生,雖然這顆星球完全不適合人類生存,但這並不代表它毫無生機,正相反,異星的生態系統非常龐大,各種各樣的植物、動物層出不窮,有些可以成為冒險家生存下去的助力,而有些,將會對冒險家造成致命的威脅……攻略君這就為大家介紹一下《星際探險:迫降》中各種奇異的生物吧~
  • 黑科技哪家強?《星球大戰》PK《星際迷航》
    對於很多生於70、80年代的朋友來說,《星球大戰》和《星際迷航》可以說是科幻題材的啟蒙。《星球大戰》主要以電影為主,自1977年以來推出了三部曲及前傳三部曲,最新的《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則將於今年末上映;《星際迷航》則要更早一些,在1966年在NBC上以劇集形式播放,期間還擁有電視版動畫片,想必很多朋友小時候都有看過。
  • 星際穿越那顆全是水的星球,一小時是地球上的七年
    《星際穿越》主要講述了一隊探險家利用他們針對蟲洞的新發現,超越人類對於太空旅行的極限,從而開始在廣袤的宇宙中進行星際航行的故事。在不遠的未來,隨著地球自然環境的惡化,人類面臨著無法生存的威脅。一個探險小組通過這個蟲洞穿越到太陽系之外,他們的目標是找到一顆適合人類移民的星球。探險隊員著面臨著前所未有,人類思想前所未及的巨大挑戰。《星際穿越》主角們去的第一顆星球,名叫「米勒」,星球的表面全是水,看不到一點陸地,除了水,什麼都沒有,隨時掀起滔天巨浪,巨浪如山,引力是地球的1.3倍,更可怕的是因為米勒星球非常接近黑洞,所以,米勒星球上的時間膨脹:1小時=7年。
  • 宇宙星神:決定星神力量的不是星際能量,而是體型和星球狀態
    若是你多看幾遍《宇宙星神》動漫不難發現這部動畫中,衡量星神力量的並非是星際能量,或許會有些人問,既然不是星際能量,那會是什麼?首先官方的設定便是星際能量,星際能量是衡量一個星神整體戰鬥力的標準,但是星際能量實在太過片面,在動畫中也沒有明確的給出數據。
  • 這場星際浩劫的挑起者正是當年摧毀星球的人.為了報仇,其他人向星際之王發起了挑戰…
    因為在上一集裡面所救的小女孩兒基拉(艾莉克莎·黛沃洛斯 Alexa Davalos 飾)不幸被囚禁在了一顆晝夜溫差極大的星球上。為了救出她,瑞迪克不惜向賞金獵人低頭,讓他們將自己帶到這顆星球的監獄裡。在救出基拉的過程中,瑞迪克獲得元素種族大使亞倫(朱迪·丹奇 Judi Dench 飾)的幫助,並逐漸幫他找回了自己的身世之謎。原來,這場星際浩劫的挑起者勞德•馬歇爾正是當年摧毀瑞迪克的星球的人。
  • 星際共和國之殤,適合星球內權力的遊戲並不適合星際間
    這些日子以來,我把「星球大戰」系列電影又看了一遍,依舊震撼於那個宏大的星際世界的同時,對其中星際共和國的兩度滅亡又感嘆不已。當文明發展到一定高度,星球內部的各種文化基本融合,比方說「地球村」之類,為了達到這種融合的局面,這些不同文化不同民族之間必然是經歷了相當的磨合。
  • 經典科幻美劇《星際之門》的前世今生--星際之門SG1中的外星科技
    提起外星科技,小夥伴總會想到炫酷的飛船,各種雷射武器等等,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經典科幻美劇《星際之門-SG1》中的外星科技。劇中出現的外星科技數不勝數,以下僅列出的各種科技是小編認為比較重要,而且對劇情推進有很重要影響的科技,供小夥伴們參考,所列出的科技沒有什麼排名。
  • 星際探險Jimu Robot—積木機器人
    背景故事 Jimu星球位於遙遠的尤比星系它是一顆高度智能化的星球, 在它的核心中樞,由十二個能量魔方所組成的矩陣中心通過吸收宇宙中的散逸能量, 供給整個星球物種的繁榮發展。
  • 「星際溝通」是在尋找朋友麼?「黑暗森林法則」「科技解讀」
    「外星探索」早已開始不管你喜歡與否,對外星人的生命探險很早就開始了。它首先向太空宣告:「這是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代表了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和感情。我們正在努力,相信將來有朝一日,將會解決面臨的問題,參加到我們的希望,決心和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願!」
  • 經典科幻美劇《星際之門》的前世今生--開篇:1994年科幻電影
    宇宙中另一個星球上的金字塔電影從研究1924年在埃及發現的星門開始,星門是古人製造的一種星際旅行的圓環,兩個不同星球的圓環可以連接,連接後通過星門就可以進行星際旅行,這是《星際之門》系列的最基礎設定。這裡說的古人並不是古代的人,而是在現代人類文明還沒出現之前,曾經地球上生活過的高度發達的人類,這些古人擁有極高的科技,曾經是宇宙中的王者。
  • 不輸《星際戰甲》的科幻遊戲,我只服這一款
    這是一款太空策略類遊戲,玩家將要在太空展開一段美好的旅行,在星際間探索、發掘多樣物種,並與其互動。並派出科學飛船進行探索調查,讓建築飛船在新發現的星球周邊建設基地,打造屬於你的星系帝國,為你的國度確立發展方向的同時,發掘埋藏的秘密和星系奇觀,為探險者設下限制和進化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