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經常看到,與外星人聯繫所導致的種種戰爭。
那麼,我們為何一直嘗試著進行「星際溝通」?
為什麼霍金一直反對進行「星際溝通」?
「星際溝通」是在尋找朋友麼?
「外星探索」早已開始
不管你喜歡與否,對外星人的生命探險很早就開始了。
1960年,美國天文學家弗蘭克·德雷克,就已經開始利用星際無線電波掃描遙遠星系,不過最終沒有找到生命跡象。
1977年,美國發射了帶有「地球之音」的探測器,包含了太陽系概況、地球定位及文明信息。
它首先向太空宣告:「這是來自一個遙遠的小小星球的禮物,它代表了我們的聲音,科學,形象,音樂,思想和感情。我們正在努力,相信將來有朝一日,將會解決面臨的問題,參加到我們的希望,決心和對遙遠世界的良好祝願!」
在2012年,探測器到達了星際空間,但是我們仍然沒有從外星人那裡得到任何信息。
難道外星人對我們一點興趣也沒有?
還是說,外星文明正在趕來的路上?
「星際溝通」如此困難
銀河系估計有多達四千億顆恆星,而行星估計有一千億顆。
為了計算星系中可能存在的外星球文明數量,美國天文學家法蘭克·德雷克總結了「德雷克公式」。
德雷克公式:N=R*×Fp×Ne×Fl×Fi×Fc×L
因為存在太多的不確定性,沒法得到「精確的數據」。
但是,即便「德雷克方程」中的所有項都取最低值,宇宙中的科技文明數量也是上億個!
另外一個問題是,我們的星系直徑大約有15萬到20萬光年,距離讓「星際交流」成了一個挑戰。
光年, 長度單位,一般被用于衡量天體間的距離;是指光在宇宙真空中沿直線經過一年時間的距離,約等於9460730472580800米。
我們發出的消息,以電磁波或雷射方式搭載信息,理論上是以光速傳播的。
假如我們把信息發送到100光年之外的星系,當外星鄰居收到信息時,地球已經過去了100年。
「向太空發送信號」,彰顯了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也是一個文明的自信。
因此,無論我們決定發送什麼,我們必須確保,它代表了全世界的共識,並且能夠經受住時間的考驗。
不過,向「外星文明」發送消息這件事,真的靠譜麼?
黑暗森林法則
「星際溝通」這件事,本身就是「矛盾」的。
任何能夠接收並對我們的信息做出反應的「外星種族」,他們的「科技水平」,只能比我們高,不會比我們低。
但是如果外星人收到了我們的信息,卻選擇不回復我們又會怎樣?
有些文明為了自保,可能會秘密地生存下來,以免被實力相當的文明發現,或被毀滅。
這就是著名的「黑暗森林法則」,在黑暗中暴露自己,只會被其他強大文明當成「掠奪」或「攻擊」對象。
因此該法則規定,任何與外星文明的聯繫都是危險的。
可能有的文明已經收到了我們的信息,但是無法破解。
在很多年以前,美國的科學家在觀測宇宙的時候就偶然接收到了來自外星生命的探測信號,只不過很遺憾的是,40年的時間過去了,科學家並沒有破解這個信號的含義。
同樣的,可能已經有強大的外星文明收到了我們的消息,並正在「來地球的路上」。
能夠進行「星際跨越」的文明,「科技水平」一定遠超於地球。
地球還沒有能夠抵禦「星際入侵」的科技或者基礎設施。
如果我們遭外星人襲擊,還沒來得及形成反抗侵略者的全球統一戰線,人類很可能就已被完全摧毀了。
讓時間證明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等多次警告:外星人幾乎肯定要比我們人類存在的年代更長遠,技術更先進。人類主動接觸外星人可能遭來滅頂之災。
不過,或許我們並不該臆斷,「外星人一定會是殘暴的」。
也有可能,「聰明的外星生命會收到我們的信息,然後想和我們合作」。
當然,關於「星際溝通」的各種結局,我們可以提出多種假設,。
但是,請牢記,早在60年代,我們就已經向外太空發射出信號了,並且我們還沒有收到任何回復。
現在,我們只有拭目以待了。
我們應該期待不久後的不速之客嗎?
你怎麼看待這種「向外星文明發射信號」的行為?
關注「聽話13」,獲取有價值的內容
部分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