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邃幽暗的星際空間,孤獨的「旅行者」1 號繼續向著銀河系中心前進。現在,它在 130 億英裡外,是離地球最遠的人造飛行器。
1977 年 9 月 5 日,「旅行者」1 號在美國卡納維拉爾角空軍基地升空離開地球。原本,它的目標是觀測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1980 年,由於發現土衛六擁有濃密的大氣層,研究人員決定讓它駛近土衛六進行研究,同時終止了它探訪天王星和海王星的旅程。隨後,「旅行者」1 號受到土衛六的引力影響,最終離開了黃道,探索行星任務就此終止。
不過,「旅行者」1 號接下來的使命更加讓人興奮。它開始探測太陽風頂(太陽風圈的外邊界),以及對太陽風進行粒子測量,美國太空總署形容其正在進行星際探索任務。
2014 年 9 月 13 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旅行者」1 號已經離開太陽系,正在飛向其他恆星。「旅行者」1 號」由此成為首個衝出太陽系的人造飛行器。
剛剛過去的 11 月 2 日,NASA 在官網宣布重啟「旅行者」1 號的「軌道校正操作推進器」(下稱 TCM),以便讓它的天線繼續指向地球,保持和地球間的通訊。這種推進器自 1980 年以來就一直處於休眠狀態。
「旅行者」1 號在探測任務早期,當飛臨木星、土星和土星的重要衛星時,都要使用 TCM,以保證自己飛行的精確度。1980 年 11 月 8 日,「旅行者」1 號告別土星,TCM 就此停用。
之後的很多年,「旅行者」1 號一直用一種名為「姿態控制推進器」的小型推進器來修正自己的飛行姿勢——這種推進器以微小的噴射,只需幾毫秒就能巧妙旋轉飛船。但從 2014 年開始,工程師們發現姿態控制推進器的功能正在衰減,需要越來越多的噴射才能釋放出等量能量。專家們被召集來研究解決問題,得出的最終方案是,喚醒已經沉睡了 37 年的 TCM。
「旅行者」1 號攜帶了一張名為「地球之音」的銅質鍍金雷射唱片
2017 年 11 月 28 日,工程師們重燃 TCM,用一個 10 毫秒的脈衝來測試航向修正能力。19 小時 35 分鐘後,測試結果穿過太空,到達加利福尼亞。一切正常。
工程師們對此興奮異常,看到這些沉寂許久的推進器完好如初,很多人想起了 1977 年「旅行者」1 號升空的日子。那時,他們年少青蔥。
「我們欣慰、狂喜、不可思議,就好像時間從來沒有流逝。」一位名叫巴伯的工程師說道。
明年一月,「旅行者」1 號將正式切換使用 TCM。在此之前,它必須打開每個推進器上的加熱器,這會加速消耗那有限的能源。當沒有足夠的能源來進行加熱時,「旅行者」1 號只能再次用回姿態控制推進器。
NASA 推進實驗室的項目經理多德說:「TCM 能夠將旅行者 1 號的壽命延長兩到三年。」
按照之前的預測,「旅行者」1 號的電力能夠讓它和地球保持聯繫最晚至 2025 年。之後,它將繼續獨自向銀河系中心進發,杳無音信。
如果黑暗森林法則真的能生效,會是它觸發的嗎?
責任編輯:雙通獵槍
圖片來源:NA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