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顯示,當求解5000萬個樣本的高斯玻色取樣時,「九章」需200秒,而目前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富嶽」需6億年。等效來看,「九章」的計算速度比「懸鈴木」快100億倍,並彌補了「懸鈴木」依賴樣本數量的技術漏洞。
去年9月,美國谷歌公司推出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懸鈴木」,對一個數學算法的計算只需200秒,而當時世界最快的超級計算機「頂峰」需2天。
本次中國科學家在量子計算上的突破,主要源於攻克高品質光子源、高精度鎖相、規模化幹涉三大技術難題。
那麼,「九章」的重大意義在哪裡?對此,雪梨大學教授史蒂夫·弗拉米亞(Steve Flammia)說,儘管他懷疑光子量子計算能否在遠期和其他量子計算技術競爭,但潘建偉等的工作更有可能幫助建立量子通信網絡和量子網際網路。
除了光量子計算機,在另外一條路線超導量子計算機上,我國科學家也有了很好的成果。
今年9月份,合肥本源量子自主開發的超導量子計算雲平臺正式向全球用戶開放,該平臺基於本源量子自主研發的超導量子計算機——悟源(搭載6比特超導量子處理器夸父 KF C6-130)。
資料顯示,本源量子成立於2017年9月,由中科大郭光燦院士團隊轉化而來。本源量子首席科學家、中科大教授郭國平透露,預計明年底推出第二代20比特的「悟源」超導量子計算機,未來3年內實現50比特到100比特的量子計算機。
「九章」問世,投資者關注,哪些A股公司布局了量子科技。此前,在互動易上,多家A股公司也披露了其在量子科技領域的布局。
量子通信概念股國盾量子此前披露,量子計算、量子精密測量、量子通信是目前量子信息技術的主要應用領域,部分底層技術是相通的。公司一直跟蹤前沿科技進展,正根據公司研發計劃推進相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