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掉進太陽瞬間你成功接近了日冕層,這是太陽大氣層的最外圍區域,而且所拋射出的太陽風更是除太陽核心以外最熱的部分,溫度甚至高達1000萬攝氏度。
在掉進太陽三十分鐘後,你順利地穿過了日冕層,並開始進入色球層,這一區域的溫度開始明顯下降,僅有50萬攝氏度左右。
再掉進太陽一小時後,由於引力過於強大,你的跌落速度會比地球上快28倍,並將很快到達太陽大氣的最底層光球層。在這一區域中到處都充斥著淡紅色的光芒,我們平時在地球上所看到的太陽光,其實就是從光球層散發出來的。
在掉進太陽兩小時後,你成功穿過了太陽大氣層,並開始接近太陽的內部區域對流層,此時的溫度大約為6000攝氏度,而層內的氫與電子正不斷發生著化學反應,並造成周圍氣體比熱迅速增加,這一現象破壞了流體靜力學平衡,引起了氣體的升降,從而形成了壯觀的對流柱。
在掉進太陽三小時後,你來到了佔據著整個太陽體積70%以上的輻射層。這裡的溫度高達200萬攝氏度,此區域包含了各種電磁輻射和粒子流,它以輻射的形式將太陽核心所產生的能量轉移到外部。
再掉進太陽五小時後,你終於成功抵達了太陽的最核心部分,日核。日核擁有著高達1500萬攝氏度的超高溫度,這裡是太陽最熱的地方,而此區域也是太陽內部唯一能夠由核聚變產生能量的地方。在能量產生後,它會以光的形式釋放出熱,並從核心向外傳輸到太陽其餘部分。但由於太陽體積異常龐大,這些高能量光子需要很長的時間才能抵達太陽表面。
根據科學家估算,它的旅程大約有5000萬年,在其抵達太陽表面後,最終會以可見光的形式離開太陽,在其離開太陽後的8分鐘左右,他們會抵達地球並照亮大地。所以我們每天沐浴的陽光,其實是在幾千萬年前就已在太陽內部產生的光子。但就是靠著這些光子,地球才得以孕育出生命。正是由於太陽在地球生命演化過程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所以科學家們一直都在嘗試近距離觀測太陽。
2018年8月12日,伴隨著一聲巨響,在眾多科學家的見證下,肩負著探索太陽使命的帕克號探測器緩緩升起,從此開始了他的偉大徵程。2018年11月1日,帕克號探測器完成了首次飛越太陽的任務。從太陽大氣層最外圍日冕穿越而過,距離其表面僅有2400萬公裡。如此近的距離,溫度更是高到無法想像。為了免於太空飛行器系統受到極端高溫和輻射傷害,科學家在。帕克號上設計了一個表面由白色陶瓷塗層所構成的熱防護系統,它可反射來自太陽的絕大部分熱量,並保證探測器的安全。
如今他依然在正常運轉,並不斷的為我們傳回更詳細的太陽資料。這是我們對於太陽研究邁出的最為重要的一步。而隨著帕克號的逐步探測,關於太陽中所蘊含的眾多秘密也將漸漸的浮出水面。
文章的最後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喜歡的朋友可以持續關注一下,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