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化學教案:過濾和結晶

2021-01-08 新東方網

  (講述)我們已經知道,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大(80℃時,的溶解度是169g,20℃時為31.6g),因此較高溫度下的飽和溶液降溫時,部分從溶液裡結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的影響較小(80℃時,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時為36g),降溫時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裡。過濾時,晶體留在濾紙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濾液裡(這種濾液叫做母液)。

  小結:

  作業:課本142頁習題1、2、3

  教學設計方案2

  [教學方法] 實驗討論法。

  [教學用具]

  儀器:燒杯、漏鬥、玻璃棒、試管、試管夾、鐵架臺、鐵環、濾紙、酒精燈、藥匙。

  藥品:硝酸鉀、氯化鈉、明礬、膽礬。

  其它:投影儀、火柴、粗鹽、溶解度曲線圖。

  [教學過程]

  【引言】我們日常接觸的物質很多是混合物,請同學們舉出幾個混合物。

  從混合物中得到純淨物,需要把混合物分離。今天我們學習兩種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板書】第四節 過濾和結晶

  一、過濾

  【提問】怎樣除去粗鹽中混有的泥沙?引導學生根據做過的粗鹽提純實驗進行討論。

  【演示】粗鹽提純

  實驗由學生分步操作

  講臺上擺放幾種儀器請選擇過濾實驗所需儀器。

  請一個學生到講臺前組裝過濾裝置

  請一個學生到講臺前做過濾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粗鹽提純的步驟。

  引導學生觀察澄清濾液,比較過濾前的粗鹽溶液。指出:泥沙不溶於水,留在濾紙上,用過濾的方法除去粗鹽中的泥沙。

  達到了提純的目的。

  組織學生講評實驗

  引導學生討論小節

  【提問】思考題:能否用其他方法從氯化鈉溶液中分離出氯化鈉來?

  我們來學習另外一種分離混合物的方法

  【講述】把氯化鈉溶液加熱蒸發,溶液達飽和後繼續蒸發就得到了氯化鈉。固體從溶液中析出的過程叫結晶。

  【板書】二、結晶

  在結晶過程中形成的,具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叫晶體。

  【展示】幾種晶體標本:明礬、膽礬、食鹽晶體。

  【設問】這些晶體是如何得到的呢?

  引導學生回憶:固體物質溶解度隨著溫度的升高,發生怎樣的變化?

  【展示溶解度曲線圖】指導學生分別查出硝酸鉀和氯化鈉在20℃、60℃、100℃時的溶解度。根據兩種物質溶解度隨溫度變化,歸納出變化規律。

  【設問】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的固體物質用什麼方法得到晶體?

  指導學生看書討論。

  【設問】如果是幾個可溶性固體混合物例如硝酸鉀和氯化鈉的混合物怎樣分離呢?

  【演示】(實驗)

  引導學生觀察實驗。

  【設問】1.是什麼物質結晶析出?

  2.過濾時,留在濾紙上的是什麼物質?

  3.濾液中溶質是什麼?

  引導學生根據硝酸鉀和氯化鈉溶解度曲線進行討論。

  【講述】對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相當大的固體物質,一般用冷卻熱飽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體。利用這一方法可以分離可溶性固體混合物。

  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結晶的兩種方法。

  指導學生小結:混合物的分離方法。

  探究活動

  製作硫酸銅單晶

  目的:

  通過製作硫酸銅晶體,檢驗控制晶體的生長的因素,練習結晶和重結晶操作,培養學生嚴謹、一絲不苟的科學態度。

  儀器和藥品:

  燒杯100mL、1000mL,玻璃棒,電爐或其它加熱設備,小刀,硫酸銅(純度不低於化學純)固體

  時間:每天30分鐘,持續7-35天

  操作:

  1.在100mL的燒杯中配置硫酸銅飽和溶液,用培養皿蓋住燒杯口,靜置一夜。

  2.從結晶出來的晶體中選擇一塊晶形比較好的硫酸銅晶體,作為晶種。注意晶種的每一個面都必須光滑,整齊。

  3.用一根長約10-15cm的頭髮或細銅絲將晶種捆好,固定在玻璃棒上。

  4.用1000mL燒杯配置3/4燒杯高於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5.將捆有晶種的玻璃棒橫放在燒杯口,晶种放入溶液中。注意晶種不能與燒杯接觸。燒杯口用白紙蓋住。靜置。觀察。

  6.如果晶種上長出多個硫酸銅晶體或硫酸銅則應將晶體取出用小刀切去小的晶體。然後將燒杯內的硫酸銅重新配成高於室溫不超過5℃的飽和硫酸銅溶液,注意硫酸銅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銅固體。

  7.重複5,6步驟直到得到滿意的晶體為止。

  熱冰

  簡介

  配製一過飽和醋酸鈉溶液,當加入醋酸鈉的晶體時,就會立即結晶,而此結晶會充滿整個錐形瓶,其樣子就像水結冰似的,而且用手摸時會有熱熱的感覺,故稱其為「熱冰」。

  實驗步驟:

  1.取一250mL的錐形瓶,裝50mL的蒸餾水,加入醋酸鈉使其溶於水中,直到無法溶解為止。

  2.在錐形瓶內再多加一倍量的醋酸鈉,然後放到電爐上加熱使其完全溶解,形成過飽和溶液。

  3.將溶解完的醋酸鈉溶液,用少許的蒸餾水清洗錐形瓶的內壁之醋酸鈉,再放到室溫下,使其慢慢地冷卻,若無其它因素,應可成過飽和的溶液,如圖1所示。

  4.在做好的過飽和醋酸鈉溶液中,加入一些醋酸鈉晶體,會使溶液迅速的結晶,並會放出大量的熱量,如圖2所示。

  註:步驟1~3可先在上課前先完成,這樣不會耽誤上課的時間。

  圖1 過飽和醋酸鈉溶液 圖2 醋酸鈉晶體

  溶液和器材:醋酸鈉、蒸餾水、電爐、250mL錐形瓶、滴管

  原理和概念:

  此反應的反應原理是:

  過飽和溶液中含有醋酸根離子、鈉離子和水分子,當我們加入醋酸鈉晶體時,便給予溶液一種趨勢,使其結晶。要使過飽和的醋酸鈉結晶有三個條件:動能、機率和方向。而我們加入醋酸鈉晶體,是提供其結晶時所須之機率和方向的條件。由反應式可知,當溶液中的粒子結晶時,即反應向左進行,會放出熱,這就是為什麼錐形瓶摸起來會熱熱的原因。

  注意事項:

  1.製備醋酸鈉的飽和溶液的錐形瓶必須保持潔淨。

  2.加熱的過程中,不可使溶液沸騰。

  3.轉移已準備好的過飽和溶液時,要小心,不要搖動過於激烈,否則可能會在移動的過程中產生結晶,而功敗垂成。

  4.此醋酸鈉過飽和溶液可以重複使用,當其結晶之後,再加熱後使其慢慢地冷卻,便可恢復成原來的過飽和溶液,因為加熱可使反應向右進行,使晶體溶解在水中,呈離子的狀態。

  5.市面上有一種稱為熱敷袋的東西,即是應用此原理而製造出來的,在示範此實驗時,可拿來給學生看或示範之。

  問題和參考答案

  試解釋為何飽和醋酸鈉溶液在結晶時,摸起來會熱熱的?

  由下面的反應式可知,當其結晶時,反應是向左進行,因為會放出熱量,故摸起來會熱熱的。

相關焦點

  • 初三化學教學教案:過濾和結晶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
  • 九年級化學單元知識點-《溶液》
    九年級化學單元知識點-《溶液》   一、溶液的形成   1、溶液   (1)溶液的概念:一種或幾種物質分散到另一種物質裡形成的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   (2)溶液的基本特徵:均一性、穩定性的混合物   注意:a、溶液不一定無色,如CuSO4為藍色    FeSO4為淺綠色
  •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次月考試卷
    來都來了不關注下嗎~       親愛的讀者,九年級是化學學習的啟蒙階段      九年級化學上冊第三次月考試卷                        (時間:60分鐘      總分:60分)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  C-12  N-14  O-16  Na-23  Cl-35.5  K-39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 九年級化學教案:化合價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
  • 初中化學28個必考概念及易錯知識點,初三學生必看!
    鹼性氧化物(屬於金屬氧化物):凡能跟酸起反應,生成鹽和水的氧化物26、結晶水合物:含有結晶水的物質(如:Na2CO3 ·10H2O、CuSO4 ·5H2O)27、潮解:某物質能吸收空氣裡的水分而變潮的現象風化:結晶水合物在常溫下放在乾燥的空氣裡,能逐漸失去結晶水而成為粉末的現象初中化學九年級全冊微課
  • 2019九年級化學中考複習基礎知識
    九年級化學中考複習基礎知識 一、基本概念 1.物質的變化及性質 (1)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的變化。 ①宏觀上沒有新物質生成,微觀上沒有新分子生成。 ②常指物質狀態的變化、形狀的改變、位置的移動等。
  • 人教版九年級化學複習提綱
    三、大氣汙染物的來源和危害   空氣中的汙染物主要有哪些?原因是什麼?空氣被汙染後會造成什麼危害?   四、能從組成上區分純淨物和混合物   純淨物和混合物有什麼區別?例舉幾種常見的混合物?   五、化學變化的基本特徵   物理變化與化學變化有什麼區別?
  • 預習丨九年級上冊化學第一單元知識點匯總
    九年級(上)化學預習重點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知識點1】物質的變化化學變化:生成其他物質。3. 化學變化的特徵:生成新物質化學變化的的現象:發光、放熱、顏色的改變、放出氣體、生成沉澱等。[注意]發光、放熱、變色等現象不一定是化學變化。
  • 九年級化學教案:二氧化碳的性質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
  • 九年級化學教案:水的三態變化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
  • 九年級化學教案:元素,元素符號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
  •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複習提分必看!
    初中化學:九年級上冊知識點大全,32頁詳細匯總,考前複習提分必看!隨著時間的推移,開學已經半月有餘,初三學生已經走進化學世界,開啟了新課程的學習。化學是初中階段接觸最晚的一門學科,不少學生剛接觸的時候覺得很有興趣,也願意下功夫,可是隨著後階段的學習和深化,很多同學開始覺得吃力,成績也逐漸不理想起來。這其中一部分原因就是同學們沒有掌握好學習方法,要想學好化學光有興趣不行,還要勤於思考、勇於探索,不然興趣會隨著只是難度的加大而被消耗殆盡。
  • 2017-2018江蘇省姜堰市勵才實驗學校九年級化學試題答案(word版)
    2018年九年級單元測試已經圓滿結束,中考網第一時間為大家整理了單元測試真題及答案內容,希望對各位考生及家長有所幫助,預祝大家考試取得好成績。下面是《2018九年級單元測試化學試題答案》,供大家參考。
  • 九年級化學教案:第四節 氫氣的性質和用途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
  • 九年級化學 | 第七單元 燃料及其利用知識點梳理及單元測試含答案(2套)
    (2)鎂條燃燒時,化學能轉化為   能和   能。 (3)已知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放出熱量。根據能量守恆原理,反應前氫氣和氧氣的混合物所具有的化學能比反應後水具有的化學能   (填「高」或「低」),理由是          。
  • 暑假預習:九年級上冊化學要點、重點知識梳理,附化學元素記憶法
    暑假預習:九年級上冊化學要點、重點知識梳理,附化學元素記憶法!都說初一是基礎、初二是重點、初三是關鍵。導致本學期知識點掌握得不好,特別新增的化學。其實初中化學並難,主要是為高中打下基礎。但是對剛接觸這個學科,許多學習起來都比較困難,再加上初三學習任務繁重更是應接不暇。化學和其他科相比,知識點更加零碎繁瑣,知識點與知識點之間千絲萬縷錯綜複雜。
  • 2019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第一單元
    滬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知識點第一單元 第一單元 走進化學世界 1、化學是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的基礎科學。 2、我國勞動人民商代會製造青銅器,春秋戰國時會煉鐵、煉鋼。 3、綠色化學——環境友好化學(化合反應符合綠色化學反應) ①四特點(原料、條件、零排放、產品)②核心:利用化學原理從源頭消除汙染 4、蠟燭燃燒實驗(描述現象時不可出現產物名稱) (1)火焰:焰心、內焰(最明亮)、外焰(溫度最高) (2)比較各火焰層溫度:用一火柴梗平放入火焰中。
  • 2017-2018學年九年級下學期化學教學計劃
    而其中的優等生大多對學習熱情高,但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存在嚴重的不足,尤其是所涉及和知識拓展和知識的綜合能力等方面不夠好,學生反應能力弱。根據以上情況分析:產生嚴重兩極分化的主要原因是學生在八年級就接觸化學,許多學生對此感到無從下手,不會進行知識的梳理,導致學生掉隊,同時學生認為九年級還會重學化學,致使許多學生產生了厭學心理。
  • 九年級化學教案:「探究燃燒的條件」實驗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
  • 九年級化學教案:酸的通性 pH值
    ],"reg":""},"mobile":{"label":"手機號","placeholder":"","required":1,"formType":"text","group":"basics","name":"mobile","type":"text","data":[],"reg":"/^1[0-9]{10}$/","verification":1},"grade":{"label":"年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