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多了很多「呼吸機販子」,個個都號稱手上有呼吸機貨源,有的號稱有外國政府批文,前來中國採購呼吸機,且不討論這些消息真假,但是呼吸機的巨大需求是確確實實存在的,據美媒報導,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美國醫院協會預計將有多達96萬美國人需要呼吸機。
那麼呼吸機是如何救治新冠病毒肺炎患者的性命的呢?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也是分等級的,一般輕型和普通型新冠患者,在不突然發展至重型或危重型的情況下,都是可以自愈的。
而一旦發展至重型或危重型,往往就會出現ARDS(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根據臨床進展和結果顯示:新冠患者合併中重度ARDS病死率高達70%。
這也就意味著解決ARDS是降低危重症患者死亡率的重要方向。
而呼吸機對於治療ARDS來說意義非常重大,通過呼吸機對患者進行無創通氣可明顯減輕ARDS患者的呼吸肌吸氣負荷,降低呼吸肌氧耗,使呼吸肌疲勞和通氣功能逐步得到恢復,從而使病情進一步得到穩定。
同時,無創正壓通氣有可調的通氣壓力和呼氣末氣道正壓(PEEP),不僅能提高氧合,且對受損肺的換氣功能也有治療作用;故推薦適應證為:接受 HFNC 或經面罩氧療 1~2 h 氧合達不到治療要求、呼吸窘迫無改善;或治療過程中低氧血症和(或)呼吸窘迫加重。
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第七版)》中也提到:當患者接受標準氧療後呼吸窘迫和/或低血氧症無法緩解時,可考慮使用高流量鼻導管氧療或無創通氣。
呼吸機如此重要,為何不能像口罩一樣讓一些企業轉型去做?
廣州和普樂呼吸機負責人表示:不同於口罩,呼吸機有較高的技術壁壘,拿和普樂的ST830呼吸機來說,儘管擁有完善的生產供應鏈,可實現單日多臺產出,但是一旦產能拉滿,短期內想繼續提升生產速度是不可能的事。而跨界可能會面臨著更多的考驗,例如:突破技術壁壘、生產線改建、完善供應鏈、通過質檢審批等,粗略估算,從零開發呼吸機實現跨界,至少需要18個月的時間。
這也是為什麼川普呼籲車企轉行生產呼吸機,但是最終車企還是選擇從中國進口。因為跨界生產呼吸機實在是太難了。
和普樂呼吸機負責人表示:作為中國企業,必然優先滿足國內的需求,公司在疫情爆發後就第一時間復工復產,已經向湖北發出了數千臺呼吸機,挽救了無數患者性命,而至於國際來的訂單,我們也只能在滿足了國內呼吸機需求的情況下,力所能及的滿足,目前已經向義大利、西班牙等疫情嚴重的國家發出了一定數量的呼吸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