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豬(學名:Cavia porcellus),又名天竺鼠、葵鼠、豚鼠、幾內亞豬,在動物學的分類是哺乳綱齧齒目豚鼠科豚鼠屬。儘管名字叫「幾內亞豬」,但是這種動物既不是豬,也並非來自幾內亞。它們的祖先來自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脈,根據生物化學和雜交分析,豚鼠是一種天竺鼠諸如白臀豚鼠(C. aperea)、
豔豚鼠(C. fulgida)或草原豚鼠(C. tschudii)等近緣物種經過馴化的後代。豚鼠是珍貴的皮肉兼用的多用途草食動物。荷蘭豬成年體重1~1.5千克,體長20~30釐米,皮毛緊披,富有光澤,種屬分布共5屬15種,為南美洲特產。
生活習性 豚鼠是齧齒目豚鼠科的通稱,因肥笨且頭部長的像豬得名荷蘭豬。豚鼠科共5屬15種,為南美洲特產。棲息於巖石坡、草地、林緣和沼澤。穴居,集成5~10隻的小群,夜間尋食,它是素食主義者,在食物上沒有特殊要求,體質強健不易生病。主要吃植物的綠色部分,以雜草為主食,喜吃青椒,禁食十字花科和含澱粉類的東西。
豚鼠還具有以下生活習性: 1.喜群居,頭大,頸短、耳圓、無尾,全身被毛,四肢較短,前肢有四趾,後肢有三趾,有尖銳短爪,有抓人的習慣,不喜於攀登和跳躍,習性溫順,膽小易驚,有時發出吱吱的尖叫聲,喜乾燥清潔的生活環境。
2.嗅覺、聽覺較發達,對各種刺激均有極高的反應,如對音響、嗅味和氣溫突變等均極敏感,故在空氣混濁和寒冷環境中易發生肺炎,並引起流產,受驚時亦易流產。 3.豚鼠是草食性動物,嚼肌發達而胃壁非常薄,盲腸特別膨大,約佔腹腔的1/3容積,粗纖維需要量比家兔還要多,但不像家兔那樣易患腹瀉病。
4.豚鼠食量較大,對習慣了的食慾旺盛,但對變質的飼料特別敏感,常因此減食或廢食,甚至引起流產。對抗菌素也特別敏感,投藥後容易引起死亡和腸炎,如使用青黴素,不論劑量多大,途徑如何,均可引起小腸和結腸炎,甚至使其發生死亡。對青黴素的敏感性比小鼠高1000倍,故用青黴素治療時應特別小心。與大鼠和小鼠相反,它夜間少食少動。
5.豚鼠屬於晚成性動物,即母鼠懷孕期較長,為63(59~72)天,胚胎在母體發育完全,出生後即已完全長成,全身被毛,眼張開,耳豎立,並已具有恆齒,產後一小時即能站立行走,數小時能吃軟飼料,2~3日後即可在母鼠護理下一邊吸吮母乳,一邊吃青飼料或混合飼料,迅速發育生長。
分布範圍 豚鼠主要分布在秘魯、巴西、巴拉圭、哥倫比亞等地。豚鼠有很好的環境適應能力,各大洲都有其種群分布。其中主要分布在南美洲哥倫比亞至蓋亞那一帶。在印加時代以前即已馴化,美洲發現後不久便引進歐洲,並迅即成為受人喜愛的觀賞動物和有價值的實驗動物」。陝西關中地區又稱其為「火豬」,是一種皮肉兼用的經濟型動物。
飼養方法 如果你居住的空間太小沒有條件供貓貓狗狗活動,或者害怕被抓傷咬傷,那麼就選擇體型小巧,個性溫柔的豚鼠吧!它胖乎乎的樣子,笨拙可愛,雖然同是鼠類,卻比傳統的倉鼠要更招人喜愛。個性很溫順,除非把它惹急了,否則很少會咬人(要知道兔子急了還咬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