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碳纖維競爭格局分析:日本仍是全球碳纖維最大的生產國

2021-01-10 中商情報網

中商情報網訊:國際上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的生產,從20世紀60年代起步,經過70 ~80年代的穩定發展,90年代的飛速發展,到21世紀初其生產工藝技術已經成熟。行業發展初期,碳纖維主要用於軍工和宇航,經過50餘年的發展,其應用領域正在向工業領域和普通民用領域擴大。

國際碳纖維行業發展歷史大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資料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整理

國際碳纖維競爭格局

世界碳纖維的生產主要集中少數發達國家,日本是全球最大的碳纖維生產國,日本的三家企業:日本東麗、日本東邦和日本三菱麗陽目前擁有全球丙烯腈基碳纖維50%以上的市場份額。目前,世界碳纖維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公司手中,其生產的碳纖維無論質量還是數量上均處於世界領先地位,日本東麗更是世界上高性能碳纖維研究與生產的「領頭羊」。

美國是繼日本之後掌握碳纖維生產技術的少數幾個發達國家之一,同時又是世界上最大的丙烯腈基碳纖維消費國,約佔世界總消費量的1/3。

碳纖維主要以 PAN 為主,PAN基碳纖維產品主要分為大絲束(48K~480K)和小絲束(1K~24K),分別以日本和美國為代表。世界主要生產大絲束碳纖維的廠家是美國福塔菲爾、卓爾泰克和阿爾笛拉三大公司,其大絲束的生產能力之和佔世界總量的75%。日本東麗公司、三菱公司目前也開始量生 24K 級別大絲束碳纖維。

大絲束碳纖維行業國際企業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世界小絲束碳纖維生產主要被東麗、東邦和三菱所控制,三者合計佔據了全球小絲碳纖維名義產能的 70%以上。目前世界PAN 基小絲束碳纖維按地區的生產能力亞洲約佔50%,美洲約佔30%,歐洲則佔20%。此外,日本石墨纖維和三菱公司瀝青基碳纖維生產能力約佔世界總量的78%。

小絲束碳纖維行業國際企業競爭格局

數據來源:中商產業研究院

以上數據及資料均來自於《2017-2022年碳纖維行業市場前景與投融資戰略研究報告》

相關焦點

  • 碳纖維行業深度研究:技術、市場、格局、標杆啟示
    本文從技術、市場、競爭格局和標杆研究幾個角度深度、系統的分析了碳纖維產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全文超3萬字,以下為節選內容。國內低端領域體育休閒市場競爭環境趨於成熟,2018 年需求量佔 到我國總碳纖維需求量的 43.6%,用量最大且已形成產業化生產。即 使國內增長速度大於國際增長速度,但是總體來講增長速度逐漸下 降,且體育休閒領域市場份額在全球來看處於逐漸降低的態勢。
  • 2020年中國碳纖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走勢分析報告
    數據顯示,在小絲束碳纖維市場上,日本企業所佔有的市場份額佔到全球產能的 49%;在大絲束碳纖維市場上,日本企業所擁有市場份額佔到全球產能的 52%,美國企業所擁有的市場份額佔全球產能的 24%,日美兩國合計擁有全球76%的大絲束碳纖維生產能力,處於明顯的主導地位。
  • 中國成功研製T800碳纖維趕超日本 不止一代人的努力
    之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批准碳纖維2個重點項目。2005年,碳纖維項目被批准為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項目。為了推進碳纖維的研究,師昌緒先生提出要集中優勢力量,打破門戶之別,組織國家隊,研製單位控制在2—3家,建立競爭機制等措施,這些舉措不僅對集中力量攻堅有積極意義,也提高了經費的使用效率,避免了「多家瓜分,各行其事」的窘境。
  • 【一張圖】看遍全球的碳纖維企業
    除了用於航空航天領域、國防軍事領域和體育用品外,汽車構件、風力發電葉片、建築加固材料、增強塑料、鑽井平臺等碳纖維新市場也被正在運用。那麼,全球有哪些優秀企業生產碳纖維嗎? 一、碳纖維原絲生產廠家 就全球碳纖維產能來看,前 5大碳纖維生產企業市場佔有率達到 60%以上,其中 Toray 產能佔比 18%。
  • 又一T1000級碳纖維破冰!中科院驗收再傳佳績,美國至今未能造出
    近日我國中科院再傳高端碳纖維攻克的消息,由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成功製取的聚丙烯腈基中空碳纖維通過驗收。中國也在聚丙烯腈基碳纖維領域也正式與日本和德國並列為第三國,也就是說全球僅有這三國有能力生產聚丙烯腈基中空碳纖維,傳統碳纖維強國美國至今也沒能研發出來。
  • 軍工行業核心賽道——「黑色黃金」碳纖維,三大頂級龍頭
    據報導,美國四代軍機F-22的價值相當於等重量的黃金,就是因為機身大量碳纖維做材料,可謂是寸「碳」寸金啊! 據《碳纖維及石墨纖維》統計,利用碳纖維及其複合材料代替鋼、鋁合金減重效率可達20%-40%,能大幅節省燃油、提高性能。
  • 國際碳纖維會議:木質素產碳纖維是趨勢
    國際碳纖維會議:木質素產碳纖維是趨勢 2013-08-01 14:43:56 來源:網上輕紡城   國際碳纖維會議7月25
  • 中國正式成為全球碳纖維「第三級」打破日美壟斷,看日本人怎麼說
    從改革開放以後,我國一代又一代科研人員,夜以繼日,不斷攻克科技發展上的難題,讓我國在全球最大的幾個經濟體中的科技實力實現了超越,在某些領域甚至實現了領先!今天小編要說的是在工業發展當中被很多大國重視的碳纖維,根據外媒報導,我國正式進入了世全球碳纖維國家中的「第三極」,在核心技術上徹底打破日美等國的壟斷格局!
  • 碳纖維行業龍頭光威復材深度解析
    全產業鏈布局的碳纖維龍頭,軍品與民品業務協同發展1.1. 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的先驅,技術與產品競爭優勢明顯公司是國產碳纖維產業化的先驅,率先打破國外碳纖維領域的封鎖。1992 年成立的 光威復材前身是一家漁竿廠,所生產的「光威」牌魚竿享譽全球。
  • 【行業動態】引發碳纖維全球市場變化的三個重要因素
    碳纖維全球市場的成倍遞增主要是由以下幾個方面的重要因素造成的:需求市場的急劇擴張:曾經僅限用於航空航天、軍工裝備和超級跑車上的碳纖維複合材料材料現在有了更多的應用領域,智能機械、高端醫療器械、軌道交通、精密電子,甚至是量產車型上都開始逐步使用碳纖維複合材料。
  • 解密中國碳纖維龍頭:你所不知道的另一個高技術含量材料產業,全球...
    碳纖維是發展國防軍工和國民經濟的重要戰略物資,屬於技術密集型的關鍵材料,而碳纖維產業也是國家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是培育發展新動能、獲取未來競爭新優勢的關鍵領域。加快培育和發展新材料產業,對於引領材料工業升級換代,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保障國家重大工程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構建國際競爭新優勢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
  • 2020年全球化妝品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大消費...
    2020年全球化妝品行業市場競爭格局分析 亞太地區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市場  2020-07-21 14:47:21
  • 全球碳纖維產業技術創新200強報告發布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2月27日訊 12月26日,「全球碳纖維產業技術創新200強報告發布會暨科技創新與智慧財產權保護研討會」在京舉行。會議由中國技術經濟學會智慧財產權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八月瓜科技有限公司承辦。八月瓜在會上發布了「全球碳纖維產業技術創新200強報告」。
  • 【碳纖】碳纖維未來的機遇在哪?6大行業深度分析
    碳纖維需求總量判斷:全球市場穩步增長,中國發展速度較快近年來,全球碳纖維市場需求呈穩步增長態勢。2019 年全球碳纖維需求 10.37 萬噸,據賽奧碳纖維技術預測,未來 5 年碳纖維仍將保持約 13%的需求增速。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碳纖維成型工藝及瓶頸探討
    而PAN基碳纖維綜合性能最好、生產工藝成熟簡單、應用最廣、產量最高、品種最多,是目前全球碳纖維市場的主流碳纖維產品,產量佔全球碳纖維總產量的90以上。根據碳纖維力學性能的差異,我國已於2011年11月13日頒布了《聚丙烯腈(PAN)基碳纖維國家標準(GB/T26752-2011)》,將碳纖維分為高強,高強中模,高模與高強高模四種,由於日本東麗在全球碳纖維行業具有絕對領先優勢,國內在一些相關報告中也會使用日本東麗的T系列與M系列標準進行分類。
  • 碳纖維行業深度報告:下遊應用領域廣闊,國內增長空間巨大
    2.4 全球碳纖維供給呈現日美壟斷格局國際碳纖維供給市場主要由日、美等企業壟斷。小絲束中產能最 高的三家企業是日本東麗、日本東邦和日本三菱,分別佔當年全球小絲束產能的28.4 、15.1 和11 ;大絲束中產能最高的日本卓爾泰克和德國西格裡,分別佔當年全球大絲束產能的48.5 和33.1 。日本東麗集團是世界上高性能碳纖維研究與生產的「領頭羊」。
  • 紡織面料|「黑色黃金」碳纖維,新材料王國耀眼之星!
    國內碳纖維進口依存度仍在70%左右,國內進口主要源自日本、美國等龍頭企業,分別佔總需求量的20.3%、7.3%,總和接近總需求的3成。其中日本及其韓國公司主要供給小絲束碳纖維,優越的核心技術和品牌效應幫助企業牢牢穩固在全球市場前茅。2019年中國的小絲束市場容量大約有18000噸,其中國產7000噸。
  • 中國•丹陽碳纖維及複合材料產業鏈創新發展論壇
    這都表明我國碳纖維產業整體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徐樑華也指出:「尤其是『十三五』期間,我國碳纖維產業發展得非常快,快到我們今年在制定『十四五』發展規劃的時候覺得不好寫,但這是個好事。而且,回想10年前,碳纖維產業的加入者還是比較激動的,現在則普遍比較理性。整體看,技術和產業發展的格局都非常健康。」  此外,產業當前還呈現出其他一些新特點。
  • 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分析
    碳纖維複合材料還具有良好的耐酸鹼鹽腐蝕性能,這個性能使其在某些領域有著無可比擬的競爭力,尤其是在電動汽車、無人機、機器人領域。碳纖維複合材料的應用首先興起是在航空航天領域,例如太空梭機頭、機翼、艙門等部件;衛星的構架、天纖維、太陽能翼片底板、太陽能電池板,包括太空站和天地往返運輸系統上一些比較關鍵的零部件也採用的是碳纖維複合材料。
  • 碳纖維t800和t1000是什麼?功能用途簡介國產情況
    目前,國際碳纖維市場的半壁江山被日本佔據,在小絲束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的49%,在大絲束碳纖維產能上,日本企業佔全球產能的52%。  不僅產能上有差距,在產品質量和使用用途上也有差距,目前國內還無法商業化量產可以匹敵東麗T1000的產品,在用途方面,國產碳纖維主要用於自行車、高爾夫球棒和釣魚竿等體育休閒用品,而能夠用於航天航空的碳纖維產品相對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