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6日,馬斯克帶領他所創辦的Neuralink主要成員,揭曉了「大腦黑客」計劃,探索將人腦與電腦連接起來的方法。
簡單來說,馬斯克想在人類的大腦中植入藍牙功能,這種設備可以讓大腦與計算機產生「心靈感應」。
繼網際網路後,黑客下一個目標可能就是我們的大腦。
如何保證腦機接口中的網絡安全?如何應對隱私挑戰?也許腦電波就能出賣你的銀行卡號和密碼……在擔憂這些問題之前,不妨通過以下6本書,先了解屬於你大腦的奧秘。
01
《大腦的故事》
人體是一個複雜而精美的傑作,而大腦是其中最為神秘的存在。我們通過它在世界上來往穿梭、做決策,放飛想像力。我們的美夢、清醒時的人生,都源自它飛速運動的數十億細胞。我們歷經悲喜、絢麗多彩的完整人生,都發生在這區區 1.4 千克重的東西裡。
而如此重要的大腦,一直像一個難解的謎題,困住了無數頂尖的科學家,也被我們所忽視。在《大腦的故事》中,享譽全球的腦科學家,《西部世界》科學顧問大衛·伊格曼,用一篇篇引人入勝的故事,為你展現腦科學領域的前沿成果,帶你領略大腦宇宙的奇妙之處。
02
《腦與意識》
除宇宙外,大腦是目前人類的頭號未解之謎,宛若科學領域閃耀的王冠,而王冠上璀璨的明珠,要屬人的意識,它令人著迷又深不可測。意識吸引了全世界科學領域巨擘的目光,而腦科學家斯坦尼斯拉斯·迪昂從這些人裡脫穎而出,他讓意識探索從空想走向實踐。如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埃裡克· 坎德爾所說,迪昂開創的一系列意識實驗,徹底改變了腦科學領域。
在《腦與意識》中,迪昂集結了意識與思維近20年來的前沿研究成果,用豐富、富有創新性的實驗,將深奧難懂的腦科學知識,以大眾看得懂的方式娓娓道來,發現了人類主觀意識的客觀標誌,原來意識是「可見的」,掀起了腦科學的新篇章。
03
《笛卡爾的錯誤》
在20 世紀,笛卡爾推崇的身心二元論佔據主流。二元論拒絕承認情緒在理性決策中的作用,認為情緒是理性思考的雜音。然而,既是臨床醫生又是神經科學家的達馬西奧,提出了截然相反的觀點,認為人類的理性決策離不開對身體情緒狀態的感受。這一論斷簡單卻有力,從根本上顛覆了支配西方幾百年的身心二元論。
自《笛卡爾的錯誤》出版以來,西方世界的哲學思想發生了根本性的轉折。
在這本書中,達馬西奧教授通過豐富的臨床案例,令人信服地證明了情緒在人類理性決策中的重要作用。他提出的軀體標記假設,為身心之間的聯結提供了當代科學的確證,把虛無縹緲的心智轉變為具體可感的實在之物。為我們思考人類的理性和意識,開闢了一條全新的認識路徑。
04
《尋找爽點》
我們為什麼會感到快樂?為什麼戒酒、戒毒、戒賭這麼難?為什麼有些人抵抗不了性的誘惑?為什麼慈善也上癮,運動會叫人慾罷不能?
人們沉溺於罪惡,也追尋美德。在《尋找爽點》這本書中,腦神經科學家大衛·林登為你解析,愉悅迴路如何重塑人生。
從古柯鹼到大麻、從冥想到自慰、從紅酒到牛排,林登博士以超有趣的方式科學地解讀善與惡,以及人類如何從日常的飲食、學習、娛樂、運動中尋求快樂。
05
《第七感》
《第七感》這本書以心理學為理論基礎,通過解釋大腦複雜的運作機制,講述了心理和大腦的協同作用。將古老的冥想實踐與現代神經科學、心理療法進行了整合,揭開了心理、大腦與人際關係相互作用的神秘面紗。
西格爾博士提出的第七感理論,堪與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達爾文的進化論並駕齊驅,在身、心與大腦整合方面,無人能出其右。第七感不僅使我們關注自己的內心,也使我們體悟他人的感受, 從而在彼此間建立情感聯結。
這本書是作者丹尼爾·西格爾25年臨床經驗的成果。它指導我們如何掌握第七感這項技能,讓你了解,其實我們有比自己想像的更多的機會去改變自己的心理、大腦、人際關係,甚至是某些與生俱來的性格特點,從而實現自我蛻變,獲得幸福、健康,以及令人滿意的人際關係。
06
《人工智慧的未來》
奇點大學校長雷·庫茲韋爾將人類大腦分為舊腦和新腦兩大部分,舊腦負責處理記憶、動作協調、嗅覺、視覺等感知系統,而新腦則處理語言、運動、空間、推理、知覺等高級功能。
人工智慧的未來就是人類製造出可與人腦相媲美的雲端「仿生大腦新皮質」,當它與人類的大腦新皮質將實現「對接」時,世界將開啟一個新的文明時代,「奇點」即刻到來!
07
《情感機器》
大腦如何產生新想法?思維如何產生,又是如何運作的?意識緣何形成?什麼是情感、感覺、想法?如果將人類大腦看成一臺機器,那麼這是否有益於我們設計出能夠像人一樣能理解、會思考的高級人工智慧——情感機器?
情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思維方式,如果機器具備了情感,是不是就可以取代人類?在《情感機器》中,人工智慧之父馬文·明斯基有力地論證了:情感、直覺和情緒並不是與眾不同的東西,而只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思維方式。也同時揭示了為什麼人類思維有時需要理性推理,而有時又會轉向情感的奧秘。
08
《腦與閱讀》
這本書先為你展現了人腦神奇的閱讀能力,像拆解鐘錶的精密結構一樣,揭示了閱讀在腦中的認知齒輪,回答了「我們是如何閱讀的?」這一問題。然後通過考察兒童是如何習得閱讀的,向我們明示什麼樣的方法是科學有效的,對目前教育實踐中錯誤的閱讀學習方法進行了抨擊,就「應該如何學習閱讀?」給出了答案。
同時,作者用科學研究成果論證了閱讀的價值,揭示了「閱讀是如何塑造我們的大腦的」。
書中還討論了拼寫的隱藏邏輯、文字的發現、文化的誕生等話題,試圖探究這樣一個有趣的問題——「為什麼只有人類創造出了如此精細而複雜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