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為何有人懷念等離子
等離子已經基本退市,對於很多90後來說,甚至不知道世間還有等離子顯示這麼回事,要知道如今的絕大多數顯示產品,都是液晶屏幕的天下,不論是手機還是顯示器,以及家裡的電視機和投影機,我們都可以發現液晶屏幕的身影。因此液晶屏幕的發展可以說是順風順水,但是有一部分人認為,液晶屏幕代替等離子,是顯示技術領域的「劣幣驅逐良幣」,這種說法真的可靠嗎?
真的不憋屈 等離子被拋棄就是歷史必然?
首先之所以有人認為液晶技術不如等離子技術,是因為等離子技術沒有視角的問題。液晶技術本身並不發光,背光的光線是有方向的。用戶觀察屏幕的時候,如果不是處於合適的角度,比如仰視或者俯視,就會出現畫面偏色的情況,等離子由於是自發光的技術,所以沒有視角的問題。此外在畫面的色彩以及拖影控制等問題上,等離子也是技高一籌。
液晶面板有色彩漂移的問題
此外液晶如今也有一些弊端被人所詬病。主要有三點,上面的視角狹窄以及色彩能力不夠強的問題,我們已經有所提及。如今更為受關注的是液晶產品傷眼的問題。液晶傷眼的問題主要有兩方面的表現,第一就是頻閃的問題,這個問題等離子也是有的,第二則是藍光的問題,這是等離子技術沒有弊端。藍光來自液晶面板背後的LED背光,其中存在多種高能短波藍光,容易造成眼睛的傷害。
液晶背光中有藍光的成分
基於上述的原因,有不少熟悉顯示行業的用戶,都覺得液晶技術不如等離子技術,之所以流行就是因為液晶價格比較低廉,以及等離子技術發展的策略不對所導致的,那麼等離子被拋棄真的很憋屈嗎?今天我們來看看這個問題。
2小屏領域沒有競爭力
等離子屏幕由於技術的原因,是無法實現小屏幕顯示的,其最小的產品,也都在30英寸左右。因此對於小屏領域的控制,等離子顯得非常的乏力。這一點液晶屏幕就不同了,液晶屏幕大小通吃,因此具有更強的生命力。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小屏領域多是移動產品,屬於個人消費類的領域。
小屏領域等離子無法涉足
在小屏領域的成功,是可以很好的反哺大屏領域的。這一點從IPS屏幕的發展就可以有明顯的感知。我們知道IPS屏幕是液晶面板中的一種,也就是通常我們所說的廣視角屏幕。在iPhone使用IPS屏幕後,其名聲大振,隨著iPhone的大賣,IPS面板來到了世界的各個角落,這樣人們對於IPS屏幕的認知,就變得非常的親切明了,所以大屏IPS產品諸如顯示器和電視的推廣,就顯得非常的容易。
營銷影響力和液晶無法相比
失去小屏市場,不是賺不到一分部錢那麼簡單。尤其是等離子和液晶這樣的對手相比,兩個技術都是有供應大屏市場的能力。顯然等離子在營銷上,就和液晶屏幕差的很遠,在移動產品不發達的90年代,這種差距可能還不明顯,但是到如今,可以說沒有小屏市場,等離子的地位岌岌可危。
可能有的用戶會說,那等離子可以專注大屏領域,甚至專注商務市場,其實在這些領域,有更多的競爭對手,投影顯示,液晶拼接,LED大屏,哪一個都是有自己的優勢,顯然等離子大屏的戰鬥力也不那麼強悍。
3產品壽命一直不給力
我們知道液晶屏幕的使用壽命很長,從家裡的顯示器和電視就可以看出來。一般來說使用個五六年是一點問題沒有的,只要是不摔不壓,幾乎難以損壞。因此液晶產品的使用成本其實非常的低,均攤到每天的成本裡,顯得微乎其微,更容易受到消費者的青睞。
等離子產容易「燒屏」
反觀等離子屏幕則是一直沒有解決「燒屏」的問題。等離子屏幕的技術原理是這樣的,在兩張超薄的玻璃板之間注入混合氣體,並施加電壓利用螢光粉發光成像的設備。薄玻璃板之間充填混合氣體,施加電壓使之產生離子氣體,然後使等離子氣體放電,與基板中的螢光體發生反應,產生彩色影像。
液晶電視壽命很長
這樣的原理導致等離子屏幕在顯示靜止畫面時,由於螢光粉需要經常聚集在一個位置,時間過久就會留下殘影,這就是我們所說的燒屏。這種痕跡是永久性的,難以消除,因此可以說是等離子屏幕的殺手,雖然後期經過了調整,諸如對螢光粉進行改造等,但是終究沒有完全解決這個問題。
等離子的這種弊端,和液晶動輒幾萬小時的壽命相比,自然是液晶產品更讓用戶放心了。
4產品厚度也是致命傷
液晶產品如今非常的輕薄,這是液晶面板發展以及背光技術進步的共同結果。如今液晶面板的集成化程度越來越高,產品貼合緊密,做工成熟,讓液晶面板的厚度大為的降低。加上LED背光體積也是非常的小巧,僅僅需要側置在面板的後面,通過導光板就可以給屏幕提供亮度。因此液晶面板可以應用在各種行動裝置之上,非常的輕薄。
等離子設備產品厚度沒有優勢
如今很難見到等離子電視了
而等離子由於需要給內部的氣體留下空間,所以產品的厚度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當然經過多代的演進,其如今的厚度也大大的降低了,做成電視放在客廳裡,也不是不能接受,但是相比於超薄的液晶電視,仍舊顯得笨重不堪。
5尺寸優勢難以有舞臺
最後我們來看看等離子的尺寸優勢。相比於液晶等離子的確可以做到更大的尺寸,150多英寸也是沒有問題,單塊屏幕就可以實現如此大的面積,沒有拼接的縫隙,整體性非常的好。但是150英寸的等離子屏幕厚度大,價格高,在民用市場幾乎沒有用武之地。而在商用市場,則是要和很多競爭對手PK,成本優勢很不明顯。
等離子設備尺寸施展不開
因此等離子的大屏幕優勢,的確是有自己的獨創性,可以佔據一小部分市場,比如那些對整體性要求非常的高的大屏顯示市場,但是這樣的需求畢竟是非常的少的,也難以支持等離子產業不斷的壯大,所以尺寸的優勢,對於等離子技術來說,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促進作用。
等離子設備已退出歷史舞臺
全文總結:
對於有人說液晶技術是「劣幣驅除良幣」的市場狀況,筆者認為是不對的。等離子技術固然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和液晶相比,其劣勢也太多,不能支持小屏幕市場,產品壽命解決不了,大屏也面臨的競爭的壓力,可以說只要有液晶技術的存在,等離子或早或晚都會退出市場,就算給等離子一百次重來的機會,也是一樣的結果。不過好在等離子技術曾經發揮過自己的作用,可以說使命已盡,無須嘆息。
等離子技術固然有自己的優勢,但是和液晶相比,其劣勢也太多,不能支持小屏幕市場,產品壽命解決不了,大屏也面臨的競爭的壓力
蘆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