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問一號繞火成功!

2021-02-24 Tom貓的好朋友

天問一號繞火成功!

援引自人民日報消息:「2021年2月10日19時52分,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實施火星捕獲制動,發動機工作約15分鐘後,探測器順利進入近火點高度約400千米、周期約10個地球日、傾角約10º的大橢圓環火軌道,成為我國第一顆人造火星衛星,實現此次任務「繞、著、巡」目標的第一步,成功開啟環繞火星模式。」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發來了他們的祝福!

歐洲空間局

奈爾·德葛拉斯·泰森

託馬斯.澤布臣

Tom和小凱也祝天問一號新年快樂鴨!火星探測任務圓滿成功!!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吧

Tianwen 1 is 1st Chinese spacecraft to reach Mars

China Daily



(1) China's Tianwen 1 robotic probe entered a Martian orbit on Wednesday night after a lengthy interplanetary voyage, becoming the first Chinese spacecraft to reach the red planet.

(2) The probe's 3,000-Newton-thrust orbital-control engine was activated at 7:52 pm and worked for about 15 minutes to conduct a crucial "braking" operation to decelerate the probe and help it be captured by Martian gravity. 

(3) Then the probe moved into an elliptical orbit with a perigee of about 400 kilometers and a circling period of 10 days, then started flying around the planet according to the China National Space Administration.

(4)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and challenging steps in the Tianwen 1 mission, the Martian orbital operation came one day after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Hope probe, the first interplanetary mission by the Arab world, entered Martian orbit.

(5) The move was difficult because it required the probe to slow down within 10 minutes from the ultrafast speed of 28 kilometers per second to about 1 km/s, according to designers at the Shanghai Academy of Spaceflight Technology who designed the Tianwen 1 orbiter. They noted that the whole process was autonomously executed by the craft.

(6) Tianwen 1, the country's first independent Mars mission, was launched by a Long March 5 heavy-lift carrier rocket on July 23 from the Wenchang Space Launch Center in Hainan province, kicking off the nation's planetary exploration program.

(7) Meaning "quest for heavenly truth" in Chinese, Tianwen is named after a long poem written by famous ancient poet Qu Yuan of the Kingdom of Chu during the Warring States Period (475-221 BC). He is known for his patriotism and contributions to classical poetry, especially through poems in the anthology Chu Ci anthology, or Songs of Chu.

(8) The 5-metric ton probe, which consists of two major parts-the orbiter and the landing capsule-had flown for 202 days and about 475 million km on its journey to Mars before its arrival. The average flight speed was about 100,000 kilometers per hour.

(9) As of Wednesday night, it was around 192 million km from Earth and was in good condition, the space administration said in a statement.

(10) During its journey, the spacecraft conducted four midcourse corrections and a deep-space orbital maneuver to make sure it was always precisely aimed at Mars.

(11) Next, it will carry out several orbital adjustments to move into a "berth" orbit above the red planet to make observations and investigations of the preset landing site, the statement said. It added that payloads mounted on Tianwen 1's orbiter including cameras, a magnetometer and a mineral spectrometer will gradually begin to work on their scientific tasks.


(12) The Tianwen 1 mission's ultimate goal is to land a rover in May or June on the southern part of Mars' Utopia Planitia-a large plain within Utopia, the largest recognized impact basin in the solar system-to conduct scientific surveys.

(13) On Friday, the space administration published a black-and-white picture of Mars taken by Tianwen 1 when the probe was about 2.2 million kilometers from the red planet, the first snapshot of the planet from the Chinese craft.

(14) Tianwen 1 is the world's 46th Mars exploration mission since October 1960, when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launched the first Mars-bound spacecraft. Only 18 of those missions were successful.

(15) In the second step in China's Mars exploration program, a larger probe will set off for Mars around 2030 to take samples and then return to Earth, space officials said.

翻譯

(1) 經歷了漫長的行星旅行之後,中國的「天問一號」機器人探測器在周三晚上進入火星軌道,成為了中國第一個抵達紅色星球(指火星)的探測器。

(2) 晚上19時52分,天問一號探測器環繞器3000N軌控發動機點火啟動,並工作約15分鐘以進行關鍵的「制動」操作,以使探測器減速來幫助他被火星引力捕獲。

(3) 然後,探測器順利進入近火點,周期約為10個地球日,然後跟據國家航天局的規定開始繞火星飛行。

(4) 被火星捕獲是「天問一號」任務中最重要和最具挑戰的步驟之一,這次進入火星軌在沙烏地阿拉伯發射的「希望號」後面一天進行的,希望號是由阿拉伯世界發射的第一顆行星探測衛星。

(5) 據上海航天設計學院的設計師說,這次任務很難,是因為這需要探測器在10分鐘之內從超快的每秒28千米降至每秒大約1千米。他們說整個過程是由航天飛船自己執行完成的。

(6) 我國第一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是7月23日由長徵5號重型運載火箭從海南文昌發射中心發射的,啟動了我國的行星探測計劃。

(7) "天問"在中文中的意思是「追求神聖的真理」的意思。「天問」是以戰國(公元前475-221年)楚國著名詩人屈原所寫的一首長詩命名的。他以愛國主義和對古典詩歌的貢獻而聞名,尤其是通過《楚辭選集》中的詩歌或《楚辭》。

(8) 這個重達5公噸的探測器由兩個主要部分(軌道器和著陸艙)組成,在到達火星之前已經飛行了202天,飛行了約4.75億公裡。平均飛行速度約為每小時100,000公裡。

(9) 國家航天局在一份聲明中說,截至周三晚,它距離地球約1.92億公裡,狀況良好。

(10) 在飛行過程中,飛船進行了四次中途校正和一次深空軌道機動,以確保始終精確地對準火星。

(11) 聲明說,接下來,它將進行幾次軌道調整,以進入火星上方的停泊軌道,對預設的著陸點進行觀察和調查。它補充說,安裝在天文一號軌道飛行器上的有效載荷,包括照相機,磁力計和礦物光譜儀,將逐漸開始執行其科學任務。

(12) 天問一號任務的最終目標是在5月或6月在火星的烏託邦平原(在太陽系中公認的最大撞擊盆地烏託邦內的一個大平原)的南部降落一輛漫遊車,以進行科學調查。

(13) 星期五,國家航天局發布了天問一號拍攝的火星黑白照片,當時探測器距離紅色行星約220萬公裡,這是中國太空飛行器首次拍攝行星的快照。

(14) 天問1號是自1960年10月以來的第46次火星探測任務,當時前蘇聯發射了第一個環繞火星的太空飛行器。這些任務中只有18項是成功的。

(15) 國家航天局的官員說,在中國火星探索計劃的第二步中,將在2030年左右對火星進行更大規模的探測,以進行採樣,然後返回地球。


寫在後面:

今天偷懶了,因為是除夕夜不是很想寫稿子,但是這個新聞很重要,所以我一定要寫一篇翻譯出來,當然今天的翻譯大多數是由機器翻譯的,所以有些地方可能會不準確,我過年後會重新進行整理的,我打算今年開始創作一個火星專題,普及一些火星的知識和人類探索火星的故事,實時跟進這3次火星探測任務,讓大家有更多的了解。

好,最後再次祝願大家新年快樂!

這是原文網址:http://www.chinadaily.com.cn/a/202102/11/WS602473eda31024ad0baa8adc_1.html

相關焦點

  • 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發射成功,「繞、落、尋」一步到位
    「繞、落、尋」一步到位。智東西7月23日消息,剛剛,12時41分,我國搭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的長徵五號火箭成功發射,這是我國完全自主實現火星探測的第一步!我國此次火星探測任務可謂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將首次實現火星探測器發射「繞、落、尋」一步到位,這是美國、俄羅斯,包括蘇聯都沒有做到的。
  • 天問一號已飛行1.55億公裡,中國或一次性實現火星「繞、落、巡」
    據新華社報導,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工程總設計師張榮橋表示,「天問一號」已獲取地月合影,各方面一切正常,狀態良好。截至9月18日,「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飛行1.55億公裡,距地球1800萬公裡。中國的行星探測任務被命名為「天問系列」,出自屈原長詩《天問》,寓意中華民族真理和科技創新的追求永無止境。
  • 天問一號春節前後接近火星
    記者昨天從國家航天局獲悉,截至1月3日6時,天問一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距離地球約1.3億公裡,距離火星約830萬公裡。探測器姿態穩定,按計劃將在一個多月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準備著陸火星。
  • 「天問一號」:中國首次火星之旅
    」,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為「天問一號」。「天問一號」,代表中國向火星「發問」「圜則九重,孰營度之?」2000多年前,屈原曾發出嗟嘆。而今,「天問一號」將勇敢作答。2020年4月24日,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命名「天問一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圖為天問一號探測器。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成功!央視玩非主流火星文
    圖 / 搭載天問一號的長徵五號火箭發射為了慶祝「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央視網官方用了一種特殊的方法慶祝了這一成功,在微博上使用「火星文」發了一條微博:恏渏 亾類哋夲能。徹底火了!!!而「天問一號」計劃一次性完成「繞、落、巡」三項任務,其難度可想而知,這在人類火星探測歷史上也是罕見的。
  • 天問奔火 勇敢逐夢
    新華社北京7月23日電題:天問奔火 勇敢逐夢新華社記者王琳琳、胡喆點火、奔火、探火……今天,火星「火」了!23日,隨著文昌航天發射場上長徵五號運載火箭的騰空而起,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正式啟航,載著中國人的「探火夢」,向著星際未知、宇宙本源,不懈求索、勇敢逐夢。這次逐夢,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的第一步。
  • 你知道「天問一號」有多難嗎?
    臥薪嘗膽9年,我國在「天問一號」的建設上直接大膽設立一次性完成3大任務的目標。要知道,人類探測火星分為探測器掠飛探測、繞、落、巡、採樣返回、載人登火6個階段,而本次作為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不僅直接跳過掠飛探測這第一階段,還計劃通過一次發射就實現繞、落、巡三大任務,如此挑戰,在世界航天史上屬首次。所以什麼是繞、落、巡?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我國首個火星探測器趕在美國之前奔向火星
    今天中午12點40分,在海南文昌火箭發射中心,長徵五號順利點火併成功地將我國首個自主的火星探測器送進地火轉移軌道,目前火箭已經進入二級滑行階段,箭器分離後「天問一號」將朝著火星飛去,將在2021年2月份到達火星!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預計2月10日左右實施近火制動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北京1月6日電 (郭超凱)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6日消息,天問一號探測器將在一個多月後(2021年2月10日左右),在臨近火星後實施近火制動,進入環火軌道。截至1月3日6時,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已經在軌飛行約163天,飛行裡程突破4億千米,距離地球接近1.3億千米,距離火星約830萬千米。 天問一號任務是中國獨立開展行星際探測的第一步,將通過一次發射實現對火星的「繞、著、巡」,即火星環繞、火星著陸、火面巡視。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約5噸,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著陸巡視器主要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 火星你好,中國來了
    據央視新聞報導,剛剛,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由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發射成功,天問之旅正式開啟。 這次發射任務的運載工具是我們熟悉的「胖五」,這個高約57米,起飛重量約800多噸的大力士,能載重25噸,相當於能把16輛汽車送入太空,而 「天問一號」探測器總重才5噸。
  • 「胖五」再出徵「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在海南文昌發射場,長徵五號遙四火箭託舉「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發射升空。據來自國家航天局的最新消息,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飛行約2167秒後,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這是人類航天史上的一次壯舉,是中國行星探測的首飛之戰,也是我國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長徵五號首次應用性飛行。
  • 中國又有一技術世界第一,天問一號成功發射,火星迎中國來客
    7月23日,中國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在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這是我國第一次對火星的探測。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人類總共實施了44次火星探測項目,但成功率只有43%左右。其中美國是做的成功次數比較多,但火星探測最成功的國家卻是印度,一次就發射成功。
  • 天問一號發射成功!再難的路第一步最重要!
    「胖五」的任務就是把我們的「天問」一號準確地送上高速公路的指定車道。軌道器在近火點高度265公裡、周期8.2小時的軌道承擔中繼通信任務,後續在近火點高度265公裡、周期7.8小時的軌道上對火星進行全球探測。
  • 我國火星探測器「天問一號」飛行裡程突破4億公裡
    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自20年7月底成功發射後已成功完成地月合照、火星探測器自拍、多次中途修正、一次深空機動動作、以及火星探測器攜帶載荷開機自檢等工作內容,天問一號還成功進行了數次軌道修正,根據計劃火星探測器將會在21年2月份左右接近火星後緊急剎車,隨後實施探測器制動然後使探測器進入環火軌道
  • 天問一號」赴蒼穹:解開「熒熒之火,離離亂惑」之謎
    兩千多年前的屈子《天問》,由生生不息的華夏子民一一作答。 昨天(公元2020年7月23日),中國「天問一號」一飛沖天,將在浩渺太空遨遊七個月後,抵達火星,揭開古人所稱「熒惑」(即火星)的神秘面紗。 這是中國的首個火星探測器,是繼「嫦娥奔月」後我國航天事業取得的重大突破,標誌著中國正式加入了火星探測「俱樂部」。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功成功也僅是探測計劃的第一步!
    為了實現繞、落一步到位,我國發射的「天問一號」探測器重量達到5噸左右,由環繞器(也叫軌道器)、著陸器和巡視器(又叫火星車)組成,需要由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加速到11.2公裡/秒,送入地火轉移軌道,才能「飛奔」至火星。目前我國也僅有長徵五號大型運載火箭有足夠能力將這麼重的火星探測器發射進入火星轉移軌道。「天問一號」僅火星軌道飛行器重量就達3175公斤。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新華社北京7月24日電(記者郭倩)《經濟參考報》7月24日刊發題為《「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的報導。文章稱,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
  • 「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成功發射
    長徵五號運載火箭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沖天而起中國邁出行星探測的第一步奔向火星這是長徵五號運載火箭首次執行應用性發射成功將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天問一號將實現對火星「繞」「著」「巡」三合一「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由著陸巡視器和環繞器組成,著陸巡視器包括進入艙和火星車。
  • 「天問一號」成功發射 我國行星探測邁出第一步
    7月23日12時41分,我國在海南島東北海岸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用長徵五號遙四運載火箭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火箭成功將探測器送入預定軌道,開啟火星探測之旅,邁出了我國自主行星探測第一步。作為我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將通過一次發射任務,實現對火星的「環繞、著陸、巡視」三個目標,這是其他國家火星探測任務從未有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