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現罕見粉色魔鬼魚,體寬3.35米,我國曾捕過1500千克重的同類

2021-01-11 悟空科學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

作者:石蘭

在地球上,生物的種類很多,可以說是在不斷的演變之中。我們很多時候都說又發現了一個「新生物」,這就是其中的原因,演變可能覺得了新物種的誕生和老物種的滅絕消失。而根據俄羅斯科學報發布的最新消息稱,澳大利亞又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生物,那就是一隻外號叫「克魯索探長」的罕見粉色蝠鱝再次現身。

本次發現的地區是位於澳大利亞東部昆士蘭州海岸85公裡的艾略特夫人島旁,可能看到照片很多人都沒有見過,確實蝠鱝可能很多人連名字都沒有聽過,那我們來看到底是什麼生物,首先我們來了解下「蝠鱝」是什麼。

蝠鱝又被稱為魔鬼魚與毯魟。以浮遊甲殼類和小魚為食,卵胎生。主要是分布在熱帶和溫帶各海區,中國見於東海、南海和臺灣沿海。常見的如日本蝠鱝(Mobula japonica)、雙吻前口蝠鱝(Manta birostris),而該生物的體型呈不規則的橢圓形,體盤一般50~100釐米左右,最大可達8米以上,重達3噸。

這次發現的是雙吻前口蝠鱝(Manta birostris),也是有巨型魔鬼魚的稱號,體型相對不算大,體寬在3.35米。但是整體上來說,雙吻前口蝠鱝體寬可以達到10米,重量可達3噸,是蝠鱝中體型最大的種類,所以發現這個不大還有更大的。

而在科學記錄之中,我國南海一位漁民曾經捕獲到過一條1500千克重的超級「魔鬼魚」。不過該生物屬於保護級別較高的生物,2011年蝠鱝已被列入國際公約保護遷徙野生動物物種公約(CMS),國際自然生態保護聯盟(IUCN)已將蝠鱝歸類為"瀕危"物種。所以說這種生物就算是捕獲到了,也要將其釋放。

而這次除了拍攝到罕見粉色蝠鱝之外,一起出現的還有其他生物,7隻普通黑白色的雄性蝠鱝,它們可能是按物種習慣為爭奪一隻雌性聚集在一起,所以說比較多。並且這隻粉色的雙吻前口蝠鱝於2015年被發現,以電影《粉紅豹》中的角色「克魯索探長」命名。

所以這就是上面我們說外號叫「克魯索探長」的原因,當然對於這種罕見的生物來說,其實沒看到比看到還好,很多捕獲者可能又會想到捕獵的問題,當然這個是保護級別比較高的,所以打注意的人還是不要冒險,不要用生命去開玩笑。從這次的發現也可以看到,澳大利亞的生物可以說還是比較多,需要大力的保護才行。

當然說道澳洲,其實對生物的「嘆息」感還是有的,他們從2019年到2020年的一場大火,可以說燒毀了很多的生物。根據科學公開資料出來的數據顯示,澳洲大火威脅十億動物生存,所以說波及案範圍特別的大。

這裡也是給我們了一個提醒,那就是保護地球,保護生物的一個穩定發展,在全球變暖的趨勢之下,澳洲的大火可能已經給我們發出了「警告」,自然規則不可違背,只有在保護自然的情況下,我們才可能真正的得到「自然」的回報,雖然澳大利亞的野火存在除氣候之外的一些影響存在,但是氣候科學家們也說了,那就是氣候因素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在長期高溫,乾旱等影響之下,這也促使了大火的燃燒。所以說,氣候才是引起澳大利亞長期大火的關鍵因素,概率是最大的。

相關焦點

  • 浙江漁民捕獲"魔鬼魚" 重幾百斤動用推土機運送
    漁民捕獲的魔鬼魚要用推土機才能搬運  昨天中午,網友「洞頭鄭武」發微博說,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在10月3日下午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推土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  「洞頭鄭武」介紹,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這種魚又叫魟魚或者蝠鱝(fúfèn)。個頭小點的魔鬼魚,平時當地菜市場也有賣。
  • 漁民捕獲魔鬼魚 魔鬼魚有營養價值嗎
    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網友介紹,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這種魚又叫魟魚或者蝠鱝。個頭小點的魔鬼魚,平時當地菜市場也有賣。  網上資料顯示,魔鬼魚早在侏羅紀便出現了。1億多年間,體型幾乎沒有發生變化。
  • 漁民捕獲魔鬼魚 體型巨大需動用裝載機運送上岸
    2015年在10月3日下午,溫州洞頭打水鞍村的漁民捕獲一條巨型的魔鬼魚(又稱魟魚),重達幾百斤,動用了一輛裝載機,才將魔鬼魚運送上岸。網友介紹,他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這種魚又叫魟魚或者蝠鱝。個頭小點的魔鬼魚,平時當地菜市場也有賣。
  • 漁民捕獲魔鬼魚重達百斤 學名又叫魟魚或者蝠鱝
    漁民捕獲魔鬼魚重達百斤 學名又叫魟魚或者蝠鱝時間:2015-10-05 21:54   來源:鳳凰網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漁民捕獲魔鬼魚重達百斤 學名又叫魟魚或者蝠鱝 近日,有網友爆料稱一漁民捕獲一條數百斤重的魔鬼魚,據說是用推土機搬上岸的。
  • 葫蘆島:興城小塢碼頭現罕見旗魚 重70斤長2米
    葫蘆島:興城小塢碼頭現罕見旗魚 重70斤長2米 作者:田嘉張蜜 2018-09-10 13:32   來源:葫蘆島晚報
  • 黑河一漁民誤捕一條大鰉魚,重約300斤,長約3米的達氏鰉!
    在淡水魚中,鰉魚最長可達5.6米,最重可達1000千克,所以鰉魚也是最大的淡水魚種類之一。近日在黑龍江省黑河市,有位漁民在黑龍江河流上正常作業時,誤捕一條大鰉魚,重約300斤,長約3米的達氏鰉,立即通知漁政局,漁政局也迅速選派專家趕赴黑河,對達氏鰉的救治進行指導。
  • 福建平潭又現重約1500公斤死鯨 疑似罕見大村鯨
    平潭海域又現死鯨重約1500公斤 疑似罕見大村鯨  福州新聞網訊 繼上一次發現死亡大灰鯨還不到一個月時間,平潭海域又發現了一隻死亡鯨,發現地點是平潭東北部的東庠島,這跟11月5日發現死亡大灰鯨的位置剛好隔著一條海峽。
  • 浙江發現「巨型帶魚」,長達3米,重約百斤!
    船長表示:「我捕魚20多年,還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帶魚』,平時捕到最長的帶魚也就八九十釐米長。」據船長介紹,這條「帶魚王」長近3米、最寬約40釐米、重約百斤,全身發亮,背鰭呈紅色,外觀與其網中其它小帶魚有明顯區別。
  • 潮汕某地漁民捕到巨型「魔鬼魚」現場群眾都驚呆了!
    近日,潮汕某沿海碼頭有漁民捕獲了一條超大的魔鬼魚,引來了不少群眾圍觀。...現場視頻▽...從現場視頻畫面可見,多名男子齊心協力將這條大傢伙拉上岸,岸上的人紛紛圍觀。大家看完後都驚呼道:「已有好多年沒看到這麼大的魔鬼魚了!」...
  • 澳洲小哥在海裡玩,突然遇到魔鬼魚朝他生撲來,結果竟是向他求救
    是滴,就是「魔鬼魚」。「微雪梨」,帶你看遍澳洲生活那些有趣的事兒!筒子們應該還記得小時候特別愛看的紀錄片《Discovery》吧,裡面上天入地無所不能、敢徒手捕鱷魚的史蒂夫·歐文,就是最終被這種魚給刺中後不幸身亡的!
  • 美國漁民捕獲3米多長罕見鋸鰩 重達227公斤
    美國漁民捕獲3米多長鋸鰩,重達227  據《紐約每日新聞》5月26日報導,日前,一群美國漁民在佛羅裡達州捕獲到一隻巨型鋸鰩,重達227公斤、長3.35米。幾位漁民花了足足兩個小時才把魚釣上岸。最終,他們將魚放生。   達斯汀·裡希特(Dustin Richter)是這幾位漁民之一。
  • 墨西哥潛水員18米深海與魔鬼魚玩自拍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19日報導,一位來自墨西哥的36歲自由潛水員Negrete潛入墨西哥巴哈海岸附近的水域,抓拍到一大群蝠鱝(又名「魔鬼魚」)呼嘯而過的壯觀照片。據悉,蝠鱝是鰩魚中最大的種類,體寬可達17英尺(約合5.18米),體重可至12英石(約合76.2公斤)。其以「凌空出世」般的飛躍絕技而出名,可躍至水面6英尺(約合1.83米)高。由於蝠鱝遊行速度相當快,很難從水面上去抓拍,因此只有潛入水下近距離觀看拍攝。
  • 一條幾百斤重的魔鬼魚,還沒半斤重的野生大黃魚值錢?
    一條重達幾百公斤的大魚,只能買到一千多點人民幣,還沒有我們國內一條半斤重的東海野生大黃魚來得值錢。我國南海漁民曾經捕到過一條重達1500kg超級「魔鬼魚」。雖然被叫做魔鬼魚,但是它的性情非常溫和,以浮遊生物等小型海洋生物為食。雖然個頭很大,但是它的繁殖率非常低,每2-5年,才能繁育出1-2條幼魚。中醫又得背鍋?為啥拉馬克拉的漁民會鍾情於捕捉前口蝠鱝?
  • 鑑定|GIA於莫三比克粉色藍寶石中發現罕見「馬狀」金雲母包裹體
    此前,GIA曼谷實驗室曾收到了一顆重約0.58克拉的粉色藍寶石,有趣之處在於其內部擁有十分獨特的「馬狀」包裹體。 根據顯微鏡觀察,可以在這顆寶石中找到針狀、小片狀和顆粒狀包裹體——都是莫三比克紅寶石和粉色藍寶石中常見的內含物。
  • 澳大利亞海岸發現罕見巨型白化緬甸蟒蛇,捕蛇人稱前所未見!
    (網絡圖片)澳大利亞有民眾周一(3月23日)在昆士蘭黃金海岸奧克森佛,發現一條長達5米、重逾80公斤的罕見白化緬甸蟒蛇,在場人士無不聞之色變。捕蛇人奉召到場後,也感嘆它是自己從業27年來,所遇最大巨蟒。
  • 翔安漁民捕獲90多斤魔鬼魚 (圖)
    ­  抬上來的魔鬼魚被放進三輪摩託車。視頻截圖­  魟魚:又稱魔鬼魚,喜藏身於海底沙地,身體扁平,略呈圓形或菱形,軟骨無鱗,胸鰭發達,如蝶展翅,尾呈鞭狀,有毒刺。魟魚種類很多,常見的有尖嘴魟、赤魟、燕魟等。
  • 十大超級動物:英男子捕巨型龍蝦 巨鉗可剪斷人手
    原標題:十大超級動物:英男子捕巨型龍蝦 巨鉗可剪斷人手 【科技訊】11月11日消息,有一些動物相對同類來說可以算是十足的巨人,不僅讓同類感覺不可思議,讓人也是看得瞠目結舌。下面是盤點的自然界震撼世人的十大巨型動物,一起來了解下吧!
  • 東平澳洲淡水龍蝦的養殖池條件淡水澳洲蝦苗價格及養殖方法
    ;若pH值偏高,用漂清塘,每畝用60公斤化水潑灑,水草栽種方法水草種植宜間作,不宜混作,分塊種植,一般間隔6~8米寬留一條2米寬蝦路,以加強水體間上、下水層的對流及增加陽光的照射,有利於水體中有益藻類及微生物的生長,還有利於龍蝦的行動、覓食,增加龍蝦的活動空間,水草播種後不宜立即放入蝦苗,好投放在蝦溝暫養,以保護水草幼苗,紅鰲鰲蝦有如下特點:一是體大肥美。
  • 女子在家門口發現黃金巨蟒,足足5米長
    據澳大利亞《每日郵報》3月24日報導,一名澳洲女子在家門口發現一條罕見的白化緬甸巨蟒。不幸的是,這條蛇必須被殺死,因為它原產於美國,在澳大利亞屬於非法擁有。這條緬甸白化巨蟒長5米,重約80公斤。這名澳洲女子在她位於黃金海岸的家門前發現這條大蟒蛇時,她被嚇壞了,於是她聯繫了一位捕蛇人把它弄走。接到電話後,布裡斯班的捕蛇人託尼·哈裡森(Tony Harrison)趕來看到如此罕見的巨蟒,也感到非常震驚。「我能說聲『哇』嗎?一條巨大的白化緬甸巨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