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頭版評論: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

2021-01-14 東方財富網

摘要

【經濟參考報頭版評論:貨幣政策將繼續保持穩定性和連續性】我國政策一貫以來都是強調相機抉擇,會適時微調預調。因此,鑑於經濟有企穩跡象,意味著短期內不會出臺更大力度的寬鬆舉措,但年初以來已經制定的各項寬鬆政策很大可能還是會執行。(經濟參考報)

  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今年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規模和新增社會融資規模均大幅走高,顯著高於市場預期,信貸結構也有所改善。綜合來看,年初以來金融數據向好,表明我國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的效果開始逐步顯現,貨幣傳導機制也有望進一步得到疏通。

  信貸方面,3月新增人民幣貸款1.69萬億元,高於市場一致預期,且大幅高於去年同期(1.12萬億元);1-3月新增信貸累計增加5.8萬億元,同比大幅多增9465億元,且較近五年均值多增1.2萬億元。分結構看,無論是3月當月還是1-3月累計,新增企業貸款都好於去年同期,也好於近5年平均水平,同時,3月票據融資規模也顯著收窄。數據表明信貸結構有所優化,對實體經濟融資支持開始增強。

  社會融資方面,在2018年7月和9月央行兩次調整社融口徑之後,新老口徑下社融存量增速在2018年連續12個月下行。時至2019年,社融規模已開始逐步企穩。數據顯示,新口徑下1-3月社融存量增速分別為10.4%、10.1%、10.7%,連續三個月高於2018年四季度水平。分結構看,則可謂喜憂並存但喜大於憂,其中「喜」在3月投入實體經濟的貸款有所增加,企業債券和地方政府專項債增幅較高;憂在表外融資仍未顯著企穩,表內貸款仍擔當絕對主力。

  此外,3月M2和M1同比增速均明顯反彈,尤其是「M1-M2剪刀差」雖然已經連續14個月為負,但缺口連續2個月收窄,意味著企業投資活力也有所改善。往後看,預計M1-M2剪刀差缺口有可能繼續縮窄,「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將進一步疏通。

  金融數據歷來是經濟數據的前瞻指標,這也就預示我國經濟也將企穩。統計發現,社融存量增速領先實際GDP約半年,領先名義GDP約1-3個季度;M1-M2剪刀差領先名義GDP增速3-8個月。由此看,社融已經連續三個月走穩,我國經濟在二、三季度企穩的概率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近期包括社融、製造業PMI以及發電耗煤等中微觀數據,均指向經濟有向好企穩跡象,於是擔心政策有可能收緊的預期開始升溫。不過,綜合考慮多重因素,站在當前時點來看,對經濟面的確可以樂觀一些,但經濟基本面尚不足以讓政策寬鬆的總基調「踩剎車」。

  一方面,我國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比如,3月中國製造業PMI指數50.5%,雖然時隔三個月再次站上榮枯線,各分項指數環比也均有不同程度回升,但PMI新訂單指數等需求端指標仍弱;3月出口大反彈,但更多是春節因素和低基數效應,進口增速依舊延續下滑,表明內需較為疲軟。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今年我國發展面臨的環境更複雜更嚴峻,可以預料和難以預料的風險挑戰更多更大,要做好打硬仗的充分準備」。換言之,政策總基調仍然會是強化底線思維和逆周期調控思維。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我國政策一貫以來都是強調相機抉擇,會適時微調預調。因此,鑑於經濟有企穩跡象,意味著短期內不會出臺更大力度的寬鬆舉措,但年初以來已經制定的各項寬鬆政策很大可能還是會執行。比如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已明確提出「加大對中小銀行定向降準力度,釋放的資金全部用於民營和小微企業貸款」,再疊加二季度銀行體系流動性缺口還是較大,後續降準依然會是貨幣當局的政策可選項。

  重磅聲音>>>

  央行副行長陳雨露:穩健的貨幣政策將鬆緊適度

  各方解讀>>>

  海通宏觀姜超:貨幣寬鬆必要性下降 降準概率或明顯減弱

  國君策略李少君:貨幣創造超預期傳遞兩大信號 市場風險偏好繼續修復

  任澤平點評3月金融數據:未來貨幣政策的重心是寬貨幣到寬信用

(文章來源:經濟參考報)

(責任編輯:DF387)

相關焦點

  • 央行: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記者12月29日從央行網站獲悉,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四季度(總第91次)例會於12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 官方: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中新社北京12月29日電 (記者 夏賓)中國央行29日公布消息稱,其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四季度例會於12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 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
    本文轉自【經濟參考報】;更趨精準 貨幣政策將保持連續性全面降息降準概率降低,結構性政策或持續發力日前,央行黨委召開擴大會議,傳達學習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靈活精準、合理適度。要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的關係。 展望明年,業內人士表示,宏觀政策向常態化回歸是大方向,但貨幣政策投放力度不會驟然收緊。與上一次強調「靈活適度」不同,這次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這意味著結構性貨幣政策將作為明年貨幣政策的主要發力點。
  • 怎樣理解明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明年是實施「十一五」規劃的開局之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明年要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怎樣全面、深入地理解這一精神?請看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的解讀——  穩定政策,含義有三  ●宏觀調控,「雙穩健」政策,適時適度微調  「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大致有三層含義」,中國社科院數量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所長汪同三微笑著娓娓道來:  其一,就是要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繼續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
  • 央行:保持貨幣政策連續性、 穩定性、可持續性
    記者12月29日從央行網站獲悉,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20年第四季度(總第91次)例會於12月25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保持貨幣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
  • 李克強強調,中國將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可持續性和有效...
    2020-11-24 21:23:45來源:FX168 李克強強調,中國將保持宏觀政策連續性穩定性,增強可持續性和有效性,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和就業優先政策,根據形勢變化不斷豐富政策內涵、完善政策組合,更多採用改革辦法,推動經濟運行恢復到合理區間。
  • 商務形勢述評之二:繼續保持政策連續性和穩定性
    金融危機爆發以來,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國內經濟形勢,黨中央國務院統攬全局、積極應對,在立足擴大內需的同時,加快研究出臺了一系列穩外需的政策措施,有效提振了市場信心,推動了外貿的穩步復甦,圓滿完成了保市場、保份額的目標。
  • 標普:預計墨西哥貿易、匯率和貨幣政策將保持廣泛的連續性,但預計...
    2019-03-02 06:32:32來源:FX168財經網 標普:預計墨西哥貿易、匯率和貨幣政策將保持廣泛的連續性,但預計財政政策的重點將發生一些變化。
  • 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支持力度 2021年貨幣政策「穩」字當頭
    「2021年,穩健的貨幣政策會更加靈活精準、合理適度,繼續保持對經濟恢復必要的支持力度。」1月15日,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1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人民銀行會堅持「穩」字當頭,不急轉彎,根據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靈活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以適度貨幣增長支持經濟持續恢復和高質量發展。
  • 堅持「穩」字當頭 貨幣政策保持定力持續護航經濟發展
    「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明確指出今年貨幣政策的方向。不久前召開的2021年中國人民銀行工作會議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同時也要繼續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和信貸政策精準滴灌作用,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小微企業等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
  • 年初劃定重點工作 財政貨幣政策保持連續更趨精準
    2020年末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2021年宏觀調控政策進行定調,2021年初央行、財政部等部門召開的工作會則是對具體工作進行了部署。業內人士表示,按照會議精神和相關部署,宏觀政策將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財稅貨幣金融支持將保持連續性 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幫扶小微企業「不撒手」2021年,小微企業支持政策如何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金融機構如何加大力度、創新服務手段,幫助小微企業實現生產經營穩定恢復?2021年,第一份針對小微企業的金融政策送來了一顆「定心丸」。
  • 繼續保持精準扶貧工作連續性、穩定性
    上羅村吳家嘴頭灣吳海波、王細申老夫婦,無兒無女,靠微薄的低保金、養老金和有限的糧食補貼度日,生活非常困難,2015年被列為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戶。李修武詳細詢問了老人的身體狀況、生活情況和看病用藥情況,向老人解釋了扶貧幫困新政策,同時還送上大米、食用油等慰問品。李修武叮囑在場的幫扶幹部和村組幹部,要時刻關心關注老人的生活和身體情況,及時解決他們當前的困難和問題。
  • 易綱: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可持續性
    作為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金融政策的一舉一動都備受關注。今年我國的貨幣政策走向如何?怎樣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如何織密金融安全網?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日前就2021年金融領域熱點問題,接受了新華社記者採訪。貨幣政策「穩」字當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
  • 【地評線】大洋網評:保持連續性,穩政策就是穩預期
    11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部分地方政府負責人視頻座談會,分析經濟形勢,部署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李克強指出,要充分認識當前國內外形勢依然複雜嚴峻、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實事求是、長短兼顧謀劃下一步發展,保持政策連續性、有效性和可持續性。
  • 央行重磅報告來了,貨幣政策後續走向如何?券商點評丨火線解讀
    重提「把好貨幣供應總閘門」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貨幣政策在疫情初期加大流動性投放,效果顯著。隨著經濟企穩回升進入恢復性增長通道,流動性投放、節奏、規模有所收緊,市場利率隨經濟基本面有所回升,但還是保持了流動性的合理充裕,貨幣政策還是保持穩健基調。
  • 貨幣政策「不急轉彎」 「寬信用」進入穩定退潮期
    專家表示,從全年社融結構來看,主要特徵是債券和信貸融資大幅增長,成為逆周期調節的主要發力點;委託貸款、信託貸款等表外融資延續下降勢頭,表明嚴監管並未因疫情而出現方向性調整。隨著貨幣政策向常態化回歸,「寬信用」進入穩定退潮期。
  • 經濟學家鄧海清:貨幣政策究竟如何看?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1月21日發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分別下調2019、2020年全球經濟增速預期0.2和0.1個百分點至3.5%和3.6%,這也是繼2018年10月IMF兩年內首次調降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之後的再度下調。4月9日IMF繼續將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3.3%。
  • 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 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中國人民銀行...
    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2021年人民銀行如何實施好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2021年貨幣政策要『穩』字當頭,保持好正常貨幣政策空間的可持續性。」
  • 2021,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