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上議院議員21小時舌戰創紀錄 帶睡袋開會

2020-12-05 騰訊網

在17日下午到18日上午的一場議會審議中,英國上議院多名議員極度疲倦。這場持續21小時的辯論,被稱為該國「史上最殘酷」議會辯論。

多名議員極度疲倦

最近,英國上議院的議員們經歷了一場被稱為「史上最殘酷」的議會辯論。旨在改革英國選舉制度的一項議案因為爭議巨大,在議會的審議不得不夜以繼日的進行,床被直接搬到了議會,食宿全在辯論間隙解決……這項讓議員們備受煎熬的法案必須在下月成為法律,才能為5月份的全民公決做好準備。

在英國,這是一次平常的議會辯論,但它卻被英國媒體稱之為「史上最殘酷」,只因這場國會審議,整整持續了20多個小時。

21小時舌戰創紀錄

英國媒體說,這可能是英國上議院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辯論,辯論的內容是涉及該國選舉體制改革和選區重新劃分的《議會選舉和選區法案》。這次辯論從1月17日下午3點48分開始,但由於分歧過於巨大,當夜幕降臨時,辯論仍然沒有絲毫結束的跡象,只得徹夜進行。上議院隨即為議員們準備了床鋪和點心,以便讓他們能保持精力。

當英國選民已經進入夢鄉之際,上院的議員們還在議會「挑燈舌戰」。直到第二天中午1點,這場馬拉松式的大辯論才「被迫暫停」,因為上議院當天將有3名新議員就職。此時,距離這次辯論開始已有20多個小時。不過,這還不是結束,辯論將在當天下午再度恢復。

通常情況下,上議院的辯論一般下午開始,當天晚上10點前結束。因此,長達21個小時的馬拉松式辯論嚴重挑戰一些議員的體力和意志極限。當辯論激烈進行時,2名議員癱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斷揉眼睛試圖維持清醒。還有幾名議員在其他議員發表演說時乾脆閉上了眼睛。

這些情景,都被英國媒體向全國直播。

上院議員斯蒂爾爵士說,這場「馬拉松式辯論」簡直要了上了年歲的議員們的命。「我72歲了,不過還有更老的議員,我都不知道他們怎麼能挺過這次辯論。」

議會鋪上床和睡袋

不過,即便是睏倦難當,執政黨和在野黨議員們也照舊立場分明。一名在野黨議員拒絕了議會提供的床鋪,他帶著睡袋來到議會,並把睡袋放到自己座位下。他說:「我不和保守黨人一起睡。」

但是,在工黨議員格羅科特看來,不僅不能「朝野同床」,單獨睡也大不應該,因為這是在嚴肅的議會審議期間。「我們在討論至關重要的問題,上議院裡卻準備了床,好讓議員們可以安心睡大覺,這是在侮辱下議院。」

目前,圍繞《議會選舉和選區法案》,上議院的氣氛已經變得極為激烈。中立議員達爾斯頓說:「令我不安的是,我們現在都變得非常疲憊,辯論卻越來越有火藥味。」

自民黨議員格裡夫斯呼籲議員們保持冷靜。他說:「上議院中的每個人都該冷靜下來,尤其是那些花12小時審議3項內容的議員。」

格裡夫斯批評說,在野黨拖延辯論時間是在濫用議會程序。

朝野議員互不相讓

目前,在野黨和執政聯盟關於《議會選舉和選區法案》的嚴重分歧還沒有顯示出彌合的跡象。這是一項對英國選舉體制有著重要影響的法案。英國政府堅持要求這一法案完全按照現有內容,按期在上議院通過。但是,許多議員對現有法案中的第二部分、尤其是關於重劃選區、減少下議院議席的內容存有異議。

事實上,在17日的「馬拉松式辯論」之前,對這一法案的審議就已經非常緩慢。上議院領袖斯特拉斯克萊德17日在上議院辯論期間發表講話,督促審議進程加快。他說:「雖然議會應當對法案進行恰當的、詳細的審議,但是議會也應當在合理的時間內完成這些工作。上個禮拜,6個小時只討論了2項法案內容,我們不能再慢了。」

斯特拉斯克萊德說,在野黨決定進行「馬拉松式」辯論,將使情況變得很棘手。他指責說,在野黨此舉有政治意圖,他們試圖使聯合政府提出的這一關鍵法案流產,全民公決無法進行,從而最終阻止改革計劃。

但在野黨方面卻對上述指責予以否認,在野黨議員稱,正是執政聯盟不願意作出妥協,才導致了當前的僵局。上議員、前工黨內閣大臣奈特在博客中寫道:「政府不願意就這一法案做出妥協,以避免這種極度僵持的局面,這非常可恥,其結果就是議員們整夜不能睡覺,甚至明天和今後幾天都睡不了。」

改革法案將全民公決

根據英國選舉委員會的規定,選舉改革法案必須在2月16日前通過,並在10周後舉行全民公決。為了節省費用,英國政府決定,全民公決將和地方選舉一起,在5月5日這天進行。不過目前,這一法案還處在委員會審議階段。委員會審議後,法案還需經過上議院全會審議,在此之後進行三讀投票表決。

「目前的局面毫無益處,我的同僚們都顯得有點暴躁,平時的禮貌和友愛有枯竭的跡象。」面對還可能繼續的「史上最殘酷」辯論,奈特無奈地說。本報記者 馬晶

- 背景

貴族議員同樣「較真」

近10年來,英國上議院出現過多次馬拉松式辯論。儘管並非經由民選產生,多為貴族的上院議員們對於法案審議的「較真」程度,並不亞於下議院。

2000年7月,一場有關足球相關法案的辨論持續到第二天凌晨5點12分;2000年10月,關於鄉村路權法案的辯論持續到了第二天早上7點;2003年10月,議員們對健康和社會護理法案的辯論拖到第二天凌晨4點54分。在2011年1月17日到18日的「史上最殘酷」辯論以前,英國上議院最長的一次辯論是在2005年3月10日到3月11日,辯論從頭一天上午11點一直持續到第二天晚上7點31分,審議的內容是反恐法案修正案。

英國議會由上議院和下議院組成。上院議員包括王室後裔、世襲貴族、終身貴族、上訴法院法官和教會大主教及主教。不經選舉產生。下院議員由普選產生,採取簡單多數選舉制度,任期5年。(新京報)

相關焦點

  • 英國上議院上演最殘酷辯論 舌戰21小時(組圖)
    ▲馬拉松辯論持續21小時,議員疲憊不堪,打起瞌睡。  在17日下午到18日上午的一場議會審議中,英國上議院多名議員極度疲倦。這場持續21小時的辯論,被稱為該國「史上最殘酷」議會辯論。  旨在改革英國選舉制度的一項議案因為爭議巨大,在議會的審議不得不夜以繼日地進行,床被直接搬到了議會,食宿全在辯論間隙解決……這項讓議員們備受煎熬的法案必須在下月成為法律,才能為5月的全民公決作好準備。  馬拉松式大辯論  英國媒體說,這可能是英國上議院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次辯論,辯論的內容是涉及該國選舉體制改革和選區重新劃分的《議會選舉和選區法案》。
  • 英國上議院成員人數眾多被批浪費公眾財產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臺灣「聯合新聞網」8月24日報導,英國上議院議員太多,而且不經過選舉產生,不論是議員的組成結構或言行都無法反映民意,但他們卻享有豐厚補貼,因此他們被批浪費公帑。據報導,英國上議院目前有781位議員,是世界第二大立法機關,僅次於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如果同一天有好幾個委員會開會,會議室根本容不下所有出席議員,更不用說是全體議員共同出席。不僅如此,英國首相卡梅倫近日還要再提名數十位議員,因依照傳統,執政黨有權增加在上議院的席次。提倡議會民主的團體選舉改革學會副會長休斯說:「上議院的擴張已失控。」
  • 英國上議院華裔議員赴上海松江訪問
    英國上議院華裔議員赴上海松江訪問   中新網上海4月16日電(餘皓)11日,英國上議院華裔議員韋鳴恩勳爵一行6人在上海市僑辦副主任陳文佳陪同下前往松江參觀訪問。
  • 助攻反對黨阻止「硬脫歐」的英國上議院是個什麼機構
    當地時間9月5日凌晨,英國議會上議院投票同意,將在6日完成阻止英國「無協議脫歐」法案的所有流程。這一做法的目的在於,防止反對這一法案的上議院議員通過發表講話、提出修改等手段拖延時間,從而確保能趕在英國議會下院下周休會前通過上述法案。
  • 英國上議院議員威列茨勳爵來徐考察訪問 莊兆林陪同
    本報訊(全媒體記者 魏寧)6月23日至24日,英國上議院議員威列茨勳爵一行來徐考察訪問,就進一步加強科技對接、教育合作進行深入交流。市長莊兆林、中國礦業大學校長宋學鋒等參加活動。他說,威列茨勳爵長期致力於中英教育科技合作,希望通過此次徐州之行加深對徐州的了解,推動徐州與英國在教育、科技、經貿等方面的合作。
  • 俄羅斯商人將成英國貴族和上議院議員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sputniknews報導,俄羅斯商人亞歷山大•列別捷夫的兒子葉夫根尼•列別捷夫將成為英國國會上議院的議員,這是根據英國政府上周五公布的一份文件得出的結論。葉夫根尼•列別捷夫擁有列別捷夫控股有限公司,該公司發行英國報紙《標準晚報》和《獨立報》。列別捷夫的名字出現在了公布的新晉的36個終身貴族的名單上。
  • 臺媒:開會玩APP遊戲被抓包 英議員被迫道歉
    參考消息網12月9日報導臺媒稱,英國議員米爾斯(NigelMills)在國會辯論退休金議題時用平板玩App遊戲CandyCrush被抓包,他今天為此致歉,表示身為議員,他的行為不得體。  據臺灣「中央社」8日報導,在英國《太陽報》(TheSun)刊登一張照片裡,米爾斯滑平板電腦玩Candy玩得十分投入。  這名保守黨議員對這起爭議原本輕輕帶過,他告訴太陽報,「開會時我有一會兒沒有專心,我可能玩了一兩次Candy」。但事情引發不滿浪潮後,他被迫認錯。
  • 英國上議院副議長:李克強訪英將開啟中英關係新篇章
    英國上議院副議長:李克強訪英將開啟中英關係新篇章 2014-06-16 13:06:22英國國會上議院副議長、保守黨前副主席麥克·貝茨勳爵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表示,李克強總理此次訪問英國,將開啟中英關係新篇章。  貝茨表示,過去幾十年,中英兩國已經建立了穩定的關係,特別是去年英國首相卡梅倫和財政大臣奧斯本先後訪華,使中英關係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就像所有的歷史都需要不斷刷新一樣,中英關係也需要不斷注入新的動力。」
  • 世界人文之英國:議會大廈,倫敦最具代表性的建築之一
    威斯敏斯特宮(Palace of Westminster),又稱議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是英國議會(包括上議院和下議院)的所在地。威斯敏斯特宮是哥特復興式建築的代表作之一,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該建築包括約1,100個獨立房間、100座樓梯和4.8公裡長的走廊。
  • 英國國會大廈——它是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
    英國國會大廈(Houses of Parliament)本來的名字為West Minister Palace,即威斯敏斯特宮。位於西敏橋旁泰晤士河西岸,現為英國國會的所在地。國會大廈作為全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築,成為英國整個浪漫主義時期建築的標誌,並在1987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 國際標量波量子研究院聘請澳洲維州上議院議長布魯斯·阿特金森任...
    榮譽院長布魯斯·阿特金森是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經濟學家,現任澳大利亞維州上議院議員,是澳大利亞歷史上首位任維州上議院副議長及議長時間長達12年的議員。在44年的政治歷程中,曾任澳大利亞維州墨爾本白馬市市議員17年,擔任市長近10年。被譽為擁有高智商頭腦和判斷能力的「戰略思想家」出色的外交家。
  • 英國兩院精彩辯論!
    英國兩院精彩辯論! 2012-05-11 10:45 來源:滬江英語網 作者:        英國議會辯論簡介   議會的決定是如何形成的下議院(House of Commons)和上議院院(House of Lords)每年都花費數百小時用於辯論(debate)。大量的辯論是關於法案的,其他的僅僅是允許議員和貴族發表意見。有些辯論涉及國內或國際重要事項,其他的涉及國家局部地區一些地方性重要事務。有時,議員或貴族個人可以就辯論的主題作出選擇。
  • 科幻電影《恐龍人》得到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州前上議員何沈慧霞...
    何沈慧霞祖籍廣東開平,是新南威爾斯州首位華裔女大律師、新南威爾斯州首位華裔上議員、更是全澳大利亞第一位女性華裔州議員。從一名六十年代的高中生,到1967年在雪梨大學完成社會工作和文學士雙學位,1985年在麥考瑞大學讀完法律學位,再到成功進入新南威爾斯州立法委上議院,何沈慧霞創造了華人在澳從政的幾個第一:她不僅是新州第一位華裔上議員,更是全澳大利亞第一位女性華裔州議員。
  • 寶寶睡袋測評:恆溫睡袋黑科技,是「黑」還是真科技?
    市面上的睡袋五花八門,從形態上分,有襁褓式、信封式、背心式、分腿式、甚至還有異形睡袋;從材質上分,有夾棉款、蠶絲款……從功能上分,還有恆溫睡袋和非恆溫睡袋。這次花花測評的,是目前比較火的,看上去「黑科技感」滿滿的恆溫睡袋。這些價格相對較貴的恆溫睡袋真的具有「恆溫效果」嗎?值得入手不?
  • 2020年英國可再生能源創紀錄 煤電佔比僅1.6%
    據外媒1月11日報導,2020年,英國電力系統中可再生能源佔比創紀錄新高,實現有史以來「最清潔發電」,同時實現了自工業革命以來最長的無煤發電。
  • 「亂港議員」許智峰,已經逃到英國了
    採訪中許智峰表示自己抵達英國之後心情很沉重,而原因是自己之後可能會和香港的事情劃分清楚界限,以後返回香港的機會也很渺茫。而他還在採訪中聲稱,英國的空氣是「自由的」,呼吸這種「自由的空氣」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香港。
  • 吸取教訓,別讓這個「亂港」前議員逃了
    ,涉嫌參與2019年7月21日發生於元朗的襲擊事件。12月21日的時候,控方提出申請,將該案件從香港西九龍法庭轉交給區域法院進行審訊,該申請獲得了批准。同時,裁判官撤銷了對林卓廷離港的豁免。據了解,此前,林卓廷憑藉香港立法會議員的身份,以公務為由離開了香港,並被豁免。
  • 馮侖:英國百年企業的生存之道
    去年,馮叔在他看世界欄目《幾百年前的英國企業,現在活得怎麼樣?》(點擊閱讀)裡,曾經前往怡和集團董事局主席亨利·凱瑟克爵士(Sir Henry Keswick)的莊園,與他共同談論怡和是如何做到頑強生存 200 年、傳承四代人的。▲今年2月就以應邀此次英倫之旅早在今年 2 月,亞布力論壇的朋友們就應亨利主席的邀請決定訪問英國。
  • 如何選擇合適的睡袋
    市場上五花八門的款式令人眼花繚亂,如何選擇一款適合自己的睡袋,是一件讓很多人頭疼的問題。別擔心,以下是我們為你安排的一些關於睡袋選擇的基本知識。它基本能解答你對睡袋分類和選擇大部分疑問。一、睡袋的分類   1、按照材質分類   目前市售的睡袋的按材質分為羽絨與合成纖維睡袋(通常說是棉睡袋)。
  • 退而不休,英國前首相們離開唐寧街10號後都幹啥?
    本報記者 成珞 編譯  英國廣播公司(BBC)的報導說,在辭去首相之職不到兩個月後,英國前首相戴維·卡梅倫再度請辭。他宣布辭去其所代表的牛津郡維特尼選區的保守黨議員職務。他說,不想由於坐在下議院裡,讓新首相德蕾莎·梅伊「分神」。現年49歲的卡梅倫目前還沒有決定「退休」後要幹什麼,但他表示將繼續在公共事務中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