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馮叔在他看世界欄目《幾百年前的英國企業,現在活得怎麼樣?》(點擊閱讀)裡,曾經前往怡和集團董事局主席亨利·凱瑟克爵士(Sir Henry Keswick)的莊園,與他共同談論怡和是如何做到頑強生存 200 年、傳承四代人的。
▲今年2月就以應邀此次英倫之旅
早在今年 2 月,亞布力論壇的朋友們就應亨利主席的邀請決定訪問英國。所以馮叔又一次受邀來到了其位於英格蘭的 Oare house 莊園進行兩天一夜的作客,這次同去的還有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的朋友們。
▲來到Oare house拜訪的馮叔的「朋友圈
Oare house
Oare house 建設於 1740 年,佔地 3.25 公頃,由住宅樓、花園、樹木園、大型種植園及玲瓏閣組成,目前已列入「英國國家園林計劃」。在這座百年老建築中,仿佛連時光都流逝得格外優雅。
▲一眼望去,莊園綠樹成蔭
走入莊園,可以遠遠看到一幢通體透明的建築,那就是玲瓏閣。玲瓏閣是亨利主席和夫人為慶祝千禧年,邀請世界著名設計師貝聿銘設計建造的觀景亭,上層為用餐、休憩及觀景區域,下層為服務區域,四周毫無遮擋,令人輕易地將莊園之美盡收眼底。
▲玲瓏閣視野遼闊,適合待客
Oare house 擁有很多世界級珍稀植物。亨利主席本人是個植物愛好者,在高強度的工作之餘,照料花園就是他的休閒方式,他甚至是英國皇家植物園理事。據亨利主席介紹,每年他都會拜訪昆明植物研究所,得到研究所允許之後,將那兒的植物種子帶回英國,種在溫室內。因此,Oare house 庭院裡收集的植物,很多都來自中國。
▲亨利主席的花園裡不乏珍惜植物
亨利主席十分愛惜他的植物,在帶領亞布力的企業家朋友們參觀花園的途中,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植物名錄給大家看,據說裡面記載的植物,全都能夠在他的花園裡找到。
▲熱愛植物的亨利主席甚至有一個厚本子
▲在玲瓏閣暢談,四周風光一覽無餘
中英交流宴會
16 日中午,亨利主席宴請亞布力企業家一行人,並邀請了彼得·曼德爾森勳爵(英國上議院議員)、鮑威爾勳爵(麥贊臣有限公司董事、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私人秘書)以及詹誠信勳爵(怡和集團董事、上議院議員、英中貿易協會主席)。
麥贊臣有限公司主席艾特·凱瑟克在歡迎詞中表示,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天英國之旅中,亞布力的朋友們可以完成兩個目標:第一,通過參觀下議院,看到英國政府非常看重與中國私營領域的關係;第二,在此次活動中見到英國最優秀的企業代表,看到英方對待中國的積極態度。
▲兩地交流,意義重大
艾特·凱瑟克表示:「我們將安排參觀一些歷史悠久的英國和歐洲公司和全新的業態。同時,我們也安排了了解英國文化的行程,確保不會枯燥無聊。周二晚上,一切行程將結束,最後希望大家在周二晚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晚宴認識全新的朋友,不虛此行。」
作為亞布力輪值主席的馮叔也進行了發言,他特別感謝怡和集團讓此次亞布力企業家有機會更好地了解英國,也有更多傾聽和說話的機會:「亞布力是一個說話的地方,發展17 年驗證了一件事情:想要把事做好,就要先『把話說好』,正是這樣,亞布力的朋友『越說越多』。」
▲互送禮物時,馮叔代表亞布力
怡和集團
怡和集團成立於 1832 年,參與了早期在中國開展的遠東業務,是個歷史悠久的老牌企業。怡和集團早年主要從事鴉片及茶葉的買賣。鴉片戰爭爆發後,於 1842 年將總公司遷至香港,放棄鴉片貿易,投資業務逐漸多元化,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投資興建鐵路、船塢、銀行、礦務等行業,成為英國在遠東的最大財團。
1938 年,抗日戰爭打響,怡和業務幾乎完全停滯。戰爭結束後,怡和集團在香港和上海重新設企,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但當時中國不允許外國人在大陸設企,怡和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大部分資產及生意被收歸國有,這也是怡和發展史上一次不小的打擊。
但是,它挺過了包括這段時間在內的多次打擊,1961 年,怡和集團首次在香港上市。在怡和集團第五代掌門人亨利·凱瑟克任內的 1980 年代末,更是將怡和公司改組為怡和控股有限公司,並將改組後的怡和遷冊百慕達。
現在的怡和,它的業務範圍涉及金融保險、零售百貨、汽車、超市、飲食等,舉個例子,711、萬寧、必勝客、美心集團、香港置地……都是老朋友了,我們在這兒就不一一贅述了。
▲怡和歷史悠久,經歷許多浮沉
在馮叔眼裡,怡和這家低調的跨國企業,能夠頑強地適應外部的變化,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就是專注與勤奮,亨利主席在五十多年的工作中,堅持每天從早到晚都聚精會神地關注自己的企業,他很少摻和企業以外的事情。
第二,每一次面臨毀滅性的打擊時,它都能迅速地調整策略,順應市場和時代的變化,發展自己的業務和組織,最後得以重生。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年來怡和將目光聚焦在亞洲地區,和亞洲很多企業建立了幾代人的生意網絡。這個人脈網絡可以支持企業持續經營下去,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話,叫「寧靜而致遠」。中國目前很多企業比較習慣於熱鬧、虛浮,所以反而更關注當下,但又總是損失在當下,而怡和的眼光讓其總是決勝未來。如何借鑑怡和的經驗讓中國的好企業傳承數百年,是這次亞布力英國探訪想要得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