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侖:英國百年企業的生存之道

2020-12-04 馮侖風馬牛

去年,馮叔在他看世界欄目《幾百年前的英國企業,現在活得怎麼樣?》(點擊閱讀)裡,曾經前往怡和集團董事局主席亨利·凱瑟克爵士(Sir Henry Keswick)的莊園,與他共同談論怡和是如何做到頑強生存 200 年、傳承四代人的。

▲今年2月就以應邀此次英倫之旅

早在今年 2 月,亞布力論壇的朋友們就應亨利主席的邀請決定訪問英國。所以馮叔又一次受邀來到了其位於英格蘭的 Oare house 莊園進行兩天一夜的作客,這次同去的還有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的朋友們。

▲來到Oare house拜訪的馮叔的「朋友圈

Oare house

Oare house 建設於 1740 年,佔地 3.25 公頃,由住宅樓、花園、樹木園、大型種植園及玲瓏閣組成,目前已列入「英國國家園林計劃」。在這座百年老建築中,仿佛連時光都流逝得格外優雅。

▲一眼望去,莊園綠樹成蔭

走入莊園,可以遠遠看到一幢通體透明的建築,那就是玲瓏閣。玲瓏閣是亨利主席和夫人為慶祝千禧年,邀請世界著名設計師貝聿銘設計建造的觀景亭,上層為用餐、休憩及觀景區域,下層為服務區域,四周毫無遮擋,令人輕易地將莊園之美盡收眼底。

▲玲瓏閣視野遼闊,適合待客

Oare house 擁有很多世界級珍稀植物。亨利主席本人是個植物愛好者,在高強度的工作之餘,照料花園就是他的休閒方式,他甚至是英國皇家植物園理事。據亨利主席介紹,每年他都會拜訪昆明植物研究所,得到研究所允許之後,將那兒的植物種子帶回英國,種在溫室內。因此,Oare house 庭院裡收集的植物,很多都來自中國。

▲亨利主席的花園裡不乏珍惜植物

亨利主席十分愛惜他的植物,在帶領亞布力的企業家朋友們參觀花園的途中,他拿出一本厚厚的植物名錄給大家看,據說裡面記載的植物,全都能夠在他的花園裡找到。

▲熱愛植物的亨利主席甚至有一個厚本子

▲在玲瓏閣暢談,四周風光一覽無餘

中英交流宴會

16 日中午,亨利主席宴請亞布力企業家一行人,並邀請了彼得·曼德爾森勳爵(英國上議院議員)、鮑威爾勳爵(麥贊臣有限公司董事、英國前首相柴契爾夫人私人秘書)以及詹誠信勳爵(怡和集團董事、上議院議員、英中貿易協會主席)。

麥贊臣有限公司主席艾特·凱瑟克在歡迎詞中表示,希望在接下來的兩天英國之旅中,亞布力的朋友們可以完成兩個目標:第一,通過參觀下議院,看到英國政府非常看重與中國私營領域的關係;第二,在此次活動中見到英國最優秀的企業代表,看到英方對待中國的積極態度。

▲兩地交流,意義重大

艾特·凱瑟克表示:「我們將安排參觀一些歷史悠久的英國和歐洲公司和全新的業態。同時,我們也安排了了解英國文化的行程,確保不會枯燥無聊。周二晚上,一切行程將結束,最後希望大家在周二晚上的羅斯柴爾德家族晚宴認識全新的朋友,不虛此行。」

作為亞布力輪值主席的馮叔也進行了發言,他特別感謝怡和集團讓此次亞布力企業家有機會更好地了解英國,也有更多傾聽和說話的機會:「亞布力是一個說話的地方,發展17 年驗證了一件事情:想要把事做好,就要先『把話說好』,正是這樣,亞布力的朋友『越說越多』。」

▲互送禮物時,馮叔代表亞布力

怡和集團

怡和集團成立於 1832 年,參與了早期在中國開展的遠東業務,是個歷史悠久的老牌企業。怡和集團早年主要從事鴉片及茶葉的買賣。鴉片戰爭爆發後,於 1842 年將總公司遷至香港,放棄鴉片貿易,投資業務逐漸多元化,在中國大陸及香港投資興建鐵路、船塢、銀行、礦務等行業,成為英國在遠東的最大財團。

1938 年,抗日戰爭打響,怡和業務幾乎完全停滯。戰爭結束後,怡和集團在香港和上海重新設企,主要業務在中國大陸。但當時中國不允許外國人在大陸設企,怡和集團在中國大陸的大部分資產及生意被收歸國有,這也是怡和發展史上一次不小的打擊。

但是,它挺過了包括這段時間在內的多次打擊,1961 年,怡和集團首次在香港上市。在怡和集團第五代掌門人亨利·凱瑟克任內的 1980 年代末,更是將怡和公司改組為怡和控股有限公司,並將改組後的怡和遷冊百慕達。

現在的怡和,它的業務範圍涉及金融保險、零售百貨、汽車、超市、飲食等,舉個例子,711、萬寧、必勝客、美心集團、香港置地……都是老朋友了,我們在這兒就不一一贅述了。

▲怡和歷史悠久,經歷許多浮沉

在馮叔眼裡,怡和這家低調的跨國企業,能夠頑強地適應外部的變化,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就是專注與勤奮,亨利主席在五十多年的工作中,堅持每天從早到晚都聚精會神地關注自己的企業,他很少摻和企業以外的事情。

第二,每一次面臨毀滅性的打擊時,它都能迅速地調整策略,順應市場和時代的變化,發展自己的業務和組織,最後得以重生。

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多年來怡和將目光聚焦在亞洲地區,和亞洲很多企業建立了幾代人的生意網絡。這個人脈網絡可以支持企業持續經營下去,印證了中國的一句話,叫「寧靜而致遠」。中國目前很多企業比較習慣於熱鬧、虛浮,所以反而更關注當下,但又總是損失在當下,而怡和的眼光讓其總是決勝未來。如何借鑑怡和的經驗讓中國的好企業傳承數百年,是這次亞布力英國探訪想要得到的。

相關焦點

  • 王小丫問葷段子手馮侖,最想用什麼闡述觀點,馮侖乾脆:我挑女人
    在一次新書發布會上,王小丫一本正經地問馮侖:這裡有幾個詞,管理、金錢、偉大、女人、政商關係……你最想用挑哪個詞來闡述您的觀點?」 馮侖毫不猶豫地回答:「我挑女人」。 他的老弟潘石屹曾經這樣形容過:「但有馮侖處,便有黃段子。」
  • 馮侖:他就是我們要找的人
    這樣的開拓者,少之又少,除非他衝動了。馮侖,會是這樣一個人嗎?05 「不務正業」的胡振宇在馮侖的案頭,一份關於胡振宇的資料正擺在桌子上。如果國內有影響力的人都不相信我們,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會越來越狹窄。所以,請你們相信我們!」馮侖被胡振宇徹底折服,當即拍板決定投資。07 胡振宇:中國人的「馬斯克」對馮侖的投資衝動,外界報以搖頭,這可是個「無底洞」啊!
  • 水循環製冷價格自主創企業的生存之道
    水循環製冷價格自主創企業的生存之道 ,「12vugqb」水循環製冷價格,找無錫冠亞,水循環製冷價格製冷速度快,環境無汙染無霜,微電腦控制器,操作簡單.是大型工廠裡展示儲藏各種冷凍,冷藏工業用品的理想選擇。
  • 馮侖:追求理想的過程,就是把牆上的美人,變成自己炕上的媳婦
    馬雲曾說過一句讓所有女人都驕傲的話:「所有偉大的男人都是女人造出來的,」馮侖談起女人來,連馬雲都佩服得五體投地。馬雲評價他:「馮侖談女人是我見過最棒的,能讓人產生無限遐想。」那麼他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呢?馮侖說追求理想的過程,就是把牆上的美人,變成自己的媳婦,生了孩子,這才叫理想,否則只能是永遠在原地欣賞。
  • 馮侖「駛向」宇宙:利用分身計劃,將千萬人類DNA送往火星
    這個想法跟今年春節檔大熱電影《流浪地球》裡面的情節有點類似:在地球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人工智慧機器莫斯為了人類文明之延續,準備啟動火種計劃。領航員空間站冷藏了三十萬人類受精卵和一億顆基礎農作物的種子,儲存著全球已知的動植物DNA圖譜,並設有全部人類文明的數字資料庫,以確保在新移民星球重建完整的人類文明。
  • 日本百年老鋪的經營之道
    據統計,全日本有百年老鋪十萬家以上,其中兩百年歷史的老鋪有三千多家,從事釀酒、醬製品、和式甜點等餐飲相關行業,以及製造、地產、旅遊等諸多業態。能挨過百年的生命尚且鳳毛麟角,跨越百年的企業更是不易。而僅僅東京一地,百年以上的著名老鋪就有兩千多家。
  • 生態位:如何從生物學角度,看待個人和企業的生存之道
    而生態位就是一門研究生存與競爭的學問。所以,不論是動物也好,人也好,還是企業也好,都有自己的生態位,找到自己的生態位,才能在這個世界更好的生存下來。PS:下面是昨天文章發出去之後,少部分讀懂了的讀者的一些感悟,希望對你有所啟發。
  • 後疫情時代涉醇企業的「生存」之道
    近期,在與眾多甲醇產業鏈企業交流時期貨日報記者發現,針對當前甲醇產業鏈的困境,抱團取暖等方式已幾乎行不通了,積極擁抱並運用期貨工具成為當下涉醇企業的「保命方針」。[涉醇企業面臨「生存」大考]2020年上半年,涉醇企業壓力前所未有,生存環境堪憂。對於這一點,身處中原地區的涉醇企業也深有體會。
  • 馮侖提出「分身」計劃 將人類DNA送往火星
    曼為科技的兩位創始人是馮侖和李海林,兩位地產界大佬為什麼想到做一家專注生命科學和太空探索的公司呢?馮侖表示,2015年拜訪NASA並參觀太空博物館時感到了強烈震撼,在與航天員的交流中發現太空其實並不遙遠,與太空心理距離的縮小讓他開始關注太空相關的前沿科技進展。
  • 昔日地產大佬有了新營生 60歲的馮侖要把「人」送上火星
    馮侖告訴21Tech,他的太空夢始於2015年,他去NASA(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參加了一系列與航空科技有關的活動和訓練,見識了由350萬個零件構成的太空梭,以及曾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自此,馮侖就動了商業航天的心思。
  • 馮侖「孫子心態」告訴你,做「孫子」挺好
    這人就是馮侖。馮侖是誰?他是萬通控股董事長馮侖,連續兩屆獲得「中國房地產十大風雲人物」的殊榮,在胡潤主持的「2003房地產影響力人物50強」的評選中,馮侖位列第四。馮侖是這樣定義的:所謂「孫子心態」,就是要把自己的姿態放低,給別人面子,保持一種謙恭、謙虛的態度。擁有「孫子心態」,善於低頭求人,才能真正實現自己的目標。這同「大丈夫能屈能伸」有異曲同工之妙。那我們到底該如何把握「孫子心態」呢?
  • 英國野生百年巨龜被發現遭肢解 體積與小船相當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據英國《每日郵報》8月23日報導,在英國康沃爾郡,兩名當地議員在野生動物觀賞之旅中發現
  • 斑驢的生存之道
    在非洲大草原上,生活著一種叫斑驢的草食動物,而這種草食動物要在獅子等肉食動物經常出沒的大草原生存下來,是非常困難的,因為,稍有不慎它們就會成為獅子等肉食動物的美餐。但斑驢在這種環境裡卻子孫興旺。這是為什麼呢?  為解開這個謎,一些動物學家對斑驢進行了跟蹤觀察。他們發現,斑驢經常和牛羚、鴕鳥混和在一起。
  • 馮侖: 火星移民計劃
    據說當時全球報了8萬人,中國就有1萬,但在2015就被爆出是騙局,後來這事兒就不了了之了。前幾天看一個訪談,馮侖談到了他的火星移民計劃,相比馬斯克的「真身」(本尊肉體)移民,他的「分身」(本尊DNA)移民,似乎更靠譜一些。這個計劃分為三步。
  • 馮侖500萬發射私人衛星擬玩直播,世界首富每年砸62億送人上太空!
    2018年開局,馮侖就以一顆私人衛星賺足了人們的眼球。2月2日15點51分,中國首顆私人衛星發射成功,其名字為「風馬牛一號」,主人為御風資本董事長馮侖。雖然這個「風馬牛一號」長度僅有30釐米,重量也不到4千克,但它的特殊之處在於,搭載了4K全景攝像頭,可以呈現360度太空高清照片,將每天三次向地球實時傳輸音頻和圖片內容。據了解,為了發射這一顆私人衛星,馮侖花了500萬。對於這顆私人衛星的用途,除了用在公益和教育上,馮侖還將考慮商業化運營。
  • 馮侖:真正能成事的人,往往有三個特徵,看似不起眼,實則了不起
    大多數人在往成功奮鬥的路上,缺少學習與自我反省的能力,也因此導致了很多人在走彎路或與成功背道而馳——馮侖在成事這條路上,最忌諱的便是埋頭苦幹,如果能得到高人指點,成事之路會順暢很多。馮侖這位高人的指點,你值得擁有。
  • 這樣的生存之道,我想像不到!
    (圖片來源於網絡)經歷各種突發災害,面對不同的惡劣天氣,自然界的生命總能找到各種適應之法,讓自己更好、更肆意地活下來。今天,紀同學帶你來看自然界生命們的生存之道(以下內容多視頻預警,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生長在阿爾卑斯高山上的羱羊寶寶們,需要在雌性羱羊的帶領下,在高達50米的垂直峭壁上完成屬於它們的成年儀式。
  • 馮侖:鋌而走險、破產、爆倉的公司 領導大都是男的
    來源:新浪財經在新一期《共識》節目中,馮侖與洪晃就「女權主義」這個話題展開了討論。以下為對話實錄: 男人和女人在思維模式上有本質區別?馮侖:有區別,但什麼叫本質區別?那我還是贊成有區別的。洪晃:我也贊成。
  • 馮侖:李嘉誠曾經在茶樓端茶遞水,能成事者,身上往往有兩個特性
    對此,馮侖曾經還特地研究過李嘉誠,在他看來,像李嘉誠等這些大人物,他們身上大都有兩個「特性」。而在這些因素中,馮侖覺得「姿態」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潛力。而馮侖在《扛住就是本事》中說的「孫子心態」,並不是貶低的意思,也並非那種揣著明白裝糊塗,出了問題就躲,既虛偽還可恨的「裝孫子」。而是指要把自己的姿態放低,給別人面子,保持一種謙恭、謙虛的態度。
  • 有機元素分析儀鼻祖elementar的百年創新之道——訪德國elementar...
    2008年,收購英國Isoprime公司穩定同位素質譜業務,大幅度提升了公司的服務能力,使原有業務有了明顯的擴展。  這樣一家有著百年元素分析儀器製造經驗的廠商,有著怎樣的企業文化和服務理念?是什麼樣的動力支撐著其在元素分析領域不斷革新和發展壯大呢?未來又有著怎樣的發展規劃和策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