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聯手中科大鑄就高校超算新標杆

2021-01-14 金臺資訊

「小科小科,吃飯去啊。」

「你們先去吧,等會人少了我再去。最近事太多,我要抓緊把這組數據跑個結果出來,導師催著要呢。」

「你還在用咱們實驗室的集群在跑嗎?」

「是啊,實驗室買了這麼多伺服器,可還是跑的很慢。」

「你去超算中心啊,他那邊跑的快很多。」

「我之前試過,那邊排隊太長了,比我們實驗室快不了多少。」

「現在他們新買的華為HPC平臺,規模比之前大了很多,作業周轉快基本不用排隊。而且I/O特別快,算我們這種作業快得不要不要的。」

「真的嗎?那我們一起吃飯,最近天天晚去吃剩飯都快不行了。回來我趕緊試試華為的平臺。」

小科下午登錄超算中心的系統,提交了幾個計算作業。不用不知道,一用就見識了這個平臺的快:下午提交的作業到凌晨依次運行完畢,第二天一早就拿到了需要的計算結果。

「幸虧你推薦我去超算中心跑程序,不然用實驗室的集群估計還要跑10天半個月,少不了挨導師批。」

第二天中午小科在食堂吃飯輕鬆多了。

幫助小科的這個平臺叫做「瀚海20超級計算系統」,他擁有CPU計算集群30480顆核,系統理論峰值性能2.52Pflops,實測HPL雙精度浮點計算能力:700個節點1.43PFlops,計算效率為63.95%,甚至部分計算節點HPL效率跑出了71%以上的超高性能。」瀚海20系統」採用InfiniBand HDR100100Gbps網絡技術構建的全線速的高速計算網絡,在600納秒的極低延遲下,每秒可發送2億條消息,讓用戶獲得更快的網絡性能,也是全國高校首例。

不光是小科同學,中科大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的胡老師針對大尺度分子固體材料的第一性原理計算模擬,以自主開發的第一性原理線性標度計算軟體DGDFT[JCP 143, 124110 (2015)]為基礎,開發低標度、低通訊,低內存、低訪存的並行計算方法,實現超大規模高性能並行計算,DGDFT採用了多級MPI並行以及高效求本徵值方法,DGDFT具有高度可擴展性,本次測試在某校外超算和「瀚海20系統」超算平臺上分別計算金屬石墨烯C2880(2880個碳原子),在相同核數下的絕對計算速度比該校外超算運行快30%以上。

該系統也為科研用戶提供了多種計算選擇,採用20臺華為Taishan伺服器構建全自研的鯤鵬生態計算集群。華為Taishan伺服器採用了自研鯤鵬架構,該架構晶片在部分單精度和整型計算應用程式性能表現優異,可用於生物信息學計算軟體,和流體力學計算。中國科大網絡信息中心張煥傑老師利用其實現了ARM平臺甄別郵件系統中用戶弱口令問題,由原來的X86單機1天,縮短到利用Taishan伺服器30幾秒即可完成,大大縮短了處理時間,提高了郵件系統的安全性。

中科大「瀚海20系統」不光好用還省錢,系統採用液冷技術進行高效散熱,可循環使用的冷卻水流經CPU、內存等高發熱量器件,80%的熱量直接由冷卻水帶走,大幅降低超算中心的散熱能耗。華為承諾基礎設施10年以上的壽命,設備5年以上的壽命,充分保護了用戶投資。「瀚海20系統」的720臺華為X6000液冷高密伺服器計算節點僅需10個機櫃即可部署,每個機櫃72個節點39KW的超高密計算系統,相比傳統伺服器每年至少可節省電費17餘萬元。

中心主任李京教授說,在華為的幫助下,我們成功建設了超算平臺「瀚海20系統」,已穩定高效運行7個多月,整個系統運行流暢、運維簡單、綠色節能,能夠滿足師生日益增長的高性能計算的要求,相信中科大的師生在瀚海20系統上繼續產出高水平研究成果。「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相信這套先進、高效的「瀚海20系統」超算平臺,將更好地助力中科大各院校師生開展科學研究,極大地促進中科大的雙一流建設發展。

相關焦點

  • 華為超算沸騰體 申威28nm超算晶片秒殺華為7nm超算晶片
    日前,媒體報導由華為1300萬億次高性能計算平臺在瀋陽落地,在航空工業氣動院(以下簡稱「氣動院」)投入使用。群裡有網友對這個話題討論,其實,用華為ARM處理器搭同構超算並不太合適,鐵流在這裡對持「厲害體」觀點的網友潑一盆冷水。
  • 華為員工來自哪些大學?華為校招35所高校名單
    下面為大家挑選幾所其中比較典型的高校進行介紹: 1、電子科技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簡稱「電子科大」、「成電」,建立於1956年,坐落在四川成都,是由交通大學(現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華南工學院(現華南理工)三大名校的電訊工程相關專業合併而成,和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合稱
  • 本科生年薪超12萬,華為、騰訊都來「搶人」,電子科大超硬核!
    其中,華為技術有限公司、騰訊控股有限公司等受到本科生的青睞,連續三年進入就業人數前十單位名單。畢業生薪資水平學校2019屆本科生的薪酬水平進一步提高,專業對口度、就業滿意度高,畢業生就業情況總體良好。國內升學2019屆畢業生中有2128人國內升學。本科生國內升學2060人(在本科生中佔45.33%),其中,到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及科研院所深造的比例為99.08%;留本校讀研的佔70.10%。2019屆畢業生最喜愛的熱門高校有:2.
  • 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出爐,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
    「知識改變命運」這句話在我國的教育理念中很流行,很多學生為了能夠改變命運,努力學習通過考上好的大學提升學歷。而且為了在未來有更好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會選擇考研,為自己爭取更多的機會。那麼我國有哪些不錯的研究生院校呢?今天就帶大家看看29所研究生大學排名,國科大超清華北大,中國科大尷尬了!
  • 「走進溪村」2020超算中國高峰論壇舉行,開啟融合智算雲新時代
    來源:時刻頭條12月5日,「走進溪村」2020超算中國高峰論壇(華為站)成功舉行。在科技部指導下,本次高峰論壇由CCF高專委、華為雲、鵬城實驗室聯合舉辦,以「新基建、新超算、新經濟開啟融合智算雲的新時代」 為主題,旨在新基建背景下,基於超算、雲,AI、HPC、大數據等新興數位技術融合,碰撞出「政產學研用」相結合的思辨創新。從而助力更多行業獨角獸的孵化,賦能千行百業,真正推動科技進入企業場景的轉型升級。
  • 中國科大超算鴻雁隊再奪PAC大賽冠軍
    由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安虹教授指導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超算鴻雁隊再次奪得優化組冠軍,並獲得應用組的銅獎和人工智慧組的並行基金獎。中國科大超算鴻雁隊自首屆PAC大賽舉辦以來,共組織了10支隊伍參加PAC大賽,並全部獲獎,共取得4金2銀2銅,以及一個「最具商業潛力獎」和一個「並行基金獎」,體現了學生們在高性能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慧交叉研究領域,在計算方法、模型與算法、並行計算機系統及軟體實現等相關技術領域的綜合素質,充分展示了中國科大在計算機基礎教育和交叉學科領域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方面的領先優勢
  • 華為姜濤:持續投入計算產業生態建設,共贏多樣性計算新時代
    其間,華為計算產品線副總裁姜濤也在大會主論壇上帶來了《共贏多樣性計算新時代》的主題報告,分享華為在多樣性計算時代的布局,呼籲大家共同建設計算產業新生態。    協同創新需要共贏的生態系統,華為使能合作夥伴    姜濤指出,協同創新意味著需要一個共贏的生態系統,華為在2019年發布了「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合作夥伴」的計算戰略,硬體開放踐行合作夥伴優先,主導基礎軟體開源,使能合作夥伴商業發行,推動主流開源項目原生支持多樣性計算。全方位使能合作夥伴、開發者與高校,繁榮計算產業生態。
  • 量子計算機「九章」問世:冷眼與嘲笑中,中國超算起步了
    銀河系列超算的迭代和打磨,也為即將到來的「跳躍」積蓄了足夠的力量。2009年,國防科大正式對外公開了新一代千萬億次級超級計算機。由於引入了天津的投資,將面向民用領域開放服務。這臺原有規劃中的第六代銀河超算,在「天津」與「銀河」中各取一字,演變為全新的「天河」系列主機。
  • 科大訊飛有哪些子公司_網友中的科大訊飛怎麼樣
    訊飛教育包含以下子公司:合肥科大訊飛教育發展有限公司、蘇州科大訊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蘇州科大訊飛職業培訓學校、蘇州工業園區科大訊飛教育培訓中心。 訊飛教育的定位是高校計算機教育改革諮詢服務和應用人才培養服務提供商,主要業務包含:高校師資培養、高校人才培養體系改革優化諮詢服務實施、IT人才培養服務以及IT專業核心課程、最新技術應用課程、綜合素養課程等多層次教學資源產品服務提供等。
  • 中國未來發展潛力十大高校,優秀青年領軍人才鑄就未來希望之光
    中國青年人才十大高校青年人才十大高校和高端領軍人才十大高校重合2017年中國高校開啟雙一流高校建設,加上新一輪的學科評定,讓很多老牌高校遭遇滑鐵盧,有的老牌高校雙一流學科數量少,學科評定中,甚至沒有A+
  • 香港科大今年內地招生預計面試分數線超重點線60分
    圖為:香港科大招生負責人在接熱線(記者嚴斯林攝)楚天金報訊(記者郭會橋 實習生韓倩雲)16日晚,香港科技大學內地招生負責人陳杏妮老師做客最熱的話題集中在香港科大面試和往年的「面試分數線」。報香港科大與考內地高校不衝突2012年,香港科技大學計劃招收約150名內地新生,在湖北等省沒有分省名額,而是按照學生的高考成績和面試成績綜合排名。不少家長諮詢:報考香港科大,和內地高考錄取是否衝突?「香港科大屬於獨立招生,報考該校與報考內地高校不衝突。」陳杏妮解釋,報考香港科大意味著考生多了一次機會。
  • 內地高校ESI新排名出爐,清北無緣榜首,華中科大排名使人意外
    我國擁有眾多的高校,這些高校之間一直都存在著很強的競爭關係,每年的高校排名榜是人們判斷一所高校實力的參考因素,但ESI也是一個重要的存在。大家都知道,ESI是一個分析評價科學績效和發展趨勢的工具,裡面收錄的都是全球各大高校發表的學術期刊,涵蓋了22個學科,也可以說記錄了各大高校在科研上取得的重大成果。
  • 南科大尖端超算助多學科應用性能創新高
    【IT168 資訊】近日,浪潮為南方科技大學(以下簡稱南科大)量身打造的超300萬億次超級計算機投入試運營,為如何實現高校的多學科、多應用的複雜超算系統構建給出了一種有效的解決方案。
  • 300所高校保研率排行榜出爐!清華北大超55%,有高校1%
    ,這三所高校都是中國科學院旗下的大學,尤其是上科大,短短幾年內竟然超越了交大、哈工大等C9名校,可謂實力強勁。讓人略感意外的是浙江大學,保研率為25.7%,排名為18,是C9成員和「華東五校」中最低的。 在300餘所高校中,保研率最低的高校僅1%,就是河北經貿大學,也有廣州大學、廣東海洋大學等高校保研率都在2%以下,與清華北大高達55%以上的保研率,最高相差55倍以上。
  • 中科院打造最強高校陣容,實力或超清華北大
    至此,中科院已在合肥、北京、上海和深圳四地建設大學,加上中科大在蘇州建設新校區,以及在廣州、杭州、南京等城市的科研和園區,中科院系統的高校實力大增,將有趕超「清華+北大」的趨勢。 在中科院系統的四所大學中,大家最熟悉的無疑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這所創辦於1958年的高校,1970遷至合肥
  • 清華人物:三代清華人撐起中國超算的半壁江山,成為世界TOP2
    我國在1983年,國防科大研發出了銀河巨型機,是我國第一臺運算超1億次的巨型機,也是世界上除了美國和日本之外,第三個國家研製成功。這是第一臺不在美國運行的TOP10超算。在2009年,國防科大的「天河一號」研發成功,這是世界上除了美國之外,第二個國家研發成功千萬億次運算的超級計算機。在2009年,天河一號在世界上排第5名,2010年,改進版的天河一號排第一名,曙光的超算則排第三。這個結果讓歐美日都非常吃驚,感受到了中國的壓力。
  • 廣東科技學院攜手華為、訊方共建華為ICT學院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
    華為ICT產業學院將以廣東科技學院計算機學院2019級學生作為選錄生源,選錄不少於150人組建成為首屆培養對象,從2021年9月開始實施校企共同培養。廣東省教育廳高教處姜琳處長在講話中介紹了廣東高校產業學院建設發展的現狀,指出廣東的產業學院建設在質量上和數量上都在全國處於領先地位。
  • 天河二號世界超算五連冠:能讓天氣預報更精準!
    這是「天河二號」自2013年6月問世以來,連續5次位居世界超算500強榜首。國際超級計算機TOP500組織是發布全球已安裝的超級計算機性能排名的權威機構,以系統的實測速度(Linpack測試值)為基準進行排名,每年發布兩次。位居排行榜首位的超級計算機,代表了世界超算的頂尖水平。
  • 2020中國計算機教育大會,以「智能基座」構築高校計算人才生態
    上海交通大學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教授、副系主任梁曉嶢博士以及華為雲主任研究員常建龍分別對《華為昇騰AI處理器在本科生教學課程中的實踐》和《視覺預訓練大模型的探索與實踐》情況進行了全方位的講解。北京郵電大學計算機學院(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教授,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戴志濤以《新工科背景下的計算機體系結構課程群(華為鯤鵬)教學改革》為主題發表了演講。
  • 中科院官網默認的高校排名,清華北大是目標,科大比院大地位高!
    ,然而中科院院大的官網卻默默地根據中國高校的實力,給中國高校做了排名,高校網站下拉菜單具體排名情況如下:1、清華大學,2、北京大學,3、中科大,4、國科大、5、浙江大學、6、上海交通大學、7、南京大學、8、復旦大學、9、中山大學、10、華中科技大學、11、武漢大學、12、上海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