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宇宙中唯一有意識的生物?

2020-10-09 利維坦

© Vocal

利維坦按:

愛因斯坦曾在散步的時候問年輕的物理學家亞伯拉罕·派斯(Abraham Pais):月亮只有在我們看它的時候它才存在嗎?這個問題涉及到量子力學中的觀測和退相干的觀念,即如何把太陽光照射到月亮表面的光子理解為退相干的媒介——「環境」無時無刻不在測量月亮

(即使你沒有看月亮的時候)。

拋開這種理論不談,我們腦中估計都會有一種十分樸素的直覺:眼前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嗎?如何定義這種真實?

「唯我論」的部分觀點會引申出哲學殭屍問題:雖然前者並不必然否定自我以外物質的存在,但信奉它的人對於其他人是否具有意志/精神持高度懷疑,即便他們看起來有血有肉,說著同一種語言。當然,從字面意義上,「你永遠無法真正理解另外一個人」的表述是沒有問題的,畢竟,所謂的感同身受其實也只是變向的以己推人的想像和猜測罷了。

歌單陸續更新中

在蝦米、網易雲、QQ音樂上搜索

【利維坦歌單】即可獲取

這是人類生活的核心困境——要比痛苦和死亡更加緊迫、更有爭議,也更不可避免。多年以來,我一直在和學生叨念這個問題。毫無疑問,在這段由疫情主導的時期,這個困境帶給我們的困擾有增無減。哲學家們稱它為他心問題(他人心靈問題),我則更傾向於稱其為唯我論問題

從技術角度上說,唯我論是懷疑論的一種極端形式,是一種完全瘋狂且無可辯駁的想法。唯我論認為,你是唯一一個有意識的生物。宇宙在你擁有知覺的那一刻起出現,在你死亡的那一刻消失。這個論題雖然看似瘋狂,但其基礎卻是一個殘酷的現實:我們每個人都禁錮在主觀意識的牢籠之中即便是我們最親密的交流行為也可以通過雲視頻軟體實現。

© The Brain Bank North West

只要你醒著,就能直接體驗到自己的心靈,卻只能通過一些間接手段推測出他人心靈的存在。他人似乎和你一樣,擁有有意識的知覺、情感、記憶、意圖,但你不能肯定他們的確如此。你可以通過我的行為和語言(包括你在這裡讀到的文字)猜測我眼中的世界,但你無法獲取我內心世界的第一手資料。就你掌握的信息來說,我或許也可能是一個沒有心智的機器人。

自然選擇賦予了我們一種叫作「心智理論」的能力——一種憑直覺感知他人情感和意圖的能力。然而,我們同時還有一種互相欺騙的反傾向,並且也擔心自己受騙。最極端的欺騙就是你假裝有意識,而實際上卻沒有。

唯我論問題阻礙了我們試圖解釋意識的努力。在意識是什麼以及意識如何產生這兩個問題上,科學家和哲學家提出了無數互相矛盾的假說。泛靈主義者則認為,所有生物,甚至是非生命物質——哪怕是一個質子!——都擁有意識。而鐵桿物質主義者則截然相反地(並且也是固執地)認為,即便是人類,也不是人人都有意識。

唯我論問題讓我們無法證明或證偽上述這些以及其他一些論斷。我連你是不是有意識都無法肯定,更不用說水母、性愛機器人和門把手了。神經科學家克裡斯多弗·科赫(Christof Koch)提出了一種叫作「意識計」的概念,這種設備能夠像溫度計測量溫度那樣測量意識。只要我們還沒能構建出這樣的設備,意識理論就永遠只能在純推測領域內徘徊。

(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to-make-a-consciousness-meter/)

然而,唯我論問題遠不止是一個技術性哲學問題。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都有一種孤獨感,而唯我論正是一種雖然偏執卻可以理解的回應。即便你認為理智的立場應該是拒絕唯我論,但從情感上說,無論何時你感到與他人疏遠,無論何時你直面這樣一個事實:你永遠也無法了解、真正了解另一個人,同時別人也永遠無法真正了解你,你都能感受到唯我論的存在。

宗教是回應唯我論的一種方式。我們的祖先構想出了一個見證我們內心恐懼和欲望的超自然實體。無論我們感到多孤單,無論我們與人類同伴多疏遠,上帝總是在那兒注視著我們。他看透了我們的靈魂,看到了我們最為私密的自己,並且無論怎樣他都愛著我們。這樣想確實棒極了。

我們還可以把藝術看作克服唯我論的嘗試。藝術家、音樂家、詩人、小說家總是說,「這就是我的人生感悟」或者「這或許就是他的人生感悟」。藝術幫助我們想像黑人婦女試圖把自己的孩子從奴隸制度中解救出來時的心境,又或者猶太廣告推銷員在都柏林閒逛,想著妻子有沒有欺騙自己時的心緒。然而,想像並非了解

《我想結束這一切》海報。© 豆瓣電影

我最喜歡的一些藝術作品就深入探討了唯我論問題。查理·考夫曼(Charlie Kaufman)在《我想結束這一切》(I’m thinking of ending things)以及之前的電影,還有最新小說《螞蟻》(Antkind)中把他人描繪成精神失常主角的投影。毫無疑問,考夫曼希望通過發洩焦慮幫助我們和他自己克服唯我論問題,但我發現他的編劇作品太有煽動性了。

理想狀態下,讓我們產生了超越唯我論問題的幻覺。當愛出現時,你覺得自己真的由內而外地了解了某個人,而對方也同樣了解你。在令人愉悅的性愛時刻或是平平淡淡的相伴時刻——比如你倆一起吃著匹薩,看著《沉默的天使》(The Alienist)的時候——你們二人融為一體,橫亙在你們之間的障礙似乎消失了。

然而,你的戀人總會消失、會欺騙、會背叛。或者,變化沒有那麼劇烈,只是出現了一些微妙的生物認知方面的轉變。她輕輕咬下匹薩時,你看著她,然後想著:這個奇怪的生物是誰,是什麼?於是,唯我論問題又出現了,而且比之前更加令人痛苦、令人窒息。

雪上加霜的是,除了他心問題之外,我們自己的心靈也有問題。就像進化心理學家羅伯特·特裡弗斯(Robert Trivers)指出的那樣,我們欺騙起自己來,一點也不比欺騙別人差。這個暗黑真相的一個直接推論就是,我們對自己的了解甚至還不如對別人的了解。

維根斯坦(Wittgenstein)說,就算獅子可以講話,我們也理解不了。我懷疑,埋藏在我們內心最深處的那個自我也同樣如此。如果你能偷聽自己的潛意識,聽到的也只不過是咕噥、低吼和呻吟——或者可能是原始機器編碼數據在通道間傳輸時發出的高音嘯叫。

科塔爾幻覺是一種極為罕見的神經精神疾病,會影響患病者的正常思維方式。通常患者會認為他已經死了,他的血液或器官已經被清除,或者正在慢慢分解。在極少數情況下,患有這種疾病的人也認為自己是不朽的。許多自稱吸血鬼或殭屍的人實際上是這種情況的受害者。© All That's Interesting

對那些患有精神疾病的人來說,唯我論可以生動得可怕。卡普格拉症候群(Capgras syndrome,替身症候群)患者總是會覺得自己的摯愛被一模一樣的替身代替了。如果你有科塔爾錯覺(Cotard’s delusion),也就是行屍症候群,就會確信自己死了。現實感喪失則是一種常見得多的症狀,它會讓一切——你、別人以及整個現實——都變得奇怪、虛假、像是模擬出來的。

我在整個青年時期一直都遭受著現實感缺失的困擾,一大症狀就是自我誘導。高中和朋友們一起玩鬧時,我總覺得這樣做很有趣:深呼吸,屏住呼吸,然後讓別人按壓我的胸部,直到我昏死過去。醒來後,我就認不出夥伴們了,他們就像是在嘲笑我的惡魔。這種可怕感覺逐漸消散後的幾周內,我仍舊感覺一切都那樣不真實,就好像我身在一部恐怖電影裡一樣。

如果那些深受這類所謂錯覺折磨的人實際上能看清現實呢?佛教的無我論認為,自我其實並不存在。當你試圖認識自己的本質,試圖抓住它時,它就會從你的指尖溜走。

© Owlcation

我們想出了一些培養自我認知、消除焦慮的方法,比如冥想和心理療法。不過,我覺得這些行為只不過是某種形式的自我洗腦。我們冥想或者見心理治療師時,其實並沒有在解決唯我論問題。我們只是在訓練自己無視它,抑制它所引發的恐懼感和絕望感。

我們還虛構了一些唯我論問題消失的神秘地點。在那裡,我們超越了孤獨,與他人融合成一個整體。我們稱這些地方為天堂、涅槃、奇點。然而,唯我論是一個我們無法逃脫的洞穴——除非假裝它並不存在。要麼就乾脆直接面對,這是查理·考夫曼採取的方式。知道我們處在這樣一個洞穴中,或許就離逃脫不遠了。

可以想像,技術能把我們從唯我論問題的桎梏中解脫出來。克裡斯多弗·科赫認為,我們所有人都應該在大腦中植入Wifi,這樣我們就能通過一種高科技傳心術將彼此的心靈融合在一起。哲學家科林·麥吉恩(Colin McGinn)提出了一種涉及「大腦拼接」的技術,也就是使你我大腦中的信息互相傳遞。

(blogs.scientificamerican.com/cross-check/a-modest-proposal-for-solving-the-solipsism-problem/)

然而,我們真的想要逃脫主觀自我的牢籠嗎?《星際迷航:下一代》(Star Trek: The Next Generation)中的反派,博格人,就是一群經技術強化的類人生物,它們已經融合成了一個巨大的元實體。博格人的成員已經失去了彼此之間的獨立性,因此也就失去了各自的個性。它們遇到普通人類時,只會以一種單調到可怕的聲調低聲咕噥:「你們會被同化。抵抗只是徒勞。」

© Syfy Wire

對我來說,孤獨雖然難以忍受,但我不想被同化。如果說唯我論令我深受困擾,那「一體論」同樣如此,一個如此完整的統一體會吞噬我微不足道的自我。或許,在這個怪異又孤寂的時期,應對唯我論問題的最佳方式,就是想像一個唯我論已經消失了的世界。

文/John Horgan

譯/喬琦

校對/兔子的凌波微步

原文/www.scientificamerican.com/article/how-do-i-know-im-not-the-only-conscious-being-in-the-universe/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喬琦在利維坦發布

文章僅為作者觀點,未必代表利維坦立場

投稿郵箱:wumiaotrends@163.com

相關焦點

  • 「意識」—宇宙中最神奇的東西
    那可以從事物的發展中尋找規律。 你可以從自己過去的失敗中總結經驗。 從而更好的主觀能動地服務未來,改變未來,改變宇宙的世界。俄羅斯科學家卡爾達紹夫建議將宇宙文明分為行星文明、恆星文明和星際文明三個階段。 隨著人類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真正的進入星際文明,宇宙的各種秘密被破譯了。 那時人類的意識真的成為徵服宇宙的強大存在。
  • 超級自我意識?人類的心中有七種宇宙,哪一種宇宙符合你的認知
    前言‍玻爾茲曼大腦經過百億年的進化,形成了宇宙中唯一的超級自我意識,它操控著宇宙,觀測著宇宙之外!那麼宇宙之外到底是什麼,每個人心中的宇宙又是什麼樣子,哪一種更符合我們的認知呢?,你沒猜錯,就是吹泡泡產生的泡泡,一個泡泡代表了一個宇宙,宇宙大爆炸之後,形成了多個空間,每個空間都會是一個宇宙,並且泡泡內部可能也有泡泡的存在,也就是說泡泡是無限的,你在移動時,其他的泡泡也在移動,因此你出不去宇宙界限。
  • 意識是宇宙唯一普遍的存在,如人於空氣、魚兒於水
    「宇宙的意識網」讓我們意識到,意識充斥於宇宙,意識是宇宙中唯一普遍的存在,意識是構成宇宙的基本元素。因此,不止是生命,每一物質,每一微粒都具有意識,或者說都是由意識構成的。量子物理證實:萬物皆有意識。所謂的物質、構成物質的粒子都是意識的起用之相,都是意識波動的結果,這就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也可以這樣說,意識是「體」,物質是「用」。
  •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意識是什麼?人的意識是從無到有,還是永恆存在於宇宙中的? 記得小時候學習哲學,一直對物質和意識這兩個概念弄不清。哲學書上總會有這麼一句話:「物質是意識的基礎,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應。」對於物質,大家都很清楚,那就是我們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也就是自然界中的任何真實存在的物品。
  • 《宇宙中的哲學原理》-【物質和意識產生·存在·消亡的方式】
    ,完全空白,時間和空間是宇宙的兩大要素,時間是唯一的,空間也是唯一的,所以宇宙也是唯一的。如物質世界的:太陽系與其他星系,質量體與能量體,人與人外意識物,地球與月亮,有機物與無機物,生物與非生物等等。如意識世界的:愛與恨,幸福與悲傷,禍與福,對與錯,絕對與相對,政治制度方面的執政黨和非執政黨,經濟方面的公有制與私有制等等。
  • 浩瀚宇宙|六個問題,六大宇宙未解之謎!生命、意識到底是什麼
    宇宙是我們所知道的所有,包括所有我們能碰觸到的、感受到的、到知道的、測量的以及探測到的東西。諸如有一切生物,星球,行星,銀河,塵雲,光,甚至是時間,但它是唯一的宇宙嗎?越來越多的物理學家認為或許還有其它的宇宙可能以泡沫或者膜的形狀存在。事實上在科學家提出的「多元宇宙」理論中可能存在著無數的宇宙。
  • 高維意識:宇宙的律動、萬物的律動、你的律動
    我們的宇宙處於不斷地擴張狀態。行星、恆星、星系之間的距離每一刻都在拉大。宇宙在無限地膨脹與擴張。在其內的萬事萬物也都在擴張,或者說、因為萬事萬物的膨脹與擴張,宇宙被不斷地撐開了、一直在膨脹中。觀其微、知其大;見其外、了其內。如果你知曉神聖幾何的話,你便會知道所有的規律存在於萬事萬物。
  • 意識在宇宙中是怎樣存在的?又如何產生聯繫?
    有一點可以肯定我們人類意識的存在,肯定跟宇宙是有一些必然的聯繫,或許我們解開人類意識就能夠解開宇宙的很多奧秘,神奇的宇宙之中,可是存在著很多的未解之謎,這跟我們人類歷史或許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有科學家甚至提出了我們人類地球或許只是存在於宇宙的意識之中,這聽起來是不是讓人感覺非常的不可思議,但這或許真的是存在的。
  • 人類意識是宇宙第一意識?意識能否讓人類更長壽?更有意義?
    一,什麼叫意識?答:本人認為,對意識的理解,可以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向去分析解答。所謂狹義層面,就是具備生物特性包括病毒、單細胞、動物和植物等,對有形和無形空間包括自我信息的有意和無意的聯繫和反饋。UFO是最有說服力也最值得相信,也最值得探究的意識事件。七,意識能否改變或掌控浩瀚無邊的宇宙命運?答:當能動意識逐漸探究了萬物基礎意識的本質的時候,我相信能動意識就能掌控宇宙的命運。八,意識是否也在不斷進化?答,意識之間不斷地在運動和相互演化。如果人類的意識是宇宙的第一意識,那麼人類意識的前途很危險也很有挑戰性。
  • 我們人類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生物嗎?
    我們人類是宇宙中唯一存在的生物嗎?這個問題和人類本身一樣古老。經歷了幾千年,人們把目光轉向星空,並且疑惑宇宙中是否存在著其他像人類一樣的生物。那些生物是否和我們相似?它們是否存在於太陽系或銀河系的其他地方?直到1992年第一顆系外行星被發現,人們才確定太陽系外存在著其他行星。
  • 有些人認為宇宙是有意識的生命體,地球生物只是有形體的意識生物
    天文學家告訴我們,即便是我們如此巨大的銀河系,它只不過是一個超級星系集團中微不足道的一個點,而這個超級星系集團在我們可觀測宇宙的尺度內甚至小到看不見!宇宙是有意識的生命體  有些人認為,這種說話過於荒謬。事實上,這並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猜測,而是經過研究和觀察得出的結論。  第一個認為宇宙是一個機體的人是希臘哲學家Anaxagoras,但是宇宙作為一種活的有機體的想法主要是由柏拉圖提出的。
  • 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稀有地球假說出現
    人類存在至今已經有幾百萬年的歷史,但是卻始終未能尋找到外星人的蹤跡,難道外星人真的不存在嗎?又或者人類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生物?當人們有了這樣的想法時,稀有地球假說出現了,此假說中認為:宇宙如果誕生生命,這個過程不會如同人類想的一般簡單,而人類文明很可能就是宇宙中唯一的智慧文明!
  • 人類意識加工對我們認識宇宙的影響
    (詳細內容,請參考《空間慣性》一文)整個宇宙中的實在都在持續地不斷地上演:實在間產生空間衝突、各自空間分布規律改變、本次衝突化解的衝突過程。用通俗的話就是,實在間不斷發生碰撞。這種碰撞是實在間實打實的碰撞,是實在間唯一的相互作用或聯繫,也是宇宙中唯一的直接作用。
  • 有科學家認為生命是宇宙的基礎,而個體意識在某種意義上是永存的
    因為人類自以為無比廣闊的可見宇宙只不過是整個宇宙的冰山一角,而銀河系所屬的星系團在可見宇宙中更是微不足道的,而銀河系在這個星系團中只不過是一個小傢伙,而太陽系只是銀河系懸臂上的以小堆物質,而地球則是太陽系中普通得很的一顆行星,而作為生命的我們更是這顆星球上無法體現的一個小點。這樣來看,就整個宇宙而言,生命的確是微不足道的,生命的存在與否似乎對於整個宇宙來說一點也不重要,基本上沒有任何的影響。
  • 所謂的「靈感」,或來自宇宙中漂浮著的無數意識碎片
    人類在探索生命起源的進程中,也一直在探索著意識的起源。釋家有言,萬物皆有意識,無論有生命的宇宙萬物,還是看似無生命的宇宙萬物。「意識」究竟是什麼?能否被創造?古往今來,似乎沒人能說得清楚。然而,科學家在探索生命的進程中,越來越發現意識的重要性。尤其量子科學的興起,更讓科學家意識到了「意識」的重要作用。
  • 在整個宇宙中,生命的誕生並不容易,碳基生命是否是唯一?
    在整個宇宙中,生命的誕生並不容易,碳基生命是否是唯一?宇宙浩渺,從現有我們地球上的跡象來看,人們經常會懷疑是否有外星文明曾經來訪過我們的地球。因為整個宇宙讓我們很難相信,地球會是當中唯一有生命和智慧文明的星球,僅僅在銀河系中就多達2000多億顆行星。其中甚至有很多與地球擁有相似環境的天體,但是因為目前科技的限制,以及宇宙實在太過浩瀚,加上我們每個星球之間距離過於遙遠,很難進行有效的探索。所以,處於宇宙一隅的我們也至今沒有探訪到外星文明。但是,雖然在整個宇宙當中,生命的誕生並不容易,讓我們也會不禁思考一個問題,碳基生命是否是唯一呢。
  • 道瑞訊息:意識單元與粒子宇宙
    現在,正如你們已經發現的那樣,你們的行星泡泡在不斷膨脹,因為在整個粒子宇宙中的任何東西都不會停止。甚至整個粒子宇宙,也永遠不會停止擴張。這個意識單元,就是你們在夢中和物質宇宙之內形成的所有其他「東西」,都出自這個基本單元。這個由未加工的「思想」能量形成的意識單元,是「覺知」形式的基礎,是你們粒子宇宙所利用的,叫做意識的基礎。
  • 科學怪人大蛇丸,火影中唯一一個四維宇宙的超神生物?
    蛇叔在火影中一直都算是一個奇葩的存在,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身他就是一個天才忍者,而且對忍術的執著程度也是不亞於任何人,如果他苦苦鑽研忍術,好好的修煉三代降低他的本領,這可就是穩穩的下一任火影呀!可是蛇叔偏偏不這麼幹,明明可以靠實力稱霸天下,非要搞科學去尋求長生不老!
  • 人死後意識不會消滅,意識會穿越進入多重宇宙
    這個問題相信所有人都想知道答案,在我們的理念中,我們人類死後,就只會化作一攤「粉末」,幾乎所有人都認為,人死了就什麼都沒了,什麼都不存在了。一直以來的科學告訴我們,靈魂是不存在的,也沒有天堂、地獄、輪迴!然而最近有科學家猜想,人類在我們的世界死亡了,但生命不會消失,會在另一個宇宙繼續生存下去!這個言論雖然個人不是很相信,畢竟理論並不代表科學,因為還無法證明。
  • 你還相信宇宙大爆炸理論嗎?還是更加相信意識創造真實?
    最近讀了美國科學家羅伯特.蘭札和天文學家鮑勃.伯曼的《生物中心主義》一書,使我對宇宙大爆炸理論產生了懷疑,更加相信生命和意識才是理解宇宙真實本質的關鍵。書中寫道,如果大爆炸的強度再多出一百萬分之一,它就會極快地衝出銀河系,並且不會產生生命。如果強大的核力減少2%,原子核就不會聚集起來,那麼普通的氫就是宇宙中僅有的一種原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