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看不懂?他畫都不知咋回事!

2021-01-10 騰訊網

今天我們要介紹的

是一位不一樣的藝術家

他在藝術界是難以被歸類的

甚至藝術史也曾刻意將其遺忘

但他的作品影響了眾多科學家

音樂人 導演 甚至還有一些遊戲

莫裡茨·科內利斯·埃舍爾

(Maurits Cornelis Esche)

荷蘭

插畫家

埃舍爾當時身處

歐洲的動蕩年代

也是歐洲大師頻現的時代

如畢卡索 莫迪利亞尼 席勒

這些大師都是出現在這段時期

難道是因為這些有大師的光芒

將其掩蓋了嗎?

還是他的作品

真的就是無法評定?

埃舍爾逝世於 1972 年

他的個性和作品都很平和

不是梵·高式的悲情藝術家

也沒有畢卡索在世時的風光

埃舍爾繪畫的特徵在於利用空間扭曲與正負形轉化來造成視錯覺。20 世紀以前的很多繪畫都是在二維平面上構造三維的空間效果,從而讓觀者產生「身臨其境」、達到「欺騙眼睛」的效果,繪畫如同照相式的描摹,這類繪畫可以被稱為再現性繪畫。當我們面對這些繪畫時,可以不假思索地識別出畫中畫的是盤子、杯子等等。而埃舍爾的畫破壞的正是我們對再現的簡單認識

//

作品賞析

《觀景樓》

這是是埃舍爾的代表作品之一

乍一看 畫面和諧而靜謐

仔細看的話你會發現

觀景樓的二層和三層

竟然一個是縱向 一個是橫向

並且支撐樓面的石柱也是交錯的

顯然 這在現實中是不可能存在的

更有意思的是處於畫面邊緣

左下角的男孩手中的

「玩具」——立方體

這也是一個不可能的立方體

這個立方體就是最早的

「不可能圖形」

這類圖形是人類視覺

對一個二維圖形進行

三維投射時形成的光學錯覺

它在三維空間中不可能存在

這類奇幻的且不可能場景

在埃舍爾作品中隨處可見

//

《升與降》

樓頂分別有兩隊教士

一路向上走 一路向下行

到底是誰升誰降很難判斷

也不需要做出判斷

因為他們最終都是

在相近的平面上打轉

這種視錯覺帶來的

感觀體驗令人著迷

只要站在他的作品前

每一幅都使人長久駐足

但埃舍爾又不只是

在塑造「不可能圖形」

他總是試圖在

不起眼的角落裡

注入自己的觀點

畫面左側的中間層

有一位悠閒的觀察者

在平靜地看著樓上發生的一切

而畫面下方坐在樓梯上的這一位

則仿佛是在等待更多的「打轉者」

//

《高與低》

埃舍爾這種詭異的空間布局

使得同時代的人稱他為「巫師」

埃舍爾的好友恩斯特說

自己曾連續好幾年

觀察石版畫《高與低》

越是投入 就越感覺怪異

而且有一種說不上的魔力

會把觀看這幅畫的人深深吸引住

甚至需要強迫自己不去看這幅畫

//

《瀑布》

這幅是埃舍爾最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

圖中瀑布會源源不斷落下

落下的水又逆流而上

荒唐至極但又會

讓你百看不膩

畫面下方還有一位

饒有興致的觀察者

似乎他沒發現什麼不對勁兒

此時他既是畫外的觀看者

也是埃舍爾自己

《紀念碑谷》的製作人曾說

正是埃舍爾的名作《瀑布》

給了他們靈感才製作出這款遊戲

//

《美洲鱷》

埃舍爾不僅是個藝術家

還是個哲學家

美洲鱷從封面上爬出來

轉了一個圈又爬回去了

這種二維到三維的反覆轉變

似乎在思考我們的宇宙空間

也似乎在問道:我們來自哪裡

我們又要往哪兒去?

//

《靜物和街景》

埃舍爾巧妙地將自己

書桌跟窗前的街景融合到了一起

我們的視線隨著彎曲的街道延伸至遠方

這到底是書桌還是遠方?

在某種意義上書=知識

書桌=學習知識的地方;

學習知識才能尋找詩和遠方

//

《騎士》

他的作品注入了太多理性

尤其是充滿了一些數學元素

所以曾遭到當時藝術界的排擠

也正因如此他的作品

在科學界引起了極大反響

因為不僅可以從他的畫中

看到對圖形 對稱 雙曲幾何

多面體 拓撲學等數學概念的形象表達

還可以從中體會到他那充滿哲學的思考精神

違背現實規律

超現實的場景

在埃舍爾的作品中

能十分自然和諧地展示

我想這就是埃舍爾的魔力

魔力還蔓延到了物理界

其中著名物理學家楊振寧

曾將埃舍爾的作品寫進了

他的著作《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

並且他的著作《基本粒子發現簡史》

封面便是《騎士》

《基本粒子發現簡史》封面

//

《手與反射球體》

1935年埃舍爾

開始迷戀球體

作品《手與反射球體》

是他透過水晶球的自畫像

此後我們常可以不時看見

水晶球在他的畫面上出現

水晶球的神秘似乎更加

給了埃舍爾魔幻的力量

手持水晶球的埃舍爾更像巫師了

//

《陽臺》

密集的建築被球形扭曲

而中間還有令人迷醉的大麻

這種視覺的變形會使你陷入迷幻狀態

如果你仔細觀看《陽臺》

畫面中央那個被放大的植物

大麻就會直接抓住你的視線

這時候你的大腦可能變得一片空白

你只想出神地盯著這個凸起的幻象

據說黑白反反差的效果更佳

//

《莫比烏斯環》Ⅰ

《莫比烏斯環》Ⅱ

這幅作品其實

靈感來源就是「莫比烏斯環」

埃舍爾對數學有種本能的理解

很多深奧的數學問題他都能領會

他還可以通過畫筆

將很多抽象的數學概念

賦予了更多靈魂和生命

很多數學教授都認為

埃舍爾的一些畫作

對教學上有很大的幫助

//

更多作品欣賞

電影《盜夢空間》中的某些情景

便是對埃舍爾大師的致敬

文章來源:美術生

相關焦點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能成為傳世名畫?專家:放大10倍看它眼睛
    老虎作為森林裡的百獸之王 ,在人們的印象裡一直都是十分有威嚴的 ,它的身上有著其他動物沒有的威武霸氣 。一直以來,有不少文學作家都將其作為自己的素材。我們也知道 ,想要讓畫作的栩栩如生 ,那勢必要體現出老虎的神韻,但曾經,有這麼一幅畫作 ,將老虎畫成了"病貓",卻被譽為傳奇名畫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卻被譽為傳世名畫,專家:放大10倍才是經典
    我們也知道 ,想要讓畫作的栩栩如生 ,那勢必要體現出老虎的神韻,但曾經,有這麼一幅畫作 ,將老虎畫成了"病貓",卻被譽為傳奇名畫 ,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 。大家紛紛疑惑 ,這樣的畫作怎麼能被收藏在故宮,還被譽為傳奇名畫 ?作為最出名的一幅畫作 ,卻讓很多人欣賞不了 ,大家都看不懂所要表達的意思 。
  • 他將老虎畫成「病貓」,為何卻成傳世名畫?
    歷史上的文人墨客,他們所畫的大多都是自然中的事物,或是梅蘭竹菊等具有風骨氣節的植物,或是磅礴的景色,當然還有像猛虎、龍一類的動物。說起猛虎,大家都知道,自古以來,我國民間就有崇尚老虎的習俗,人們覺得老虎是萬獸之王,也是力量和威嚴的象徵,因此老虎也是人們敬畏的對象,歷史上也有許多畫家畫過與虎有關的作品。
  • 浙大團隊原創專欄「每日中華名畫」上線學習強國
    有幸一睹名畫風採,卻不知如何欣賞?「每日中華名畫」欄目,本著學術為先的原則,在畫作的遴選與解讀、視頻的拍攝與製作等各個環節,都緊密結合中國繪畫本體的學術研究展開。在畫作的遴選與解讀方面,緊扣重要學術問題,從浩如煙海的作品中選出各類代表畫作,如「南北宗」、「院體畫」等問題,都在欄目視頻中有專題論述。
  • 奇葩美術館的名畫和貓:遠處與近處的哭聲,你聽見了哪個?
    再者,我感覺楊超越的表現非常真實,聽不懂就明確表達聽不懂,沒有不懂裝懂,這是一種坦誠。前不久,小編看了《奇葩說》有楊超越的第二期,就是那個著名的「美術館著火了,你是救畫還是救貓。」正方是主張救畫,反方主張救貓。傅首爾作為反方一辯,全場第一個發言的辯手,她的發言我並沒聽出有什麼特別的地方。
  • 購物小票上的世界名畫,是自學成才的他畫的,你認識幾幅畫呢?
    但是你見過把名畫復刻在超市裡的購物小票上的嗎?今天JIOJIO帶你去大開眼界一下!Michael2歲時便已經拿起畫筆,3歲時已經會畫透視結構。可以說,在他還不會寫字時,已經先學會畫畫;聽起來似乎就是大觸的人生了,但是小小年紀的他全憑自學,無師自通都是傳說,更不存在所謂天才,有的只是日復一日的堅持。
  • 梵谷又丟畫了!偷盜過程簡單粗暴到不敢信,盤點那些被偷過的悲催名畫
    盜賊是一個24歲的失業年輕人諾曼魯特,他在欣賞這幅畫時倍受感動,於是把這幅畫拿下來裝進塑膠袋帶出了博物館。幾分鐘後,他就被警察逮捕了。在審理時,魯特說他的作案動機是「想照著畫的樣子畫素描」。據說這幅畫容易被偷的一大原因是,尺寸大概是A4紙大小,剛好能裝進包裡帶走。不知幾度被盜的畫作,還是不是真身呢?
  • 名畫變贗品?達文西畫作存疑 俄富翁拍得假"宮女"
    被認為是達文西作品的《美麗公主》圖片來源:現代快報  中新網12月1日電(唐云云)近日,英國一位造假高手自曝,達文西畫作《美麗公主》其實是他近40年前偽造的作品。雖然其言論未必可信,但無疑為《美麗公主》的真假籠上了一層迷霧。  名畫價值不菲,卻容易出現摹本或贗品,又往往歷史久遠遺失可靠的考證依據。
  • 世界10大最值錢的名畫,第一估計高達20億元,實在看不懂
    9、《加歇醫生》 估價1.04億美元:這幅畫是梵谷1890年也就是自殺前的一個月為自己的醫生加歇畫的這幅肖像,被日本實業家齊藤良平買下,然後他去世後這幅畫就消失了。8、《阿德勒 布洛赫 鮑爾像》 估價1.35億美元:古斯塔夫·克利姆特是一位知名的象徵主義畫家,描畫的是當時最富有的女人費迪南德·布洛赫-鮑爾的妻子,這幅畫背景都是金色的,給人感覺很富貴,炫耀地位的象徵。
  • 他親手毀掉世界名畫,卻呼有趣,這路子很野!丨聚鎂Art0X
    他一門心思想的都是如何用刮刀毀掉一幅畫,這樣的思想其實與一位日本收藏家有點相似,這位收藏家叫做齊藤良平,是一位日本富商,曾經斥資10億買下兩幅世界級名畫,而且這兩幅畫都位於世界十大最貴名畫之列,但他卻聲稱去世前要燒掉這兩幅畫,而他去世後,這兩幅畫就徹底地消失了,至今沒有蹤影,其中就有梵谷的名作。他天生是個完美主義者,因此形成了一種非常適合他個性的超現實主義風格。
  • 創意|一隻肥貓惡搞了世界名畫,結果卻出乎意料的和諧,別人家的曬貓...
    可以說,繼加菲貓之後,這隻橘黃色的肥貓,是讓世界名畫頭疼的搗蛋精,卻是廣大網友的歡樂源泉。不信,就欣賞本期的「肥貓亂入名畫」系列吧,即便你是名畫迷,也只能被它氣笑!看不懂名畫?或許你只是缺一隻貓,看看別人家的曬貓方式!
  • 冷軍畫了把鋸子賣50萬,網友不懂,專家:放大十倍,看他刻了啥
    本文我們來為大家介紹冷軍老師一幅早期的作品,這幅作品畫的是一把鋸子。其實,冷軍的鋸子系列,一共畫了三把鋸子,而且每一把都賣的不錯。本文所講的這把鋸子,反而是賣的比較便宜的一把。大家不妨參照下圖。
  • 梵谷生日畫作被偷,這些被盜走的世界名畫,現在怎麼樣了?
    點擊上方 藍字 ▲ 關注 守藝派你將打開不一樣的藝術世界▼前日,是藝術家梵谷的生日戲劇性的是,當人們正在忙著悼念他的167歲誕辰時,他的一幅畫作《春天花園》卻被盜了梵 高 ▼(觀藝術百態,看芸芸眾象)前日,是藝術家梵谷的生日戲劇性的是,當人們正在忙著悼念他的167
  • 傳統神學科學是怎麼回事
    古人知道人體若沒能量啥功能都啟動不了。所以許多法門都必須得練出功。拿各國武警來說,他為何能一掌將磚頭石頭打斷?就因為體內功的能量密度越來越大,其硬度超過石頭或鐵,才能打斷。許多人可能一下就明白傳統神學怎麼回事了。他就是開發人體機器,啟動機器必須得有能量,所以年復一年的提高功力能量。當今科技用儀器看到他們輝光非常的大。《傳統神學科技多發達》傳統科學,那是神學科技,今天許多東西磚家們根本不懂,比如他們不懂脈絡穴位是道家修練人,通過天目看到的一樣。傳統科學全靠天目(醫學稱松果體)今天科技用顯微鏡。沒這個什麼也搞不成。
  • 他畫一個「四不像」賣1127萬,網友不懂,專家:放大10倍,看爪子
    齊白石以畫蝦聞名,而在它的畫作中,畫鼠僅次於畫蝦,很多人或許會好奇,畫什麼不好,為何偏偏要畫老鼠呢?這就要說到我們即將迎來的鼠年了,因為齊白石出生於1864年,同樣是屬鼠,因此對鼠有著偏愛也很正常,而在齊白石筆下,有著各種類型的老鼠,比如松鼠、田鼠、家鼠都是他的拿手畫,只不過在畫尋常老鼠看著活靈活現,但是畫松鼠卻令很多網友有些看不懂。
  • 美術這樣教,你家孩子也能畫出世界名畫
    來,現在給你們揭曉答案,上面的5副畫中,第一副畫、第三幅畫、第四幅畫都是孩子們的畫,而第二副則是藝術大師——荷蘭籍美國畫家Willem de Kooning的《那不勒斯的樹》,第五副德國的藝術教育家Hans Hoffman的作品《金蓮花》,你們都猜對了嗎?
  • 女畫家畫出一幅「鬼畫」,賣出三次都被退回,網友:越看越詭異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幅世界名畫似乎並不總是受到人們的喜愛。它幾經輾轉,竟然先後被三位畫家拋棄。1503至1517,蒙娜麗莎橫空出世。 人們往往更願意去欣賞蒙娜麗莎神秘的微笑,而不是站在這幅讓人倍感壓抑的畫面前接受裹挾。同樣是世界名畫,待遇卻如此不同。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人們對這幅《雨夜女郎》敬而遠之呢?
  • 科學網—兩幅「新月」畫
    後來有一位瘦谷先生看了豐先生的畫認為畫上畫的並不是新月,而是殘月,因為他記得幼時老師說過的話:新月是呈「鐮刀」形狀,而殘月的凹面正好與之相反,呈『C』之形狀(『C』是『殘』字拼音的字頭),他還稱豐先生就這樣犯了一個「美麗錯誤」。瘦谷的說法,當時贏得了許多人的讚賞,嘆服他的讀畫用心。
  • 解讀名畫背後:梵谷《向日葵》是藥引發的視黃症?
    每天早晨,他背著一根長棍麵包和一瓶礦泉水排隊入場,直到傍晚時分才離開。「那時沒有好的相機,只能靜靜地站著看。對理性的追求,對人文的關懷,對科學的執著,許多情愫浮上心頭。」多年後,上海交大醫學院副院長黃鋼教授依然對此津津樂道。他沒想到的是,十多年後的今天,他還要向這些名畫「搬救兵」,彌補當今醫學教育的缺失。去年冬天起,他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推出一門新課:「名畫中的醫學」。
  • 一生一定要知道的17幅世界名畫
    悠久的世界繪畫史,給我們留下了無數的藝術文化珍寶,周末了,小絳給大家盤點20幅你不得不知道的傳世名畫,以及它們背後的故事。如果你想提升審美情趣和藝術修養,搬好小板凳,看過來喲。1.《蒙娜麗莎》-達文西這個神秘女子應該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吧,在這幅作品中,畫中女子優雅端莊,露出微妙的笑容。對於這個神秘莫測的微笑,世人有著無數的解讀。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