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足不出戶飽覽中華名畫風採?
想了解中國畫的筆墨技法?
想探索古畫背後的逸聞趣事?
現在,你的這些夢想或許都能一鍵實現!
9月起
由浙大團隊精心打造的
「每日中華名畫」專欄
正式上線學習強國平臺
上自先秦、下迄清末
共計兩千餘年的丹青華彩
將以短視頻的形式在此呈現
力求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大眾介紹
一幅幅中華名畫珍品
讓文物「活」起來、「動」起來
而欄目所推出的系列中華名畫
均入編於由一群浙大人耗時15年
想盡千方百計、說盡千言萬語
走遍千山萬水、嘗盡千辛萬苦
編纂而成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
這一被譽為當前研究
中國藝術史的「百科全書」
據了解,欄目每天6:30左右
在學習強國平臺「學習」主頁
「推薦」欄目和學習積分默認頁面
「電視臺」「看文藝」欄目同時推出
對中華名畫感興趣的你
千萬別錯過了哦~
欄目還有諸多亮點
一起來看!
千年丹青,國寶再現。由浙江大學、浙江省文物局編纂出版的「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以下簡稱「大系」)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批准,多年來一直高度重視、持續關注,並多次作出重要批示的一項規模浩大、縱貫歷史、橫跨中外的國家級重大文化工程。
項目自2005年啟動,至今已歷時15年。15年來,團隊聯絡全球260餘家文博機構,搜集到12250餘件(套)中國歷代紙、絹(含帛、綾)、麻等材質的繪畫作品,其中國內藏品9000餘件(套),國外藏品3200餘件(套),許多作品都是長期深藏於海內外文博機構的國寶級文物。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收藏在博物館裡的文物、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遺產、書寫在古籍裡的文字都活起來。」為進一步推動「大系」成果轉化,讓更多人了解中國歷代繪畫精品,浙江大學在中宣部「學習強國」平臺的大力支持下,精心打造「每日中華名畫」專欄。專欄系列視頻由浙江大學藝術與考古學院城鄉創意發展研究中心監製。自先秦至清代的繪畫珍品將在此通過圖、文、音像並茂的短視頻形式展示,努力做到學術性、普及性、趣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讓尋常百姓也能看得懂、道得清。
有幸一睹名畫風採,卻不知如何欣賞?
別著急,關注「每日中華名畫」欄目,每天了解一點名畫鑑賞小知識!
中國歷代繪畫因其悠久的歷史、成熟的審美體系以及獨特的媒材與筆墨技法,在世界藝術史上獨樹一幟。「每日中華名畫」欄目,本著學術為先的原則,在畫作的遴選與解讀、視頻的拍攝與製作等各個環節,都緊密結合中國繪畫本體的學術研究展開。在畫作的遴選與解讀方面,緊扣重要學術問題,從浩如煙海的作品中選出各類代表畫作,如「南北宗」、「院體畫」等問題,都在欄目視頻中有專題論述。
而在解讀單幅畫作時,力求以最精煉的表述,將畫作置於藝術史的大脈絡當中,鉤沉其歷史與學術價值。在展現中國畫的媒材與技法方面,欄目涉及筆、墨、紙、硯、顏料等的介紹,並重點強調各種皴法、描法等常見的筆墨技法,方便非繪畫相關專業的人士深入了解中國畫,明晰中國畫的本質與內核。
在突顯中國畫審美的獨特性方面,欄目著重強調了中國畫因文人的廣泛參與而最早形成成熟審美體系這個迥異於其他繪畫的特色。
沒有中國畫專業背景,擔心看不懂?
大可不必!
欄目遵循深入淺出的原則,從宏觀著眼,將畫作所蘊含的史學與美學等信息,以平實的語言傳遞給觀眾。對於畫作所涉及的文學、歷史、社會、風俗等知識,欄目亦加以介紹,引導觀眾展開發散性思考。如在談及唐畫的磅礴大氣與宋畫的精雅工細時,將其與唐風宋格的文學變遷聯繫來看,分析時代精神對於文藝作品的影響。再如介紹宋代風俗畫時,通過對畫中人物情態、日常用品、環境布置等方面的探究,追溯宋時普通民眾的生活情境與精神訴求,分析宋代風俗畫中的深切人文關懷。
除了筆墨技法、社會背景,名畫背後還有哪些有趣的故事呢?「每日中華名畫」專欄也將帶你一一解鎖。
古畫歷經千百年輾轉流傳,其間有無數的傳奇故事,「每日中華名畫」以簡潔的語言為觀眾一一解讀。例如原為一卷,後由於各種原因被分作四段,並長期流散四處的宋代佚名作品《仿周文矩宮中圖》,在「中國歷代繪畫大系」中「珠聯璧合」的一段佳話。
欄目還通過細緻解讀畫面,為觀眾展示隱藏的逸聞趣事,找尋埋藏於畫面中的「密碼」。例如被列為中國禁止出境展覽文物的《千裡江山圖》,作者王希孟得宋徽宗親授,繪成《千裡江山圖》的故事。
與中國歷代繪畫的高度概括與精妙布局相似,「每日中華名畫」在視頻製作方面,也力求精益求精,通過畫面切換、細節展示以及配音配樂等細節,呈現藝術性的展示效果,最大限度地配合畫作本身的風貌與氣質。
目前,
「學習強國」已連續推出
30多期「每日中華名畫」視頻,
得到了廣泛的肯定,
單個最高點擊量突破了56萬。
下一步,製作團隊還將及時
總結、分析,嚴把質量關,
為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多發聲、多出成果、多作貢獻。
觀看方式一
搜索「每日中華名畫」——
點擊專題「每日中華名畫」
觀看方式二
打開「學習」主頁
點擊「推薦」專欄
下拉可看到「每日中華名畫」
趕快打開學習強國
一睹「國寶級」名畫的風採吧~
文字記者:李靈
視頻來源:「每日中華名畫」欄目製作組
本文編輯:浙江大學融媒體中心學生記者團 周龍珠
責任編輯:周亦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