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7 14: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雲主機,
可24小時在線使用,
居家學習、辦公也能順利搞科研?
希望科研相關事務能線上辦理,
流程效率再升級,
為科研「再鬆綁」釋放新活力?
期待最大限度利用資源,
實現線上線下聯動,
構建共建共享的科研生態?
……
這一切,我們努力為你實現!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了保證學校科研工作有序運行,保障「科研不下線」「創新不停止」,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聯合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圖書館啟動了「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
▲3月7日,見未來——「網上浙大」系列發布會之「研在浙大」發布會在浙大召開
「研在浙大」首先立足推動創新範式轉型,強化大數據、雲計算等方式在科研創新中的運用,推進線上線下科研相結合;其次變革科研組織形態,整合在線科研服務工具和科研創新大數據,推動項目在線策劃、凝練、團隊組建,實現項目全周期的網上運作與管理,從而減輕、鬆綁科研創新活動對場地、時間的依賴性,讓網上科研成為新常態。
關於「研在浙大」,
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
它要如何訪問?
主要有哪些功能板塊?
哪些信息化工具、資源已可使用,
哪些即將完善?
更多精彩內容,
一起繼續往下看!
「研在浙大」十問
01
什麼是研在浙大?
「研在浙大」是「網上浙大」的組成之一,對應「學在浙大」課程教學平臺,打通科研管理系統,提供科研團隊線上協同工具,整合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科研手段,構建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
網址:research.zju.edu.cn(需通過內網訪問,近期將不斷迭代更新,敬請期待)
02
發起單位是?
信息技術中心聯合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圖書館共同發起。
03
建設目的是什麼?
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從各方面為師生科研提供戰略協同和保障,釋放科研活力,用信息化手段為科研守好創新創造本心。
04
面向什麼群體?
浙大師生、科研團隊
05
如何進行保障?
在現有「網上浙大」布局基礎上,以雲計算、大數據、雲安全、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手段做好保障。
06
打通了哪些平臺壁壘?
打通了科研辦公網、科研服務網、校務服務網三大網站,匯集項目申報、經費管理、人事管理等多個系統。
07
會有什麼獲得感?
1.鬆綁的流程
整合了多個管理系統,打通了多個科研服務網站,線上走流程也不用跨站「跑路」。
2.集合的工具
將現有「網上浙大」科研的網絡環境和科研工具建設集合。
3.無限的協作
打破空間的限制,科研團隊在線上進行隨時的溝通和研討與資源分享。
4.共享的資源
結合團隊線下實驗室設備資源和線上學校內數據資源、平臺資源、雲資源,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共享利用率。
08
五大看板是什麼?
1.項目看板——開啟項目伊始
主要涉及項目申報、團隊整合等內容
2.人才看板——團隊管理與聯動
主要涉及個人主頁、通訊錄等內容
3.經費看板——經費管理與使用
主要涉及科研經費、合同、電子報銷等內容
4.成果看板——成果展示與轉化
主要涉及專利、論文、浙大學術圖譜等內容
5.資源看板——資源共享與利用
主要涉及浙大雲計算、圖書館資源等內容
09
已經可以使用的信息化工具、資源
1.登月計劃、朝陽計劃:我校科研團隊、學生均可免費申請雲主機,可用於進行數據交換以及科學計算等服務。
2.MATLAB、微軟和Adobe正版化軟體平臺
3.混合雲模式的浙江大學雲計算平臺
4.論文助手、專利助手和填表助手等數據學術科研工具
5.通訊錄系統
6.浙大釘遠程協同平臺
10
即將完善開放的信息化工具、資源
浙大學術圖譜、科研沙龍、虛擬仿真、校外專家庫等。
內容來源:信息技術中心、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圖書館
文案:趙文婷丨金云云
攝影:周伊晨
原標題:《「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上線,師生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