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上線,師生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

2020-12-03 澎湃新聞

「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上線,師生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

2020-03-07 14:3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想要擁有屬於自己的雲主機,

可24小時在線使用,

居家學習、辦公也能順利搞科研?

希望科研相關事務能線上辦理,

流程效率再升級,

為科研「再鬆綁」釋放新活力?

期待最大限度利用資源,

實現線上線下聯動,

構建共建共享的科研生態?

……

這一切,我們努力為你實現!

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為了保證學校科研工作有序運行,保障「科研不下線」「創新不停止」,浙江大學信息技術中心聯合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圖書館啟動了「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

▲3月7日,見未來——「網上浙大」系列發布會之「研在浙大」發布會在浙大召開

「研在浙大」首先立足推動創新範式轉型,強化大數據、雲計算等方式在科研創新中的運用,推進線上線下科研相結合;其次變革科研組織形態,整合在線科研服務工具和科研創新大數據,推動項目在線策劃、凝練、團隊組建,實現項目全周期的網上運作與管理,從而減輕、鬆綁科研創新活動對場地、時間的依賴性,讓網上科研成為新常態。

關於「研在浙大」,

你是不是充滿了好奇?

它要如何訪問?

主要有哪些功能板塊?

哪些信息化工具、資源已可使用,

哪些即將完善?

更多精彩內容,

一起繼續往下看!

「研在浙大」十問

01

什麼是研在浙大?

「研在浙大」是「網上浙大」的組成之一,對應「學在浙大」課程教學平臺,打通科研管理系統,提供科研團隊線上協同工具,整合雲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科研手段,構建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

網址:research.zju.edu.cn(需通過內網訪問,近期將不斷迭代更新,敬請期待)

02

發起單位是?

信息技術中心聯合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圖書館共同發起。

03

建設目的是什麼?

整合線上線下資源,從各方面為師生科研提供戰略協同和保障,釋放科研活力,用信息化手段為科研守好創新創造本心。

04

面向什麼群體?

浙大師生、科研團隊

05

如何進行保障?

在現有「網上浙大」布局基礎上,以雲計算、大數據、雲安全、人工智慧等信息化手段做好保障。

06

打通了哪些平臺壁壘?

打通了科研辦公網、科研服務網、校務服務網三大網站,匯集項目申報、經費管理、人事管理等多個系統。

07

會有什麼獲得感?

1.鬆綁的流程

整合了多個管理系統,打通了多個科研服務網站,線上走流程也不用跨站「跑路」。

2.集合的工具

將現有「網上浙大」科研的網絡環境和科研工具建設集合。

3.無限的協作

打破空間的限制,科研團隊在線上進行隨時的溝通和研討與資源分享。

4.共享的資源

結合團隊線下實驗室設備資源和線上學校內數據資源、平臺資源、雲資源,最大限度提升資源共享利用率。

08

五大看板是什麼?

1.項目看板——開啟項目伊始

主要涉及項目申報、團隊整合等內容

2.人才看板——團隊管理與聯動

主要涉及個人主頁、通訊錄等內容

3.經費看板——經費管理與使用

主要涉及科研經費、合同、電子報銷等內容

4.成果看板——成果展示與轉化

主要涉及專利、論文、浙大學術圖譜等內容

5.資源看板——資源共享與利用

主要涉及浙大雲計算、圖書館資源等內容

09

已經可以使用的信息化工具、資源

1.登月計劃、朝陽計劃:我校科研團隊、學生均可免費申請雲主機,可用於進行數據交換以及科學計算等服務。

2.MATLAB、微軟和Adobe正版化軟體平臺

3.混合雲模式的浙江大學雲計算平臺

4.論文助手、專利助手和填表助手等數據學術科研工具

5.通訊錄系統

6.浙大釘遠程協同平臺

10

即將完善開放的信息化工具、資源

浙大學術圖譜、科研沙龍、虛擬仿真、校外專家庫等。

內容來源:信息技術中心、科學技術研究院、社會科學研究院、研究生院、圖書館

文案:趙文婷丨金云云

攝影:周伊晨

原標題:《「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上線,師生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 一站式服務企業進出口全流程
    6日,福建省商務廳在福州舉辦「中國(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穩外貿、促發展、做貢獻』推廣展示會」,會議總結了單一窗口建設成果,並介紹3.0版主要功能和操作流程。據了解,中國(福建)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政務服務功能基本覆蓋企業進出口全流程。
  • 浙大公開高校信息化最新成果 國內首個「雲上大學」正在形成
    都市快報訊 昨天,浙江大學與阿里雲在數智教育行業峰會上首度公開「智雲實驗室」合作成果。從這個實驗室走出的「研在浙大」「學在浙大」「智雲課堂」「浙大釘」等創新平臺,讓高校的教學、科研、校務、生活都「跑」在雲上,實現全面雲化、智能化。
  • 浙大公開高校信息化最新成果,國內首個「雲上大學」正在形成
    11月20日,浙江大學與阿里雲在數智教育行業峰會上首度公開「智雲實驗室」合作成果。從這個實驗室走出的「研在浙大」、「學在浙大」、「智雲課堂」、「浙大釘」等創新平臺,讓高校的教學、科研、校務、生活都「跑」在雲上,實現全面雲化、智能化。  2018年,浙江大學與阿里雲共同發起成立「智雲實驗室」。
  • 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上線
    5月28日,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可為公眾提供1000餘項現行自然資源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全文在線閱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可通過訪問網站www.nrsis.org.cn或從自然資源部網站「標準規範」欄目入口進行免費查閱。
  • 科研必備收藏!史上最全學術搜尋引擎推薦!
    百度學術搜索2011年6月初,「百度學術搜索」上線,後來沉淪過貌似,前幾天改頭換面重新出世,重大變革。收錄國內外學術站點超過70萬家,如中文學術站點知網、萬方、維普,外文學術站點acm、IEEE、springer等,共計收錄中外文學術資源總量逾2億,中文超1.5億,外文超1億,讓學術搜索「一鍵直達」。據悉,這也是國內首個擁有億級別索引量的網際網路學術平臺。
  • SPARK海外名校科研項目:拒絕快餐式學術科研,對學生申請結果負責
    兩院院士領銜,全終身教授陣容,藤校博士助教北京2021年1月8日 /美通社/ -- 近年來,隨著出國留學的人數越來越多,學生進入海外名校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通過科研項目進行背景提升成為一種新剛需。中國學生在海外大學招生官中的印象,往往是成績優異,但是活動經歷大同小異,缺乏對個人特點的展示,看不出對某一領域的長期投入,缺乏熱情。
  • 【抗疫期間的清華科研】材料學院開啟「雲上講座」 宅家玩轉學術報告
    【抗疫期間的清華科研】材料學院開啟「雲上講座」 宅家玩轉學術報告清華新聞網3月6日電 開組會、做科研、學術交流是研究生同學日常生活的三大要素,為促進師生間的學術交流、滿足同學們的科研需求,清華大學材料學院推出「從我做起,同心戰疫」主題活動之線上講座活動,讓宅家科研成為日常。
  •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前行!在浙大,感受格物致理的美妙
    教學及科研條件資源平臺在「做王淦昌式的好老師,培養程開甲式的卓越學子」教育理念的指引下,物理學專業積極推進一流本科生和卓越研究生培養,構建一流物理學基礎學科人才培養體系。3培養方式物理強基班將進一步夯實課程教學基礎(一課堂)、拓圍科研訓練平臺(二課堂)、深化校外社會實踐(三課堂)、融合國際學習交流(四課堂),加強一、二、三、四課堂聯動,將「以身許國」的「王淦昌」「程開甲」精神貫穿整個培養過程。通過搭建前沿課程講座平臺、系統科研訓練平臺、高端國際交流合作平臺,立體化推進學分制、導師制、小班化和國際化建設。
  • 42種學術研究必備科研工具,太太太實用了!
    新上線的國家哲學社會科學文獻中心主要開設有資訊、資源、專題、服務四個欄目,資源包括中文、外文學術期刊7000多種,還有外文圖書、古籍等四類,上線文獻數據超過1000萬條,與國內60多家社會科學研究機構網站導航連結,初步形成國家哲學社會科學學術期刊資料庫,外文學術期刊資料庫,中國社會科學院科研成果資料庫等特色資源資料庫。
  • 掌橋科研:一個科研工作者必備的論文下載網站
    網站首頁截圖掌橋科研,又叫掌橋科研一站式科研服務平臺,之所必叫「必備論文網站」,就是因為它的「一站式」服務,解決了科研工作者的大部分需求from=lbjh(複製前面文字可打開)掌橋科研的「一站式」服務,對於科研工作的朋友們來說,簡直就是「貼心小棉襖」。它提供文獻檢索下載、文獻求助、論文翻譯、文檔轉換、科研資訊瀏覽等功能。
  • 線上科研項目丨高含金量名校線上科研項目第二彈:美國康奈爾大學...
    來康康,康奈爾大學線上科研項目could be your cup of tea!下面進入正題康奈爾大學 CICER線上冬季科研項目會計學院於2018年4月與康奈爾大學中國經濟研究所(CICER)籤署院級合作協議,引入其優質短期類出國(境)交流項目。該項目自從2017年開始以來,受到了康奈爾大學領導的高度重視和華爾街金融業高管的大力支持,並獲得中國駐紐約總領館的親切慰問以及人民日報的獨家報導,得到了項目參與學生的一致好評。
  • 看浙大擘畫全球開放發展藍圖
    輕點滑鼠,就能看到「東方莎士比亞」湯顯祖、沈周、宋濂等文人墨客生前在哪遊歷大好河山、留下傳世作品,追蹤人口遷移的行進路線……2018年3月,浙大與哈佛共建的中國首個綜合性「學術地圖發布平臺」正式上線,發布的數據地圖涉及地學、農學、健康、環境、交通、氣候氣象及人文等各個領域。
  • 千萬科研經費,一流科研平臺,這個「學術特區」竭誠引才!
    ,生命科學中心具有相對獨立的學術、人事和財務自主權以及研究生培養體系。目前生命科學中心擁有國內領先的科研支撐平臺,保障每位PI能夠自由地開展具有長遠、重大影響的學術前沿研究。應聘者需有博士或醫學博士學位以及數年博士後或獨立科研工作經驗,在近幾年內取得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學研究成果,能夠獨立開展創新性研究,並具備幾年內達到該學科的國際一流水平的潛力。
  • 孵化於中科院,「喀斯瑪」要打造服務科學家的智慧科研服務平臺
    2013年上線的第三方電商平臺「喀斯碼商城(CAS-MART)」則試圖解決這一問題。這一平臺定位為服務科學家的智慧科研服務平臺,主要面向科研、教育、醫院及產業機構提供服務,由中科院條件保障與財務局立項資助(CAS是中國科學院英文首字母)、喀斯瑪控股有限公司(中科院下屬企業)開發運營,後於2014年開始面向全社會開放。
  • 打造免疫學細胞研究」全鏈條」,推動「流式平臺」與「單細胞平臺...
    此次科研盛會由大會主席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肝病研究所所長張政教授、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趙金存教授等多位重量級嘉賓領銜,國內眾多頂尖生命科學領域的科研工作者齊聚一堂,聚焦生命科學領域的前沿技術、發展熱點以及新冠研究進展等課題,共同助力中國免疫學研究發展。此次峰會還提供同步直播平臺,讓更多無法來到現場的科研工作者在線上共襄這場學術盛舉。
  • 42種學術研究必備科研工具,太太太實用了!|國家哲學社會...
    在做學術研究的時候,好的工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往往因為沒有合適的高效的工具,浪費了很多不必要的時間。今天,小編就為大家提供了自己親用的「科研工具大全」,既細緻又全面!一定會為大家的學術研究提供幫助哦!
  • 譯魚在線人工翻譯平臺上線論文專題服務 - China.org.cn
    中國網12月2日訊 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為主題的2020「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網際網路發展論壇」23日在浙江烏鎮開幕。中外翻譯為本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提供中英口譯翻譯服務,為加強網際網路國際合作提供語言支撐。
  • 他們伉儷情深六十四年,科研道路上攜手相伴
    他們伉儷情深六十四年,科研道路上攜手相伴 2021-01-07 17: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發布丨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上線 為公眾提供1000餘項...
    中國網5月29日訊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5月28日,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可為公眾提供1000餘項現行自然資源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全文在線閱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可通過訪問網站www.nrsis.org.cn或從自然資源部網站「標準規範」欄目入口進行免費查閱。
  • 濟南大學信息化建設項目全面啟用 「智慧濟大」為師生提供一站式服務
    大眾網教育·海報新聞訊(通訊員 劉珂珂)日前,濟南大學信息化建設項目全面啟用,綜合門戶平臺「智慧濟大」為師生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務,實現了一次登錄,全網通行。  濟南大學綜合門戶平臺「智慧濟大」針對教師和學生等不同群體,開放了不同模板,體現個性化服務;針對一些訪問量高、業務子功能多的系統,例如OA、教務、財務等,實現了應用功能切片,提供碎片化服務;針對流程性強、實時性要求高的業務,例如OA、辦事大廳等,提供待辦事項實時提醒服務;針對通知公告類、信息查詢類、公共資訊類等業務,提供一站式信息發布和導航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