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RK海外名校科研項目:拒絕快餐式學術科研,對學生申請結果負責

2021-01-11 美通社

兩院院士領銜,全終身教授陣容,藤校博士助教

北京2021年1月8日 /美通社/ -- 近年來,隨著出國留學的人數越來越多,學生進入海外名校的競爭越來越激烈,通過科研項目進行背景提升成為一種新剛需。

中國學生在海外大學招生官中的印象,往往是成績優異,但是活動經歷大同小異,缺乏對個人特點的展示,看不出對某一領域的長期投入,缺乏熱情。因此個性化的活動經歷,成為中國學生能夠脫穎而出的關鍵之一。

如果學生通過參與課題先行的科研項目,在導師的引領下,對某一領域有一定深入的研究;科研項目結束後,發表論文,並從導師處獲得推薦信。這樣一來,學生的申請競爭力將大幅增加。

背景提升作為留學細分市場的熱點,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幾個頭部品牌逐漸浮出水面。其中,SPARK Academics Program憑藉著全終身教授的豪華師資陣容、精挑細選的前沿熱門課題、藤校碩博組成的助教團隊、實實在在的學生申請佳績,在學生和家長中收穫好口碑,在業內的頭部梯隊中站穩腳跟。

慕名而來:美國兩院院士,藤校終身教授親自授課

SPARK Academics Program海外名校科研的導師全部為海外名校的終身教授,其中不乏美國兩院院士、國家級實驗室創始人、藤校院長和系主任等。

例如,在SPARK Academics Program開設了兩門課程的羅伯特·斯滕伯格(Robert J. Sternberg)教授,可謂心理學領域的大師級人物。他是美國心理學會(APA)評選出的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100位心理學家之一,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提出了諸多影響深遠的理論。不少學生因為在教科書中學過他的理論,慕名而來,參加他開設的項目課程。

斯滕伯格教授自1995年起成為美國藝術與科學學院院士

斯滕伯格教授個人及與其他人合作撰寫的心理學教科書是美國很多學校指定的教材,另外有關創造力及人性發展理論的書籍,在美國也成為商界人士必讀的參考書。對有志於心理學的同學來說,能成為斯滕伯格教授的學生、甚至拿到他的推薦信,無疑是非常難得的機會。

再比如開設「股票組合與金融投資數學模型研究」項目的尼爾斯·尼加德(Niels Nygaard)教授,他是芝加哥大學金融數學研究生項目的創始人,也是創始系主任。另外,他還在芝加哥大學創立了金融數學綜合研究機構斯特凡諾維奇中心(Stevanovich Center),並擔任創始機構主任。尼加德教授的課程一直是SPARK最受歡迎的課程之一。

SPARK導師團隊部分教授

精挑細選:學界前沿課題激發學生潛能

在科研項目中,課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一個落後的課題,和一個風口上的課題,將會把學生引領到不同的方向。SPARK Academics Program在課題方面遵循多元化和高質量並行的原則,課題廣泛覆蓋商科、理工科、社科和文科領域,每一個課題定下之前,都會進行嚴格的評估和篩選。

教授給SPARK學員上課實況,順時針方向依次為:康奈爾大學心理學終身教授Robert Sternberg;芝加哥大學金融數學終身教授Niels Nygaard;卡耐基梅隆大學計算機終身教授Gregory Kesden;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終身教授Ari Goldman

SPARK Academics Program重點打造學生申請的熱門學科,力爭在學科下的各個細分方向都有可選擇的課題。譬如商科板塊,課題覆蓋了市場營銷、金融、財會、管理和商業分析等方向,教授來自哈佛、劍橋、麻省理工和芝加哥大學等商科名校,凡是對商科感興趣的同學都能在這裡找到適合自己的課題。

SPARK Academics Program還會去挖掘有前景有潛力的學科,將前沿課題帶給學生。例如,針對如今大熱的人工智慧領域,開設了「機器學習與大數據技術的實際應用」、「新革命浪潮下的人工智慧和數據科學」等多個課題。在計算機科學和統計學領域,開設了「計算機體系結構」「雲計算網絡與分布式系統研究」「統計方法在科學和工程領域中的應用」「統計和算法模型在生命科學中的應用」等課題。

SPARK線下項目剪影

那麼,有些學生不愛熱門課題、興趣方向比較冷門怎麼辦?或者說,學生在某一領域已經比較有想法,有非常明確的個性化研究方向怎麼辦?針對有上述需求的學生,SPARK Academics Program開發出1V1海外名校科研項目,課題可定製,學生與導師全程單獨溝通,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得到充分滿足。

良師益友:從學術到升學都能提供幫助的前輩助教

在學生反饋調查中,SPARK Academics Program的TA助教團隊受到了特別的好評。SPARK Academics Program的助教均為來為海外TOP30名校的碩博士,其中藤校和G5大學比例達到75%。

助教被聘用之前,會經過三輪篩選。被聘用之後,則會接受系統性的專業培訓,保證每一名助教都能給學生提供高質、到位的學術支持。

SPARK Academics Program獨創性地採用雙軌助教制,每一個項目都會配備「學術助教」和「論文助教」兩名老師,從課程專業領域和論文寫作兩方面來協助學生。而根據需求,一些項目還有另外配備專業助教。譬如,在「股票組合與金融投資數學模型研究」項目中,涉及到Python編程,考慮到不少學生缺乏編程經驗,項目特別配置了一名經驗豐富的編程助教,給學生提供編程方面的支持。

助教老師除了幫助、督促學生的學習,指導學生的論文寫作,還會把自己的申請經驗分享給同學們,為學生提供申請、學術和職業發展方面的經驗。不少學生在項目結束後都會特別提到助教的幫助,「想跟他們說一聲謝謝」。

拒絕快餐式學術項目,SPARK真正關心學生的錄取結果

近幾年來,由於背景提升領域需求的迅速增加,湧入不少新公司,也出現了追求短期效益的「快餐式」服務弊病。

SPARK Academics Program的一大宗旨,就是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切切實實幫助學生提升申請競爭力為核心,保證項目質量,控制師生比,對學生的項目成果、申請成果負責。

項目成果方面,SPARK負責指導、協助學員發表論文;凡是保證出勤率、表現合格的學生,都能收穫指導教授的推薦信。論文發表和終身教授推薦信,都將大大提升學員的申請競爭力。

SPARK Academics Program成立5年來以來,累計幫助超2500名學生拿到海外大學Offer,其中海外TOP30名校錄取率達到80%。在剛剛過去的申請季中,SPARK Academics Program的學生已經斬獲了達特茅斯學院、倫敦大學學院、範德堡大學、紐約大學、波士頓大學、喬治亞理工學院、愛丁堡大學等眾多海外名校Offer。

SPARK學員收穫海外名校Offer

全終身教授的豪華師資陣容、精挑細選的前沿熱門課題、藤校碩博組成的助教團隊、實實在在的學生申請佳績,構成了SPARK Academics Program王牌競爭力的底氣。以「專注於培養具有中國靈魂,世界眼光的學術領袖」為宗旨,幫助學生從優秀到卓越,SPARK已經成為學生走向海外名校的前哨站。

相關焦點

  • 線上科研項目丨高含金量名校線上科研項目第二彈:美國康奈爾大學...
    $3500項目費VS美國各大名校學費標準3500美金大概只是這些名校2個學分的學費~怎麼樣,是不是覺得這個五周的科研項目性價比爆棚此項目尤其適合有志於申請康奈爾大學相關碩士項目的你!下面進入正題康奈爾大學 CICER線上冬季科研項目會計學院於2018年4月與康奈爾大學中國經濟研究所(CICER)籤署院級合作協議,引入其優質短期類出國(境)交流項目。
  • 尤裡卡正式推出初中生科研項目 培養學術興趣和熱情
    近些年,大學本科生參與老師的研究課題的現象越來越多,參與方式多種多樣,包括學術會議、研討論壇、或者直接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等等。其實,還有一部分人高中就利用假期參加尤裡卡科研項目,通過和美國頂尖名校教授一起研究自己感興趣的課題來提升學術水平。
  • 帝國理工學院暑期科研項目
    項目主題:2021線上高階科研項目學科領域:數學/數據科學/運籌學/金融學科研時間:2021年7月-8
  • 「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上線,師生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
    「研在浙大」學術科研平臺上線,師生一站式全流程的線上科研空間!主要涉及專利、論文、浙大學術圖譜等內容5.資源看板——資源共享與利用主要涉及浙大雲計算、圖書館資源等內容09已經可以使用的信息化工具、資源1.登月計劃、朝陽計劃:我校科研團隊、學生均可免費申請雲主機,可用於進行數據交換以及科學計算等服務
  • 浩海留學:美研申請浙大學生如何斬獲斯坦福、UCB、康奈爾等名校
    本周一,我們發布了其中一位L同學的申請故事,L同學是碩博混申,碩士錄取了史丹福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博士錄取了UCLA、康奈爾大學、華盛頓大學以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此次分享得到了廣大同學的熱烈反響和好評。很多同學在申請結束後也問到,為什麼浙大的學生都能錄取到美國研究生名校呢?是優秀的三維條件?還是超強的背景活動?難道是美國名校對我有想法?
  • 海外留學受阻?香港大學為海外名校博士生開設140萬元獎學金!
    140萬元獎學金吸引優秀留學生隨著國際疫情的蔓延,以及美國對中國指定名校的留學生進行限制,很多在疫情前夕拿到世界名校offer的研究生失去了海外留學的機會,然而近日,香港大學的一則公示讓這些海外留學受阻的學生感到了溫暖和誠意
  • 中科院科研項目 | 物理、機械類、化學:蛋白質結晶機理實驗簡介
    科研助理項目是選拔優秀的高中生、大學生甚至研究生實地進入中科院或其他頂尖名校,幫助學生了解未來選擇專業的研究領域,並提前了解該領域的相關知識。通過重點課題組研究員的指導,深入學術研究團隊,學習尖端研究方法、導出優質學術成果。● 外地學生赴院所學習前,我們協助解決好住宿問題,部分可入住學生公寓,國際學校,酒店或短期租住民居。2.
  • 名校志向塾——日本A類大學SGU申請指南(大學院篇)
    大部分教授在通過IGP項目招收學生的時候,會非常看中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水平,尤其是上一學習階段的GPA以及科研成果,申請IGP項目是必須提交GRE和TOEFL/IELTS的成績,雖然目前沒有具體成績要求,建議越高越好。
  • 一個海外青椒的扎心年終總結:科研停擺、學生失聯、想過放棄
    03、項目申請基本停滯2020年的科研項目申請基本停滯了。年初提交了一份summer studentship的申請,就是資助一個本科生暑期進實驗室工作兩個月,由資助方提供學生工資。4月份收到通知,因為今年學生不可能進實驗室,所有的申請推到明年一起評審,可以想見,明年的競爭會有多激烈!
  • 科研大佬背後的學術不端,高產教授背後的幾種科研論文造假的行為
    ,各種學術不端和造假開始泛濫,失去了對科研發現開始的初衷,各種的學術不端給違背了科學精神和學術道德,也讓很多期刊雜誌失去了權威性,因此為了應對各類的學術不端行為,科研圈內開始淨化行為,對於學術有問題的教授進行批判,對於有問題的論文進行退稿,學術不端不僅造成學術界的混亂,同時也會浪費很多科學家的時間,例如著名韓春雨事件,因為韓春雨的科研論文被國際頂級期刊刊登,科研影響力巨大,造成全球無數科學家進行試驗重複
  • ZJU大一,大三四想申請MIT,需要什麼條件?
    我在實驗室裡測量材料表面的親水性但是最終我卻還是與醫生這個行業無緣,因為大學期間的一次科研經歷讓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職業規劃,並確定了自己未來的道路。在校期間我為了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並積累一些學術經驗,我也會參加學校內的科研活動。當時我參與了一個改善polydimethylsiloxane材料親水性的項目,主持這個項目的是一位化學教授。
  • MIT傾情推薦科研類夏校項目SSTP重磅來襲
    進入申請季,除了12年級的學生在緊張地準備大學新生申請之外,9-11年級的學生也要開始規劃明年的夏校項目申請了。準備明後年申請美國大學的同學們可以將夏校申請作為大學申請的一次預演,因為兩者的申請過程都大同小異。如果學生拿到了高度競爭類夏校的錄取,不光體現了自身的實力,也可以在本科階段的申請中給美國大學提供一個參考憑據。
  • 為啥不選科研院所?
    名校"之所以為大家所認可,固然與其自身嚴謹的治學之風和科研實力分不開,但同學們的口耳相傳也不失為一個重要因素,而這正是各個科研院所所欠缺的,因為科研院所只進行研究生的培養。沒有自己的本科生,使得科研院所的"名氣"不大,每年報考的學生相對比較少,錄取率更高;沒有自己的本科生,也使得科研院所在招生時,錄取程序更為公正,不會出現一般高校招生中偏愛招收本校學生的情況。
  • 99%的名校申請者都應該知道的,關於論文發表的秘密!
    ,學術能力和科研能力最直觀的反映。學術論文對於想要申請名校的同學不可或缺傳統世界級別學科競賽如果拼不到個人前三名基本無法引起招生官的注意,再看科研發明,能做到專利製造的高中生,甚至大學生更是寥寥無幾。而達到級別的論文發表對於留學申請來說無疑是更好達到,同時也是最受招生官認可的學術能力的證明方式,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 楊衛院士詳解科研評審制度:基金申請5點建議來了
    廣泛應用在期刊、科研項目、獎項、職稱乃至學生獎學金、先進模範等評審中。評價項目涉及標的更大,並涉及到國家經費,即納稅人的錢。所以評審過程中一旦出現問題,審計、監督部門就會介入。科研項目的評審一般是單向的,評完後通知評審結論和意見,沒有評上的很難以學術觀點不同的爭辯而改變結果。
  • 楊衛院士詳解科研評審制度:基金申請的5點建議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原主任,浙江大學教授、原校長楊衛做客愛思唯爾專題線上研討會,暢談對「信任與科研評審制度」的理解,給青年科研人員進行項目評審、基金申請提出了不少中肯、操作性強的建議,並與網友進行互動。
  • 南大創海外學人回國科研新模式
    今天,南京大學校方對記者說,該校運行了20天的南大國際地球系統科學研究所「開放、流動、協作、競爭的運行機制,為吸引國外留學人才回國服務、開展學術交流、從事合作科研、共同培養高級科技人才開創了一種新模式」。
  • 崔勇:紮根教學的引路人,潛心科研的孺子牛
    教學和科研是互相促進、不可偏廢的一體兩翼,他深諳其道,入校起他便孜孜不倦地潛心於教學與科研一線,精心育人、潛心治學。多年來,他堅持為本科生、研究生授課,踐行著師者傳道授業解惑的職責與使命。他承擔了學院本科生專業基礎課《物理化學》及研究生專業基礎課《結晶化學》等教學任務,並作為責任教師負責博士生專業基礎課《近代化學研究方法》的教學工作。
  • 施一公、顏寧互動:科研人才的評價,不能只看論文,還要聽故事
    目前結果已經出來了,張裕卿已經承認其本人有學術不端的行為,並願意承擔所有責任。張裕卿的學術不端,再次暴露了我國學術造假問題的嚴峻性。學術造假正在戕害我國科研創新!就像張裕卿一樣,通過學術造假把從來沒到過實驗室的女兒變成了留學國外名校的優等生,這對於那些兢兢業業、踏踏實實搞科研、做實驗的學生而言,太不公平,讓真正的人才得不到重視,最後心灰意冷,放棄科學事業,這不就是在扼殺我國科學的未來嗎?
  • 博士、青椒紛紛退出科研,多少人正在淪為「學術臨時工」
    2017年康奈爾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讀博時有80%的學生對學術界的職業發展感興趣,而到畢業前夕,對學術界完全失去興趣的學生達到了三分之一。讀博苦,讀博累,絕大多數人都是懷抱著崇高的學術理想,才得以拿下我國的最高學歷,卻因為種種原因半途退場。不僅造成了學術資源上的浪費,對個人來說同樣損失巨大,前期投入的巨大時間、精力成本都成了夢幻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