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發布丨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上線 為公眾提供1000餘項...

2021-01-07 中國網

中國網5月29日訊 據自然資源部消息,5月28日,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可為公眾提供1000餘項現行自然資源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全文在線閱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可通過訪問網站www.nrsis.org.cn或從自然資源部網站「標準規範」欄目入口進行免費查閱。

該平臺首次收集整理並向社會全文公開了自然資源領域已發布實施的1172項現行標準(含國家標準461項、行業標準711項),以及1039項在研標準計劃項目,涵蓋國土空間規劃和保護修復,自然資源調查監測、確權登記、開發利用、防災減災,海洋和測繪地理信息等領域。平臺包含通知公告、工作動態、制修訂管理系統、標準申報、標準公開、徵求意見、實施反饋、標準知識等8個模塊,實現了標準從提案申請、立項、起草、徵求意見、審查、批准、發布實施、覆審、廢止等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的網絡化、信息化。

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將為標準制修訂和宣貫等提供數位化在線共享平臺,其目標是實現自然資源標準化工作「全流程」「全公開」「一站式」和「可溯源」。以此平臺為依託,2020年度自然資源標準制修訂計劃建議的徵集工作將首次採用線上為主的申報方式。

據悉,該平臺是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組織中國自然資源經濟研究院、海洋標準計量中心、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陝西測繪地理信息局等單位,在優化標準化工作流程、整合多門類標準信息資源的基礎上開發建設完成的。

(編輯:郭澤涵)

相關焦點

  • 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上線
    5月28日,自然資源標準化信息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行,可為公眾提供1000餘項現行自然資源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的全文在線閱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公眾可通過訪問網站www.nrsis.org.cn或從自然資源部網站「標準規範」欄目入口進行免費查閱。
  • 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
    12月28日,國家標準委官網「全國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正式上線運營。          據了解,這個公益性的國家級標準資源服務平臺用了2年時間組織研發建設,終於在2017年12月28日正式上線試運行!
  • 國家地質大數據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
    央廣網天津10月19日消息(記者賈立梁)2018中國國際礦業大會期間,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正式上線服務。「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推動地質大數據共享,增強地質信息化社會化服務能力,提升地質調查水平和決策支持能力,為經濟社會發展和自然資源管理提供信息支撐。
  • 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信息平臺上線試運行
    11月10日,由甘肅省質監局統一部署,甘肅省標準化研究院研發的「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信息平臺」正式上線試運行,向全國社會各屆和廣大人民群眾提供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服務。  為推動地方標準的應用和實施,甘肅省質監局運用網際網路技術將甘肅省地方標準予以公開,公眾可以登錄「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公開信息平臺」(http://www.gsdfbz.cn)免費查詢、檢索、瀏覽、閱讀甘肅省地方標準全文。該平臺收錄了歷年發布的甘肅省地方標準2000餘件,可向全社會提供較為完整的標準信息服務。
  • 自然資源部免費向公眾提供標準地圖服務
    8月29日是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今年的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一點都不能錯」。9月2日,廣州各大中小學迎來新學年的第一天,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主辦的第16個全國測繪法宣傳日系列活動之「國家版圖意識教育」宣傳活動走進越秀區清水濠小學,讓國家版圖意識成為開學第一課。據悉,自然資源部目前已免費向公眾提供標準地圖服務。
  • 行業 | 又一項我國主導制定的地理信息國際標準正式發布
    schema)提前1年順利完成編制工作,於2020年7月份由國際標準化組織正式發布,標準編號為ISO/TS 19163-2:2020。為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標準化戰略,將更多的中國地理信息優勢技術推向國際,在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地理信息和遙感關鍵國際標準研究」課題的支撐下,武漢大學同國家基礎地理信息中心ISO/TC 211國內技術歸口辦公室開展了ISO 19163-2的研究工作,經過充分論證和各成員國投票,該提案於2018年2月正式通過立項。
  • 「地質雲」新產品上線服務 共享一批資源環境信息產品
    據介紹,「地質雲」是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主持研發的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旨在通過數據資源整合和信息系統集成,全面提升地質調查數據採集、匯聚、處理、分析、共享與服務能力,為新時代地質調查工作轉型升級提供核心動力,及時、有效地滿足政府部門、行業用戶、社會公眾等各類用戶對地質信息的多元需求,以信息化帶動地質調查現代化。
  • 巖溶特色專題上線「地質雲」提供服務
    為推動巖溶地區地質調查研究成果有效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新開發了「巖溶資源與環境專題」和「巖溶石漠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題」,日前在「地質雲」首頁正式上線。為推動巖溶地區地質調查研究成果有效服務國家和地方經濟發展需求,中國地質調查局巖溶地質研究所新開發了「巖溶資源與環境專題」和「巖溶石漠化生態保護與修復專題」,日前在「地質雲」首頁正式上線。
  • 學術交流丨自然資源管理中測繪地理信息工作的若干思考
    當前,測繪地理信息科學邁向地球空間信息服務新時代,通過多平臺、多尺度、多解析度、多時相的空、天、地觀測手段實現全天時、全天候、全地域的時空信息服務[2]。因此,發揮測繪地理信息的專長,為自然資源管理提供技術支撐、科學手段和決策依據,是新時期黨中央和國家賦予測繪地理信息的新使命和主要職責,也是此次機構改革將測繪地理信息融入自然資源管理的戰略要求。
  • 15項醫保業務編碼標準發布
    15項醫保業務編碼標準應這樣貫徹執行  來源|中國醫療保險(ID:zgylbxzzs)  今日,國家醫保局官網發布《關於貫徹執行15項醫療保障信息業務編碼標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各地做好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醫療服務項目、藥品和醫用耗材等15項醫療保障信息業務編碼標準貫徹執行工作,並明確提出了4項推進信息業務編碼標準貫徹執行的工作任務。
  • 中國氣象局擬出臺標準化的公眾氣象服務天氣符號
    新華社北京9月18日電(記者 陳玉明)記者18日從中國氣象局獲悉,為規範全國公眾氣象服務天氣符號的應用,中國氣象局即將出臺一套標準化的公眾氣象服務天氣符號。    中國氣象局預測減災司減災服務處處長邵俊年說,我國尚沒有統一的公眾氣象服務天氣符號,由於各地文化背景、製作水平、理念表達等方面的差異,現在全國各地不同媒體和氣象部門設計製作出來的天氣符號還存在一定的差異。中國氣象局編制一套標準化的公眾氣象服務天氣符號,目的就是使公眾氣象服務更為規範,使普通公眾能更準確地理解與應用氣象信息。
  • 覽要聞丨《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覽要聞丨《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發布 2020-10-23 0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科技平臺標準化工作指南》等四項國家標準發布
    《科技平臺標準化工作指南》等四項國家標準發布中央政府門戶網站 www.gov.cn 2014-03-24 10:16 來源: 科技部網站     2014年2月19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發布2014年第2號中國國家標準公告,《科技平臺標準化工作指南》(GB/Z 30525-2014)、《科技平臺 元數據標準化基本原則與方法
  • 《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全文來了
    這一年,標準化工作砥礪前行、蓬勃發展,標準化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實現新突破,取得新成就,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為增進國內外對中國標準化事業的了解,積極貢獻中國標準化工作經驗和智慧,總結2019年中國標準化工作,特編制《中國標準化發展年度報告(2019)》。
  • 國家地質大數據共享服務平臺「地質雲2.0」上線服務
    10月18日,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在第二十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地質調查新進展論壇上宣布上線服務。
  • 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運行百天
    本報訊 (記者徐 風)國家標準委組織中國標準化研究院開發的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www.ttbz.org.cn)上線100天,已有百餘家社會團體到平臺進行註冊,公布了近百項團體標準。據介紹,該平臺是為落實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關於培育和發展團體標準的指導意見》中「國務院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組織建立全國團體標準信息平臺,加強信息公開和社會監督」而建設的。目前已經開通新聞資訊、社會團體、團體標準、政策文件和常見問題5個欄目。具有法人資格和相應專業技術能力的學會、協會、商會、聯合會以及產業技術聯盟等社會團體紛紛自願到平臺註冊,成為平臺用戶。
  • 「地質雲·陝西」正式上線服務
    10月9日,以「高質量發展,為了全球礦業共同未來」為主題的2019(第21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在天津開幕。中央政治局委員、天津市委書記李鴻忠,自然資源部部長陸昊出席開幕式。「地質雲·陝西」作為中國地質調查局「地質雲2.0」重要省級節點,在本次大會上正式上線運行。
  • 玉田:微信公眾號成氣象信息宣傳平臺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劉萍報導 近日,河北省玉田縣氣象局不斷完善氣象服務渠道,官方微信公眾號「玉田氣象」上線成功,多次收到公眾的點讚好評,有效提升了部門形象,已經成為氣象服務的重要手段之一。
  • 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上線 包含震情速報等模塊
    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上線 包含震情速報等模塊金羊網  作者:鄭少玲  2020-05-13 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國家預警中心廣東子項目建成後將實現省內重點地區秒級預警。
  • 國家二維碼綜合服務平臺即將上線
    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將建立國家二維碼綜合服務平臺,解決目前我國二維碼快速發展中出現的編碼信息各自為政,缺乏標準化編碼方案、標準化應用方案支撐的問題,通過寓管理於服務的技術手段,為我國廣大GS1系統成員、二維碼技術提供商、二維碼服務提供商以及二維碼用戶,提供二維碼註冊管理、存儲、備案等綜合服務,促進我國二維碼技術應用與產業化的協調健康發展,規範二維碼編碼標識工作,促進物聯網領域對象的互連互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