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上線 包含震情速報等模塊

2021-01-08 金羊網

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上線 包含震情速報等模塊

金羊網  作者:鄭少玲  2020-05-13

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國家預警中心廣東子項目建成後將實現省內重點地區秒級預警。

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國家預警中心廣東子項目建成後將實現省內重點地區秒級預警

羊城晚報訊 記者鄭少玲報導: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技能,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的良好氛圍,廣東省地震局在線上舉行了防災減災周系列科普宣傳活動發布會。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東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存在濱海斷裂帶等一系列強震構造。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2次7級以上)。

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高樓大廈林立,重要生命線工程縱橫交錯,隨著「雙區驅動」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對地震安全保障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廣東省是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的重點實施地區之一,項目在廣東設置1個國家備份中心。

據介紹,國家預警工程廣東子項目建設完成後,將實現全省分鐘級儀器地震烈度速報與省內重點地區秒級地震預警,將依託電視、廣播、網際網路、新媒體、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地震預警信息終端系統等多渠道,為各級政府、社會公眾、中小學校、行業企業等不同用戶提供原地報警、災害性地震預警、警戒性地震預警、遠場大震預警、地震參數速報、地震烈度速報、地震動參數速報等產品信息服務。

記者從本次發布會上獲悉,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目前已在微信城市服務平臺上線。這廣東防震減災信息發布及對外服務的集約化系統,服務範圍覆蓋全省21個地市,系統主要包括震情速報、區劃查詢、科普宣教以及異常上報等四大模塊。市民可在微信搜索「城市地震安全信息服務」小程序,或者在「城市服務」功能中的「氣象環保」子菜單找到「地震」信息服務入口。

救援人員將「被困人員」救出

連結

21支重型地震救援專業隊比武競技

5月11日至14日,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在江門舉行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地震救援技能會操,來自全省各地21支重型地震救援專業隊共1000餘名指戰員參加競技比武。

據了解,此次比武會操分三批進行,設有「生命跡象搜索」「高空T型救援」「高空纜車救援」「山嶽崖壁救援」「泥石流坑道救援」等15個必考和選考科目,模擬了地震導致群眾被困深谷、管道,以及建築物整體式坍塌傾斜、山體滑坡造成群眾被埋民房亟待營救等地震災害事故真實複雜的救援環境,救援任務難度大,專業技術要求高。

11日下午17時許,第一批參加演練的救援隊伍已陸續到達現場。然而,在距離演練現場1公裡處,所有的車輛都被現場指揮部攔下,他們需要卸下車上的器材,徒步行進一公裡將器材運送至目的地,這也是本次會操的第一項任務。

江門消防工作人員介紹,現場模擬交通道路中斷,救援隊伍都需要徒步運輸救援裝備至比賽現場,每支隊伍45名指戰員,需要一次性運輸800餘件器材裝備。每名指戰員除了身上背著幾十斤重的背囊外,還要推著滿載著裝備的運輸車向目的地挺進。

11日晚,各批救援隊伍突破重重障礙終於到達江門消防訓練基地時,突然狂風大作,隨即下起暴雨,救援任務難度大大增加。經過短短幾小時的休整後,12日早上,廣州消防地震救援專業隊迎來第一個科目演練——橫向破拆深井救援。據介紹,該項目需要救援隊員在深井中準確探測破拆點位並判破拆方法,在極度受限空間內,綜合應用繩索和急救技術。救援隊員將繩索固定好採取作息懸垂的方式,從4層樓的高度向下12米,破拆鋼筋網和木板障礙。最後,當救援人員到達被困人員方位時,現場包紮後用擔架成功救出被困人員。

截至12日下午16時,第一批救援隊員已經連續奮戰近24小時,基本完成指揮部下達的任務科目,同時迎接第二批輪換的救援隊伍。

據了解,本次會操場地江門市西環路特勤消防救援站是目前廣東省建成的專業綜合救援培訓基地,依託山地等地形建成設施齊全的專業訓練場地。廣東消防救援隊伍利用場地內複雜模擬環境,高度模擬地震救援現場複雜情況,通過開展比武演練有效測試裝備器材實戰性、檢驗施救措施、提升專業能力、歷練戰鬥作風,進一步提升全省消防救援隊伍在應對地震災害方面的綜合實戰救援能力。

文/圖 付怡 粵消宣

497名新招錄消防員被授予消防救援銜

羊城晚報訊 5月12日上午9時,廣東省消防救援總隊在廣州舉行2019年首批新招錄消防員授銜儀式,全省497名新招錄消防員被正式授予消防救援銜。省消防救援總隊領導、廣州市消防救援支隊新招錄消防員和指戰員代表在主會場參加儀式,全省各地消防指戰員在電視電話視頻分會場參與授銜儀式。

授銜儀式在嘹亮的國歌聲中拉開帷幕,現場宣讀授予消防救援銜命令,為新消防員代表佩戴消防救援銜,消防員們身著嶄新的「火焰藍」制服,精神抖擻。據悉,497名新招錄消防員通過層層篩選,經過一年的嚴格培訓、考核和崗位實習後,被正式批准成為廣東消防救援隊伍中的一員。未來,他們將奔赴基層一線,接受執勤訓練、滅火應急救援的全新考驗。

(付怡 粵消宣)

編輯: 寶厷

相關焦點

  • 廣東不常地震?近百年數據告訴你真相
    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2次7級以上)。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高樓大廈林立,重要生命線工程縱橫交錯,隨著「雙區驅動」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對地震安全保障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廣東省是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的重點實施地區之一,項目在廣東設置1個國家備份中心。
  • 省地震局:近百年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
    記者了解到,廣東地震信息微信城市服務系統已正式上線。市民可在微信搜索「城市地震安全信息服務」小程序,或者在「城市服務」功能中的「氣象環保」子菜單找到「地震」信息服務入口。用戶可根據自身感受反饋震感,上報異常情況。
  • 地震速報讓你第一時間獲悉地震信息|地震科技「震」樣看
    2013年4月20日,四川省雅安市蘆山縣發生7.0級地震,2分鐘內自動速報系統便發出了包括地震時間、地點、震級等地震三要素的第一報,中國地震局網站、新浪微博、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媒體都在第一時間收到速報信息,2分鐘覆蓋1億網友的公共服務能力得以呈現。
  • 網際網路提升預警速度 地震信息服務與地震波賽跑
    隨著這些技術的推廣,地震信息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的需求,又能推進地震信息服務產業常態化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地震信息服務一直在與地震波賽跑。通過網際網路預警、大數據拼圖等先進的技術手段,地震信息服務逐漸轉向既滿足公眾了解地震信息的需求,又能夠推進地震信息服務產業的常態化。
  • 中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 國內地震2分鐘速報
    中國地震局 供圖  攝加強震情監視和趨勢研判方面,啟動79次應急響應,做好地震烈度評定和災害損失評估,並妥善應對四川九寨溝7.0級、西藏米林6.9級、新疆精河6.6級等多次中強以上地震。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上,編制完成雄安新區戰略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海南自貿港建設等地震安全專項規劃。服務重大工程建設上,完成川藏鐵路、浙江海島核電、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同時,圓滿完成中共十九大、全國兩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50餘次重大活動地震安全保障任務。
  • 中國大部分地區地震監測能力達2.5級 國內地震2分鐘速報_新聞中心...
    中國地震局 供圖  攝加強震情監視和趨勢研判方面,啟動79次應急響應,做好地震烈度評定和災害損失評估,並妥善應對四川九寨溝7.0級、西藏米林6.9級、新疆精河6.6級等多次中強以上地震。服務重大工程建設上,完成川藏鐵路、浙江海島核電、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等重大工程地震安全性評價工作。同時,圓滿完成中共十九大、全國兩會、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一帶一路」高峰論壇等50餘次重大活動地震安全保障任務。
  • 2019年國內地震正式速報比2018年減少88秒
    「地震速報時效和精度不斷提升,國內地震正式速報平均用時572秒,比2018年減少88秒。」近日在京舉行的2020年全國地震局長會議上,應急管理部副部長、中國地震局黨組書記、局長鄭國光介紹說。在2019年,中國地震局的地震速報時效和精度不斷提升,國內地震正式速報平均用時572秒,比2018年減少88秒;自動速報平均用時111秒,比2018年減少22秒;自動速報震級平均偏差0.21級,相比2018年精度提高22%。  如何完善地震預警覆蓋?地震部門開展測震臺網、地球物理臺網規劃編制,推進全國地震監測臺網頂層設計。實施100個地震臺站標準化改造。
  • 明年四川將實現全省秒級地震預警服務 老百姓手機端可收到推送
    封面新聞記者 吳冰清18日8時14分,四川資中發生5.2級地震。8秒後,四川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系統發出報警信息,第一報4.5級,2秒後更新為4.8級,隨後2分33秒產出自動速報,4分50秒產出儀器烈度圖,有力支撐了地震應急響應處置工作。
  • 地震監測實現2分鐘自動定位
    其中,省級臺網中心作為地震速報中心、數據匯聚中心、信息發布中心,是全省地震監測預報業務重要樞紐、核心業務平臺,承擔全省臺網運維、地震監測、地震速報、地震產品與信息服務等任務。「省級中心實行全年24小時在崗值班。」董俊稱,該中心工作人員全面履行「守夜人」職責,為全省4600萬人民站崗放哨。
  • 豫魯交界處連發兩次小地震 震情較小影響不大
    1月23日,山東省地震臺網中心發布震情監測信息,當天在我省濮陽市範縣和山東省菏澤鄄城縣交界處發生兩次超過ML2.0級的地震。河南省地震臺網中心也監測到了這兩次地震,數據和山東省地震臺網一致。
  • 記者探訪中國地震臺網中心:信息化助力提升監測速報
    不再「豎煙囪」 信息化助力地震資源共享共用 「以前我們的信息化項目存在『豎煙囪』的情況,經過近年來的不斷完善整合,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臺網中心主任王海濤介紹,臺網中心信息化建設的目標是實現地震基礎設施資源、地震數據資源、公共服務平臺資源的集中統一和共享共用,地震業務應用的靈活復用,地震信息資源開放共享和普惠服務。
  • 國家地震局今啟用自動速報 首條1分鐘內發布營口地震
    地震速報移動應用實時推送規則  東方網記者王銘澤4月1日報導:今天起,中國地震局正式提供自動地震速報服務。將通過手機、網站、微博、移動客戶端等平臺採取「自動+正式」連發模式,第一時間發布信息。目前,其官方微博「中國地震臺網速報」於3月30日完成系統切換,並於同日發布了第一條速報,1分內即公布了遼寧營口的地震消息。
  • 巴中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通過現場驗收
    據了解,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包涵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8·8九寨溝」災後恢復重建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等,經國務院批准、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覆,於2015年正式啟動,是四川省防震減災工作的重要項目之一。建設內容包含新建或改建基準站、一般站,新建數據處理系統、緊急地震信息服務系統、通信網絡系統、技術支持與保障系統等。專家組驗收現場。
  • 全省小微企業信息查詢小程序上線
    原標題:全省小微企業信息查詢小程序上線   為了滿足企業和社會公眾對小微企業信息的查詢需求,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開發了小微企業信息查詢小程序,此項服務於2020
  • 大數據:地震速報預警的「幕後英雄」
    天津北方網訊:地殼每天都在運動,這意味著看似平靜的地表下,時有地震發生,只不過絕大多數地震震級都非常小,普通市民很難察覺。但那些在天津市民腳下不被感知的微小震動,都被布局在本市的200餘個地震臺站所「捕捉」,每秒在上下、南北、東西三方向採集到的300個數據被24小時不間斷地實時傳輸至地震臺網中心。在大數據的助陣下,地震臺網技術人員可以通過綜合分析進行速報和預警,為政府部門提供決策服務,提前化解風險。  走進位於市地震局的地震臺網中心,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碩大的機櫃和數十臺電腦。
  • 陝西地震監測能力達到1.5級
    三秦都市報-秦聞訊(記者 文晨)地震是最嚴重的自然災害之一,準確地預測地震發生的時間、地點和震級,做好地震短臨預報,能夠有效減輕地震災害,保障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十三五」以來,陝西地震監測預報效能不斷增強,在三秦大地織起一張「安全網」。
  • 人工智慧地震監測系統上線:2秒報出地震參數
    人工智慧地震監測系統上線2秒報出地震參數,它比速報員更快近日,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發生5.9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距離震中較近的定日縣、拉孜縣居民都有震感。地震的監測和風險防範問題再次引發人們的關注。
  • 全球地震頻發 中國地震局及時加強研判近期震情
    東方網3月4日消息:中國地震局在其官方網站發布信息稱,為科學、準確把握全國震情趨勢,該局2日在北京召開了首都圈地區震情跟蹤暨華北地區強化監視與跟蹤聯合會商會,旨在及時加強對近期震情的研判工作。   近期全球相繼發生海地7.3級地震、琉球群島7.2級地震和智利8.8級巨震,造成了巨大破壞並引起廣泛的影響。
  • 【應對情況】蚌埠市地震局舉辦全市地震監測預報業務培訓班
    為進一步提升市縣地震監測預報工作能力,蚌埠市地震局於9月29日舉辦地震監測預報業務培訓班。賈瑞祥副局長作開班動員講話,市縣區地震部門、蚌埠地震臺、市地震監測中心負責人及業務骨幹30餘人參加培訓。
  • 頭條小程序流量主全量開放!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曉程序速報(ID:xcxsubao),作者:速報,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終於等到你!12 月 15 日,頭條小程序官宣可開通流量主。開通流量主後,小程序開發者可在小程序中接入廣告,產生的廣告收入,按照開發者 : 小程序=7 : 3 的分成方式進行分成。廣告類型有哪些?目前類型有信息流廣告、banner廣告兩大類。banner廣告,就是接入詳情頁中部,廣告一般跳轉 appstore 或下載落地頁廣告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