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不常地震?近百年數據告訴你真相
金羊網 2020-05-12
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2次7級以上)。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鄭少玲
2020年5月12日是我國第12個全國防災減災日,主題是「提升基層應急能力,築牢防災減災救災的人民防線」。為進一步提升社會公眾的防震減災意識和應急避險技能,營造全社會積極參與防震減災的良好氛圍,5月12日,廣東省地震局在線上舉行了防災減災周系列科普宣傳活動發布會。
廣東省地震局在線上舉行了防災減災周系列科普宣傳活動發布會 受訪者供圖
近百年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
記者從發布會上了解到,廣東省地處東南沿海地震帶,存在濱海斷裂帶等一系列強震構造。近百年來,廣東及近海發生過11次6級以上地震(其中2次7級以上)。
廣東特別是珠三角地區高樓大廈林立,重要生命線工程縱橫交錯,隨著「雙區驅動」國家戰略的持續推進,對地震安全保障的要求進一步提高。廣東省是國家地震烈度速報與預警項目的重點實施地區之一,項目在廣東設置1個國家備份中心。
廣東將實現省內重點地區秒級地震預警
據介紹,國家預警工程廣東子項目建設完成後,將實現全省分鐘級儀器地震烈度速報與省內重點地區秒級地震預警,將依託電視、廣播、網際網路、新媒體、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地震預警信息終端系統等多渠道,為各級政府、社會公眾、中小學校、行業企業等不同用戶提供原地報警、災害性地震預警、警戒性地震預警、遠場大震預警、地震參數速報、地震烈度速報、地震動參數速報等產品信息服務。
廣東地震信息微信城市服務上線
記者從本次發布會上獲悉,廣東地震信息服務小程序,目前已在微信城市服務平臺上線,是廣東防震減災信息發布及對外服務的集約化系統,服務範圍覆蓋全省21個地市。
市民可在微信搜索「城市地震安全信息服務」小程序,或者在「城市服務」功能中的「氣象環保」子菜單找到「地震」信息服務入口。
系統主要包括震情速報、區劃查詢、科普宣教以及異常上報等四大模塊,其中震情速報將實時向用戶發布全球中強震快報及省內中小震緊急速報,將基於用戶位置實時推送地震三要素信息、震中距及預估烈度,用戶也可根據自身感受反饋震感情況,以供後臺系統的統一分析處理。
編輯:木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