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告訴你答案!

2020-11-29 菲菲種草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告訴你答案!

我們在學習歷史的時候都學習過和地動儀有關的知識,地動儀是張衡為了測試地震而發明的。但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用嗎?有人說它根本就沒有用,因為它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根本沒有任何反應,認為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就是用來糊弄人的。今天小編就來為你們講解一下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

中國近些年可以說也發生了很多場地震,但是對地動儀的關注並不是很大。可最近有人說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地動儀就沒有任何動靜,所以人們對它的真實性產生了疑問。現在小編就告訴你們事情的真相,那就是北京國家博物館裡的地動儀只是一個模型。所以在唐山大地震的時候它沒有發生任何反應,這也是有據可依的。

古代有那麼多的偉大發明,比如聞名世界的四大發明。而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在交通信息都不發達的古代,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比如在嘉靖三十四年發生的陝西大地震就是因為交通信息的阻礙,造成了大匹的人員傷亡。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夠準確的告知地震的方位,能夠第一時間給皇帝提供災情的信息,令皇帝能夠派出援兵前往救援,因此能夠減免不必要的傷亡。由此看來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在當時交通以及信息不發達的年代能夠起到很大的作用。

根據史料的記載,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是非常有用的,可以說第一時間可以為皇帝呈現地震發生的方位,並且感知的相當準確。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一次就是漢順帝統治時期,處在帝京的人們並沒有感覺到有地震發生的跡象。可是在幾天以後,就有人來稟報說隴西前幾天發生了地震,人們這個時候就開始感嘆張衡地動儀的高超技術。

現在地動儀的技術之所以失傳,和我們現在信息的發達有一定的聯繫。張衡設立地動儀的動機就是為了感知地震,在信息比較閉塞的年代,能夠提前做好準備,第一時間派出援兵。但現在是大數據時代,一旦某個地方發生地震,消息很快就會傳遍四面八方。這個時候地動儀雖然能夠感知到有地震的發生,但是和網絡信息相比自然就佔了下風,這和地動儀的失傳有一定的關係。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技術到現在已經失傳,而書面記載也只剩下寥寥記載。小編還是不得不感慨一聲,古人的智慧真的是很先進。如果不是後來的閉關鎖國,我想中國現在一定比現在更加繁榮昌盛,更加的生機勃勃。

相關焦點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到底有沒有用?唐山大地震時完全沒反應
    地動儀這東西大家應該都不陌生,曾經在教科書上寫的有。張衡地動儀、祖衝之圓周率、四大發明,這都是耳熟能詳的古代智慧結晶。其他幾種都比較常見,或者都用過,唯獨這地動儀比較陌生而又神秘。中國近些年發生過不少地震,卻從沒聽過地動儀有什麼新聞,讓不少人對地動儀的真實性產生質疑。現存的地動儀確實是假的,唐山大地震時期存放在北京國家博物館的地動儀也是仿製的模型,而且還是木頭做的,中間的立柱也沒有放上去。所以唐山大地震時沒有任何反應,並不能說張衡的地動儀沒用,而是它壓根就只是模型。
  • 地動儀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地動儀無法真正預測地震
    還有專家說,地動儀,還不如在房梁上掛一塊肉有用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地動儀檢測地震大致的方式是,任意的8個方向上有8條含著銅珠的龍,而在龍頭的下面還有一隻對應的張著大嘴的蟾蜍,只要任何一個方向發生地震,那麼這個方向的銅珠就會從龍嘴裡掉出來,落到蟾蜍的嘴裡。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能預測地震嗎?為何它被移出教科書?
    地動儀模型提到中國歷史中的地震,一定會提到張衡這個人物,張衡在千餘年前,發明了地動儀,準確預料了地震的發生,是中國地震史中一個裡程碑式的人物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曾經預料成功過一次地震。公元134年12月13日,當時地動儀一條龍口中的機關被觸動,但是大家都沒有感覺到地震,有人認為地動儀沒用。幾天後,隴西一帶傳來地震消息,隴西距離洛陽一千公裡,地動儀都準確預料到了地震,可見地動儀的巨大作用。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從歷史課本中刪除?其中到底有什麼原因?
    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於是他就通過自己豐厚的文化知識摸索發明了地動儀這個了不起的東西,地動儀也成為了當時人類預測地震的先鋒,和國外的地震儀相比,早了整整1000多年。張衡做出的這項成就,也成為了中華民族的驕傲。但是從2017年,課本中卻刪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內容,這又是因為什麼呢?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真的有用嗎?百裡內有大的震動珠子豈不天天掉?
    本文來自:百度知道日報地動儀由東漢時期天文學家張衡發明,張衡所處的東漢時代,地震比較頻繁。張衡對地震有不少親身體驗,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他經過長年研究,終於在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了候風地動儀,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動儀。漢順帝陽嘉三年十一月東漢科學家張衡壬寅(公元134年12月13日),地動儀的一個龍機突然發動,吐出了銅球,掉進了那個蟾蜍的嘴裡。當時在京師(洛陽)的人們卻絲毫沒有感覺到地震的跡象,於是有人開始議論紛紛,責怪地動儀不靈驗。
  • 古代地動儀可以預測地震,但是仿造品卻不起作用,張衡說謊了?
    中國擁有非常漫長的歷史,要知道中國古代科技非常的發達,幾乎所有的領域都站在了世界的前列,就比如說中國在預測地震方面,就有非常著名的張衡地動儀,也被稱為侯風地動儀,根據歷史記載侯風地動儀曾經成功預測出地震,書中記載侯風地動儀放至於古代洛陽,有一次侯風地動儀發出來警報,但是洛陽並沒有地震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看完漲知識了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精準預測地震,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看完漲知識了 很多人從小便從教科書中,讀到過關於張衡和他發明的地動儀。往往還有這一張精美的配圖,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橢圓的大水壺,同時有八個仰著頭張牙舞爪的金龍,對於底下張嘴的金色大蟾蜍。每一條龍都象徵著一個方位。
  • 張衡地動儀為何要退出歷史教科書,知道真相後你就明白被騙了很久
    地震不是現在才有的產物,其實自地球誕生以來地震就隨之而生了,對於地震的勘測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難題,因為地震的形成因素很多,有地殼運動、火山爆發、版塊運動甚至海嘯皆可以引發地震,而且其爆發的突然性特點,讓人們很難準確測出,只能通過一個大概性的方式進行勘察預防。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預言地震,為何教科書將其刪除?原因很簡單
    除此之外,還有一項發明不知大家是否還記得,那就是由張衡發明,可以準確預測地震的地動儀。直到今天,張衡發明地動儀一事,得以通過小學教科書中的《張衡傳》被廣泛流傳。張衡是中國古代東漢時期的天文學家,所著《靈憲》、《渾儀圖注》等作品都體現了他在天文學和地理學方面的淵博知識;發明的渾天儀和地動儀,更是對中國的天文學和地震學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被後人譽為「木聖」。
  • 張衡發明的地震儀器—「候風地動儀」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後漢書·張衡傳》詳細記載了地動儀的一些信息,候風地動儀用精銅製作而成,圓徑八尺,漢八尺約合當今之一米八-九的樣子,其外形像一個酒樽。地動儀裡面有精巧的結構,主要為中間的都柱和它周圍的八套牙機裝置。候風裝置候風擺的周圍與8組牙機機械裝置之一部關相互靠近。此處為底座上的溝槽,叫八道。工作原理是侯風擺運動到關的位置觸發牙機,再擊發吐丸。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何被歷史課本刪除了?這才是真正的原因
    這件發明我們可能有聽說過,那就是地動儀,它是被張衡發明的,我們多多少少從書上也看到過,但是現在它卻被慢慢地從書上移除了,相信以後了解的人也就會慢慢地變少。在古代的時候經常會發生一些天災就好比說地震什麼的,但是當時由於人們還不能很好的預測,所以每一次這些災害發生的時候人們的損失都非常的大,漸漸地人們有了必須提前預測才能夠避免這些災難所帶來的傷害意識。
  •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發明地動儀的原理是什麼
    太史令張衡更是深受其擾,通過一次又一次的試驗探究,經過年復一年的努力,於公元132年有所成,成功創造了地動儀。世界其他國家類似地震測量類儀器的發明均是1800年以後的事情了。地動儀復原圖張衡地動儀全身精銅打造,直徑有2.7米,外形神似酒樽,中有都柱。八龍八蟾餘,精準對應。地震發生前或者說地震發生時,總有異於平時的波動,而不同的聲波傳播的時間不同。
  • 張衡發明地動儀的課文被刪除,是什麼原因?
    張衡是地動儀的發明者,地動儀因為能夠預測地震,因此讓人們敬佩,地動儀也廣為人知。筆者最早了解到地動儀,是從小學課文裡學到的。這也使我對張衡有了一種敬佩之情。 張衡是中國天文學、機械技術、地震學的發展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 唐山地震,地震到底能不能預測?帶你快速了解地震
    但這次地震仍讓大家感到不適,因為在1976年的時候,唐山就已經發生過一次強烈的地震,23秒的7.8級地震,帶來的後果就是死傷無數。據事後統計,唐山大地震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達30億以上,超過24w人死亡,16.4萬人重傷,被稱為20世紀最嚴重的地震第三。
  • 地動儀被移出教材後,張衡發明的「渾天儀」卻被印在韓國的紙幣上
    張衡是個非常優秀的人,也是個全面發展的人,在多個領域都有重要的成就,因此被稱之為中國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文學家。不過,如果要說這些成就裡面對後世的我們影響最大的,便是張衡發明「渾天儀」這件事情了。「渾天儀」也被稱之為地動儀,是張衡通過對地震的親身體驗進行總結和研究,為了掌握全國地震動態而於陽嘉元年(公元132年)發明的東西。
  • 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如果活在現代,能否獲得諾貝爾獎?
    如果說疾病還可以控制,有辦法預防,那麼災難是真的完全沒有辦法。地震就是威力最大的自然是災害之一,地震來臨的時候,房屋頃刻間倒塌,良田陷入了地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地震所帶來的傷痛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所帶來的傷痕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發明「地動儀」的張衡,如果活在現代,能否獲得諾貝爾獎?
    如果說疾病還可以控制,有辦法預防,那麼災難是真的完全沒有辦法。地震就是威力最大的自然是災害之一,地震來臨的時候,房屋頃刻間倒塌,良田陷入了地下,所到之處,生靈塗炭。一、地動儀地震所帶來的傷痛大家都知道,唐山大地震和汶川大地震所帶來的傷痕永遠銘刻在人們的心中。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會被移出教科書?
    從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大的天災,古人對於地震也是束手無策,直到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預示著古人對於科學和地理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張衡研究的地動儀能夠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比西方先進了近千年,但是為何如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沒有在現代地震預測中普及,而且教科書中還移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介紹。
  •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為什麼從課本中刪除,原來不是他的問題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從課本中刪除了,這是為什麼?課本上出現的地動儀上有八條龍,龍嘴裡有龍珠,龍嘴正下方有對應的張著嘴的蟾蜍。因為沒有注釋,所以很多人認為這就是由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但事實上,這張圖是一位叫做王振鐸的考古學者在1951年的時候,根據後漢書的僅百字的描寫而自己揣摩設計製作的模型。
  •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
    中學課本上的地動儀不是張衡發明的,而且因為這兩個原因被刪除在我們古代,雖然那時的科技沒有現在這麼發達,材料也沒有現在這麼全面,但是仍然有一些非常有才華的人創造出了許多精密的儀器,這些儀器在當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不僅僅能夠給老百姓們帶來實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