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衡地動儀為何要退出歷史教科書,知道真相後你就明白被騙了很久

2020-11-29 教育漫漫說

說起中國古代的發明,如今道來總會讓人津津樂道,中國作為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五千年的燦爛文化,古代的科技發達程度也是令人觀止的,火藥、印刷術、指南針和造紙術四大發明更是影響了整個世界,直到如今我們的生活依然和它們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

地震不是現在才有的產物,其實自地球誕生以來地震就隨之而生了,對於地震的勘測一直以來都是世界性難題,因為地震的形成因素很多,有地殼運動、火山爆發、版塊運動甚至海嘯皆可以引發地震,而且其爆發的突然性特點,讓人們很難準確測出,只能通過一個大概性的方式進行勘察預防。

時間上溯到近二千年前的東漢末年,有一位著名的科學家就發明了估測地震的儀器,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地動儀,這位集數學家、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天文學家等身份於一體的偉大人物就是張衡。

張衡自小聰明過人,用現代化說就是「神童」一般的人物,張衡自小離家到外地求學,而且對地理科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後來去了東漢都城洛陽並進入到了太學在那裡講學,結識了很多大家名人。張衡的名氣很大,甚至後來和班固、司馬相如、楊雄一起並稱為漢賦四大家,他先後在東漢朝廷裡擔任郎中、太史令、尚書等職,在天文、機械和地震學研究上做出了巨大貢獻,發明了渾天儀、地震儀等作品。公元139年東漢永和四年去世,享年62歲。

張衡所處的時代恰巧是我國地震高發的歷史時期,在《後漢書.五行志》中記載,自東漢永元四年到延光四年的30多年時間裡,全國發生了26次以上的大地震,並且引發了山崩地裂,房屋倒塌,為了能夠對地震有一個準確的勘測,所以張衡根據自己的所學知識加上對全國地震的研究,而發明了地動儀。

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比義大利人發明的地震儀整整早了1700多年,但是也有很多學者進行了質疑,因為張衡發明的這個地動儀無法記錄實際的地震層級和地理位置,為此這個候風地動儀在嚴格意義上說是無法準確測量地震的,在《後漢書》中記載,公元134年12月13日漢順帝陽嘉3年,張衡發明的地動儀突然發動,而且一個銅球掉進了蟾蜍的嘴裡,一開始很多人不相信,沒過幾天,蟾蜍所在的方位隴西果然發生了地震,為此地動儀一下子揚名了天下。

而對地動儀的認知很多人是從歷史教科書上的那副插圖上看到的,只見這副圖中,造型優美的地動儀像一個木桶的形狀,而且八個方位分別對應著張嘴的蟾蜍和龍,為此不少人將其視為地動儀的真實版本甚至認為這就是保存下來的地動儀文物。

實則不然,後來經過考證,這是一件復原和構想出來的地動儀,後來方舟子等人對此進行了質疑,而且這個復原的地動儀並沒有預測出我們所熟知的汶川大地震和歷史上發生的唐山大地震等幾次大災難。實際上這個復原的地動儀則是中國博物館學家兼古代科技史學家王振鐸先生根據歷史記載做出的模型,為此答案終於被揭開了真相。

如今為了不再誤導對學生的教育,將張衡地動儀的這張照片從教科書刪掉了,了解實情後,才知道原來我們一直佩服五體投地的地動儀原來並非是出土的文物只是一個現代版的復原品,真是被騙了很久啊!

相關焦點

  • 張衡地動儀為何被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士:房梁下吊塊肉都比它強
    你還記得張衡和他的地動儀嗎?據報導,2017年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材七年級上冊第15課不再收錄張衡地動儀的相關內容。事實上,在2018版課本中,「兩漢的科技和文化」課程的「課後活動」欄目仍明確提到了「東漢張衡發明創製出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器地動儀。」只是刪除了正文介紹。
  • 張衡1800年前就發明地動儀,真能測地震嗎?為何被教科書刪了?
    張衡是我國偉大的天文學家和科學家,他的身影可以說出現在每一個零零後,九零後的記憶之中,甚至更久也有可能,據史書記載,一千八百多年前的張衡發明的地動儀能夠準確的測試地震的方向而使我們後人震驚不已,但是近些年來卻不斷被世人質疑,甚至連教科書也退出了。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 張衡的地動儀,為何會從歷史教科書上消失?原因很簡單
    張衡的地動儀,為何會從歷史教科書上消失?原因很簡單 文/歷史天天觀 在我們國家的近代歷史當中,我們國家也是有一段十分屈辱的歷史。而這份屈辱,正是因為我們國家封建晚期時期,閉關鎖國的原因導致的。
  • 張衡「地動儀」為何退出課本?究竟什麼地方出錯了?
    中國泱泱大國,上下五千年歷史,自然不會只有四大發明,其中張衡的地動儀、祖衝之的圓周率、郭守敬的《授時曆》等成就均享譽世界。前不久有消息傳出,張衡的地動儀退出了歷史教科書,最初並沒有人相信張衡的地動儀能預測地震,直到漢順帝陽嘉三年,張衡的地動儀才一躍成名。
  • 張衡地動儀遭質疑,被移出歷史教科書,真的不能預測地震嗎?
    或許有人會想起教科書上讓人以之為傲的張衡地動儀,它不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汶川地震時不見其起功效呢?很遺憾,事實證明教科書上那個地動儀確實不能,甚至有中科院院士道: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那個強。有關張衡地動儀的內容也被移除歷史教科書了。
  • 陪伴幾代人的地動儀為何會退出教科書,究竟是什麼地方出錯了?
    導語:陪伴幾代人的地動儀為何會退出教科書,究竟是什麼地方出錯了?中國5000年的文化源遠流長,當然對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中國無愧於是一個文明古國,從吃的來說,中國的食物種類絕對是最多的,而中國人也是最勤勞的,古代的中國也是發明了很多東西,一些東西直接領先全球的存在,而地動儀就是一個赫赫有名的東西,這個東西在教科書上出現之後,也是一直陪伴我們幾代人呀。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翻開我們五千年的地震歷史,站在C位的那個人,叫「張衡」。他與他發明的「地動儀」,似乎是許多孩子對於地震知識的啟蒙。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
  •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
    張衡的地動儀真有效嗎?為何初中教科書要刪除其內容,原因很意外在小時候的課本中,司馬光砸缸、鑿壁偷光、渾天儀、地動儀等都是非常經典的故事,讓同學們感嘆古人的智慧高超。其中張衡發明的地動儀,十幾年來被當作偉大的發明,在世界各地展出數次,前段時間卻傳出要撤出歷史教科書,這是怎麼一回事呢?地動儀是用來預測地震的動向,外表像一個酒罈子,周圍鑲嵌了八條龍柱,分別指向了八個方位。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為何會被移出教科書?
    從古至今地震都是破壞性極大的天災,古人對於地震也是束手無策,直到張衡發明了地動儀,這預示著古人對於科學和地理也有很深入的研究,尤其是張衡研究的地動儀能夠精準預測地震發生的方位比西方先進了近千年,但是為何如今張衡發明的地動儀沒有在現代地震預測中普及,而且教科書中還移除了關於張衡地動儀的介紹。
  • 有關張衡地動儀,你為什麼覺得被教科書騙了?
    在歷史上,漢朝的張衡曾經發明了一個名為地動儀的裝置,這在史書上有明確記載,不過因為歷史的原因,今天我們看不到地動儀的的實物,後經過相關專家努力,張衡地動儀複製品終於出現。但圍繞張衡地動儀的爭議一直不斷。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後,引來一片質疑,難道張衡地動儀不存在
    何為地動儀,其實就是大地發生震動後,地動儀會做出一定的顯示。這個儀器看起來簡單,但是它的構造卻是極其複雜,它毫無保留的向世人宣揚著東漢時期的科技水平。然而,如此一件代表著科學技術的儀器,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中科院院士稱:在房子上掛一塊肉都比它強。究竟是怎麼回事?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測地震嗎?它為何被移出了教科書?
    翻開我們五千年的地震歷史,站在C位的那個人,叫「張衡」。他與他發明的「地動儀」,似乎是許多孩子對於地震知識的啟蒙。 可是疑問也隨之而來:既然「地動儀」對於監測地震非常靈敏,為何如今沒有被普及?反倒是這段關於地動儀的內容,被悄然從教科書中刪除了。這不禁引起了我們的疑問:地動儀,真的能準確預測地震嗎? 張衡與地動儀: 教科書中的地動儀裝置,外表像個酒罈。那酒罈上附有八條龍,每條龍嘴裡含著一顆珠子。
  • 張衡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為什麼?
    說起張衡,你應該不陌生。張衡地動儀的發明讓很多學生崇拜,曾經出現在課本裡的張衡地動儀卻被移出了教科書。更有院士稱,它模型簡陋粗糙,對地震的敏感度低於居民。這是怎麼回事?這一切還要從學生時代的課文說起。我記得小時候看到地動儀的照片的時候,真的覺得張衡這個人很厲害,幾千年前就能檢測到地震。但其實,張衡製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且張衡的地動儀並不是預測地震的。因為古代通訊非常落後,地動儀其實是獲知哪個方向發生了地震的。
  • 新版初中歷史教材,為何刪除「張衡地動儀」?
    這兩天,「張衡地動儀」從新編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消失一事,引起了輿論的關注。①「張衡地動儀」究竟因何從教科書中消失?「張衡地動儀」存在太多爭議具體到此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的「張衡地動儀」,其從歷史教科書中消失,與它身上存在的諸多爭議,有直接關係。
  • 張衡地動儀為何從教科書刪除?中科院院士:還不如房梁上吊塊肉
    但非常可惜的是,張衡所創造的地動儀並沒有流傳下來,而是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之中。據考證,張衡地動儀早就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已經消失了,這也讓人們不禁懷疑,張衡地動儀在歷史上是否是真實存在的,是不是只是一個構想或傳說。
  • 張衡地動儀不如房梁上的一塊肉?地動儀被移出教科書
    近些年,新編歷史課本逐漸被採用,納入正式教學教科書使用範疇。隨之而來的,就是改動部分引起的公眾情緒,整體來說,批評聲音佔多。究其根源,其實也很簡單,就是對新編歷史課本的增刪修改引起了社會的普遍不滿。除此之外,還有一件事引起了廣泛的討論,那就是張衡地動儀被移出了課本。張衡的地動儀為何被移出課本?原因也很簡單,因為此前的仿造模型不具有張衡地動儀的預測功能,而張衡的地動儀又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中。因此真正的張衡地動儀究竟能否預測地震,就成了疑問,最終課本將其剔除。
  • 張衡地動儀移出教科書,為何說房梁下吊一塊肉都比它強?
    中華文化已經延續了幾千年,經歷了風霜雨雪的洗禮,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留下了很多實用的東西,比如在醫學上有著諸多著作;在文學方面每個不同的朝代都有著自己獨特的文化形式;當然了最著名的還是要數四大發明。
  • 張衡的地動儀真能預言地震?為何被教科書移除?專家發現了不對
    根據《後漢書》的記載,候風地動儀是世界上第一家測驗地震的儀器,由張衡在公元132年發明,候風地動儀用精銅製作而成,員徑八尺,漢八尺約合當今之一米八-九的樣子,其外形像一個酒樽。地動儀裡面有精巧的結構,主要為中間的都柱和它周圍的八套牙機裝置。而在外面,則有八個龍首,對應八個蟾蜍,如果哪裡有地震,龍口變回張開,小銅珠就會落到蟾蜍口中。
  • 張衡地動儀被歷史課本刪除
    教材中的張衡地動儀。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參觀中國歷史博物館,專門參觀張衡地動儀。馮銳在「王氏地動儀」前。馮銳及團隊所復原的地動儀。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實際上,近年來,王振鐸所造的地動儀模型一直非議不斷。
  • 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原標題:刪除「張衡地動儀」是對科學和歷史的尊重 2017年秋天投入使用的統編本初中歷史教科書七年級上冊中,關於張衡和候風地動儀的內容,被刪除。那個被印在教材上影響了幾代中國人、由王振鐸復原、以「直立杆」為理論基礎製作的地動儀模型,開始淡出當代青少年的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