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陪伴幾代人的地動儀為何會退出教科書,究竟是什麼地方出錯了?
中國5000年的文化源遠流長,當然對於世界上的其他國家來說,中國無愧於是一個文明古國,從吃的來說,中國的食物種類絕對是最多的,而中國人也是最勤勞的,古代的中國也是發明了很多東西,一些東西直接領先全球的存在,而地動儀就是一個赫赫有名的東西,這個東西在教科書上出現之後,也是一直陪伴我們幾代人呀。
其實對於大自然,我們應該心存敬畏,而古人們就是如此,他們無法阻止大自然的災害,但是總是會想辦法預測,然後將損失降到最低,當然我們現在也是如此,大家都知道地震的出現往往會帶來巨大的損失,現在的經濟發達,工業發展迅猛,可以在很短的時間重新建造出來房屋,但是在古代就不是這麼容易了,地震之後,如果這個地方不適合安家,只能遷移,蓋一間房子也需要很長的時間。
為了減少損失,張衡就發明了地動儀,據說當時發明地動儀之後。其中一個銅球掉了下來,然後張衡就表示:這個方向有地震,但是卻沒有人選擇相信他,但是沒有過幾天,果然發生了地震,之後張衡名聲大噪,地動儀更是成為神器。但是也有局限性,不能測出具體的位置和地震的等級。
之後到了現在的時候,這個地動儀似乎已經失去了他的效果,在歷史課本上,我們可以看出這個地動儀是幾條龍嘴裡有銅球,哪裡有地震,那個方向的銅球變回落下,這樣的圖片也是一直在我們的教科書中陪伴了我們的幾代人,之後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有一位中科院的教授在閒來無聊的時候,發現了書本中的地動儀好像和張衡的地動儀不太一樣,之後經過精密的計算,發現確實存在了問題,而真正的地動儀應該是呈現懸垂擺的。而王正義製造的那個模型是直立杆的。
之後的教育學教發現這個問題之後,肯定不能讓錯誤的東西在影響我們的下一代,直接將原本的地動儀從歷史課本中刪除,而這個改過之後的地動儀子中國科技館已經能夠看得到了。各位小夥伴,你們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