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三浦春馬在日本東京家中去世,初步認定為上吊自殺,年僅30歲,太突然了,1990年4月5日出生的他,在1997年出道成為演員,留下了《戀空》《極道鮮師》《進擊的巨人》《血色星期一》《最後的灰姑娘》《好想告訴你》《一首小夜曲》……等作品。

據日媒報導,三浦春馬今日無故缺席安排好的工作,下午一時左右,工作人員到訪他在港區的家之後發現他在家中衣柜上吊,疑似自殺,被送至醫院後已確認死亡。正如電影裡情節:「我想變成天空,如果變成天空,就永遠能看見美嘉」,弘樹真的變成天空了,這樣以後也可以一直看到他了。

這部電影是根據真實的故事改編的,美嘉與弘樹確有其人。美嘉在弘樹死後,把他們之間的故事寫出來、發表在網上,感動了無數人。後來小說被正式出版,並獲得巨大成功,所以又被拍成了電影,就是我現在看到的這部《戀空》。

《戀空》是近期看過影片中比較「彪悍」的一部,說它彪悍並不是說它何等的出色過人,而是搞不懂這部影片為何能在日本大賣,上映後票房緊咬住《三丁目夕陽 2》不放。看來溫情、純愛、危機、戰爭總是商業販賣的熱點,一段時間內日本人的口味都會是如此。接著彪悍的話題,《戀空》是一部手機小說改編的電影,原本就是以美嘉為第一人稱的講述,之前也被漫畫化過。大概除了新垣結衣等粉絲外,鮮有觀眾會去留意它的表現,於是它早不被人看好的情況下票房居然扶搖直上。早早下到了河野伸的原聲帶(《白夜行》等),相對於《幸福》幾張,聽得還馬馬虎虎,比如美嘉和弘樹在河岸邊的一段,不過其他鮮有印象,高潮段落與行進劇情的搭配更是有些怪異。據此,不管將愛、正愛還是沒得愛,我們也大可概判斷下日本電影院的受眾群體是以哪部分人為主,畢竟冷冰冰的數字還是有現實意義的。

《戀空》循著許多故事的軌跡上演,有甜美女生的善良笑容,有白衣少年的爽朗笑聲,以及沒有懸念的劇情——最終以主角的死去給愛情一個永恆的定格。貌似以一個人的死亡作為結尾更會有深化感情的作用,賺得的同情與憐憫卻並不能使得記憶多深,這本身無法成為打動人的劇情。而在看夠離合聚散之後,終究因為弘樹的離開落入俗套的劇情,我卻還是流了真實的眼淚。

《戀空》這樣的愛情,大部分都變成了過去式。其實過去式也好,這種感情只有變成過去式,才能在想起來的時候感到他的存在感。我們都沒有那麼喜歡對方,所以當感情衝破了青春,變成柴米油鹽,或者就只稍微經歷一點時間的洗禮,就會慢慢淡化變質。與其擁有一份已經乾涸的青春,為什麼不把青春留在過去?也許男主角不癌症,這片子就不會那麼催人淚下,如果倆人結婚生子,婚後將要面對的那些難堪,應該不是一句我愛你就能保證的。所以,愛過了,該分的分,該散的散,該死的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