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世界,我們國家已經走在了前列。人民的生活也是富足美滿,但是在數十年前,我們的中國卻處在積弱積貧的舊社會,無數先輩們,為了人民的解放和我們國家的前途,與敵人殊死搏鬥,激戰不止,這些可愛又可敬的英雄們,用他們的鮮血換來了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與敵人的戰鬥並不僅僅是在戰場上,有一些特殊的戰鬥英雄們,他們所從事的工作更加的危險,那就是打入敵人的內部,潛伏下來當地下工作者,下面我們所要說的這位英雄人物就是這樣一位地下工作者。
他本來的名字,大家都並不知道,但是提起他的化名,範明,卻有很多人都熟悉,他的名字也是毛主席親自給他取得,一直以來他的工作都是與主席保持著單線聯繫,他是我黨的王牌臥底優秀地下工作者郝克勇。在1914年他生於陝西西安的一個名門之後,郝克勇的父親,當年曾畢業於武備軍官學校,他的父親郝鵬程與著名的愛國將領楊虎城義結金蘭,彭城也可以算作是西北軍的創始人其中之一,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郝克勇衣食無憂,可是他並沒有安於享受物質生活,他非常喜歡學習,在15歲的時候就考進了上海著名的建國中學,隨後郝克勇經常參加愛國運動,終於在他的哥哥郝克俊引領之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在著名的淞滬抗戰爆發之後,郝克俊就帶著弟弟郝克勇參加了抗日義勇軍。隨後開始了艱苦的革命生涯。在1938年,郝克勇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了一名光榮的黨員。
在郝克勇成為黨員之後,組織上也了解到他家與楊虎城家的特殊關係,隨後便將郝克勇派往38軍開展統戰工作,在進入工作崗位之後,郝克勇經常的做宣傳工作,積極的在38軍中宣揚革命精神,為日後的革命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再後來郝克勇在38軍創建了黨組織,拉攏吸引了許多仁人志士加入中國共產黨,在他的號召之下,38軍的革命將士們紛紛加入黨組織,最高峰時發展到600多人,在黨組織的領導下以及革命精神的指揮下,38軍戰鬥力非常的強,紀律也非常嚴明,一點都不像國民黨軍隊那樣紀律鬆弛散漫,被根據地的百姓們親切的稱作七路半,因為38軍當時的風格與八路軍非常的像。
但是38路軍的改變也引起了國民黨方面的警覺。蔣介石親自下令將38軍團團包圍。郝克勇隨即申請回到革命根據地延安,向毛主席匯報工作。並請示接下來的工作方向。主席隨後向郝克勇傳達任務,今後38軍的黨組織由中央直接領導,黨組織書記由郝克勇出任,郝克勇與主席保持單線聯繫,38軍的所有工作問題必須向主席事前請示,並且要嚴密保持絕密程度。從這裡開始,郝克勇就成為我黨歷史上唯一一個直接受毛主席領導的特戰人員。並且一直都是與毛主席保持著單線聯繫,就在接受了工作任務之後,郝克勇準備離開延安之前,毛主席問他的舅舅姓什麼,郝克勇隨即回答他舅舅姓範,毛主席便為他取名範明,在此之後,郝克勇從此就告別了自己原先的名字,徹底成為了範明!在返回了38軍之後,範明又加大了工作力度,發展了更多的黨員,為之後國軍的整編制起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和影響,在革命道路上,範明堅持黨性黨紀,為革命的勝利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在建國之後,範明又接了一個艱巨的任務,他被任命為進藏部隊的司令員兼政委,目的就是進藏,為西藏和平解放作出努力,當時的西藏,情況非常複雜,各種勢力盤根錯節,範明各方周旋,很好地解決了西藏的各大阻力,調解好了民族與宗教各種衝突,並且親自護送班禪額爾德尼進京會見毛主席,為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統一做出了非常巨大的貢獻。在1955年的授銜儀式上,範明被授予少將軍銜。終於在革命成功之後,範明向毛主席提出申請,想要恢復自己原本的名字,毛主席批准,同時也對範明說,範明這個名字在中外已經有非常巨大的影響力,如果恢復自己的本名,將會引起許多工作上的不便,範明並沒有固執己見,聽到主席說的這些,隨即決定,今生不再恢復本名,繼續使用範明這個名字。這位老將軍的傳奇一生結束於2010年2月23日,範明將軍病逝於西安,享年9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