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影響因子公布,這些3~5分期刊漲勢良好,值得一投!

2021-01-10 網易

  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大家都在家「閉門修煉」了很久,真的是感覺猝不及防就已經年中了。

  Web of Science剛剛更新了2020年期刊影響因子,只是不知道你今年的SCI小目標已經實現了沒~聽說隔壁課題組的師兄上午接收的3分+,晚上只剩2分多了,原本以為可以安穩等畢業了,結果....

  

  大家都知道期刊影響因子就是一道門檻,3~5分其實是最經濟的,這一類期刊的質量都還不錯,很多三甲醫院的SCI獎金也是從3分起算。

  同時,3~5分期刊的難度也不是特別大,重量級課題組可以把課題的副產品投一投,而一般的課題組也都可以試一試,廣大碩博士的畢業要求也基本能對標的上。

  所以今天也不跟大家說什麼CA這種292分的超神刊或者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這種74分的神刊,一起來嘮一嘮漲勢喜人或者可能爆雷的3~5分期刊。

  

1、【較為推薦】BIOMEDICINE & PHARMACOTHERAPY

  法國期刊,藥理學(3區)/醫學,研究與實驗(3區)

  投稿命中率:約62.18 %

  審稿周期:平均1.48月

  這本期刊的漲勢十分喜人,2015年只有2.326分,現在已經漲到4.545分了,而且在藥理學和醫學,研究與實驗兩個領域的排位也在不斷走高。審稿周期也算是很短的。

  目前這本期刊的中國人發稿佔56%,說實在話在目前國人瘋狂發稿的情況下,這個比例還算安全。目前也沒有什麼造假的負面新聞,如果有合適的文章,還是頗可試一試的~

  

2、【較為推薦】OncoTargets and Therapy

  英國期刊,腫瘤學(4區)/生物技術與應用微生物學(3區)

  投稿命中率:約51.38%

  審稿周期:平均2.0月

  這本期刊2008年才創刊,但是年發稿量都很大,目前已經達到了1051篇,其中,國產稿件佔到了86%,一定程度上也意味著投稿的話成功率比較大。期刊的影響因子也是一直走高,從2015年的2.27到現在已經達到了3.337分,在對應研究領域的排位也是穩中有升,按照這個趨勢,明年可能勢頭也還不錯,可以一試。

  

3、【較為推薦】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And Clinical Oncology

  德國期刊,腫瘤學(3區)

  投稿命中率:約44.16%

  審稿周期:平均1.53月

  這本期刊的中國稿件只佔31%,在3~5分期刊裡面,這個比例算是偏低的了(相對安全)。這本期刊的影響因子基本可以說是穩中有升,在腫瘤學領域處於中不溜秋的位置,審稿周期很短,也可以試試看。

  

4、【較為推薦】Cancer Science

  日本期刊,腫瘤學(3區)

  投稿命中率:約52.08%

  審稿周期:平均1.6月

  這本期刊的發稿量從2014年的239篇已經增長到現在的449篇,影響因子也是非常穩定地在上升,目前已經達到4.966分,基本明年就可以指望破5分了,是腫瘤學領域排位較靠前的一本期刊。

  國產佔比40%,對這本期刊的主要評價是:審稿周期短平直快,不過編輯的要求非常嚴格,除了對文章質量要求外,這本日本期刊還非常重視格式。如果文章不錯的話,可以注意按照官網要求修改好格式之後,試一試看哦~

  

  5、【保持觀望】Journal of Cellular And Molecular Medicine

  英國期刊,細胞生物學(3區)/醫學,研究與實驗(2區)

  投稿命中率:約36.80%

  審稿周期:平均2.3月

  2016年之前期刊年發文量大約在200篇左右,但是2017年一下增加了2倍,2019年的發稿量已經達到900篇。國產發稿率73.94%,還是挺高的,排在前五位的也都是質量比較過硬的高校,分別為復旦大學157篇(佔比7.901%)、上海交通大學153篇(佔比7.7%)、溫州醫科大學120篇(佔比6.039%)、山東大學117篇(佔比5.888%)、南京醫科大學103篇(佔比5.184%)。

  期刊的自引率3.35%,還是比較低的。影響因子最近有升有降,但是變動幅度都還在可控區間,在細胞生物學和醫學研究與實驗領域的期刊中排位都很靠前。近年有學者認為可能會被踢出SCI,但是就目前形勢來看可能性不大。

  

6、【謹慎對待】Scientific Reports

  英國期刊,綜合學科(2區)

  投稿命中率:約39.39%

  審稿周期:平均3.81月

  Scientific Reports始終在水刊的邊緣瘋狂試探。你要說它不好,近些年影響因子持續走低,2015年的時候還是一個5.228分的期刊,現在已經跌到3.998分了,期刊的自引率高達9.1%。

  但是它也有很多不是標準水刊的地方,比如國產佔比21%,不算高的。而且雖然影響因子的計算考慮到了期刊的年發文量,但是一般發文量比較大的還是傾向於吸引更多關注造成影響因子偏高,而Scientific Reports最近幾年的發文總量變化幅度非常大,也會有一點影響。

  如果有更好的選擇的話,還是儘量避開,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不是太明智的選擇。

  

  

7、【謹慎對待】Bioscience Reports

  美國期刊,細胞生物學(4區)/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4區)

  投稿命中率:約32.22%

  審稿周期:平均2.83月

  準確來說這本期刊的影響因子還沒有達到3分,在2.942分左右徘徊,近幾年的影響因子和排位都挺穩定的。專門把這本期刊拎出來說的原因是,這本期刊最近的「風頭」很大,不過並不是什麼好風頭,在pubpeer上有超過30篇的Bioscience Reports的文章被掛出來,都是被質疑存在圖片造假等倫理問題,期刊目前已經在嚴查,對部分稿件進行撤稿,目前形勢還不明朗,大家還是稍微謹慎一點,儘量避開比較好。

  

  總的來說,期刊質量穩定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誰也不希望自己辛辛苦苦花精力花時間還有大額版面費出來的文章發表後影響因子持續走低,甚至被SCI剔除,所以大家務必記得在投稿前要:

  1、在web of science查看期刊近年來的影響因子走勢等指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