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29日,最新的影響因子終於出來。ISI每年出版JCR(《期刊引用報告》,全稱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對包括SCI收錄的3800種核心期刊(光碟版)在內的8000多種期刊(網絡版)之間的引用和被引用數據進行統計、運算,並針對每種期刊定義了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等指數加以報導。一種期刊的影響因子,指的是該刊前二年發表的文獻在當前年的平均被引用次數。一種刊物的影響因子越高,也即其刊載的文獻被引用率越高,一方面說明這些文獻報導的研究成果影響力大,另一方面也反映該刊物的學術水平高。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圖書館可根據JCR提供的數據制定期刊引進政策;論文作者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決定投稿方向。整理了最新的影響因子大於5的雜誌,另外校正了近百本重複的雜誌,供大家收藏,同時也減少大家的閱讀量。
每到年中,科研狗們十分關注的一項指數就是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期刊影響因子的變化宛如股市價格的漲跌,自己投過稿發過文的雜誌,影響因子是高是低,可能直接影響到明年能拿多少基金,評不評得上職稱。
經典四大刊排位如何變化?傳統三強 CNS 地位是否堅挺?各科室的醫學專刊性價比怎麼選?國內期刊表現幾何?
以下是生物學霸帶來的完整解讀。
今年,神刊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臨床腫瘤雜誌)繼續以高達 292.278 的 IF 蟬聯榜首,一騎絕塵。
CA-A Cancer Journal For Clinicians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NEJM(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以 74.699的 IF 位列第二。
Nature 集團的綜述類新貴表現神勇,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和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分別斬獲第三和第四,IF 為 71.189,64.797。
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The Lancet(柳葉刀)排名第五,IF=60.392,在傳統醫學頂刊中不遑多讓。
醫學四大刊
除 NEJM 和 The Lancet 之外,醫學四大刊的其他兩位也同樣佔據頭部位置。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AMA(美國醫學會雜誌)表現也不錯,以 45.540 的影響因子排名第 12。
British Medical Journal, BMJ(英國醫學雜誌)相較稍微低一點,以 30.223 的影響因子排名 39 位。
傳統三強 CNS 依舊齊頭並進,Nature IF 42.778,排名第 15;Science IF 41.845,排名第 16,緊隨其後,Cell IF 38.637,排名第 22。
傳統三強 CNS
總體來看,傳統頂刊的江湖地位還都很穩,雖然排名比去年略有變化,但 IF 普遍都在漲。頂刊排名的變化,主要還是看誰跑得更快。
OA 神刊們日子依舊不好過
讓人又愛又恨的開放獲取(Open Access)期刊也是很值得關注的。
開放獲取是當今學術期刊運營的探索方向。很多 OA 期刊由於發稿快速、發稿量巨大而深受國內學者的青睞。
其中影響力最大的有四本,江湖號稱「四大神刊」:PLoS One、Scientific Reports、Oncotarget、Medicine。
不少人猶記得 Oncotarget 在 2018 年被踢出 SCI 後,學界的一片哀鴻。
繼去年得 IF 2.776 後 Plos One 今年 IF 為 2.740,繼續走低。
Scientific Reports 在去年以 IF 4.011 勉強保 4 成功,今年則遺憾跌到 3.998。
Medicine,在改為 OA 模式後 IF 大跌,去年縮水至 1.87,今年 IF 為 1.552。Nature Communications
一直讓很多人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 Nature 子刊的 Nature Communications 則迎來了自己的 10 歲生日,相比於去年 11.878 的成績,今年 IF 12.121 也還算不錯,依舊是 OA 期刊的領軍代表。
很多人對論文是否投給 OA 期刊都蠻糾結,一方面 OA 是大勢所趨,知識共享天經地義;另一方面,發表論文的時候,給期刊交幾千上萬的文章處理費(APC)還是挺肉疼。
而且又有幾個 OA 期刊被 SCI 除名的「前車之鑑」,好多導師也不贊成學生發表這類期刊。
其實,OA 上還是有很多高質量文章的。有些學者可能不太在意雜誌,或是對不斷更換雜誌不斷重複的投稿流程心聲厭倦,於是乾脆投稿給 OA 雜誌。
各科室醫學專刊一覽
再來看看各科室醫學類的專業期刊,在各自領域表現如何。
最後,有個基本的邏輯必須指明,IF 僅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學術期刊的水平,並不能直接代表期刊上具體某篇論文的水平。認認真真扎紮實實的論文就是好論文,無論發表在什麼期刊。
參考連結:
https://jcr.clarivate.com/JCRJournalHomeAction.action
MORE | 更多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