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影響因子預測,看看你投的SCI雜誌漲了多少

2021-01-15 生命科學文獻知識服務平臺
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是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ournal Citation Reports,JCR)中的一項數據,對科研人員重中之重的數據。影響因子的計算是某期刊N-1, N-2這兩年發表的論文在N年的平均平均引用次數。以2019年為例,將在2019年6月出的新的影響因子叫「2018年度影響因子」,是2016年和2017年某雜誌上發表的所有文章在2018年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雜誌在2016年和2017年發表的雜誌的總數。



當前根據以上計算公式算出來的影響因子是即時影響因子,而不是實際影響因子。儘管目前已經進入2019年度, 仍然有一些2018年度的引用還沒有顯示在資料庫中,所以即時影響因子一般是低於實際影響因子。即使在6月份科睿唯安公布新的影響因子前夕計算出來的即時影響因子,一般也會比實際影響因子低。根據小編往年對一些雜誌的即時影響因子的多次計算,及與最終影響因子的比較,估計現在的即時影響因子乘以1.1~1.2, 大概是實際影響因子。


因為具體有多少被引用的次數沒體現在web of science的資料庫,不同雜誌的差別很大。有的雜誌可能幾乎相當於即時影響因子,有的雜誌可能能乘以達到1.2,但應該都會大於或等於即時影響因子(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在本文中小編乘以1.1作為係數。


對於預測出的分數處於界限狀態的雜誌,請各位還需自己小心謹慎,可得看好了,界限狀態的沒人能說的準。但如果某雜誌的即時影響因子是4.9、 2.9、0.98這種邊緣情況,這樣的雜誌實際影響因子能破鏡進入下個境界的可能性非常非常大。


說了那麼多,我們先從CNS三個系列開始。

 

下面圖表中,第一列「排名」是該雜誌2017年影響因子的排名,第二列雜誌名,第三列為2017年影響因子,第四列是截至2018年1月12日,該雜誌的及時影響因子,第五列的是即時影響因子乘以1.1後估算的2018年影響因子。

 

1. Nature、Science、Cell主刊比較

三個雜誌的影響因子相對平穩,變化不大,Cell從31分上升到36分(乘以1.1後的預測分數,下同)。



2. Nature、Science、Cell子刊比較

Nature子刊分數一直很霸道,超過20分的雜誌就有8個,這還不包括本文裡沒有算的Nature Review系列。Nature Communications, Nature plants都居於12分左右。 Nature Communications更是出奇的穩定在12分左右。本次預測的2018年影響影子也將是12.10分。metabolism領域藉助腫瘤代謝熱起來的,Nature也來插一槓子,出了Nature Metabolism。不知道將來Cell Metabolism會不會受到影響,至少現在還沒有。Cell metabolism從之前的15分左右,一路高歌猛進,2017年超過20分,預計,在2018年將會達到22分。

 

一說子刊,自然少不了比一比三個系列的新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 Cell Reports, Science Advances(前兩個其實也不算新了)。儘管 Science子刊系列人丁單薄,Science Advances一出影響因子就是11.51,2018年更會略勝Nature Communications一籌。Cell Reports就差一點了,雖然文章質量槓槓的,影響因子一直徘徊在8分左右。

 

Cell系列的幾個子刊,特別是發育相關的子刊,一直處於下滑的趨勢。Developmental Cell是發育生物學的龍頭雜誌,曾經17,18分的樣子,現在已經到小於10分的狀態。Current Biology也在下滑。幾個其他非Cell系列的跟發育相關,或更側重機制研究的雜誌也存在影響因子持續下滑的狀態。比如Genes & Development, PLos Biology,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BMC Biology等。

 

Cell系列的Neuron今年也會跌到10分左右。剛開始出版時被幹細胞領域看好的Stem Cell Reports 一直低迷,今年應該也不會超過6分。

 


3. 第一&第二

誰與爭鋒,影響因子對CA來說完全玩玩而已,已經不在乎了。



4.各領域牛刊

首先看到我標紅的JNCI,小編也不清楚怎麼回事。大家自己去再查查吧。看到這個數據,小編也是不相信的,但是反覆計算出來就是這個樣子。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貌似今年又回落到其一般狀態,以前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一般是15-20分之間。美國癌症協會AACR的旗艦雜誌Cancer Discovery在突破20分之後繼續保持上漲態勢。 AACR下的另一個雜誌Clincial Cancer Research專注轉化醫學方向,前幾年分數一直上漲,2017年突破10分,2018卻可能要低於10分。

 

Journal of Hepatology幾年前還是6,7分的雜誌,一直猛漲,如今已經15分左右了。已經超過了胃腸道的三個經典雜誌Gastroenterology,Gut,Hepatology中的雜誌Hepatology。

 


5. 我想你對這兩個新雜誌的分數感興趣,對不?

JCI和Blood的子刊,今年剛出影響因子。JCI insight和預期差不多,Blood Advances有點辣眼睛,又讓小編懷疑數據了。 不過一般第一年新出影響因子分數會相對比較低。Scientific Reports剛出來時不是也是2點幾嗎?



6. 一些經典雜誌的影響因子漲跌

Journal Of Thoracic Oncology作為肺癌方向的雜誌,分數持續上漲,從剛開始的4分多,如今穩定在10分左右。Cancer Research今年應該會在8分左右。Genes & Development, Journal Of Cell Biology在前面已經說過了,老牌好雜誌,現在已經跌了。Plant Cell被Nature Plants搶了稿源,也有下跌趨勢。

 

Elife的文章很難發,在美國的認可度很高,但是分數就是上不去。Cell Cycle在細胞周期相關領域也算是比較不錯的了,一直是5分以上,這兩年不忍直視,跌的有點慘。

 

基因治療領域的雜誌Molecular Therapy,Gene Therapy, Human Gene Therapy等曾經輝煌,隨著基因治療的衰落,分數一直跌。儘管這兩年基因治療領域重新被重視,但又太多競爭雜誌,這些雜誌只是稍有回升。Molecular Therapy的子刊Molecular Therapy-Nucleic Acids能保持5分以上,還不錯。



7.國內期刊

中科院生化細胞所主辦的Cell Research一直領跑,新出的Cell Discovery今年剛出分數,應該接近5分,以後應該會更高。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以前13點多,現在跌了不少。Protein & Cell也一直處於穩定上升期。

 

 

8. 很受歡迎的4分以下雜誌!

分數都在這了,各找各的吧。

 

Spandidos系列,不得了,收稿量每年都在漲,而每個雜誌分數都很堅挺,Oncology Letters都已經超過3500篇,不過貌似認可度不高。四大神刊裡的Medicine在下面表格裡,Oncotarget已經被踢出去。Plos one, Scientific Reports文章太多了,Web of Science的常規算法導不出,下次有空去看看其他辦法能不能算出來。

 


9. PLos、EMBO、BMC系列

 

長期看,PLos系列總統處於下跌態勢,不容樂觀。EMBO系列相對穩定。BMC Medicine, BMC Biology的分數上漲態勢不好,而Genome Biology穩定在10分數以上(見前面的表)。驚人的是Molecular Cancer一直上漲,今年要突破10分了。還在驚訝2018年Molecular Cancer被劃到一區,現在更驚訝的應該是它的分數。

 


10. Lancet,JAMA系列

分數相對穩定,自己看。



11. 全系列,按照去年的分數排的,不少沒有出現在上面的介紹裡。


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網站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轉載使用,須保留本網站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或者聯繫轉載稿費等事宜,請與我們接洽。


·↓長按關注最專業的文獻檢索服務平臺↓·

E-mail:servi@sibs.ac.cn     

電話:(021)54922962    季老師


相關焦點

  • 預測:2021年SCI雜誌影響因子提前知!
    作為一隻科研狗,不管疫情怎樣,文章還是要發的,文章是影響我們職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文章發的雜誌的分數的漲漲跌跌,時時牽動著我們的心,跟看股票似的,漲時歡喜跌時憂。為了跟進雜誌的IF變化和發表特點,我們每1-2天會出一篇SCI雜誌的解析和影響因子預測文章,和大家一起解讀生物、醫學雜誌,歡迎大家多提建議。
  • 預測: 2021年SCI雜誌影響因子提前知!
    作為一隻科研狗,不管疫情怎樣,文章還是要發的,文章是影響我們職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文章發的雜誌的分數的漲漲跌跌,時時牽動著我們的心,跟看股票似的,漲時歡喜跌時憂。為了跟進雜誌的IF變化和發表特點,我們每1-2天會出一篇SCI雜誌的解析和影響因子預測文章,和大家一起解讀生物、醫學雜誌,歡迎大家多提建議。
  • 2019年SCI期刊影響因子預測
    超過1000篇文章的雜誌共28個,其總數達到了70612,佔到總發文的54.32%;【6】綜述類的雜誌,一般發文量都比較少;【7】總引用數最多的是Nature Communications,達到了91845,由於文章較多,其預測的影響因子11.67,與2018年的影響因子變化不大;其次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達到了
  • SCI期刊2019影響因子預測(值得收藏)
    2019年的影響因子很快就會公布,根據以往的公布時間,大約是6月份就會公布影響因子。
  • 393本SCI雜誌2020影響因子預測
    作為一隻科研狗,不管疫情怎樣,文章還是要發的,文章是影響我們職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文章發的雜誌的分數的漲漲跌跌,時時牽動著我們的心,跟看股票似的,漲時歡喜跌時憂。為了跟進雜誌的IF變化和發表特點,我們E探索醫學每1-2天會出一篇SCI雜誌的解析和影響因子預測文章,和大家一起解讀生物、醫學雜誌,歡迎大家多提建議。
  • 393本SCI雜誌2020影響因子預測(即時IF)
    作為一隻科研狗,不管疫情怎樣,文章還是要發的,文章是影響我們職業發展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文章發的雜誌的分數的漲漲跌跌,時時牽動著我們的心,跟看股票似的,漲時歡喜跌時憂。為了跟進雜誌的IF變化和發表特點,我們E探索醫學每1-2天會出一篇SCI雜誌的解析和影響因子預測文章,和大家一起解讀生物、醫學雜誌,歡迎大家多提建議。
  • SCI影響因子即將出爐 | 2019年最新最全的影響因子預測
    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8年影響因子大於8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共335本,我們發現:【1】2019年各雜誌IF大體上與2018年持平;【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222;Cell 35.795;Nature 42.382;Science
  • 起來嗨,2019年SCI期刊影響因子出爐(含下載連結)
    聽說2019年最新的期刊影響因子更新啦,作為一隻勤勞的小蜜蜂,連夜整理出來,分析來分析去,搞得像研究股票一樣。
  • SCI期刊2019影響因子預測(NC及PNAS發文最多,值得收藏)
    現在,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8年影響因子大於9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共281本,我們發現:【1】2019年各雜誌IF大體上與2018年持平;【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222;Cell 35.795;Nature 42.382;Science
  • 2018消化領域SCI雜誌影響因子大預測
    雖然6月份才公布各大SCI期刊雜誌的最新影響因子,但我們可以提前進行計算,早一步知曉最新動態。因此我專門為各位消化科醫生整理了消化領域79本SCI期刊雜誌的影響因子預測版本。一首先看看JCR一區雜誌,消化領域最牛的美國胃腸道疾病協會雜誌《GASTROENTEROLOGY》依然穩居第一,領先第二名好幾分。
  • 2018 護理 SCI 雜誌影響因子預測大盤點
    距離今年 SCI 雜誌影響因子發布還剩兩個月,2017 年所有的文章已經全部被 SCI 資料庫收錄。
  • 2020年SCI 影響因子發布,速看你投的雜誌今年表現如何
    本文作者:SOOF 每到年中,科研人十分關注的一項指數就是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IF)。 期刊影響因子的變化宛如股市價格的漲跌,自己投過稿發過文的雜誌,影響因子是高是低,可能直接影響到明年能拿多少基金,評不評得上職稱。
  •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
    什麼是sci影響因子?sci影響因子是湯森路透出品的期刊引證報告(JCR)中的一項數據。即某期刊前兩年發表的論文在該報告年份中被引用總次數除以該期刊在這兩年內發表的論文總數。sci影響因子用來衡量sci期刊的學術水平,作為JCR的一個重要指標,通常被認為代表著期刊的重要性。
  • 2020 年 SCI 影響因子發布,你投過的雜誌今年是否堅挺?
    Nature 集團的綜述類新貴表現神勇,Nature Reviews Materials 和 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 分別斬獲第三和第四,IF 為 71.189,64.797。
  •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
    來源丨iNature 2020年的影響因子即將出爐,按往年的公布情況,影響因子將於6月中下旬公布。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
  • 最新 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值得收藏)
    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9年影響因子大於20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及國內主辦的期刊,共97本,我們發現:【1】相比於2019年,2020年各雜誌IF略微上漲;【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309;Cell 40.1(首次破40
  • 2019最新SCI影響因子,這些神刊、水刊是漲是跌?
    解螺旋公眾號·陪伴你科研的第1883天你們心心念念的最新影響因子分析來了!讓我們來看看廣大碩博、青年醫生、教師們現在最關心的期刊行情如何,是漲是跌?1神刊CA+四大醫學腫瘤界,醫學界,甚至整個雜誌界的SCI影響因子傳奇CA,分數一年比一年高,在去年達到了240+的巔峰,今年終於停下飛漲的腳步,回降到223分,依然遠拉第二名。去年可以稱得上是SCI影響因子的一個牛市,按常理來看,今年大多雜誌會適當回冷。
  • 2020 年 SCI 影響因子發布,速看你投的雜誌今年表現如何(附全名單)
    因此,JCR以其大量的期刊統計數據及計算的影響因子等指數,而成為一種期刊評價工具。圖書館可根據JCR提供的數據制定期刊引進政策;論文作者可根據期刊的影響因子排名決定投稿方向。整理了最新的影響因子大於5的雜誌,另外校正了近百本重複的雜誌,供大家收藏,同時也減少大家的閱讀量。
  • 2020年SCI期刊影響因子重磅發布!你投過的期刊漲了嗎?
    因為這時候,Web of Science會公布新一年所有學術期刊的最新影響因子,甚至可能剔除某些不合格刊物。而這些期刊的影響因子於碩、博研究生們能否畢業,以及科研工作者們是否能晉升及獎金等情況息息相關。
  • 最新最全的2020年SCI影響因子預測 (值得收藏)
    在2019年,iNature團隊預測了236本雜誌,其中有218本能準確的預測。趁著這個時機,iNature團隊主要關注2019年影響因子大於20的雜誌,同時加上一些常見的生物醫學領域的期刊及國內主辦的期刊,共97本,我們發現:【1】相比於2019年,2020年各雜誌IF略微上漲;【2】影響因子變化最大的,一般都是綜述性的雜誌;【3】巨無霸CA估計還是IF最高,沒有雜誌可以超越,其達到了309;Cell 40.1(首次破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