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藝術進校園(清華站)

2020-12-03 書畫藝術風雲榜

【活動主題】

經典藝術進校園—新時期美術名家邀請展

【開幕時間】

2019年3月24日下午14:30

【展覽日期】

2019年3月24日—3月28日

【展覽地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

【研討會時間】

2019年3月24日下午16:00—18:00

【研討會地點】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美術館二層會議室

【主辦單位】

北京百利雲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西部證券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第一分公司

中國農業銀行北京定福莊支行

北京銀行雙橋支行/高碑店支行/東壩支行

世聯行(股票代碼002285)

北京天恆明遠商務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書香門第投資發展有限公司

北京麥冬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北京新源泰合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校園,是人類社會中一方不可或缺的精神淨土,而文化永遠是她的根,更是她的魂!中國書畫藝術風雲榜堅定秉承「精神引領、文化鑄魂」的情懷和理念,時刻不忘以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己任,不忘初心,全力以赴。讓藝術進校園,旨在鼓勵和助力青年學子們「暢遊於書海、徒步於藝林」,培養同學們善於發現美和創造美的同時,也讓學習和生活變得更加美好和豐富多彩。

清代的石濤曾言:「筆墨當隨時代」,中國畫從傳統走向當代,在東西方文化的碰撞與磨合之下,如今中國畫的發展該走向何處始終是值得探索的大課題。二十世紀末著名畫家李可染曾預言:「二十一世紀的中國畫藝術前景一定會是『東方既白』」。它表明中國畫藝術極富有審美高度的藝術表現形式,也是具有創新性和開拓性精神的東方藝術,並預示著中國畫藝術的繼往開來與時代同步發展。

本次中國書畫藝術風雲榜之「經典藝術進校園-新時期美術名家邀請展」,匯聚了九位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他們是新時期不同藝術風格的代表人物之一,依然活躍在學術前沿並分別在各自的藝術領域深耕勤索、獨具風格、厚積薄發!今天我們所欣賞到的每一件展品,既有藝術家對於客觀世界的深刻理解和認知,也融合了其本人內心世界的細微情感和理想主義,相信其深遠意境必令觀者大為感動和神往。

參展藝術家及部分作品

王玉良

王玉良,1949年出生在煙臺,1978年考取中央工藝美術學院龐薰琹、袁振甫教授研究生,畢業後留校任教至今。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清華大學張仃藝術研究會委員、清華大學吳冠中藝術研究會學術委員會委員、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書畫分分會理事、中央國家機關美術家協會藝術顧問。

《期待》
《佛造像》

蘇百鈞

蘇百鈞,1951年出生,87年碩士研究生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後留校任教。2000年為重點人才調任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任花鳥教研室主任、中央美術學院中國畫系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廣州美術學院客座研究員、四川美術學院客座教授、全國美展評審委員。

《雨霽圖》
《昂天蓮》

戴順智

戴順智

戴順智,1952年生,北京人。1988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國畫系研究生班,獲碩士學位。歷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國畫教研室主任、研究生導師。現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

《記憶皖南》
《皖南秋色》

範揚

範揚,1955年1月生於香港,祖籍江蘇南通。1972年入南通市工藝美術研究所。1982年畢業於南京師範學院美術系。曾任南京師範大學美術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曾任南京書畫院院長、金陵美術館館長。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後導師,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博士生導師,成都大學中國-東協藝術學院美術與設計學院特聘院長。文化部優秀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

《打馬球》
《陶然亭廟會京東大鼓》

邢少臣

邢少臣,1955年生,北京人。現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國家畫院邢少臣導師高研班導師、國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藝術研究院特聘研究員。

《有有魚有酒閒飲東窗魚有酒》
《鼠》

於新生

於新生,1956年8月生於壽光,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山東省美術家協會顧問、第六屆副主席,山東省中國畫學會副會長、山東工藝美術學院教授(二級)、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

《老人與黑豬》
《綠髮》

韓敬偉

韓敬偉,筆名老坡,1957年生。1982年畢業於魯迅美術學院。現任清華大學美術學院繪畫系教授。主要作品曾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第九屆全國美術作品展優秀獎;第十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銅獎;第二屆「中國美術金彩獎」展銅獎;全國第二屆中國畫展銀獎。主持中國山水畫專業教學建設與改革曾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

《蔡樹庵寫生之二十七 》
《蔡樹庵寫生之二十六》

劉建

劉建,1960年出生,安徽蕪湖人。現任中國國家畫院藝術委員會秘書長、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安徽師範大學兼職教授、深圳大學藝術設計學院客座教授。作品先後榮獲「第七屆全國美術作品展」銀獎、銅獎,「紀念建軍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佳作獎,魯迅版畫獎。

《伊斯坦堡-1》
《格羅吉亞行旅-3》

方向

方向

方向,1967年出生於廣東省汕頭市。現為中國國家畫院國畫院研究員、專職畫家,中國藝術研究院創作研究員,中央文史研究館書畫院研究員,北京大學方向導師工作室導師,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中國畫學會理事。

《白雲寺寫生》
《庭院》

相關焦點

  • 弘揚非遺文化 傳承戲曲藝術——「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屯溪江南實驗小學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戲曲藝術,進一步增強中華民族的文化自信,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11月25日下午,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文化旅遊體育局聯合推廣在屯溪江南實驗小學開展2020年屯溪區「戲曲進校園」活動。
  • 福州中小學生有福了,高雅藝術送進100所校園!
    今天下午,「陽光下成長」——福州市百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正式啟動,並在福建大劇院為1100多名師生代表舉行了首場音樂會。接下來,來自福建省歌舞劇院的藝術家們將走進福州市100所中小學,將高雅藝術送到校園中,讓數十萬師生近距離感受高雅文化的魅力,助力校園美育建設。
  • 高雅藝術進校園 | 大型民族舞劇《天山魂》上演啦!
    為陶冶學生藝術情操,營造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11月12日,大型民族舞劇《天山魂》在我校體育館二樓上演。黨委宣傳部和團委組織1000餘名師生代表到場觀看。    《天山魂》是一部歌頌黨,歌頌祖國,歌頌邊疆民族團結,歌頌英雄的愛國主義題材的舞劇作品。舞劇把中國民族文化和人文情懷貫穿其中,塑造了鮮活的人物形象,有著顯著的民族特色和地域色彩。
  • 傳承國粹經典!「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茂名開放大學
    為弘揚傳統文化藝術,推動國粹文化傳承,10月30日下午,2020茂名市「高涼曲韻」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茂名開放大學,為學生們普及戲曲知識,將戲曲藝術引進校園。演員現場示範基本動作。此次戲曲進校園活動由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教育局、財政局和茂名開放大學主辦,茂名市粵劇團承辦。在做好常態疫情防控的基礎上,現場來自茂名市粵劇團的演員們用清脆鏗鏘的梨園雅韻為同學們帶來一場精彩的戲曲國粹視聽盛宴,讓廣大師生零距離感受戲曲魅力。演員們精彩的表演,讓師生們看得如痴如醉,演到精彩處,掌聲、叫喊聲不絕於耳。學生們不僅學到知識,還欣賞到精美絕倫的演出。
  • 「高涼曲韻」百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市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
    茂名網訊 9月26日晚,由茂名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茂名市教育局主辦,高州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高州市粵劇團承辦的2019年「高涼曲韻」百場戲曲進校園活動走進市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學校師生1200多人親身感受粵劇藝術的魅力,精彩的表演,受到師生熱烈歡迎。
  • 縉雲:遨遊藝術海洋 綻放校園風採
    一一縉雲縣七裡小學第三屆校園藝術節精彩上演  浙江在線-縉雲新聞網1月7日訊(浙江在線通訊員 徐靜 杜益傑)「老師們,同學們!帷幕已經拉開,精彩接踵而來!讓我們唱起來,跳起來吧!」
  • 深圳南山自然藝術進社區
    據悉,為加大生態環境宣傳教育力度,助力「無廢城市」建設,深圳市生態環境局南山管理局(以下簡稱南山管理局)將開展自然藝術進社區分享活動,開啟「環境+藝術」教育新篇章。  自然藝術進社區分享活動是深圳市南山區2020年「零」感源自然-自然藝術裝置大賽的延伸,由獲獎團隊向社區居民分享他們的創作經驗、心得體會以及環保感悟。
  • 堅守文化初心,傳承文化根脈 ——張掖市舉行「戲曲進校園」暨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活動
    為促進戲曲繁榮發展,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進一步推動戲曲藝術在年輕一代傳承普及,11月29日,由張掖市委宣傳部、張掖市文化廣電和旅遊局、張掖市教育局聯合舉辦的 「弘揚傳統文化·培育家國情懷」戲曲進校園暨張掖市非遺(傳統戲曲)傳承示範基地授牌儀式在張掖中學隆重舉行。
  • 八中開展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活動
    為了豐富校園文化生活,努力營造積極向上、百花齊放、格調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八中開展了首屆校園文化藝術節系列活動。據了解,八中本次校園藝術節為期一個月,內容包括:校園歌手大賽、舞蹈大賽、迎新春繪畫比賽、科幻畫優秀作品展、最美校園繪畫比賽、校園辯論賽、硬筆書法比賽、「我愛我的祖國」詩歌朗誦活動、校園「華彩環」器樂大賽、戲曲進校園、」閱讀名著,悅讀經典「主題徵文活動」,「在勞動與實踐中成長」演講比賽,書信徵文活動,古詩文背誦比賽等十四個項目。
  • 【體育進校園】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特色籃球進校園
    特色籃球進校園  陽光體育進校園活動  2020年11月,包頭市青少年發展中心為響應國家體育發展戰略,推進「體教結合」政策,積極開展了陽光體育走進呼得木林幼兒園活動,將美國體智能、輪滑、籃球、足球、花樣跳繩、桌球、西洋棋等課程帶進校園,引領青少年兒童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並在體育競技中體驗到勇敢與頑強、勝利與失敗、挫折與勇氣、拼搏與成功帶來的興奮與快樂。
  • 吉首大學舉辦「科普知識宣傳」進校園系列活動
    吉首大學舉辦「科普知識宣傳」進校園系列活動。學生們被多姿多彩的展品和標本所吸引。觀賞植物標本。全體活動人員合影。紅網時刻湘西11月17日訊(記者 歐陽琴芳 通訊員 宋林鳳)11月16日,吉首大學文化教育場館管理中心在湘西州花垣縣雙龍鎮排碧九年一貫制學校舉辦「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2020年吉首大學「科普知識宣傳」進校園系列活動。觀看科普知識展板。
  • 書畫進校園 教室翰墨香
    也正是依託「中國書法之鄉」的地域優勢,通渭縣把書法教育作為構建「墨香校園」的突破點和著力點,大力推廣。走進位於縣城的文廟街小學,在墨香階梯、書畫展覽室、書畫長廊、墨香櫥窗、書法功能教室裡,師生的每一幅書畫作品、每一項成果都被陳列展現,讓這所百年學校由內而外散發出獨特的書法魅力。
  • 深圳戲院「戲曲進校園」 吸引15萬人次線上觀看
    晶報訊(記者 張瀛戈/文、圖)為推動戲曲藝術的傳承普及,保護傳承優秀傳統文化建設,由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廣東省教育廳主辦,中共深圳市委宣傳部、深圳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深圳市教育局承辦,深圳戲院協辦並執行的「2019-2020年度廣東省戲曲進校園」活動,於11月至12月期間舉行。
  • 氣象科普進校園的意義
    20世紀 30年代初,經我國氣象科學的一代宗師竺可楨先生倡導,將學校小型氣象站引進了中小學校園。建國後 ,黨和國家非 常重視對青少年進行科學素質教育,在全國中小學校建立了 很多校園氣象站 ,便於學生在課外活動時開展氣象科普活動。
  • 安徽合肥:「活化戲曲」 在涵育青少年一代中傳承傳統藝術
    2016年10月,合肥以前瞻性的眼光在全省率先啟動「戲曲進校園」工作。被列為安徽省「戲曲進校園」首批試點市以後,將「戲曲進校園」活動納入頂層設計,以「戲曲進校園十個一工程」為抓手,在全市928所大中小學全面開展試點工作。
  • 深航開展航空知識進校園活動
    民航資源網2020年10月21日消息:10月20日,深航開展「航空知識進校園」活動,走進深圳市寶安機關幼兒園,深航女孩示範組乘務員們與小朋友圍坐在一起,共同閱讀航空安全讀本,為小朋友們講解航空安全小知識
  • 非遺進校園|鄉土教育融合美育,澆灌出雲鄉深處的非遺之花
    大理州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為切實推進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工作,依託大理州豐富的白族非遺文化資源,率先在大理市東門完小開展非遺進校園創新實踐。大理州非遺保護中心以「知家鄉、愛故土、懂非遺、傳文化」的鄉土教育理念為引領,將所在地非遺項目引入校園,融入學生的學習成長環境,以鄉土藝術之美育化兒童心靈。先行先試,系統性開發非遺課程、豐富非遺課堂教學內容、創建「非遺特色學校」。
  • 「2020球類運動進校園教育論壇」在徐舉行 合力推動「三大球進校園」
    11月8日到11日,由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衛藝研究所、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指導,南京理工大學動商研究中心、《體育教學》編輯部主辦,徐州市銅山區人民政府、全國學校體育聯盟(教學改革)體育名師教改聯盟承辦的「2020球類運動進校園教育論壇」在銅山區隆重舉行。
  • 神木: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 傳統文化傳承入心間
    為了傳承和保護好神木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在繼承優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培養神木市中小學生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與保護的意識,近年來,神木市文化館本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從娃娃抓起」的理念,堅持開展系列「非物質文化遺產進校園」活動,極大地豐富了全市廣大中小學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知識。
  • 漳州:非遺進校園 文化潤童心
    閩南網12月3日訊(閩南網記者 張韓豐 通訊員 林海寧 文/圖)12月1日上午,南靖縣豐田華僑學校廣場上人聲沸騰,喝彩聲、掌聲陣陣響起,漳州非遺進校園活動在這裡舉行。  據悉,非遺進校園系列活動由漳州市文化和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