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國家統計局網站

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繼續提高  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0億人,比上年末減少613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36億人,比上年末減少515萬人。

2019年,面對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上升的複雜局面,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積極推動高質量發展,紮實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國民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發展質量穩步提升,主要預期目標較好實現,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

初步核算,全年國內生產總值99086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1%,符合6%-6.5%的預期目標。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4%,二季度增長6.2%,三季度增長6.0%,四季度增長6.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70467億元,比上年增長3.1%;第二產業增加值386165億元,增長5.7%;第三產業增加值534233億元,增長6.9%。

一、糧食產量創歷史新高,牛羊禽蛋奶實現增長

全年全國糧食總產量66384萬噸,比上年增長0.9%,增產594萬噸,連續5年保持在65000萬噸以上。其中,夏糧產量14160萬噸,增長2.0%;早稻產量2627萬噸,下降8.1%;秋糧產量49597萬噸,增長1.1%。分品種看,小麥產量13359萬噸,增長1.6%;玉米產量26077萬噸,增長1.4%;大豆產量1810萬噸,增長13.3%。全年豬牛羊禽肉產量7649萬噸,比上年下降10.2%。其中,牛肉產量667萬噸,增長3.6%;羊肉產量488萬噸,增長2.6%;禽肉產量2239萬噸,增長12.3%;禽蛋產量3309萬噸,增長5.8%;牛奶產量3201萬噸,增長4.1%;豬肉產量4255萬噸,下降21.3%。

二、工業生產持續發展,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較快增長

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5.7%。分經濟類型看,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增長4.8%;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2.0%;私營企業增長7.7%。分三大門類看,採礦業增加值增長5.0%,製造業增長6.0%,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7.0%。高技術製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分別比上年增長8.8%和8.4%,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3.1和2.7個百分點。12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9%,比上月加快0.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58%。12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分項指數中,生產指數、新訂單指數和供應商配送時間指數分別為53.2%,51.2%和51.1%,均高於臨界點。製造業生產經營活動預期指數為54.4%,位於較高景氣區間。

1-11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6101億元,同比下降2.1%,降幅比1-10 月份收窄 0.8 個百分點;其中11 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增長5.4%,10 月份為下降 9.9%。

三、服務業較快發展,現代服務業增勢良好

全年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比上年增長6.9%。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金融業,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8.7%、8.7%、7.2%和7.1%,增速分別快於第三產業11.8、1.8、0.3和0.2個百分點。1-11月份,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4%,其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科技服務業和高技術服務業企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2.4%、12.0%和12.0%,增速分別快於全部規模以上服務業3.0、2.6和2.6個百分點;規模以上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3.5%。

12月份,服務業商務活動指數為53.0%,繼續位於榮枯線以上。其中鐵路運輸業、住宿業、電信廣播電視和衛星傳輸服務、網際網路軟體信息技術服務、金融業、租賃及商務服務業等行業商務活動指數均位於55.0%以上的較高景氣區間。從市場預期看,服務業業務活動預期指數為59.1%,增長勢頭較好。

四、市場銷售平穩增長,網上零售佔比明顯提高

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1649億元,比上年增長8.0%。其中,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148010億元,增長3.9%。按經營單位所在地分,城鎮消費品零售額351317億元,增長7.9%;鄉村消費品零售額60332億元,增長9.0%。按消費類型分,餐飲收入 46721億元,增長9.4%;商品零售364928億元,增長7.9%。消費升級類商品較快增長,全年限額以上單位化妝品類、通訊器材類、體育娛樂用品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分別比限額以上消費品零售額增速快8.7、4.6、4.1、1.7個百分點。12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8.0%,環比增長0.53%。

全年全國網上零售額1063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5%。其中,實物商品網上零售額85239億元,增長19.5%,佔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為20.7%,比上年提高2.3個百分點。

五、固定資產投資平穩增長,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較快

全年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551478億元,比上年增長5.4%。分領域看,基礎設施投資增長3.8%,製造業投資增長3.1%,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長9.9%。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171558萬平方米,下降0.1%;商品房銷售額159725億元,增長6.5%。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增長0.6%,第二產業投資增長3.2%,第三產業投資增長6.5%。民間投資311159億元,增長4.7%。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17.3%,快於全部投資11.9個百分點,其中高技術製造業和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分別增長17.7%和16.5%。社會領域投資增長13.2%,快於全部投資7.8個百分點,其中教育,文化、體育和娛樂業投資分別增長17.7%和13.9%。12月份,固定資產投資環比增長0.44%。

六、對外貿易逆勢增長,一般貿易佔比繼續提升

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315446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172298億元,增長5.0%;進口143148億元,增長1.6%。進出口相抵,順差為29150億元。一般貿易進出口佔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為59.0%,比上年提高1.2個百分點。機電產品出口增長4.4%,佔出口總額的58.4%。我國對歐盟、東協進出口分別增長8.0%和14.1%;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增勢良好,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增長10.8%,高出貨物進出口總額增速7.4個百分點。全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出口交貨值124216億元,比上年增長1.3%。

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符合預期目標,工業生產者價格小幅下降

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2.9%,符合3%左右的預期目標。其中,城市上漲2.8%,農村上漲3.2%。分類別看,食品菸酒價格上漲7.0%,衣著上漲1.6%,居住上漲1.4%,生活用品及服務上漲0.9%,交通和通信下降1.7%,教育文化和娛樂上漲2.2%,醫療保健上漲2.4%,其他用品和服務上漲3.4%。在食品菸酒價格中,糧食價格上漲0.5%,鮮菜價格上漲4.1%,豬肉價格上漲42.5%。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上漲1.6%,漲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12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5%,環比與上月持平。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下降0.3%,12月份同比下降0.5%,環比與上月持平。全年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0.7%,12月份同比下降1.3%,環比與上月持平。

八、就業形勢保持穩定,城鎮調查失業率符合預期目標

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連續7年保持在1300萬人以上,明顯高於1100萬人以上的預期目標,完成全年目標的122.9%。12月份,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2019年各月全國城鎮調查失業率保持在5.0%-5.3%之間,實現了低於5.5%左右的預期目標。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調查失業率為4.7%。12月份,31個大城市城鎮調查失業率為5.2%。2019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62%,比上年末降低0.18個百分點,符合4.5%以內的預期目標。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471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44247萬人。全年農民工總量29077萬人,比上年增加241萬人,增長0.8%。其中,本地農民工11652萬人,增長0.7%;外出農民工17425萬人,增長0.9%。農民工月均收入水平3962元,比上年增長6.5%。

九、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繼續縮小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73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9%,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8%,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與人均GDP增長大體持平。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7.9%,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021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6%,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2%。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值為2.64,比上年縮小0.05。全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26523元,比上年名義增長9.0%。按全國居民五等份收入分組,低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380元,中間偏下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15777元,中間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25035元,中間偏上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39230元,高收入組人均可支配收入76401元。

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1559元,比上年名義增長8.6%,增速比上年加快0.2個百分點;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5.5%。按常住地分,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支出28063元,名義增長7.5%;農村居民人均消費支出13328元,名義增長9.9%。

十、重點改革和攻堅任務紮實推進,經濟轉型升級態勢持續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成效顯著。2019年全國工業產能利用率為76.6%,比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其中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產能利用率分別為91.2%和80.0%,分別比上年提高2.9和2.0個百分點。企業資產負債率下降。11月末,規模以上工業企業資產負債率為56.9%,同比下降0.3個百分點。年末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49821萬平方米,比上年末下降4.9%。企業單位成本費用比年初繼續下降。補短板方面,薄弱環節投資較快增長。全年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環境監測及治理服務投資分別增長37.2%、33.4%,分別快於全部投資31.8、28.0個百分點。微觀主體活力增強。2019年,新登記市場主體2377萬戶,日均新登記企業2萬戶,活躍度70%左右,年末市場主體總數達1.2億戶。三大攻堅戰取得關鍵進展。全年1109萬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初步核算,天然氣、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佔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比上年提高1.0個百分點;萬元國內生產總值能耗比上年繼續下降,降幅為2.6%。11月末,全國地方政府債務餘額213333億元,控制在全國人大批准限額內。

經濟結構繼續優化。全年第三產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為53.9%,比上年提高0.6個百分點,高於第二產業14.9個百分點;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9.4%。消費作為經濟增長主動力作用進一步鞏固,最終消費支出對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的貢獻率為57.8%,高於資本形成總額26.6個百分點。居民消費升級提質。全國居民恩格爾係數為28.2%,比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全年全國居民人均消費支出中,服務性消費支出佔比為45.9%,比上年提高1.7個百分點。

十一、人口總量平穩增長,城鎮化率繼續提高

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從年齡構成看,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89640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0%;60周歲及以上人口25388萬人,佔總人口的18.1%,其中65周歲及以上人口17603萬人,佔總人口的12.6%。從城鄉結構看,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70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55162萬人,減少1239萬人;城鎮人口佔總人口比重(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全國人戶分離人口(即居住地和戶口登記地不在同一個鄉鎮街道且離開戶口登記地半年以上的人口)2.80億人,比上年末減少613萬人;其中流動人口2.36億人,比上年末減少515萬人。

總的來看,2019年國民經濟繼續保持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同時也要看到,當前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放緩,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國內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交織,經濟下行壓力依然較大。下階段,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和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

相關焦點

  • 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二胎佔比達57%
    2019年出生人口創新低,90後為何不願生了?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比2018年的1523萬人有所減少。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出生人口數量還是很大,增量是在減少,不過減幅是在下降的。全面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新生嬰兒中,二孩的比例達到了57%,連續幾年都是提高的,生育政策發揮了成效。
  • 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去年出生人口創新低
    1月17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了2019年的主要經濟數據,其中,也包括中國的人口狀況。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
  • 2019年中國人口總數統計數據表 中國人口年齡段分布
    年末全國大陸總人口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84843萬人,佔總人口比重(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0%,比上年末提高1.02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為44.38%,比上年末提高1.01個百分點。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死亡率為7.14‰;自然增長率為3.34‰。
  • 統計局回應2019年出生人口減少:全面放開二孩發揮了成效
    來源:金融界網站今日上午國家統計局公布,截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人,為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長467萬人。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表示,2019年出生人口比上年減少58萬人,2018年出生人口比2017年減少200萬,2017年比2016年減少63萬,2019年減少的人數還是下降的,全面放開二孩政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四川2019年全省戶籍人口9099.5萬人,全年出生人口89.4萬人
    3月25日,2019年四川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出爐。去年,四川民營經濟取得了明顯發展。數據顯示,2019年全年四川民營經濟增加值26252.6億元,比上年增長7.6%,佔GDP的比重為56.3%,對GDP增長的貢獻率為57.7%。
  • 「觀點」李佳:解讀2019年度中國人口數據
    」2020年1月17日,中國國家統計局發布了最新的人口等統計數據。從總量上看,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超過14億人。而從出生人口、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長率、老齡化程度等具體數據上看,基本都符合人口發展規律,可謂在意料之中。第一,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繼續走低。
  • 中國人口有多少億?2019年末大陸總人口突破14億
    中國大陸總人口:截至2019年末為140005萬人  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2019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包括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以及海外華僑人數)140005萬人,比上年末增加467萬人。  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 事業單位資料分析:人口普查與人口自然增長率
    一、知識鋪墊1.什麼是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自然增長率是指一定時期內人口自然增長數(出生人數減去死亡人數)與該時期內平均人口數之比,通常以年為計算單位,用千分比來表示。年平均人口數一般指年初和年末人數的平均值,也可用年中人口代替。
  • 任澤平: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老齡化少子化加快
    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65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12.6%。人口因素變化緩慢但勢大力沉,中國少子老齡化問題已日趨嚴峻,抓緊調整人口政策事關人口健康可持續和長期經濟增長。生育政策調整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之一。應儘快全面放開並鼓勵生育,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
  • 中國生育報告2020:2019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萬(可下載)
    2019 年中國出生人口降至1465 萬,65 歲及以上人口佔比達 12.6% ,2018 年出生人口降至 1523萬 ,較2017 年大幅下降200 萬 , 全面二孩政策不及預期 , 生育堆積效應業已消退。
  • 人口突破14億!2019年,中國GDP達14萬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如何?
    摘要: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2019年中國大陸人口突破14億,人均GDP破1萬億美元。2019年全年中國GDP總量又是多少?與美國相比如何?|2019年中國大陸總人口破14億【中油網】訊:1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截止到2019年底,中國大陸總人口數量為14005萬人,這比上一年的年末增加了467萬人。
  • 世界21世紀人口預測
    2019年我國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 未來80年非洲增加的人口相當於2.2個現在中國 中國2017年新出生人口1723萬,2018年新出生人口為1523萬,到2019年是1465萬逐年減少,根據中國社科院預測中國人口將在2027年出現收縮。
  • 2019年全國人口大數據:人口總量突破14億 老年人口佔比達18.1%(圖)
    一、人口總量繼續增加,增速放緩2019年末,我國總人口(註: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現役軍人人口,不包括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省。)為140005萬人,與2018年相比,人口淨增467萬人,自然增長率為3.34‰。
  • 2019年末大陸總人口140005萬 比上年末增加467萬
    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死亡人口998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14‰;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34‰。從性別結構看,男性人口71527萬人,女性人口68478萬人,總人口性別比為104.45(以女性為100)。
  • 臺灣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轉負:上半年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
    【文/觀察者網 郭涵】 臺灣少子化問題越來越嚴重,今年上半年,島內人口自然增長率首次出現「死亡交叉」:死亡人數超過出生人數。 臺當局稱,數據變化可能是單獨現象,需要觀察下半年的趨勢。臺灣「發展委員會」此前估計,島內總人口2022年將開始出現負增長,2027年人口紅利將結束。
  • 全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是什麼?排名第一的省有多少人
    7日,廣東省統計局官網發布了2019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公報顯示,2019年年末廣東常住人口11521萬人,比上年年末增加175萬人。數據顯示,廣東已經穩居全國(即大陸地區,下同)第一大省之位,常住人口數超出常住人口第二多的山東達1450.79萬人。  記者梳理公開數據發現,最近3年,廣東常住人口每年淨增數都在170萬以上。
  • 統計局談出生人口減少:出生人口數很大 減幅在下降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國家統計局談出生人口減少:出生人口數很大,減幅在下降澎湃新聞記者 張靜 張寧中國2018全年出生人口1523萬人,出生率為10.94‰;2019全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人口出生率為10.48‰。
  • 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公式匯總(附加習題)
    【導讀】中公網校為幫助各位考生順利通過事業單位招聘考試!今天為大家帶來行測資料分析題庫《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長率》。希望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順利備考!1.出生率的概述及公式出生率是指在一定時期內(通常為一年)一定地區的出生人數與同期平均人數(或期中人數)之比,一般用千分率表示。
  • 去年我國人口自然增長率4.79‰
    從人口自然增長率看,我國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由2002年的6.45‰降至2011年的4.79‰,下降了1.66個千分點。  同時,人口增長的絕對數量在逐年減少,年增加人口由2002年的826萬人減少至644萬人。我國大陸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重繼續下降,由2002年的20.3%降至2011年的19.5%。  人口生育繼續穩定在較低水平。
  • 國家衛健委: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二孩及以上孩次佔比為59.5%
    據國家衛健委6日發布的《2019年我國衛生健康事業發展統計公報》,全面兩孩政策穩步實施。2019年出生人口1465萬人,二孩及以上孩次佔比為59.5%,出生人口性別比為110.14。居民人均預期壽命由2018年的77.0歲提高到2019年的77.3歲,孕產婦死亡率從18.3/10萬下降到17.8/10萬,嬰兒死亡率從6.1‰下降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