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首都倫敦,GDP是北京的1.5倍,那麼人均呢?

2020-12-06 新浪財經

來源:BOSS說財經

眾所周知,英國作為歐洲成名已久的發達國家之一,無論是在其經濟還是文化上,在發達國家中都是處於遙遙領先的位置。

據公開資料透露,在2018年,英國GDP總量約為2.83萬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19.8萬億元),排在全球第五的位置,僅次於德國(GDP約為4.03萬億美元)。而倫敦作為英國的首都,其經濟實力在英國自然也是首屈一指的。

除此之外,倫敦作為國際化的大都市、世界金融中心之一,也直接影響著全球經濟、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發展。對此,這樣一座實力不容小覷的倫敦,其經濟到底是有多強悍呢?

倫敦

倫敦位於英格蘭東南部的平原上,是英格蘭和英國的首都、第一大城及第一大港,同時也是歐洲最大的都會區之一。作為英國的首都,倫敦的城市實力也是得到全球各城市廣泛認可的。

據公布的《2019全球城市指數報告》指出,倫敦已經連續10年在其《全球城市綜合排名》榜單中穩居前三,且倫敦於2019年更是憑藉其穩定的表現榮登《全球城市潛力排名》的榜首之位。為此,作為全球最富有的十大城市之一,倫敦的經濟在全球各大城市中自然也充當著「佼佼者」的位置。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倫敦的地區生產總值達到了6532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4.58萬億);而在人均GDP上,倫敦達到了4.6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約為32.54萬元)。

倫敦的金融業是其支柱產業,而作為全球最重要的銀行、保險、外匯、期貨和航運中心,有19家世界500強企業的總部位於倫敦,更是有著75%的世界500強企業在倫敦金融城設有公司或是辦事處。

可見,倫敦憑藉著其發達的經濟實力、強大的綜合力量以及身後的文化底蘊將大都市的繁華都是表現得淋漓盡致。

那麼,如果把英國首都倫敦,放在我國又會是什麼水平,與首都北京相比呢?

北京

我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其在國際上的地位已不容忽視。在2018年,我國GDP總規模突破了90萬億元大關。其中,GDP增速較預期的6.5%再增加0.1個百分點。

除此之外,我國經濟增速對於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接近30%,持續成為世界經濟增長最大的貢獻者。而我國能有如此亮眼的成績,自然與首都北京的經濟貢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

據相關數據顯示,在2018年,我國北京GDP總值約為3.03萬億人民幣,排在全國第二的席位。而蟬聯我國榜首位置的則是上海,達到了3.3萬億元。而在人均GDP上,北京約為13.97萬元。

綜合上述,在GDP上,倫敦是北京的1.5倍,兩者差距雖然並不是很大,但依舊是要領先於我國首都的GDP,並且比我國GDP最高的上海也要高上一籌。而在人均GDP上,北京和倫敦的差距還是非常大的。同年,倫敦的人均GDP高了北京2.3倍。且倫敦的這一人均GDP放在我國各城市中也是首屈一指。

總的來說,北京作為我國首都,全國政治、文化、國際交往、科技創新的中心,其發展前景還是非常廣闊的,畢竟在土地面積上北京便是倫敦的十倍左右。據公開資料透露,北京土地面積為16410.54平方千米,倫敦則為1577平方千米。為此,在未來的城市建設上,北京的優勢也是不容小覷的。

英國的首都倫敦,與我國的首都北京,對於這兩者的經濟對比,大家有著怎樣的獨特見解呢?歡迎大家評論區積極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2000年,美國人均GDP是我國35倍;總量是我國9倍!現在差距有多大?
    2000年中國GDP總量為12149億美元,人均GDP945.597美元(5909元人民幣);當時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第6名,人均GDP排名112位。2000年世界各國GDP排名前五為分別是:第一名:美國GDP達到了98247億美元;第二名日本達到了47661億美元,緊隨美國,在我國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之前,一直是日本佔據;第三名德國GDP總量為18752億美元;第四名英國GDP總量是14409億美元;第五名法國GDP總量是13133億美元。
  • 中國人均GDP數據出爐,66年增長70倍!這個數據有何含義?
    16%;人均GDP從119元提高到6.46萬元,實際增長70倍。北京人均GDP9月19日, 國務院新聞辦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吉寧圍繞「加快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之都,奮力譜寫偉大祖國首都發展新篇章」作新聞發布,並回答了媒體和公眾關心的問題。
  • 我國人均GDP突破1萬美元 2019年中國GDP總量世界排名
    不過,雖然我國人均GDP與高收入國家差距在縮小,但仍處在中等收入國家行列。  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大國,實現人均GDP過萬美元,是人類發展史上的奇蹟。從2001年我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到2019年躍上1萬美元,不到20年時間。黨的十七大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比2000年翻兩番。如今人均GDP的歷史性跨越,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 世界六大國家首都GDP排名,第三英國,排在第一的居然是日本東京
    首先,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排在第一的日本的東京,作為日本的首都,東京在2017年創下的GDP值為9750億美元。東京是日本最富裕的城市,經濟程度和商業模式都高度發達,雖然曾經「迷失了二十年」,但是放眼當今世界的強國,日本的GDP仍然首屈一指。
  • 2019年,臺灣GDP總量排全國第九,那麼人均GDP呢?
    那麼,在2019年,我國臺灣的GDP總量達到了多少,放在全國能夠處於什麼水平?2019年臺灣DP排名全國第九根據臺灣省統計部門公布的數據顯示,在2019年,臺灣經濟增速為2.73%,完成的名義GDP達到了18.90萬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約為42180.68億元)。
  • 1952年倫敦煙霧事件促使英國全面治霾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清潔空氣中心副主任朱怡芳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當PM2.5超過1000微克/立方米(μg/m3)時,就空氣顆粒物濃度而言,已基本相當於倫敦煙霧事件的汙染濃度。  這不是媒體首次將北京霧霾與倫敦煙霧相提並論。早在2013年,英國《金融時報》及路透社在報導北京霧霾時,就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倫敦煙霧。
  • 這個國家的人均GDP,是我國的7倍,還是個欣賞極光的好地方
    一般情況下,一個國家的人均GDP越高,就說明這個國家的經濟水平越高,人們的可支配時間和金錢就會更多。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個人均GDP是我國7倍的一個國家,這裡還是個欣賞極光的好地方,很多人都到過這裡旅遊。
  • 這個城市人均GDP中國最高,在世界排名第二
    中國人均GDP最高的城市不是北上廣深也不是內蒙古鄂爾多斯,而是中國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夜景澳門陸地面積32.9平方公裡,總人口64萬人,2019年gdp538.59億美元,人均GDP84096美元全國人均GDP排名第一,世界人均GDP第二。
  • 英國發生大事了,幾十萬民眾逃離首都倫敦,道路堵車上千英裡
    ,導致該國不得不開始第二輪封城,就在禁令生效前,幾十萬民眾相繼逃離首都倫敦,場面十分混亂,道路堵車長達上千英裡,對此網友不進反問,詹森不是一直強調群體免疫嘛,咋就不管用了呢? 如果病毒的侵襲屬於天災的話,那麼它至今依然廣為傳播的現狀,絕對是人禍,要知道在美國總統川普的慫恿與蠱惑下,英國,丹麥,印度和巴西等國家把病毒視作兒戲,這些國家的當政者們在疫情初期,用違背科學的思維觀念,無視病毒的危巨大害性,而且還戴著有色眼鏡,對他國的抗疫指指點點,現在終於惡果自嘗了,其中詹森的表現一點也不亞於川普,要不是德國,法國,義大利和西班牙執行封城
  • 土耳其、墨西哥國家人均GDP一萬多美元,人民實際生活水平不好?
    土耳其的問題是在於匯率,請看當年土耳其人均GDP怎麼暴增的    你可以看到,2001年以後,土耳其人均GDP暴增,從2001年的3119美元直接跨越到2004年的6040美元,人均GDP幾乎翻了一倍,這才區區幾年就能有這麼大的「成果」?難道土耳其挖到礦了不成?
  • 臺灣人均GDP那麼高,為什麼工資卻不高
    臺灣在計算GDP的時候把在國外生產的產值算在臺灣,這種文字遊戲,是造成臺灣人均國民所得很高,人均工資卻比大陸還低原因。大陸地區2015年的人均GDP差不多是8000美元,但全世界只要到過中國和遊歷過幾個外國的,幾乎沒有人認為大陸人過的是同等人均8000美元國家人民的日子,一致認為大陸的GDP被低估了,這個現象專家們也早就注意到了,目前世行專家按照實際購買力PPP估計,大陸人均PPP應該在12000—15000左右!PPP與GDP的比值在1.5—2.0之間。
  • 北京成為最激動人心的城市 生活總能跟上潮流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18日訊  英媒稱,北京或許有三千年的悠久歷史,但它也在迅速變身為今天的現代魅力都市。這座中國首都擁有速度高得驚人的網際網路,有人臉識別軟體等尖端技術,在人工智慧方面投入了巨資並且擁有無可匹敵的國際化能量,它對富於探索精神的外國人而言是最激動人心的城市之一。  據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月16日報導,德國僑民克萊門斯·塞希說:「如果我能在那兒成功,我以後在任何地方都能成功。」他引用的是歌手弗蘭克·西納特拉歌頌紐約市的歌詞。
  • 北京首都機場公布無人機禁飛區包括順義朝陽等5區
    上圖為首都機場淨空保護區域。圖片源於北京首都機場官方微信中新經緯客戶端2月17日電 據北京首都機場官方微信17日公布了機場淨空保護區域示意圖。依照相關法規,民用機場淨空保護區域為每條跑道兩端20公裡、兩側10公裡範圍。無人機與飛機相撞,危害到底有多大呢?
  • 2017年世界10大首都排名,看看北京在什麼位置
    一直以來,人們往往熱衷於對世界各大城市進行各種排名,通過排行榜,我們會發現,一般來說,絕大部分國家的首都就是國內最強的城市,比如日本的東京、韓國的首爾、英國的倫敦等。但也有例外,典型如美國、中國、印度等國,其國內最大城市分別是紐約、上海及孟買,均不是該國的首都。
  • 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人均GDP是中國的11倍,人人住別墅開豪車
    一般來說,一個國家想要發展起來,成為富裕國家,要麼是有豐富的石油資源,如沙特等中東國家;要麼地理位置要好,有著強大的港口,比如新加坡;要麼就是工業發達,如德國、英國等老牌國家。如果一個國家什麼都沒有,那是不是都很難發展起來?
  •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會:還不如縣城那麼大,人均GDP卻高達20萬
    那麼,你知道中國最小的省會是哪個嗎?許多人會忘記臺灣省,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神聖不可侵犯,然而,令人驚訝的是,臺灣的省會是中國最小的,面積還不到大陸一個縣的大小。但臺灣的實力不容低估,據統計,臺北市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高達20萬元,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最高的城市之一,臺北的國際聲譽可與上海媲美,不僅是在經濟實力方面。
  • 臺灣人均gdp2018 臺灣省人均gdp及gdp增長率
    至誠網(www.zhicheng.com)1月30日訊  臺媒稱,上海市1月27日召開十五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海市市長應勇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2018年上海常住人口人均生產總值(GDP)突破2萬美元。
  • 英國明年開展「電源倫敦」計劃
    英國首都倫敦將於明年開展「電源倫敦」計劃,力求在2013年底前建造1300個電動汽車充電站,推動電動交通工具的發展。到2015年,倫敦市預計將有2.5萬個新能源車充電站,屆時倫敦將成為世界上使用新能源車的領先城市。
  • 世界各主要國家1950年和2018年人均GDP對比:中國增長260倍!
    中國1950年人均GDP37美元,2018年人均GDP9633美元,同比增長了260.4倍。美國1950年人均GDP1979美元,2018年人均GDP62517美元,同比增長了31.6倍。日本1950年人均GDP130美元,2018年人均GDP40106美元,同比增長了308.5倍。德國1950年人均GDP494美元,2018年人均GDP48669美元,同比增長了98.5倍。英國1950年人均GDP720美元,2018年人均GDP42260美元,同比增長了58.7倍。
  • 首都種植計劃:倫敦的空中菜園
    英國女王就批准在白金漢宮開闢了一個有機菜園,收成的草莓已經擺上了菲利浦親王的壽宴。而就在不久前,美國第一夫人在白宮後院親力親為、開墾種菜的消息也一度佔據了諸多媒體版面,據說連歐巴馬也會親自上陣,幹點播種的小活。除了滿足第一家庭的胃口之外,第一家庭親事耕作的最主要目的是為了提倡民眾食用本地種植的綠色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