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總會遇到不少磕磕碰碰的事情。有時候,我們也會因為一些小事與別人盲目較勁。
但其實,人,沒必要凡事都爭輸贏。
正如卡耐基所言:「在爭論中獲勝的唯一方式,就是避免爭論。」
遇事最好的解決方式,不是展開爭執,而是不爭。
1
情商越低的人,遇事越愛爭執
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會與人產生衝突。
有的人,會選擇笑著低下頭讓步,一笑解千愁。
而有的人,卻非要通過激烈的爭執來解決問題,把矛盾越鬧越多。
殊不知,遇事愛爭執,其實是一個人情商低的表現。
作者伊戈爾·塞梅尼克欣【俄羅斯】
卡車銷售員哈裡,很喜歡與別人爭論事情的對錯,每次起了爭執,都是不贏不罷休。
爭贏了之後,他都會沾沾自喜,覺得自己就是比別人厲害。
然而,他也因為爭執得太多,所以大家都不愛與他談業務。
最後,哈裡雖然贏得了許多場爭論,但他的卡車卻一輛也賣不出去。
想起楊絳先生說的一句話:「我和誰都不爭,和誰爭我都不屑。」
情商越高的人,遇到遇見不統一的情況,都會沉默對待,一笑而過。
情商越低的人,即使自己並不在理,也愛爭個高低輸贏。
就像這位卡車銷售員哈裡一樣,爭得面紅耳赤,換來的只不過是一時的勝負。可到了最後,輸掉了還是自己。
與人相處中,我們常常犯了一個毛病:怕吃虧。
於是在遇到衝突時,我們寧願與對方產生爭執也不願讓步,不想成為吃虧的那一個。
卻不知,越愛爭執、越喜歡抬槓的人,往往吃虧最多。
適當放低自己的姿態,遇事少一些計較,多一些包容,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才能越來越好,生活中的不順也會越來越少。
2 遇事不強爭,是一種大格局
負荊請罪的典故,相信不少人都聽說過。
當時,藺相如被趙王封為上卿,位在廉頗大將軍之上。
廉頗不屑道:「我為趙國立過無數大功,而藺相如不過是說了區區幾句話,職位就在我之上,太不公平了!」
為了此事,廉頗耿耿於懷,總在別人面前說:「我要是見到藺相如,一定要跟他爭論誰的功勞最大!」
藺相如知道後刻意迴避廉頗,不願與他起爭執。
藺相如的門客見狀,便一同請辭:「我們跟隨您,是仰慕您的高尚品德,廉將軍如此咄咄逼人,您卻躲避他,不斷退讓。恕我們無能,請允許我們離開吧!」
藺相如說:「你們覺得,廉頗和秦王哪個厲害?」
門客回答:「那當然是秦王。」
藺相如點了點頭:「我連秦王都不怕,難道我還害怕廉頗嗎?強大的秦國之所以不敢對我們出兵,就是因為有我與廉頗的存在。
若我們不和,得益的就是秦國,遭殃的就是我們。我不願與他爭執,是以國家之重為先,以個人恩怨為後呀!」
後來,有人把這番話轉述給廉頗。
廉頗聽後,慚愧不已,主動背著荊條到藺相如門前請罪。
最後,兩人化解了矛盾,成為了患難與共的摯友。
《菜根譚》中有言:「路徑窄處,留一步與人行;滋味濃時,減三分讓人嘗。此是涉世一極安樂法。」
是啊,凡事若以強爭的方式去解決,那麼導致的唯一結果就是傷害了彼此。
遇事不強爭,適時退一步,才是一種大格局。
3 真正成熟的人,不爭就贏了
富蘭克林說過一句話:「如果你老是爭執,也許偶爾會獲勝,但那只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的確。越愛爭執,只會折磨了別人,更折磨了自己。
很多時候,不爭,並不是我們脆弱無能,恰恰相反,這反而是一種終止傷害的能力。
遇事起矛盾時,放下無謂的爭執,換種方式解決問題,何嘗不是一種明智的行為呢?
古人云,冤冤相報何時了,得饒人處且饒人。
與人鬧了不愉快的關係時,爭執並不是解決問題的最佳途徑,這樣做只會使彼此之間的仇怨越結越深,讓矛盾越來越大。
不爭,才能把問題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爭,未必能最終得到;
讓,未必一定會失去。
遇事不爭執,實際上,也是取得勝利的另一種方式。
很喜歡有段話說的:「世界上有很多事,雖然我們全力追求,也無法得到,而當我們不再假於強力時,卻都自己跟來了。」
真正成熟的人,遇事從不爭執,因為他們知道,爭一時之短長,失去的只會更多。
遇事不爭執,才是最後的贏家。
文章來源於公眾號「淨物」
作者 淨靜
主播 孔令茹
後期 孔令茹
編輯 孔令茹
作者:淨靜,一個走南闖北,創業路上狂奔的90後,百萬讀者心中的暖心御姐。五官看似柔情似水,內心卻是王者。
找記者、求報導、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