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位杭城女生考上牛津大學

2020-12-03 浙江在線

  牛津大學錄取通知書。

  英國牛津大學高聳的校門。

  浙江在線7月16日訊(浙江在線記者 沈蒙和 通訊員 陳宏程 戴欣怡)每年錄取本科新生3200人左右,其中80%是英國本地的學生,留給國際生的名額只有約600個;2015年至2017年這三年間,共有2644名來自中國的學生申請入讀本科課程,僅267人獲得了錄取並正式入讀……這是世界頂尖名校牛津大學公布的幾組錄取數據,對於國內高中生而言,其申請難度顯而易見。

  然而今年,杭城優秀高中生小宇宙爆發,起碼有5位被牛津大學相中。截至目前,已有4位女生拿到了正式錄取通知,即將啟程入學,分別是來自學軍中學的邢瀚月、蕭山中學的肖卓韙以及杭州高級中學的石依然和吳謙文。此外,杭州外國語學校還有1名男生早早收到預錄取通知,不過有部分相關成績要到8月才揭曉,所以還在等候牛津的最終確認。

  有名校情結的家長們讀到這裡,一定很好奇,杭州學霸不少,他們身上到底有何特別之處,能獲得牛津大學的青睞?記者和其中4位女生聊了聊,試圖破解她們的成功密碼。

  四位杭城女生考上牛津大學

  如何提高英國名校最看重的A-level和英語成績,他們透露小竅門

  申請牛津大學,簡單來講,就三個步驟:一是遞交申請、報名;二是考試;三是到校面試。

  遞交申請時,這位世界級牛校能看到的學生資料,無非是這麼幾部分:A-level(英國高中課程)的成績以及個人陳述。若通過面試,則需要在學校通知的截止日期前提交雅思成績(總分和小分不低於7分,這是2018年標準,每年都會調整)。

  記者採訪發現,邢瀚月、肖卓韙、石依然、吳謙文和杭外的男生,這幾位牛津準新生全部來自省一級重點中學,除了吳謙文報讀的是工程專業,其餘四人均報讀數學專業。來聽聽他們的學習經驗吧。

  竅門一:時間安排

  番茄工作法了解下

  因為申請的是英國大學,所以準新生們都提供了自己的A-level成績。優秀的A-level成績,是申請牛津的門檻之一。

  邢瀚月、肖卓韙、吳謙文的4門A-level課程(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化學),全部是A*(即最優等級,90分及以上)。石依然的3門A-Level課程(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也全部是A*。

  但令記者意外的是,4位女生接觸國際課程的時間並不算早。有3人都是在中考結束後才考慮出國留學,報了校外培訓班,最晚的是邢瀚月,高二都讀了一半,才決定出國,普通英國學生需要兩年才能學完的A-level課程,她只用了半年。

  「當初的決定看似突然,但我是慎重考慮的。我學東西非常快,這也是為什麼我到高二下還有勇氣申請出國的原因。」邢瀚月告訴記者,「高二那年,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一次留學講座,對英國A-level課程有了深入了解。我的理科和英語是強項,比較適合這種考試模式,相比國內高考,更容易申請到心儀的大學和專業。」

  邢瀚月把快速學習能力歸因於高效的時間管理,她在這方面頗有心得,學習A-level期間每天排得滿滿當當,但都是按區塊安排任務,邢瀚月大力推薦「番茄工作法」,「就是一種獎勵機制,學25分鐘,獎勵休息5分鐘,每4個番茄時段多休息會兒,這樣特別有動力。」

  在這樣的學習壓力下,能有志同道合的小夥伴就更好了。來自不同高中的肖卓韙和邢瀚月,在同一個培訓班裡做起了同桌,成了黃金拍檔。肖卓韙到現在都覺得很慶幸,「魔鬼備考」的歲月裡能有一個相互鼓勵的小夥伴。

  在學A-level的方法上,石依然的小竅門是多思考多提問,要有發散思維。同時要回歸課本,不能只顧刷題,課本能夠幫助自己理解知識點也能培養自學能力。

  吳謙文覺得基礎數學、進階數學、物理三門課程中,物理最難,A-level課程的物理和國內高考的物理不同,裡面有很多開放性的題,要求學生解釋一個物理現象的原因。拿到類似題目,吳謙文會先思考考的是哪個單元的知識點,然後儘可能多地把知識點用到題中。

  竅門二:學英語

  看劇先看英文字幕

  和其他名校一樣,牛津大學對國際生的語言成績要求也很高。學校的所謂「預錄取」,其實是有條件錄取,要求學生在接下來半年內,必須達到某些條件,才能被正式錄取。這其中,就包括雅思成績要達到某個特定分值(不同專業、不同學生會略有差異)。

  據記者了解,杭州4位準新生的雅思成績相當搶眼。除了邢瀚月是7.5分,肖卓韙、石依然和吳謙文都是8分(滿分是9分)。

  這樣的成績,光靠臨時抱佛腳肯定是不行的。幾個姑娘都坦言,從小學到高中,自己的英語成績一直都比較好。

  像石依然從小學起,就開始參加英語課外補習班;初中時,開始看英美劇。所以,她的口語和聽力明顯要比同齡人好。有這樣的基礎在,考雅思前一個月,她才開始進行系統的準備。考前一個星期,她每天都要練六七個小時的口語,經常到凌晨3點才睡覺。

  在學英語的方法上,石依然覺得要經常讓自己沉浸在英語環境,看劇學英語是很好的方法,但是要先看英文字幕再看中文字幕,在看劇時可以養成遇到不會的生詞就查的習慣,這樣在遇到生詞發現自己看懂時就會很有成就感。

  邢瀚月也喜歡看英美劇,她還愛聽英文課,從幼兒園就開始學英語。

  在吳謙文看來,雅思考試的寫作部分最難,一開始她只能拿6分,後來能夠提高是找到了一些方法:首先,寫作時要有邏輯,要有充足的詞庫,知道詞彙用法,同樣一個意思要學會用不同的詞語表達;其次是修改,吳謙文和邢瀚月、肖卓韙都曾報名參加一個英語寫作課,三個人互幫互助相互修改作文,指出彼此的不足,這樣的合作學習對他們英語成績的提高很有幫助。

  而在國外名校特別看中的個人陳述方面,幾位同學也是下了苦心。

  邢瀚月的個人陳述反覆修改了六遍,展現自己對數學的熱情和天賦。還用20%的篇幅描述課外活動對自身性格的塑造。「英國人崇尚work hard, play hard,我其實也是。」高中時,邢瀚月是學生會副會長、「杭行Voyage」外聯部長、校健美操隊成員,她把這些經歷放進個人陳述。

  肖卓韙在個人陳述裡詳細介紹了自己為專業課做的準備,「我看了許多統計學相關的書,把生活中統計學相關的案例放進個人陳述裡,不停表達自己喜歡統計學,喜歡研究數學問題。」

  面試如何獲得牛津教授青睞

  反應速度要快,英語口語要溜,觀點表達要大膽,會點小才藝就更好


  浙江在線記者採訪發現,這4位女生全部來自省一級重點中學,從小到大成績都非常好。

  邢瀚月小學就讀天長小學,初中就讀文瀾中學,高中就讀學軍中學,是化學競賽班的成員,曾考過全年級第二名;肖卓韙小學就讀蕭山體育路小學,初中就讀高橋初中,然後被保送蕭山中學,從小到大成績名列前茅;石依然小學和初中均就讀於杭州綠城育華學校,中考順利考上了杭高;吳謙文小學就讀於勝利小學、初中就讀於採荷實驗中學,高中就讀於杭高。

  雖然成績一直很棒,但對於她們來說,和牛津大學的招生官面對面,還是很緊張的。牛津大學到底是如何通過面試選拔學生?四位姑娘向記者詳細回憶了當天的場景。

  收到面試通知後,石依然提前兩周到英國,白天上語言課程,晚上就回到寄宿家庭休息。面試前一天,她來到自己報考的學院,每個考生都被安排在了二人間的寢室。

  當晚,23個前來面試數學系的學生一起開會,學院的教授介紹了考試流程,為了公平起見三場考試中有一場會安排在其它學院,由其它學院的教授面試。同時教授還發給每個考生一張試卷,上面有7道題目,讓學生自己選一道,面試時給教授講解,上「一堂課」。

  石依然告訴記者:「我一進考場,就見一位教授和助教坐在一個長方形辦公桌後,辦公桌旁是一個白板,教授穿著一件襯衫套著一件毛背心,看上去有些嚴肅。」

  她走到辦公桌前坐下,教授拿出昨天的七道題目,「我本以為教授會讓我演示之前選擇的題目,沒想到教授問我這些題目中有沒有哪個是喜歡或不喜歡的」,當時石依然指著一道不太會做的題說不喜歡,「我很坦白,教授沒有表現出失望的樣子,反而說要和我一起把這道題解出來。」

  面試結束前,教授看了她的個人陳述後發現她5歲開始學書法,便拿出了朋友送的一幅字,問石依然是什麼意思,只見那幅字上寫著「寵辱不驚」四個字,「這個詞對我來說解釋起來很容易,他們比較喜歡學生能有些興趣愛好。」依然笑著說道。

  第二場考試中,教授也問了她一個關於書法的問題,教授覺得中國的書法是書寫和美學的結合,想聽聽石依然對書法的見解。但是,這場面試並不是很順利,題目很難。

  面試當天,牛津下了五年裡最大的雪,交通全部癱瘓。「我運氣特別好,早上7點多叫到了出租,還提早到了。」邢瀚月笑了起來,「當時我就有種幸運的預感。」

  她參加了3場面試和一場加試,除了第一場簡單問了些暖場的問題,之後全部直切主題。「牛津大學很注重學術,面試就是拿數學題目說話,需要展現自己機靈的一面。題目一拿到,教授會給提示,我就立刻反應過來。」

  面試時比較特殊的經歷是加試,前三輪面試結束後,邢瀚月的名字出現在公告欄的加試名單上。說明在已定的幾名候選申請者中,考官還需要進一步挑選,最後一場加試至關重要。

  第四場加試的面試官是兩位教授,一向活潑大膽的邢瀚月突然緊張了,加上題目一上來就非常棘手,「當時腦子裡一片空白」。

  第一題的緊張過後,邢瀚月完全拋開了思想包袱,之後的題目都優秀完成。按照慣例,教授們允許學生問一些問題,邢瀚月當時問了一個微積分問題,竟然把兩個教授給難住了。「我也是後來才知道,兩位教授主攻的方向分別是統計學和幾何學。」

  教授們思考了一會兒,一位教授說,「你是不是在考我們是否配當你的教授?如果明年能在牛津看到你,我就告訴你答案。」說完,三個人都笑了。

  邢瀚月總結了牛津挑選學生的經驗,「不是挑當下能力最強的人,而是挑最有潛力的。這就是看你機不機靈,反應夠不夠快。」

  和肖卓韙一起學習的同學都誇她「有一口地道的英式英語」,她覺得流利的口語在面試時為自己加了不少分。

  肖卓韙經歷3場面試,最初快輪到面試時,她站在門外拿著護照,緊張到完全忘記待會說什麼。直到前一個面試者走出門,衝她說了句「Good luck」,她才突然平復下來。

  第一場面試,「除了回答問題,還會和考官進行交流。」不過到了最後一題,肖卓韙突然「腦子短路答不上來」,「前幾題考官一點我就懂了,但最後這題我怎麼都沒反應過來,面試出來的時候特別不安。」

  第二場的考官更是讓肖卓韙「瑟瑟發抖」。「剛一進去,面試官就問我,你的個人陳述裡寫了你很喜歡統計學。我當時微笑都僵掉了,其實我統計學並不特別出色,我很擔心他就會因此問統計學的問題。不過所幸,考官隨後來了句,『我們今天不討論統計學』。」之後問的問題都是肖卓韙擅長的,整場下來非常順利。

  最後的面試是肖卓韙最順的一場,「以前兩場都是和考官面對面,很有壓迫感,這次我和考官並排坐,方便交流的同時也不是特別有壓力。負責觀察的助教坐在我後面,我看不見他,會更加放鬆。」加上這次的考官總是鼓勵肖卓韙,不停誇她「perfect」,兩道題目,她都答得非常順利,「可能口語上,我交流能力還不錯,加上反應比較快,考官的提示我能立刻領會,這兩點比較有優勢。」

  面試前一天,吳謙文來到報考的學院Hertford College,「一層樓只有五個房間,一人一間房,住得特別舒服,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沒有獨立衛生間」。

  她報考的學院一共安排了兩場面試,一場在自己學院,一場在其他學院,分別在中午12點30分以及下午5點30分,一天內就能搞定。

  她的第一場面試是在教授辦公室,一進門就看到兩位教授正站著歡迎她,和她握手,「感覺很親切」。

  正式面試前,教授會寒暄一下,問考生對專業的看法,聊聊考生的家鄉,考生也可以問問教授問題,「由於第二場考試是在另一個學院,我不太了解,就讓教授給我介紹介紹。」吳謙文說,「雖然還是有些緊張,但是我覺得自己隱藏得很好,看起來非常淡定。」

  第一場面試一共5道題,特別簡單。「應該是平常難題做多了,難度模式一下子沒轉換過來,當時卡了一會,兩位教授笑著叫我不要想得太複雜。」吳謙文說。

  但是第二場面試一共2道題,難度就有點大了。

  吳謙文發現牛津大學的教授們更看重學生的學術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無論是內向還是外向,只要遇到問題會思考,懂得表達觀點就好。」

  面試結束後的那個晚上,吳謙文回到學院的休息室,「在國外,大家很重視社交,我就和其他面試者打桌球切磋球技。」





相關焦點

  • 考上牛津大學並不難!且看中國留學生的親身經歷
    導讀:中國留學生袁同學從英國阿爾賓學校(Albyn School)畢業,考取了牛津大學的材料科學專業——無數學子夢想中的大學中的熱門專業。到底幾歲最適合出國深造呢?就讀世界頂級大學,比如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提前熟悉英國教育體系,攻克語言難關,最大可能地融入當地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前期準備工作,因此我們更建議在初中或者高中階段開始做出國的準備。
  • 又是別人家的孩子,17歲成都女孩被牛津大學錄取……
    正是這份毅力與堅持,1月12日,女孩順利拿到了牛津大學化學系正式錄取的offer。▲成都女孩張恆一女孩講述:保持好的心態,從高一開始就做準備17歲的張恆一是成都市實驗外國語學校2018級11班的一名學生,說起逐夢牛津,還得追溯到2018年的夏天。那年剛剛經歷了中考的她,跟著爸爸媽媽到了牛津大學。
  • 「最牛考研宿舍」:兩宿舍12女生全考上研究生
    「最牛考研宿舍」:兩宿舍12女生全考上研究生   3日,記者從濰坊科技學院了解到,該校賈思勰農學院09級園藝專業兩個宿舍的12名女生全部考上研究生。其中不乏中國科學院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等名校。
  • 西南交大學霸寢室:兩寢室八位女生全進名校讀研
    曬出大一入學與大四畢業的對比照片,不少網友感嘆:大學是所「美容院」。但實際上,對不少大學生來說,大學四年,改變的不僅僅是外在形象,還有內在氣質的積澱與提升。  這一點,西南交通大學外國語學院國際漢語系的8名女同學深有感觸。他們來自該系2間不同的寢室,大一入學時,她們曾自嘲很土很青澀,但大四畢業時,不僅人變得更漂亮了,且學習履歷也更加閃耀。大學,讓她們學會了審美,也學會了做最好的自己。
  • 李湘曬一家三口倫敦遊照片,女兒王詩齡的夢想是考上牛津大學
    李湘還配文透露出了女兒王詩齡的夢想,那就是考上英國倫敦的牛津大學。但從李湘富養女兒一年在王詩齡學習上用掉十幾萬來看,李湘確實把女兒教育的很優秀,相信王詩齡一定能夠實現這個夢想。你們認為呢?
  • 牛津大學美女辯手,清華「現實版江直樹」,他們比你好看且努力
    還記得那段在外網上火了的牛津大學辯論賽視頻嗎? 那一年,Cecilia以全校第一的成績,拿著最高榮譽獎學金,成為所在中學唯一一個考上牛津的學生,還是以華人的身份。
  • 又見牛津|牛津大學面試再臨光谷劍橋!
    2020年末,喜訊從大洋彼岸傳來:Tenny Guan同學收到了牛津大學計算機科學專業(Computer Science)的面試邀請!繼2017年11月收到2封牛津大學的面試邀請,2019年11月收到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面試邀請,2020年獲得牛津大學正式錄取後,光谷劍橋學子在2021年的牛劍申請上又取得了階段性的突破。眾所周知,世界頂尖大學在錄取學生時,除學生的筆試成績外,還需要通過面試考察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能力。
  • 牛津、劍橋大學本科放榜,廈門這兩名學生收到錄取通知書!
    英國牛津大學、劍橋大學本科開始放榜 廈門有兩名學生已經收到通知書! 他們是 謝宇軒 被牛津大學錄取 1 姓名:謝宇軒 錄取院校:牛津大學機械工程 小學:檳榔小學
  • 女生考上就是「班花」的大學專業可不是數學、化學,而是這3大專業
    在大學開學之初,「班花」、「校花」還是絕大多數新生們關注的焦點,尤其是大學社團裡,有才又有顏值的女生一般都比較受歡迎。一些女生較為稀缺的大學專業更是把女生當「班寵」,咱也不想這樣說,但事實確實是如此。 女生考上就是「班花」的大學專業可不是數學、化學,而是這3大專業!
  • 有家長問:我兒子考上了史丹福大學,這所大學怎麼樣?你怎麼答?
    有家長留言:我兒子考上了史丹福大學,這所大學怎麼樣?這樣的問題也是驚到了我。可以說,作為父親,能把兒子送進史丹福大學,實在是太厲害了,教子有方,令人仰慕!作為兒子,也確實太優秀了,求學之路付出了常人想不到的努力,才會有今天的成績,可喜可賀!
  • 全世界年齡最大的四所大學,牛津大學排第二,第一很多人不知道
    4.巴黎大學(法國)該校建立於1160-1250年間,位於法國首都巴黎,是歐洲歷史上首個建立的大學之一。在巴黎大學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該校曾在1793年和1896 年間暫時停止經營。現如今,巴黎大學遍布整個城市。3. 薩拉曼卡大學(西班牙)該校建立於1134年,是歐洲最古老的大學之一。
  • 為什麼牛津大學特別吸引中國留學生?
    英國牛津大學產生了至少來自7個國家的11位國王,6位英國國王,47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來自19個國家的53位總統和首相,包括25位英國首相(其中13位來自基督堂學院),12位聖人,86位大主教以及18位紅衣主教。大學是英國最負盛名的高等學府之一,牛津大學坐落於英格蘭南部的牛津市。
  • 牛津大學發榜——最好的英國大學青睞哪些中國學生?
    招生通知由學生申請的牛津大學各相關學院直接發出。牛津大學每年約提供3,250個本科名額。在2016-2018三年間,共有3,120名來自中國大陸的學生申請就讀,其中320位學生獲得最終錄取,以下為該校按照國別招生數據:獲得2020年牛津大學秋季入學Offer的中國學生截至發稿,本號統計到2020年牛津大學共錄取中國學生
  • 統計學專業最好的四所大學,學校全都是學霸,一旦考上就財源滾滾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和大數據的快速發展,統計學專業也變得盛行起來,統計學專業的就業前景很好,不僅可以選擇的工作範圍很廣,還想採用僱傭單位,金融、保險公司、銀行、市場研究開發部門等都可以就職,統計學專業的學生有良好的數學、計算機、經濟學基礎素養,所以特別受歡迎,要想成為統計學領域的優秀人才,必須通過以下學校,統計學專業最好的四所大學
  • 牛津大學獲校友創紀錄捐贈
    據新華社電美國風險投資家麥可·莫裡茲向母校英國牛津大學捐贈7500萬英鎊(約合1.16億美元),為貧困家庭學生創立獎學金。  牛津大學11日稱,這筆捐贈為歐洲歷史上金額最大的本科教育財務援助。如果算上出自牛津大學和其他捐贈者的對等資助,上述獎學金總額預計將達3億英鎊(4.6億美元)。  學校將利用這項獎學金為最貧困學生抵消學費上漲,使他們的學費保持在每年3500英鎊(5414美元)。符合資質的學生將同時獲得生活補助。  莫裡茲出生於英國威爾斯,現任美國紅杉資本公司董事長,不久前因健康原因退出日常管理。
  • 國內「最牛」四所航空大學,學生沒畢業就被預訂,考上的就是學霸
    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努力學習高考考個好成績,進入一所好大學,為的還不是希望大學畢業了之後能夠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工作,然後提升自己價值,當然最關鍵的還是能夠讓自己在社會立足。那麼大學我們是選學校重要,還是選專業重要,其實這是一個連帶關係,不管是學校也好,還是專業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幾所大學是個例外,學生還沒畢業就被預定了,可以說考上不愁就業。接下來我們就來看看國內「最牛」四所航空大學,學生沒畢業就被預訂,考上的就是學霸。
  • 建校「不足10年」的3所大學,卻比985還難考,考上了不起!
    一般來說,大學的建校時間決定了大學的實力與底蘊,國外很多名校的建校時間都在300年以上,比如哈佛大學(建校380多年)、牛津大學(建校850多年)等。不過事無絕對,國內名校的建校時間普遍不長,比如清華、北大建校也就一百多年,而真正的穩定發展時間可能更短,但近些年清華、北大的實力也並不比那些歷史悠久的名校差多少。
  • 盤點影視劇中的學霸都考上了什麼大學?清華,浙大……
    首先是江辰同學,江辰是《致我們單純的小美好》裡面的男主角長得高大帥氣,因此吸引了許多女生的關注。在小說裡面,江辰的成績也是可以達到清華大學的,清華大學是中國的最高學府,當然他的媽媽也想讓他讀到清華大學,但是江辰卻不願意,他想報考的是浙江大學的醫學院,最後也是如願以償。
  • 女博士不是滅絕師太 南大四才女耶魯劍橋讀碩博
    不過,南大生命科學學院09級的四個女孩,卻用強勁的實力證明了:在學術的道路上,女生照樣可以一路領先。近日,四位女生憑著自身實力,分別拿到了耶魯和劍橋的錄取通知書,4-6年後她們將以世界一流名校博士的身份畢業。
  • 因為一次很普通的化學考試,17歲的她最終被牛津大學化學系錄取
    當初,成績並不太好的她,是勉勉強強考上這所高中的。記得剛剛結束中考的那個暑假,爸爸媽媽帶她到了牛津大學,還請了朋友當導遊給她介紹學校。那時候,她就產生了去牛津大學上學的夢想。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讀萬卷書,行萬裡路,對於更高的人生追求有莫大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