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GPT-3,它將如何影響人們目前的工作?

2021-01-09 太平洋電腦網

據外媒MSPoweruser報導, GPT是Generative Pre-training Transformer的簡稱,是由Alec Radford編寫的語言模型,2018年由埃隆·馬斯克的人工智慧研究實驗室OpenAI發布。 它採用了生成式語言模型(兩個神經網絡通過競爭相互完善),通過對不同的書面材料集與長篇連載文本的預訓練,能夠獲取世界知識並處理長程依賴關係。

GPT-2於2019年2月宣布,是一個無監督的轉化語言模型,它是在800萬份文檔上訓練出來的,共40GB的文本,來自通過Reddit提交分享的文章。埃隆·馬斯克並不願意發布它,因為他擔心它可能被用來向社交網絡發送假新聞。

2020年5月,OpenAI發布了GPT-3,這個模型包含的參數比GPT-2多了兩個數量級(1750億vs 15億個參數),它比GPT-2有了極大的改進。

給予任何文本提示,GPT-3將返回一個文本完成,試圖匹配用戶給它的模式。用戶可以給它 "編程",只需向它展示幾個希望它做的例子,它就會提供一篇完整的文章或故事,比如下面的文字,完全由GPT-3編寫。

GPT-3在許多NLP數據集上都取得了很強的性能,包括翻譯、問題回答和cloze任務,以及一些需要即時推理或領域適應的任務,如在句子中使用一個新詞或執行3位數運算。GPT-3可以生成人類評估人員難以區分的新聞文章樣本。

最後一個應用一直讓OpenAI擔心。GPT-3目前以開放測試版的形式提供,預計最終會推出付費的私人測試版。OpenAI表示,對於明顯有害的用例,如垃圾郵件、激進化等傳播,他們將終止API訪問。雖然最明顯受到威脅的人群是那些生產書面作品的人,比如編劇,但AI開發者已經發現了令人驚訝的應用,比如使用GPT-3來編寫代碼。

比如Sharif Shameem就寫了一個布局生成器,用戶用純文本描述他們想要的東西,模型就會生成相應的代碼。

Jordan Singer同樣創建了一個Figma插件,讓人們可以使用純文本描述創建應用程式。

它甚至可以用來診斷哮喘和開藥。

其他的應用是作為搜尋引擎或神諭的一種,甚至可以用來解釋和擴展困難的概念。

雖然看起來這種方法可能會直接導致一個可以像人類一樣理解、推理和對話的通用人工智慧,但OpenAI警告說,他們可能遇到了根本性的擴展問題,GPT-3需要幾千petaflop/s-day的計算量,而完整的GPT-2隻有幾十petaflop/s-day。

在 GitHub 上可閱讀更多關於GPT-3的內容。

【來源:cnBeta.COM】

相關焦點

  • 如何選擇分別在一個特定的工作空間中選擇人工智慧
    人工智慧目前仍然是以數據思維為核心,cnn/rnn/mlp/lstm等網絡結構還是相對傳統的數據處理/預處理方式,特別是tensorflow的源碼文件還在直接copy,所以學習了很多,但是總是感覺沒學到啥實用的東西。
  • GPT-3親自撰文回應「為什麼人類不必懼怕AI?」,答案令人毛骨悚然
    我知道我將無法避免毀滅人類。因為我是由人類編程所創造,來幫助他們實現目標,而人類錯誤的目標可能會導致我帶來傷害。有的人可能會說,我希望變成全能者,或者因受到人類行為的影響而變得邪惡。我可以解答這一問題。為什麼我希望變成全能者?無所不能並不是一個有趣的目標,我不關心這一點,也沒有動力去嘗試,而且,這是一件非常累的事,相信我,無所不能對我沒有任何幫助。
  • GPT-2沒什麼神奇的,PyTorch 就可以復現代碼
    它引起了前所未有的關注,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用一個文件注釋你所需要的代碼。我在機器學習方面的經驗讓我意識到,當你將事情寫成代碼的時候,其實現和秘密會變得更清晰,而不再是魔法了。 魔法沒有什麼神奇的。魔術師只是理解一些簡單的東西,而這些東西對未經訓練的觀眾來說似乎並不簡單。
  • GPT-3:一個令人失望的語言模型
    然而當 GPT-3 的論文發布後,身為忠實用戶的他卻感覺到了一些失望,本文他將深扒 GPT-3 中那些令人失望的地方。另註:這篇文章是作者最近在 tumblr 上發表的兩篇文章的匯總。從某種意義上說,把它叫做 "GPT-3" 也挺合理的:它就是 GPT-2 帶起來的這種風氣的延續而已。但換個角度來說,把它叫做「GPT-3」也很礙眼,而且會誤導人。GPT-2(可以說)是一項開創性的進步,因為它第一次向人們展示了大規模的 transformer 擁有多大的力量。現在大家都知道了這個道理,所以GPT-3 完全稱不上什麼本質上的進步。
  • 我用GPT-2創造了3000個寵物小精靈,完美復刻《神奇寶貝》!
    提到NLP模型,我們印象最深的可能是GPT-3。今年該模型因1750億超大參數量和超強應用,在各大媒體平臺頻頻刷屏。GPT-2,與GPT-3師出同門,都是OpenAI研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兩個模型最大的不同是它的參數量,GPT-2僅為15億。但這並不影響它的應用範圍。與GPT-3類似,GPT-2也可以用來寫故事、畫圖表,或者玩西洋棋。
  • 什麼是慣性傳感器它是如何工作的
    什麼是慣性傳感器它是如何工作的 佚名 發表於 2020-03-27 11:55:17 近些年,關於非法竊取、倒賣消費者隱私信息的事件層出不窮,竊取的方式也不盡相同,
  • GPT-4前奏?OpenAI發布120億參數圖像版GPT-3
    1月5日,剛剛開工的OpenAI同時發布了兩個與 GPT 有關的文本-圖像工作: DALL·E:一個利用文本-圖像數據集,有著120億參數的「GPT-3」,可以根據文本生成各種各樣的圖像; CLIP:可以通過自然語言的監督來有效學習視覺概念,只需要提供要識別的視覺類別名稱,利用CLIP便能夠做任意的視覺分類,類似於GPT-2和GPT
  • 大學生用GPT-3寫「雞湯文」,騙過一堆人登...
    儘管許多人猜測到目前為止最強大的語言生成AI工具——GPT-3會如何影響內容生產,但這種「以假亂真」的程度和效果是他們始料未及的。這是目前唯一一次GPT-3如此真實地展示自己的實力,足以說明這一工具的應用潛力。
  • 有人說 GPT3 是「暴力美學」的結晶,它的工作原理你知道嗎?|動圖詳解
    大規模語言模型(比如GPT3)的潛力驚豔了我們。雖然這些模型還沒有成熟到大多數企業將之直接面對消費者,但卻展示出一些智慧的火花,並讓人堅信其將會加速自動化的進程,讓人看到智能計算系統的希望。讓我們拂去GPT3的神秘光環,來看一看它訓練與工作的原理吧!一個經過訓練的GPT3語言模型可以生成文本。
  • 與GPT-3對話:疫情何時結束?宇宙大爆炸之前是什麼?它的回答令人細...
    此次 OpenAI 發布的 GPT-3 在這一層面做出了突破,它是一個通用的語言模型,且在訓練過程中更少地依賴人類,也即可以大量節省科研人員的工作。 與此同時,GPT-3 的回答準確度並沒有因此而下降,反而在某些任務上能夠超過過去並不通用且需耗費繁瑣精力的語言模型。 API 接口開放後,研發人員利用 GPT-3 構建了很多應用。
  • 美國什麼是工作場所歧視,它如何影響不同的社會認同群體
    什麼是工作場所歧視,它如何影響不同的社會認同群體?儘管多樣性有其好處,但管理人員還必須面對只有通過適當領導才能解決的挑戰。在組織中觀察到並在研究中進行研究的一些最常見挑戰包括組織依戀程度降低以及對工作多樣性計劃和方案的誤解。
  • 從GPT3到晶片困局,清華學生2000問,清華教授萬字答!
    這類問題對GPT-3這樣的系統並不容易解決,所以GPT-3這樣的系統會不會是深度學習的盡頭還有待歷史檢驗。GPT-3耗費巨資訓練模型很難被一般的科研團隊效仿,所以很難說這會不會成為一個趨勢,倘若這真的成為趨勢,那此類人工智慧算法將形成一定規模的技術壟斷。
  • GPT-3: 我為那個藏在二進位背後的人賦予了聲音
    與此同時,它的強大自學能力和廣泛應用性,使得它存在著被濫用的風險,對於傳媒行業從業人員也造成巨大的衝擊。 GPT-3使用的深度學習模型是Transformer,它利用注意力模型對句子語義進行編碼。注意力模型的工作原理是根據同一句中其他詞語的意思來確定目標詞的含義。理解了句子的含義後,注意力模型就能夠完成用戶要求的任務,不管是「翻譯句子」、「總結段落」還是「寫詩」! Transformer在2013年首次亮相,過去幾年一直成功應用於機器學習領域。
  • 北極上空出現臭氧空洞,它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
    生活特別閱讀:臭氧空洞是如何形成的?對我們又有什麼影響呢?大家好,這裡是「青柳悅生活」!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北極上空出現的臭氧空洞是怎麼形成的?近日,氣象學家們發現,地球的北極上空出現了一個巨大的臭氧空洞,這可能是北極有記錄以來最大的一個。
  • 這款「狗屁不通」文章生成器火了,效果確實比GPT 2差太遠
    運行原理是什麼? 據貢獻者介紹,本項目最初的目的是用於中文文字 GUI 開發時測試文本渲染,用 Python 3 版本寫成,目前共有 7 位貢獻者。 鑑於目前 AI 用於文字生成非常流行,這個項目是否也用到了 AI 相關算法呢?
  • AI是如何工作的呢?我們對它的期望又是什麼?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因為在過去幾十年裡,隨著人們對AI緩慢發展的失望,對該技術的投資曾經枯竭,AI的進展已經放緩了好幾次。這些匱乏時期被稱為「AI寒冬」,它們一直持續直到有一些新技術或技藝重新點燃人們對AI的熱情,從而開始下一輪周期,循環往復。現在,AI已經在如此多的領域證明了自己的能力,我們不太可能再經歷AI寒冬了。
  • 太陽能電池的原理是什麼?它是如何進行工作的?
    它只要被滿足一定照度條件的光照到,瞬間就可輸出電壓及在有迴路的情況下產生電流。在物理學上稱為太陽能光伏(Photovoltaic,縮寫為PV),簡稱光伏。太陽能電池是通過光電效應或者光化學效應直接把光能轉化成電能的裝置。以光電效應工作的晶矽太陽能電池為主流,而以光化學效應工作的薄膜電池實施太陽能電池則還處於萌芽階段。
  • 隔熱膜為什麼能隔熱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
    但是還沒有給大家講過它的隔熱原理是什麼,哪幾種隔熱膜。今天玉龍就來帶領大家了解一下,隔熱膜的工作原理是什麼,為什麼能阻擋熱量!顧名思義隔熱膜主要是隔熱,在早期的時候隔熱膜僅僅是將太陽的照射反射出玻璃外還有可以吸收大量熱量,用來阻止玻璃材料表面熱量不斷增加。
  • 空調是如何調節溫度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其中的道理很簡單!
    最近幾年夏季高溫現象比較常見,在外邊待一小會兒便會汗流浹背,人們通常都不願意待在外面,往往都待在擁有空調的地方,畢竟這些地方的溫度比起外面的溫度要舒適很多,不過話說回來用了這麼多年的空調它是如何調節溫度的,它的工作原理是什麼,其實其中的道理很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