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加拿大鵝,這些都是拿大人的發明

2021-01-20 漢加顧問

加拿大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和中國企業家的投資、經商目的地,也已經成為越來越多的普通中國人的移民和留學目的地。為了協助中國企業及中國人更加了解加拿大的方方面面,漢加顧問公眾號將分期介紹加拿大的歷史、經濟、社會、政策法律等。漢加顧問致力於為中國提供加拿大上市公司旗下的優質自然資源項目合作信息,助力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在中國,加拿大可謂家喻戶曉。無論是不遠萬裡,來到中國救死扶傷的白求恩大夫,還是不遠萬裡,來到中國學說相聲的大山;無論是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的加拿大鵝,還是不遠萬裡,來到中國的加拿大龍蝦,中國人都耳熟能詳。但是,你可能並不知道下面的這些我們熟悉的,並和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很多東西,都是加拿大人發明的。


現在的人已經無法想像在沒有標線的路上開車。但是在1930年以前全世界都這麼開車。如果對面來車心不在焉地跑到路中間來了,你就只能一面往邊上躲一面狂按喇叭,或者猛搖鈴。


1930年,安大略省交通部的工程師米勒(John D. Millar)在該省和魁北克省交界地帶的公路上用白漆畫下了全世界第一條道路標線。這種方法被證明簡單而有效,在三年內在北美各地流行開來。後來人們又逐漸加上了雙線、虛線、黃線、箭頭等,向開車人展示出不同的信息。米勒的生平和生卒年已不可考,但是他這個簡單的創意對規範交通、減少車禍起到了極大的作用。

如果你去查維基百科,它會告訴你籃球最早是由美國麻薩諸塞州一個青年會學校的體育老師奈史密斯(James Naismith)發明的。這沒有錯。不過,奈史密斯是加拿大人。他1861年出生在安大略省阿爾蒙特市,畢業於麥吉爾大學。

奈史密斯在為他的學生尋找冬季室內運動時想起了一種加拿大小孩玩的把球投進桃子筐的遊戲。他成立的第一支籃球隊投籃真的是用筐子,以至於每次有人投中都得搬梯子取球。後來雖然以網代筐,但籃球的名字,以及奈史密斯制定的大部分比賽規則卻留了下來。1921年,多倫多醫生班廷(Frederick Banting)發現了胰島素。他隨後與當時在多倫多大學任教的蘇格蘭生理學家麥克勞德(John Macleod)等人合作,成功地提取胰島素並用於臨床治療。兩人因此獲得1923年的諾比爾生理學與醫學獎。他們和研究小組的另外兩名成員貝斯特(Charles Best)和克裡普(Bertram Collip)分享了獎金。

他們獲得了胰島素提取的專利權,卻以區區1加元的價格把它賣給了多倫多大學。班廷曾說:「胰島素不屬於我,它屬於世界。」

儘管加拿大人和北歐人總為是誰發明了冰球爭吵不休。但是第一個戴著面罩比賽的守門員是加拿大人,這是無可爭議的。

過去冰球守門員被高速飛來的球擊中面部是經常發生的事。在1959年11月1日晚上的一場比賽中,蒙特婁市加拿大人隊的守門員普蘭特(Jacques Plante)在又一次被球砸得血流滿面後終於忍無可忍。他告訴教練,如果不讓他戴面罩他就不打了。那晚無人替他,教練只好同意。

1959年,普蘭特在比賽中。敢頂著眾人的嘲笑以這種食人魔造型上場,真是被砸急了。這造型是不是讓人聯想起1991年的恐怖電影「沉默的羔羊」裡安東尼·霍普金斯?

普蘭特不顧教練的反對和觀眾及對手的嘲笑,在此後的比賽中一直堅持戴著面罩上場。冰球界是個崇尚硬漢的地方。如果這樣做的是個平庸的球員,面罩被接受或許沒有這麼順利。但是普蘭特是個傳奇性的守門員。他在首次戴面罩亮相後和隊友們連贏十八場比賽,讓笑話他的人最後無話可說。
普蘭特和隊友們贏過六次斯坦利杯,個人六次獲得頒給年度最佳守門員的維吉納杯。他直到1975年才退役。如果沒有面罩的保護,他或許堅持不了這麼多年。1930年多倫多病童醫院的蒂斯代爾(Frederick Tisdall)和德雷克(Theodore Drake)等五位醫生和營養學家合作研製了幼兒輔食Pablum。它的原料包括小麥粉,燕麥粉,玉米面粉,骨粉和紫花苜蓿葉粉,富含礦物質和維他命。

當時正值大蕭條,兒童營養不良即使在工業發達國家也相當嚴重。Pablum因此被視為營養學界的突破性成就,它所含的維他命D對預防兒童軟骨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給幼兒補充營養並不新鮮,但是能讓嬌嫩的腸胃消化這些營養而不產生任何副作用(腹瀉,便秘或過敏)才是最大的考驗。Pablum不僅做到了這一點,而且很方便,因此問世後大獲成功。Pablum品牌在2005年被Heinz公司買下。雖然「奇妙文胸「 (Wonder-Bra)的叫法是1935年由一名美國人伊斯雷爾·皮洛特(Israel Pilot)創造的,但真正將這一稱呼推廣開來的則是加拿大人摩西•納德勒(Moses Nadler)。他是蒙特婁一家製作婦女緊身衣公司的大股東。

納德勒在1939年生產出有鬆緊吊帶的文胸,並申請了專利。按照他申請的專利,兩個英語詞之間不再用連字符。後來皮洛特的專利在1955年到期,納德勒在市場上爭取到了「奇妙文胸」叫法的使用權。沒過幾年,另一名加拿大女士露易絲·普瓦裡耶(Louise Poirier)又進一步改造了「奇妙文胸」,在胸罩的下面加了墊。她的新式文胸可以將婦女的胸部向上推,顯得更美。這種型號為1300的文胸也被稱作「夢幻上推」(Dream Lift),在1961年上市後大受歡迎。根據兩位多倫多心臟外科醫生威爾弗雷德·比奇洛(Wilfred Bigelow)和約翰·卡拉漢(John Callaghan)的見證,世界第一臺電子起搏器是加拿大工程師約翰·霍普斯(John Hopps)於1949年發明的。
根據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的文獻記載,「比奇洛博士認為,心血管疾病的藥物治療可以向前推進一步,即開胸心臟手術」。要做手術時,需要患者體溫較低,以便減慢心臟跳動。而另一方面,他們的研究和實驗發現,電脈衝可以刺激停止跳動的心臟恢復跳動。於是,他們找到電氣工程師霍普斯為他們製造臨床使用的起搏器。

霍普斯在1949年研究出第一臺電子脈衝起搏器,隨之引發更多人的興趣。後來經過不斷試驗,1958年推出了第一款植入式起搏器。該設備用於治療一名瑞典男士,他被搶救過來之後一直活到86歲。但當時的起搏器需要頻繁充電。

後來美國發明家威爾森·格雷特巴奇(Wilson Greatbatch)在1960年推出了使用汞和碘化鋰電池運行的起搏器,增強了實用性和使用壽命,並成為標準的醫療設備。

IMAX立體電影是由加拿大三位電影製片人於1967年發明的。他們是格雷姆·弗格森(Graeme Ferguson),羅門·克羅特(Roman Kroitor)和羅伯特·克爾(Robert Kerr)。

此前,他們接到要求,為蒙特婁67年世博會拍攝和製作大屏幕電影《迷宮》和《極地生命》。當時大屏幕意味著等於11個常規電影屏幕。這使他們意識到需要不同的設備,也構想出可以轉動的觀眾座位。
1970年,他們又被日本要求為其世博會製作電影。這幾位加拿大人創立了Multiscreen公司,當時由富士公司提供財政支持,製作《老虎的孩子們》。他們聘請了工程師威廉姆·肖(William Shaw)幫助他們研製能拍攝最大影像所需的攝影機 – 簡稱IMAX。後來在70年世博會上放映了有史以來第一部IMAX立體電影。世界上第一個網際網路搜尋引擎名叫Archie(英語文獻一詞的簡化)。它是由蒙特婁麥吉爾大學的阿蘭·埃姆塔吉(Alan Emtage)在1989年創建的。
埃姆塔吉1964年出生於巴貝多,1983年19歲時入讀麥吉爾大學,1987年在計算機科學本科畢業後,開始碩士學位課程。他1986年參加了一個學校的研究小組,並將網際網路連到了加拿大東部。

1989年,埃姆塔吉參與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的系統管理工作。由於每天都要手動執行相同的文件傳輸任務,他就編寫了一套程序,讓計算機在夜間搜索需要的檔案。後來又吸引了其他早期的大學網際網路用戶,並於1990年開放供公眾使用。後來埃姆塔吉又成為國際網際網路協會的創始會員之一,並創建了幾個網際網路項目小組。他後來成為紐約電腦技術公司技術總監, 1997年在國際網際網路協會一個典禮上,被列入網際網路名人堂。

雖然貝爾擁有電話的發明專利,但是有人也指出,從義大利移民到美國的安東尼奧·穆齊才是電話的發明者。美國國會2002年6月15日269號決議確認安東尼奧·穆齊為電話的發明人。但加拿大國會於2002年6月21日通過決議,重申貝爾是電話的發明者。


但很少有人知道曾經流行多年的尋呼機也是加拿大人發明的。因為那時還沒有無線電話,人們就把尋呼機別在腰上,有人呼你時它會顯示對方的代碼,然後你再找電話打回去。

這種尋呼機是1949年時,由多倫多無線通信先驅艾爾弗雷德·格羅斯(Alfred J. Gross)發明的。格羅斯也常常被認為是對講機的發明者。格羅斯有時也願意與他的加拿大同事唐納德·欣斯(Donald Hings)共同分享這一榮譽,因為欣斯在1939年創建了雙向無線電。而格羅斯還發明了城市小範圍雙向廣播頻道和無繩電話。現在確實幾乎所有人都離不開手機。不過老式電話還是要配備電話機。

這項發明要歸功於一個魁北克城的鐘表匠,他叫西裡耶.杜蓋特(Cyrille Duquette)。他的想法是把電話的接收器和發送器一頭一個裝配在一起。1878年,他甚至建了一條從他的店鋪通到附近一所學校的電話線。這是全世界最早建立的電話線之一。「改進電話「。8371號專利證書 1878年由杜蓋特註冊。 


滾筒油漆刷是在1940年由多倫多一名叫諾曼·布雷基的男士發明的,在此之前, 刷油漆的工作都是由專業粉刷匠用刷子完成。


布雷基1891年出生在曼尼託巴省的Pierson,曾向阿爾伯塔省的一位紡織品專家湯姆·漢密爾頓(Tom Hamilton)諮詢。漢密爾頓在1984年接受《環球郵報》的採訪時,回憶當時的情景說,布雷基問他什麼樣的織物可以在表面有硬的絨毛。他反問布雷基,要做什麼用。布雷基說,做油漆滾筒。然後又進一步解釋了他的想法,用一個類似「7」字形的手柄,在橫頭上裝上有毛的滾筒。漢密爾頓說:「當時我能想到的最好的織物就是用來覆蓋鐵路客車上用的綠色馬海毛絲絨。於是我賣給了他一捆,告訴他如何裁剪,並建議他用膠水粘在滾筒上。後來他又回來感謝我的建議,還給了我一個他做的油漆滾和一個鐵匠特製的託盤。當時我們誰也沒想到他的發明會有多重大。

即使布雷基先生本人也沒覺得這是一項重大發明,他可能只是想提高工作效率。而且當時他也沒有尋找投資去批量化生產,直到去世一直沒有想到申請發明專利來改善自己的貧窮狀況。結果就在他逝世的1940年,一名美國工程師理察 ·C . 亞當斯(Richard Croxton Adams)申請了發明專利。

在塑料垃圾袋沒有問世前,城市市民最早都是將垃圾丟到河裡或堆到街上,由垃圾車運走。後來慢慢出現了鐵質的垃圾桶,但它成本高,包括購買的成本和定期衝洗的成本。
塑料垃圾袋是1950年在溫尼伯發明的,發明者是哈裡·瓦斯裡克(Harry Wasylyk)和拉裡·漢森(Larry Hansen)。他們發明的綠色聚乙烯垃圾袋被聯合碳化物公司(Union Carbide)買下專利,然後以Glad的牌子出售這些袋子。大約在同一時間,多倫多另有一位叫弗蘭克·普洛姆普(Frank Plomp)的人也發明類似的塑料垃圾袋。因此,他們三人被稱為共同發明人。

塑料垃圾袋剛發明出來時, 只是出售給醫院或者大公司, 直到1962年才在滑鐵盧市用於居民垃圾。後來,普洛姆普又設計出專門用於除草的綠色垃圾袋。

這些發明者當時肯定無法預料到,僅僅幾十年之後,人類因為使用塑膠袋太多,已經形成塑料汙染。現在的環保理念已經轉為儘量少用塑膠袋。加拿大的很多城市又恢復了可以反覆使用的垃圾桶,用紙袋裝草坪割下來的草。

雖然在民間有人傳說,花生醬是美國植物學家喬治·卡弗(George W. Carver)發明的。而實際上,它是由加拿大藥劑師馬塞勒斯·埃德森(Marcellus G.  Edson)在1884年創造出來的。

花生醬專利在1884年在美國的批准書

埃德森出生於1849年,後來在蒙特婁學生物化學,後成為一名藥劑師。他說研製花生醬的初衷是讓那些不能嚼硬東西的人也能吃到既美味、又有營養的食品,諸如花生。後來他在申請專利的報告書中也將花生醬與黃油,豬油或軟膏相比較。他的花生醬在1884年獲得美國專利。1990年代初期,在加州工作的加拿大軟體專家高斯林(James Gosling)與同事合作開發了Java程式語言。1995年,他所在的Sun Microsystems公司正式推出Java 1.0。Java至今仍是應用最廣泛的程式語言之一。

高斯林出生在阿爾伯塔省,畢業於卡爾加裡大學。雖然對公眾來說,他的名氣沒有另一位同名加拿大人、被中國影迷稱為「高司令」的好萊塢影星那麼大,但是他在業界廣受尊重,被稱為「Java之父」。他在2007年獲得加拿大勳章。全世界第一把電動輪椅是由加拿大科學家克萊因(George Klein)設計製造的。他當時在加拿大國家研究委員會工作,是加拿大最傑出的發明家之一。

他一生的許多發明都和軍隊有關,電動輪椅也不例外。當時二戰結束不久。在從歐洲戰場歸來的54000多名加拿大傷員中有許多人重傷致殘。克萊因的電動輪椅最初就是為四肢癱瘓的退役軍人設計的,但是問世後受惠的遠遠不止傷殘軍人。它被認為是加拿大科技、工程和發明史上最重要的產品之一。1900年,加拿大發明家費森登(ReginaldAubrey Fessenden,又譯:範信達)首次通過調幅廣播遠距離播出節目。六年後,他成功地讓無線電波跨越了大西洋,有史以來第一次完成了從波士頓到蘇格蘭的雙向無線電傳輸。

費森登1866年 出生在魁北克省的一個牧師家庭。一戰期間,他作為平民義務參戰,被派到英國倫敦。在那裡,他發明了檢測敵軍炮兵和潛艇的裝置。他一生獲得數百項發明專利,但最重要的貢獻還是在無線電傳輸領域。香港九龍塘有一條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街道「範信達道」。在「兒童安全包裝」出現以前,僅在安大略省溫莎市一地每年就有上千例兒童因誤食藥物而中毒的事件。溫莎市兒科醫生布羅(Henry Brault)參考了當地著名工具製造商海奇維克(PeterHedgewick)的設計,發明了防熊孩子的安全藥瓶。1967年。這種藥瓶在溫莎市投入使用。自那以後,該市兒童中毒事件減少了91%。

1974年,兒童安全藥瓶在安大略全省推廣,加拿大其他省份也陸續制定了使用兒童安全藥瓶的強制性規定。布羅醫生在溫莎行醫四十餘年,1983年去世,享年74歲。為了紀念他,溫莎慈恩醫院的兒科中心以他的名字命名。


1965年11月29日,魁北克水電局開通了全世界第一條735千瓦高壓輸電線路。735 千瓦,這讓您想起什麼了嗎?這個遠距離輸電線路的國際標準是在加拿大魁北克省產生的。


1965年,全世界第一條735千瓦高壓線投入使用。它從魁北克省北部的馬尼克-烏塔德水電站通到魁北克城地區和蒙特婁。這項由魁北克省工程師讓-雅克.阿尚博(Jean-Jacques Archambault)發明的技術使開發魁省西北部和東北部水電資源的設想成為現實。魁北克省舍爾布魯克大學從幾年前開始設立了阿尚博獎學金,面向電力工程專業的大四學生。

你可能會說,以講述自己的失敗來開始一個故事,這算是「加拿大風格」。但這是怎樣的一個故事呢?

1959年2月20日這一天,加拿大總理約翰.迪芬貝克(John Diefenbaker)取消了加拿大最雄心勃勃的飛機製造項目:阿弗洛公司的CF-105飛箭戰鬥機。消息一出,阿弗洛公司總裁克勞福德.戈登(Crawford Gordon)立刻宣布解僱在飛箭製造廠和奧倫達引擎製造廠工作的1萬4千名員工。他們當中的一些工程師去了美國和英國,後來參與了美國航天項目和協和式客機的設計。

今天一些歷史學家認為,阿弗洛飛箭戰鬥機項目被腰斬標誌著加拿大集體思維的一個轉折點。在很長時間裡,我們從一個有能力實現自己夢想的國家變成了一個不能實現自己夢想的國家:「Going from a 'can do' nation to a 'can't do' nation. 」


直到今天,當一個大項目遇到阻礙或一個高端企業可能被外資收購時,加拿大人還會提到飛箭戰鬥機的歷史。

「白人總是想把雪鏟走或是繞過去,而印第安人總是想找到在雪地上行走的最好方式,並和大自然和諧相處。」

- 印第安人代代相傳的話


雪鞋是加拿大的發明嗎?應該說不是的,但是加拿大改進的印第安人的傳統雪鞋,發明了現代雪鞋。

考古發掘在俄羅斯北部直到前南斯拉夫的多種文化中都找到用於在雪地上行走的「鞋外鞋」。不過,根據一個越來越令人信服的假設,最早來到美洲大陸的人類是靠雪鞋穿越白令海峽的。數百年來,雪鞋是北方居民的第一生活必需品。無論是獵捕野獸還是轉地放牧,雪鞋都必不可少。

在法語裡雪鞋為什麼和球拍同名? 這裡要說的仍然是一個假設。第一批法國拓荒者在1604年到達新法蘭西後,覺得這種奇怪的鞋子很像玩「掌球」時用的球拍,因此用了同一個詞來稱呼它。掌球是現代網球的前身。原住民的雪鞋是以特殊的方式,根據需要和各地區的不同條件來製作的。

直到法國拓荒者來到北美將近250年以後,雪鞋才引起了一群加拿大冬季運動愛好者的注意,開始從生存方式和冬季出行工具演變成一種體育和娛樂活動。雪鞋愛好者俱樂部由此誕生。第一家雪鞋愛好者俱樂部1840年在蒙特婁市由一些英裔市民建立,名叫「蒙特婁雪鞋俱樂部」。三年後,該俱樂部開始在聖皮埃爾河上組織年度比賽。這條河位於蒙特婁市現在的威爾頓區。

用於運動和比賽的現代雪鞋



除雪機對許多加拿大人來說屬於基本工具,和夏天的割草機一樣必不可少。除雪機有不同的規格:個人用,家庭用,工業用,市政用等等。


「在冬天裡開路,清除積雪,這確實是我們文化特性的組成部分。積雪達到10公分的時候,我們拿出了雪鏟。15公分的時候,我們還是用鏟子解決。但如果每隔四、五天就要鏟一回,我們就會開始咒罵下雪天,然後去僱人鏟雪,或者去買一臺鏟雪機。」

-塞爾日.布沙爾(SergeBouchard),人類學家和電臺主持人


在魁北克省。除雪機被稱作「souffleuse à neige」,或者更簡單,就叫「souffleuse」。這也是魁北克省機動車管理局,加拿大交通部和北美除雪機行業使用的官方稱謂。如同冰球一樣,歐洲人對除雪機也有不同的叫法。在法國,除雪機是「fraise à neige」,「fraise de déneigement」或者「fraiseuse」。「fraise」在這裡的意思不是草莓,而是「滾刀」。這些地區的人顯然是以除雪機的除雪方式來命名它的。所有的除雪機都是用一根蝸杆把積雪推到機器的出口。



奶酪肉汁薯條可以算是最奇怪、最有特色的加拿大傳統食物之一。這多虧了魁北克省。但是它最早出現在魁北克省的哪個地方,爭議卻著實不小。該省好幾個市鎮和村莊都自稱是它的發源地。唯一可以證實的,是它出現於上世紀五十年代。


顧名思義,奶酪肉汁薯條就是在炸好的薯條上澆上加了胡椒粉的肉汁,以及大量奶酪凝塊,即未經擠壓的新鮮切達奶酪。除了上面這些之外,還有威廉姆.查默斯(William Chalmers)於1931年在麥吉爾大學的一個實驗室裡發明的樹脂玻璃,和1996年由布倫特.唐森德(Brent Townshend)發明的56K數據機等都是加拿大人的發明。

其他加拿大相關文章



獲得全球優質自然資源是保障「一帶一路」戰略及中國製造業發展所需的必要因素,漢加顧問致力於為中國提供優質的海外礦業項目,助力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


【漢加顧問礦業項目】

需要更多信息,請關注本公眾號,發送信息給後臺;或請發送郵件至:info@sinocanconsultant.com。

相關焦點

  • 加拿大鵝,還能飛多高?
    其實在溫哥華那樣冬季零上的城市,穿一件加拿大鵝的厚羽絨服是沒有必要的。那也不妨礙你看見滿街的鵝標。多倫多寒冷,中國學生基本上把加拿大鵝穿成了校服。冬天的北京地鐵,每一節車廂,找不到鵝標的可能性,幾乎為零。全世界人民對這個昂貴的鵝標,有著謎之喜愛。
  • 出身高端品牌,加拿大鵝靠什麼「紅」下去
    加拿大鵝的品牌價值表現依然優雅,但近來動作卻瘋狂了許多。今年的9月12日,加拿大鵝天貓官方旗艦店正式上線;11月11日零點剛過1時11分11秒,加拿大鵝官方旗艦店成交輕鬆過千萬。加拿大鵝生意更是紅火,在雙11當天,其到店訪客數有約50萬人,相當於四分之三的溫哥華人口。
  • 你真的需要一件加拿大鵝嗎?
    「老娘都快窮哭了,為什麼他們人手一件加拿大鵝啊啊啊啊?!」   工作日一大早,閨蜜突然發來一條語音消息,咆哮控訴對社會的不滿,嚇得我在工位上抖了三抖。   一分鐘以後,我知道了全部事情經過。然而令人驚奇的是,這種緊張氛圍並未讓加拿大鵝剛剛起步的中國市場擴張計劃折戟沉沙。華為事件告一段落,大家發現加拿大唯一深入中國消費者的是加拿大鵝。   12月28日,在延期半月之後,加拿大鵝北京實體店終於開業,在開業當天,加拿大鵝所有男裝產品在下午4點就宣布售罄,截至1月2日,加拿大鵝僅剩下部分短款小碼商品。
  • 「羽絨服界的愛馬仕」 加拿大鵝憑什麼「飛上天」
    奉行著「從不降價」的銷售法則,加拿大鵝被稱為「羽絨服界的愛馬仕」,名人帶貨更是讓其風靡全球。如今,不滿足一件羽絨服的加拿大鵝又有了新動作,在業務和市場上開疆拓土,挖掘新的護城河。熟悉的藍色北極地圖和紅色圓圈,正是加拿大鵝的標誌。創立於1957年的加拿大鵝,創始人是來自波蘭的移民者Sam Tick,前身是Metro Sportswear集團,主營業務是羊毛背心、雨衣和雪地摩託服。Sam一定想不到,當初為製造工人、市政工人、警察等定製的羽絨大衣,有一天會頻繁出現在維密超模和政商名流的身上。青睞這件羽絨服的不只是馬雲和超模,好萊塢是加拿大鵝最好的合作夥伴。
  • 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探索你所不了解的鳥類生存差異!
    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探索你所不了解的鳥類生存差異!加拿大鵝為什麼在夜間飛行?最初出現在很多網站上:一個獲取和分享知識的地方,讓人們能夠向他人學習,更好地了解世界。加拿大鵝在夜間飛行其實有很好的理由!我和你們一起過一遍。
  • 最能夠代表加拿大精神的加拿大品牌,不是加拿大鵝,而是TA?
    加拿大是一個樸實無華的國家。很多人都會認為:加拿大一切都很樸實,包括本土品牌。是嗎?大多數是的,但在加拿大,有這麼兩個「動物」卻和樸實沒什麼關係。它們是一隻鵝和一隻鳥……猜到了吧,就是加拿大鵝和始祖鳥。
  • 羽絨服中的勞斯萊斯——加拿大鵝
    加拿大鵝如今已經發展成為「冬天的時尚」,不管是俄羅斯總統普京,中國的名人馬爸爸,還是好萊塢的大牌們比如艾瑪·斯通、布萊德利·庫珀、丹尼爾·克雷格等等一大批明星都是他家的粉絲,這些年也是狂追樓上的NO.1,在極力發展亞洲及北美以外的市場。並且在00年代成為全球最賣座的寒流電影《後天》《國家寶藏》等的官方戲服。
  • 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個性化定製服務全新上線,映現自我
    Goose 加拿大鵝推出全新個性化定製服務,為顧客打造獨一無二的專屬單品。反光元素彰顯出 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對產品功能性的堅持,可在極端環境下提供周全防護。無論身在在山巒之巔還是城市街道,反光細節都可增加昏暗環境下的可見度。從經典派克大衣到全新個性化定製服務,Canada Goose 加拿大鵝將品牌的經典功能性元素融入到產品的每個細節。
  • 解析波司登和加拿大鵝的營銷陷阱!
    沒想到入冬以來,上海溫度一直不低,這說好的冷冬呢?就這?結果最近寒潮來襲,上海溫度驟降到接近零下10度,我服了,真·冷冬!至於為什麼要跨季買羽絨服,實在是因為這兩年羽絨服太貴了...像羽絨服裡面的LV,風靡全球的加拿大鵝,我兩年前就想攢錢買一件,兩年過去了都沒攢夠錢。
  • 中國人不買啦?加拿大鵝(GOOS.US)股價暴跌逾30% 創最大單日跌幅
    在調整後的基礎上,加拿大鵝控股公司表示,該季度每股攤薄收益為9分,與去年同期相同。  但是,SIA財富管理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Colin Cieszynski在一份報告中表示,加拿大鵝新財年收入增長將出現20%下降,這將是會結束加拿大鵝上年25%的增長。
  • 體感零下30℃的芝加哥為何頻繁出現加拿大鵝殺手?
    在過去的將近1000天裡,我每一天都很慌張。但是芝加哥生存的艱難,及其濃厚的魔幻現實主義色彩,只有你想不到,沒有不可能👇這種經歷,誰都不想有吧?辦公室的姐妹,前幾天還說天氣冷了,11月買的加拿大鵝排上用場了。
  • 加拿大鵝在全球開直營店,標配是零下 25 度的試衣間
    加拿大鵝正在全球擴張直營零售店,為了讓已經聽過該品牌但所在地區天氣沒那麼寒冷的顧客切身體會大衣的禦寒性能,它們開始在店裡配備最低零下 25 攝氏度的試衣間。11 月 16 日,加拿大鵝在蒙特婁開設了加拿大最大的一家旗艦店,743 平方米,是全球第五家設有極寒試衣間的加拿大鵝店,北京的加拿大鵝旗艦店也將在今年年底設立同樣的 「The Cold Room」。早在 2015 年的多倫多貿易展上,該品牌就設立了這樣的 Cold Rooms 供觀展者試穿,感受產品的保暖性能,現在它們把這個創意變成了零售空間日常體驗的一部分。
  • 加拿大的鵝很有名,但為何河狸才是該國法定象徵性動物?
    世界上大多數國家,都有自己的代表性動物,這些動物的象徵性意義,也是國家文化象徵的一部分。尤其是在歐洲各個國家、民族,都有用動物作為象徵的傳統。比如英國的知更鳥,法國的高盧雞,美國的白頭鷹等等。還有些動物,因為獨特存在於某些國家,而成為了國家的代表性動物,例如中國的熊貓,澳大利亞的袋鼠等等。
  • 企鵝,鵝,鵝,鵝,鵝,鵝
    企鵝,鵝,鵝,鵝,鵝,鵝 2020-06-28 18: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沒被這個動物打過,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在加拿大!
    在華人眼裡,大多數鵝都長著白色的羽毛,是古人把鴻雁馴化而來,而加拿大本地鵝的祖先則是灰雁。全世界的鵝對於自己的領地都有著強烈的佔有欲,而鵝的領地嘛---走到哪,哪兒就是我的!方圓數米,生人勿近!樂活君有個朋友曾經去到一個綠草悠悠的公園,看到數隻加拿大鵝聚集在草叢中,她看了幾眼正準備離開,就發現那些鵝開始朝她衝了過來!
  • 農村三大狠 擰人的鵝 啄人的雞 咬人的狗
    作為八零九零後,估計很多人都在農村的爺爺奶奶,姥爺姥姥家玩過。那時候,無憂無慮,招貓逗狗,爬上爬行,攆雞追鵝。幹過無數的無傷大雅的惡作劇,當然也就遭到過各種家畜和寵物的襲擊。對小編來說,最為慘痛的當屬農村的四大狠,至今我見到了仍然避之不及,而隨之年齡的增長,對這些恐怖的襲擊仍然還是深深夢魘。
  • 鵝是鳥類中的壽星之一,您知道鵝能活多少年嗎?
    大家是否知道,中國鵝除了新疆伊犁的塔城飛鵝以外,其他家鵝品種的祖先都是鴻雁,而外國鵝的祖先大部分都是灰雁,這便是為什麼中國鵝頭上都有肉瘤,而外國鵝頭上沒有肉瘤的真正原因,那麼鴻雁和灰雁在野外自然條件下的壽命是多少呢?一般情況下在20年左右。
  • 加拿大數萬隻雪雁遷徙,將整個湖面都鋪滿
    上午大約10點多,我們跟著導航開到了目的地,遠遠望去有大片的空地,卻沒有看到什麼雪雁的身影,遠處的水塘裡,依稀有零星的加拿大鵝在漫步。我們心涼了大半截,雪雁大概率是已經飛走了。我們大呼過癮,一邊錄像一邊用眼睛奮力去捕捉這些動態的美。這份稍縱即逝的美,持續了大約2分鐘後,這批雪雁最終頭也不回地向北飛去,留下呆呆地站在荒野裡的我們,以及剩下的仍在沼澤地裡休憩的雪雁。我們還想等待下一隊雪雁的起飛,然而乾等了20分鐘還沒有動靜,我們選擇就此告別,待到秋日再見。想想人生中經歷過的那些動人美景,往往都是可遇不可求的。
  • 馬雲穿女款,周冬雨穿男款,人手一件的加拿大鵝,到底該怎麼選?
    ▲看,穿上女款加拿大鵝外套的馬雲,笑得多開心這已經不是馬大大第一次穿這件衣服了,2017年年初時,他也穿過這件羽絨服。現在再看模特上身圖,有種穿越感。▲這個配色只有女款,毛領是可以拆卸的。其實不止馬大大,if 姐身邊有一群穿Canada Goose和想買Canada Goose的小夥伴。
  • 許多大人小孩都不知道,家禽家畜的二三事
    家禽家畜對人類生活至關重要,它們不僅提供大量肉食供人類食用,還提供皮革、肥料……但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好多城市裡的大人孩子『六畜』都沒親眼見過。實際別說城市裡的孩子,農村孩子對六畜的特點也知之甚少。今天就講下家禽家畜一些『小秘密』(ps:六畜是馬牛羊雞犬豬,五畜是牛羊雞犬豬)馬馬是草食動物,跟牛羊不一樣,它屬於奇蹄目(所以它不是反芻動物)。在古代馬更多用於騎乘,傳統的養馬之地都在北方。在我國古代,對馬重視不言而喻,在秦律中『盜馬者死』的法令。馬因品種不一樣,有高有矮,我國古代就有矮種馬『果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