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欣(SilverStone),當你看到這個品牌的時候你能想到什麼?如果你能夠想起它是做機箱電源散熱器的,那麼你是DIY玩家與經銷商,如果你能想起來它是行業中的佼佼者,有著獨特研發設計,在行業中不拘一格,為發燒玩家設計中高端產品,那麼你是發燒友!如果你能夠看到這個品牌,就在想兩個型號:RAVEN4與FT-04,那麼你不是圈裡人就是忠實銀欣粉絲!
之所以在開篇先說到從品牌認知辨析不同人群,是因為今天的重點烏鴉4機箱已經讓太多的人苦苦等待。如果從追憶說起,那麼早在2012年的臺北電腦展上,銀欣就已經展出了烏鴉4這款具有良好血統的機箱。當時在與烏鴉3上市時隔1年多之久的情況下,很多玩家都認為該產品會儘快上市,誰承想,這一等就是一年,很多玩家還希望在2013年的臺北電腦展上一探究竟的時候,烏鴉4就這樣悄然降臨!
讓我們繼續說回在2012年的臺北電腦展,很多專業的玩家一眼就辨識出眼前的烏鴉4不再是我們追捧的垂直風道,而面板的外觀也同樣飽受非議,就這樣在擁護與熱議之下,烏鴉4毅然決然的發布,正式呈現在廣大玩家面前。可以倒置本文先來說明,垂直風道確實沒有在烏鴉4上出現,但是架構的改變反而受到了玩家更加強烈的關注。
回想在烏鴉3發布之時,筆者就有幸為廣大玩家帶來第一手評測分析,而面對時隔2年之久的烏鴉4,還是把筆者已經沉寂的心再次觸動。可以說現在廣大玩家對於產品的追求已經不再只局限於性能,而產品自身特點與優勢更是備受關注。而烏鴉4在沉寂許久之後的到來是否能夠完善烏鴉家族,使其受眾更多人群呢?
記得有朋友跟筆者說過,銀欣的產品有著難以接受的高昂價格,玩家誰不希望家中桌上擺放的機箱上印有「SilverStone」的字樣,骨灰發燒友誰不願意自己的電源貼有那雪花Logo,前提是你得有錢,並捨得花錢才行。而面對高昂的價格只能令很多玩家望而卻步。但上述說的都是以前的銀欣,從目前銀欣的產品線以及定價策略來看,銀欣同樣變得十分親民,同樣從烏鴉系列逐代發展來看,其價格同樣趨向於讓更多玩家能夠「褻玩」。
烏鴉4代四世同堂
在首頁洋洋灑灑說了這麼多,是為了讓廣大玩家在品味又一個經典之前,共同回味下長達2年多的漫長等待,回憶下烏鴉家族優異的產品在我們DIY指路上那濃重的一筆,相信上圖中的前三款機箱,不少玩家已經體驗過其帶來的優異表現,而烏鴉4的誕生又會帶來什麼樣的改變呢?接下來,我們將用百餘張高清大圖為您展現烏鴉4在擺脫垂直風道後,所作出的一系列改變。
曾經銀欣烏鴉系列機箱因其垂直風道的特點,倒置主板安裝方向與常規架構不同,所以機箱造型以「矮胖」為主要特徵,但由於其優異的架構設計,高性能的風扇輔助,鑄就了一系列高性能機箱產品。而現在烏鴉4的到來徹底改變了傳統烏鴉系列的外觀特徵,而究其風格變化是否符合您的口味,就要您自己來判斷了。
王者歸來 銀欣烏鴉4
相信如果非常關注這款產品的玩家,對這個外觀已經不再陌生,相比最早期到後來的不同展會曝光,烏鴉4機箱的外觀已經沒有太多的改變,但是較以往烏鴉系列風格的特點還是有著巨大的改變,具體細節我們會在後文中介紹不同細節時分析到。
銀欣 烏鴉4前面板
首先我們從烏鴉4的前面板說起。這款前面板的設計可以說與烏鴉家族犀利機箱雷同,封閉的前面板一直是烏鴉系列的特徵,而那枚近似於翅膀的指示燈依舊出現在了烏鴉4的身影上。機箱側板方面採用單側側透設計,較大面積的側透板也能讓玩家秀出自己的發燒配件。而前面板與機箱整體採用分離開門式設計,也是烏鴉4改變的重大內容之一,當然這也與其架構改變有著直接關係。
上置電源是否突然返璞歸真?但是下層結構不同
從尾部來看這款機箱,可能很多玩家第一眼看到的並不是結構上的改變,而是上置電源帶來的返璞歸真感覺,但是相信筆者,那只是結構上的設計,與傳統的38度機箱並不什麼關係,當然也不用擔心烏鴉4「穿越」了。下層結構倒置38度設計讓平臺散熱與電源完全互不幹涉,同時也為打造水平風道建立了良好的基礎。
烏鴉4頂部弧形設計
烏鴉4頂部與前面板均採用弧形設計,從這張圖中我們就很容易能夠分辨出來,而頂部尾端採用透氣孔設計也是為了給電源提供更多空氣流通,在頂部與電源中間也配備了防塵網,避免因灰塵因其的電源故障。而頂部錯綜複雜的造型也與前面板很好的融為一體。
機箱底部複雜結構設計
第一眼看到烏鴉4底部,相信給人留下最深的印象就是好複雜,眾多的螺絲與固定孔讓人摸不著頭腦,但是能肯定的是機箱內部會是更加合理的空間規劃。但是要說最重要的,就是我們再也見不到那熟悉的多枚下置風扇,而從這點也能看出烏鴉4是徹底擺脫了垂直風道的結構。
接下來再說說這款機箱在細節上的設計與改變。這裡我們所提到的改變肯定是指與之前烏鴉系列設計特點不同之處,當然我們也希望可以將四代不同烏鴉系列產品放在一起做一次橫評,相信也會帶來更加不易發覺的特點與細節。
首先來看看首次設計的開門設計
開門設計在烏鴉系列上是首次,可以說這樣的設計有的玩家為之稱好,有的玩家卻不苟同。可以說經過長時間的等待,不少反饋聲音也顯現出來,很多玩家並不是否認銀欣與水平風道設計及性能,而是對於缺少了垂直風道的烏鴉還有何自身特點。而開放式的開門設計在機箱領域內並不多見,可以具備較好的防塵效果同時保證充足進氣量,同時起到一定隔音效果。
RAVEN LOGO是很多玩家心中的嚮往
這一抹翅膀造型的LOGO指示燈也成為了標誌
可以說RAVEN這個標誌在機箱行業近乎成為了一個品牌,其自身形象與性能都是行業中遙遙領先的。而那一抹張開翅膀的指示燈也對烏鴉系列主題起到了點睛的作用。
弧形的面板與頂部剛才已經提到
在介紹整體頂部時,我們已經提及這款機箱的面板與頂部採用弧形設計,雖然不得而知這樣的設計對於性能來講知否有所幫助,但是造型上的改變還是值得關注。
面板內部的開關按鈕
開關與重啟按鈕被集成在機箱頂部,但是因前面板為開門式設計,所以集成在前面板上的開關僅為延長作用,而開啟面板之後同樣有開關按鈕可以操作。
可以說經過長達兩年多的發展,機箱行業的進步可謂不止一點,而以前的烏鴉系列產品在一些配置方面已經不能與現在主流機箱相提並論,而這些欠缺的配置在烏鴉4上,被銀欣通通趕上並反超。
雙USB 3.0接口設計已經成為主流
雙USB 3.0接口的設計在當今機箱行業已經成為了主流,雖然沒有太多值得炫耀的地方,但是如果能夠增配到4個USB 3.0配置可能會令更多發燒玩家高興。
頂部電源位進氣孔造型別致
標配大面積優質防塵網保證電源穩定運行
一款機箱光有好的設計並不能知足,細節處理到位往往是中高端玩家最為看重的。而銀欣烏鴉4採用的上置電源設計,令電源進氣孔設置在了機箱頂部,這樣的弊端往往在於汙濁的環境會對電源運轉造成較大的傷害。而烏鴉4標配的大面積防塵網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灰塵對電源的侵害,而高質量的防塵網則比普通防塵網更加有效。
小廠看配置,大廠看做工,當我們拿到銀欣這樣行業領先品牌設計的產品時,也許配置不敵山寨產品豐富,但是工藝方面確實一般工廠無法匹敵的。而烏鴉4也同樣是這個道理,雖然看似簡單的開門設計並無太多亮點,但是大面積鏤空設計還是非常考驗合頁軸承的設計。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寬大的捲軸設計設計在5.25寸位的空間,而底部因為不影響空氣流通,而採用底部小捲軸設計,可謂用心考慮周全。
面板採用免工具設計 並標配雙調速器
烏鴉4設計了雙5.25寸位,在很多玩家看來5.25寸位非常雞肋,完全沒必要設計,但是實則不然。5.25寸位有著眾多的功能,比如調速器、雙5.25寸位的液晶監控器、水冷控制器、水冷水箱等等,所以5.25寸位是一個目前還不能淘汰的配置。
可以說烏鴉4最大的熱議點就是由垂直風道改為了水平風道,這樣的設計對於散熱效果是提升還是退步,我們不得而知,因為兩款架構不相同的機箱,即使相同配置,也可能鑄就不同的散熱效果。所以想公平的橫向對比時進步還是退步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水平風道設計替代垂直風道設計
從這張整體內部圖來看,烏鴉4機箱已經徹底改變,垂直風道徹底不見了蹤影,而前置雙風扇則組建了標準的水平風道,只是搭配倒置38度主板的設計令風道之間更加獨立,提升最終散熱效果。
透過面板內部的防護網 雙穿甲彈歷歷在目
透過面板內部的防護網,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2枚18cm風扇歷歷在目。這也註定讓烏鴉4成為了水平風道中的一員,徹底改變了烏鴉系列全部是垂直風道的局面。
2枚18cm穿甲彈風扇
關於穿甲彈風扇,我們不在這裡做過多的詳細介紹,相信很多玩家還是能夠了解一部分穿甲彈的性能,而每枚風扇的零售價格也非常不菲,只是面板風扇後面並沒有配備防塵網, 難道是對開門設計就能夠防護灰塵有著莫大的信心?
但是機箱尾部並沒有標配風扇
可以說銀欣以往的產品總給人配置很高的印象,就拿風扇配備來說,總是設計好散熱結構,將風扇直接配備齊全,雖然會造成成本的提升,但是最終的散熱效果也是令人滿意的。而烏鴉4機箱並沒有在尾部配備散熱風扇,在這裡我們也是打一個問號,如果前置18cm風扇性能足夠強悍,這裡是沒有配備風扇的必要,相信這樣的設計必然是經過多方測試考驗,我們有理由相信銀欣這樣的設計並不是縮水。
相信剛才看過銀欣烏鴉4的內部結構圖,很多朋友已經有了一個初步的了解,水平風道在機箱領域中是公認性能優異的,並且結構設計簡單。而銀欣通過自身實力的調整,讓水平風道在中塔尺寸的機箱內,進一步得到優化,從而使得玩家能夠更加靈活改變結構設計。
頂部電源位與5.25寸位互通
卷邊處理與共振墊
之前我們提到電源位被設計在機箱頂部,與5.25寸位相同,這樣的好處是對於尺寸較長的頂級電源來說,也不會因為侷促的空間而產生兼容問題,同時在進行走線的時候能夠進行一定遮掩作用。烏鴉4機箱所有邊緣均採用卷邊設計,而電源位均加裝共振墊,避免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噪音。
大面積CPU背板與多規格主板支持
銀欣烏鴉4支持SSI-EEB、SSI-CEB、Extended ATX、ATX、Micro-ATX主板,可以說覆蓋面試市場端大部分規格。而較大面積的CPU背板空間令消費者更換散熱器變得異常容易。
散熱器支架
在主板託盤底部,配有一個散熱器支架,可以說在現在散熱領域,巨型散熱器比比皆是,巨大的離心力令主板難以承受,而散熱器支架能夠為主板分擔一部分壓力,避免外力造成主板變形而損壞。
顯卡支架
機箱前部風扇後面配有風扇支架,配備的道理與散熱支架相同,發燒級顯卡一般體型較大,重量較高,所以極易造成PCB變形導致物理損壞。所以銀欣在機箱內部標配散熱支架的同時,標配了顯卡支架,可謂用心為使用者考慮。
如果想在內部得到更加充裕的空間,硬碟位往往是最容易變化多端的。而烏鴉4的設計相比目前行業中的設計,可謂更加領先一步,不同位置的空間變化令內部更加釋放自如。
這是主要放置3.5寸設備的空間
上圖為3.5寸位放置空間,通過兩顆螺絲即可輕鬆拆除,而下面我們也將一步步將機箱拆空,為後邊的裝機做準備。
拆掉硬碟架空間明顯擴張
拆掉3.5寸硬碟位,可以明顯感覺內部空間增大,而接下來我們將拆除位於機箱底部的兩個硬碟位空間。
底部兩個硬碟架的拆卸螺絲位於機箱底部
兩個架子共十顆螺絲 拆除後可裝2.5寸設備
通過拆位於機箱底部的雙硬碟架,可以看到機箱底部呈現出4個2.5寸位空間,可以供玩家自行選擇硬碟組合方式,可以說這樣的設計已經不再局限硬碟倉位數,而是更加從使用者的角度出發設計。
至此我們已經將內部拆空 同時走線空間區域更加明確
內部拆空後,我們可以看到背部走線區域更加明確合理,後面我們也將進行實際裝機走線體驗。而通過主板託盤背部與機箱尾部的螺絲,我們也可將託盤取下安裝硬體。
經過三顆螺絲拆卸下的主板託盤
經過螺絲的拆除,拆下的主板託盤更易平臺的安裝,而主板託盤上明確表明的參數及位置令入門級玩家與發燒玩家均能輕鬆掌握。
接下來我們再看看之前拆下的硬碟架,可以說銀欣多年以來主打的工藝品質的烏鴉4上繼續得以體現,無論是硬碟位結構設計還是工藝細節,都是同級產品中的佼佼者。
底部雙硬碟架可裝3.5寸位 採用免工具設計
配備的帶子便於使用者拆卸硬碟
位於機箱底部的雙硬碟位採用3.5寸位設計,拆除後可裝4個2.5寸設備,而硬碟位本身還配備一根長帶子,便於使用者在底部狹小空間內拆卸硬碟,可謂用心設計。
中層硬碟籠採用5個3.5寸位設計 配備共振墊
中層的硬碟籠採用5個3.5寸位設計,便於需要大容量存儲的消費者開始用,在籠子內側配備共振墊,避免硬碟在運行過程中產生共振影響玩家使用。
超高墊腳
烏鴉4雖然沒有採用下至電源設計,也沒有在底部預留風扇擴展位,但是2cm的墊腳依舊給力。
0.8mm以上板材
我們對銀欣烏鴉4進行了板材厚度檢測,經過檢測側板、主板託盤、電源位厚度均超過了0.8mm,而這個數值對於同級產品來說也是遙遙領先的。而側板達到的0.866厚度也令我們欣慰。
可以說烏鴉系列是非常有特點的機箱,而產品自身也已烏鴉為特點,所以在介紹方面的最後,自然少不了對於包裝方面的分析。
這不是宣傳畫 而是包裝箱
看到這張圖,也許你會想到這是宣傳海報,其實不然,這只是機箱包裝一角,出色的設計帶有一絲神秘感。
詳細的參數說明非常全面 玩家也可自行了解下
烏鴉4改進特點已經在包裝箱進行詳細說明
如果你了解烏鴉4長什麼樣?可以從包裝上了解到,如果你不了解它的參數,同樣可以從包裝上了解到,如果你想知道它的優勢是什麼,更可以從包裝上了解到。這就是烏鴉4的包裝,一款可以替你解答問題的包裝。
已無需過多附件 扎帶有些少
相信經過這麼全面的介紹,各位玩家也能夠了解到,烏鴉4已經無需過多的附件了,附件中最為有用的依舊是顯卡支架。而附件中螺絲搭配十分給力,可惜扎帶附贈的有些少。
介紹了這麼多,都是在表面基礎上,下面我們還是通過實際裝機來看看烏鴉4在安裝過程中所帶來的體驗吧。
頂級測試平臺考驗烏鴉4
先將主板單獨安裝在主板託盤上
走線孔預留合理
上置電源保持內部水平風道
安裝主板託盤 機箱邊緣預留空間 細節處理到位
準備走線
走線完成 安裝顯卡 CPU8PIN供電線不夠長
背部走線孔合理利用
由於產品到的突然,手頭並沒有較長的CPU供電線的電源,所以CPU 8PIN供電線只能在機箱正面走線,而後部走線孔預留合理,頂部電源位也可以遮住一些堆積不美觀的線材,保持機箱內部整潔,將水平風道效果最大化。
其實裝機檢測是對機箱的一種檢測,而展現出的溫度表現僅僅是一個參考。下面我們通過實戰裝機檢測烏鴉4的兼容與走線情況,並附件常規溫度檢測,來證明水平風道依舊令烏鴉4不遜於系列其他產品。在測試中,我們通過平臺測試CPU與顯卡裸機待機與滿載,與裝機機箱後風扇全速的待機與滿載。測試中CPU使用軟體為prime95,顯卡測試軟體為FurMark,監控軟體為aida64。
測 試 平 臺 硬 件
中央處理器
Intel 酷睿i7 3770K
(4核 / 8線程 / 8MB三級緩存)
散熱器
超頻三 風凍S126
(1個120mm*25mm風扇 / 全速)
內存模組
宇瞻DDR3-1333
2GB * 2
主板
映泰TZ77XE4
(Intel Z77晶片組)
顯示卡
盈通660Ti
(660Ti)
硬碟
Seagate 7200.12 1TB
(1TB / 7200RPM / 32M緩存)
電源供應器
銀欣SST-ST60F-P
(600W全模組)
顯示器
華碩PB278Q
(27英寸LED / 2560*1440解析度)
經過一番測試,可以看出效果還是非常明顯的,最直觀的效果肯定是來自前置兩枚18cm風扇直吹的影響,當然水平風道的效果也是無用之於的,另外前面板與風扇間的鏤空設計也保證了18cm風扇充足的進氣量,才會有良好的控溫表現。
一番詳測下來,我們對烏鴉4有了深入的了解,其實作為烏鴉系列的新品,我們對其的期望更多在於了解最新的行業動向,如果一味去追求垂直風道帶來的散熱效果,我們到不如去乞求Intel將CPU功耗進一步降低。而此番烏鴉4的發布也讓我們看到了最新行業的進步,無論是在外觀整體設計、整體結構細節處理、新的空間分配利用設計、硬碟位新的組合方式都是一個良好的開端。當然我們不排除未來會有很多廠商競相模仿,但同時也從側方面證明烏鴉4在設計上的成功。
開始期待下一個SilverStone RAVEN!
編輯點評:烏鴉4的上市不僅僅是在零售市場給予消費者一個新的選擇,更是為機箱行業樹立了新的風向標。可以說一款產品延續幾代保持原有風格是一件很難的事情,因為行業的高速發展使得各個廠家必須努力,根據整個DIY的步伐去改變自己的戰略。而此次烏鴉4拋開引以為豪的垂直風道而回到水平風道的陣營,雖然我們沒有進行橫向溫度對比,但是單從控溫表現力來說,烏鴉4還是值得肯定的。不管作為玩家的您看到烏鴉4的全貌後是作何反響,在這裡筆者只能說,烏鴉4叫好不叫好肯定是看市場端的反響,但我們不應該制定者架構的轉變不放,而忽略了更多本質上的改變。
烏鴉4優點總結:
1:烏鴉4雖然採用水平風道設計,但是其雙18cm穿甲彈風扇是其他廠商難以抗衡的。
2:靈活的空間設計,在使用中可根據玩家不同需求調整結構空間,走線也較為容易。
3:超強做工保證銀欣傳統品質。
烏鴉4不足之處:
1:前面板開門有松曠情況。
2:很多主板不具備多風扇供電口,最好提供一條風扇供電轉接線。
3:附贈扎帶不夠充裕。
作為全球首測的烏鴉4機箱,在結構上不在是垂直散熱,但是雙18cm穿甲彈風扇的散熱效果還是無可匹敵的,12頁的測試從外觀、架構、細節到散熱等進行了全方位的介紹,可以說烏鴉4的出現再一次震撼了機箱行業。
唐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