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嘉禾縣雷公井村民集體觀看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直播
紅網時刻10月18日訊(郴州站記者 龍芳華)10月18日上午,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勝利召開,記者來到郴州市嘉禾縣雷公井村,與村民共同觀看了開幕會直播。
雷公井村年紀最大的黨員王灶花今年已經86歲,今天也拄著拐杖來到活動中心觀看開幕會。
雷公井村村民和黨員認真觀看開幕會。
一大早,雷公井村黨總支部書記李氣鋒就來到村裡的老年活動中心準備,他告訴記者,全村共有黨員59名,在外經商務工的黨員23名,今天在村裡的36名黨員都會來觀看開幕會。年紀最大的黨員王灶花今年已經86歲,今天也拄著拐杖來到活動中心觀看開幕會。
回鄉創業的村民李志元(右二)也來到活動中心和大家一起觀看開幕會直播。
聽著習近平同志所作的報告,雷公井黨員、村民心潮澎湃。在現場記者看到一個沒有佩戴黨徽的村民,原來他不是黨員,但也早早的就來到活動中心,和大家一起認真觀看開幕會。他叫李志元,今年47歲,有三個孩子,現在他和妻子在雷公井村經營一家農家樂。李志元告訴記者,他是2016年底從緬甸回到家鄉的,當時他在村裡的微信群裡了解到家鄉正在大力發展鄉村旅遊建設和現代農業。黨和國家政策越來越多的傾向農村發展,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遇,便毅然放棄在緬甸已小有所成的運輸車隊回到家鄉。
李志元和妻子王五女在村裡經營著一家農家樂。
「現在黨和國家政策越來越好,越來越重視農村工作,我相信我的選擇是正確的,農家樂的生意會越來越好,還會帶動村裡農產品的銷售,我還是有信心的。」聊起對未來的期盼,李志元非常自信。李志元告訴記者,他現在和妻子在村口經營著農家樂,賣米豆腐、油茶、燈盞餈粑等嘉禾的特色小吃,「我們這裡一到周末、節假日就會熱鬧起來,有來觀光旅遊的,有來聚會,他們走累了就會到家裡來坐坐,休息下,喝杯茶,臨走的時候還會買一些土雞、土鴨等農產品回去。」
每天在村子裡「轉一轉,看一看」已經成為村黨總支部書記李氣鋒的工作習慣。
「十九大報告鼓舞人心,催人奮進。」李氣鋒說,收看了黨的十九大開幕會,特別是聽了習近平同志報告中關於鄉村轉型戰略的政策後,對以後的農村工作更有信心了。「我會更加規範土地流轉工作,帶領大家把雷公井村的優質稻和油菜產業做大做強,結合古村落資源大力發展鄉村旅遊經濟,讓大家的日子越過越紅火。」
李氣鋒先後擔任雷公井村四屆村黨總支部書記,1995年到1998年擔任村主任,1998年到2005年擔任兩屆村黨支部書記,外出創業幾年,2012年又重新回到家鄉擔任村黨支部書記,被大家親切稱為「回鍋書記」。在嘉禾縣委縣政府的指導下,李氣鋒帶領村民大力發展優質稻、油菜現代農業觀光、打造稻仙園、古村落等鄉村旅遊建設。2016年,雷公井村種植優質五彩稻1500畝,接待遊客5萬餘人,貧困人口由原來的70戶,233人減少到30戶,83人,預計2018年實現全部脫貧。
雷公井村原名喜鵲村,100多年前,雷公井村人高瞻遠矚,規劃建設了五個整齊有序,氣勢宏偉的徽派建築群共90餘棟,目前,保存較好的古民居共有68棟,2015年雷公井被評為嘉禾伴嫁歌傳承基地,2016年被評為中國傳統村落。2016年,嘉禾縣委縣政府在雷公井村大力發展以古村落、伴嫁歌表演、現代農業觀光等為特色的鄉村旅遊建設,已經取得了一定的規模。